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418|回复: 11

禅定对生理心理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11-2011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Lily de …    文章来源:著述文集

Lily de Silva

    魏善韬



由诸如 Waiter B. Canon等研究者所从事的研究结果,清楚无疑地显示介于生理活动与强烈的情绪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联性。当感觉神经受到强烈地刺激时,肾上腺也受到回馈性的刺激,然后分泌过量的肾上腺素于血液之中,如此引起了诸如瞳孔放大、流汗、呼吸急促等等明显易察的生理变化的显现,还有一些如心跳速率、血压高低、血管容量、皮肤电感反应等等生理变化可测量。但是这些生理变化由于与巴利教典内容不太相关,因此对于我们并非相当有用。经由现象观察分析而得的推论是,如果强烈的负面情绪能导致某些可视为不健康的生理变化,那么开展培育正面和善的情绪他应该引起与负面恶劣情绪截然不同的生理变化。



正与瞳孔放大及由于愤怒的强烈作用所引发的凶暴眼神相反,我们在巴利佛经中发现专注于戒定慧修持的僧侣,其眼神是和悦宜人的记载。据说这些有道有德的僧侣以慈蔼和善的眼神注视着对方,而他们便如水乳相融般地合为一体了。这项特质是如此地显著,以致吸引了慧眼识善之士注意,例如经典记载拘萨罗国波斯匿王,观察禅修者令人宜悦的眼神的良好印象,作为判断具有纯净心灵与智慧之佛教行者的特征之一。



这些佛教僧侣的面容或脸部表情,也在经典中提及为指示灵性智慧成就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种特别征兆。此明亮清哲的面容或庄严自持的脸部表情已吸引了很多观看者的注意,并且成为转化非佛法信奉看信佛法僧的驱动力。例如,舍利弗为马胜比丘鲜明的面貌与庄严的外表所深深吸引,因而引发其皈依佛陀。阿育王看到了见习僧(Samanera Nigrodha 的外貌因此促使其信奉佛教。佛陀全然无瑕金碧辉煌的面容被列为无上瑜伽士的三十二瑞相之一,而这些瑞相被视为圆满深邃的灵性成就之外在显示。




生理上之特征



关于汗流浃背乃情绪激动的生理显示之一,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插曲,与我们日前研究相关的佛陀生平事迹有关。 Saccaka (耆那教宗师尼犍子的大弟子之一)一度前来与佛陀辩论,他被誉为令人信心动摇再度生疑的大辩论家。他夸口他将如一个身强体壮的人捉着山羊的长胡子般拖着山羊跑来跑去,于辩论之中痛宰佛陀。他傲慢地吹嘘他挑战的辩论者无不被他辩驳得挥汗如雨无地自容。但是当与佛陀的辩论在五百名 Licchavi 陪同下真正展开时,乃是 Saccaka 而非佛陀流汗如雨而落败。在此状况下佛陀裸露其胸,显示他丝毫没有流汗。这个小故事可左证阿罗汉不会因外在情绪性的激扰而流汗。



呼吸急促乃是负面情绪的另一种生理特性。呼吸韵律或振幅的转变被视为欺骗撒谎的明显指标。当我们安静地休息时,呼吸维持平稳而宁静乃是家常便饭的经验,在禅定静坐中呼吸变得更平静安和。巴利佛经声言在高度纯净精细的超凡意识状态的第四禅,呼吸完全停止。在此禅定状态下,新陈代谢完全停顿或达到最低的水平则是可能的。虽然阿罗汉并不总是念住此禅,然而仍有可能推测阿罗汉之呼吸必定恒稳地维持着宁静、规则的韵律。阿罗汉绝不会有情绪失控或动荡的情形发生。阿罗汉的平和安泰是如此地深邃,据说甚至当他们像一般凡人一样内在喃喃自语 ( vitakka = mentally speaking)也维持着内心的沉默与平和。




瑜伽禅定的生理学



当代关于禅定静坐的科学研究也彰显了一些关于先前(指本文)研究的其它观点,科学研究已发现在静坐瞑想中,人体的血液乳酸盐浓度有急剧的下降,在静坐瞑想之际,血液乳酸盐的下降速率已证实较正常休息时血液乳酸盐浓度超过三倍以上。此结果提供了当具有焦虑神经质的病人处于压力下,血液乳酸盐浓度增加的良好对照,同时从实验也发现在如此病患身体注射乳酸盐则引起严重的焦虑症状。再者,与瑜伽静坐者之低血液乳酸盐浓度相关连的低血压作对比,具有(本态性及肾脏性)高血压之病患休憩状态较无高血压之病患显示较高血乳酸盐度的事实则是有意义的。因此很清楚地血乳酸盐浓度的下降乃是一有利的身心关联的结果。所有此医学事例结果是要显示一个健康宁静的心灵其身体化学有着正面的转变。因此主张已达到修持的终点及体验涅槃的圣者在身心两方面皆是健康的乃是合理的。




脑电波的种类



身体具有某些与诸如专注及情绪的精神心理过程明显相关的电磁现象,这些现象之一在禅定瞑想之际身体皮肤之电阻快速上升。Wallace Benson的报告说,从十五位测试个案显示皮肤之电阻在二十分钟约上升140,000 奥姆。在睡眠状态下,皮肤电阻正常地上升,但是不如禅定瞑想时之剧增与快速。相同的皮肤电阻测度用于测谎,而大部份实验室研究发现皮肤电阻之反应乃是撒谎的最好指标。这个证据无疑地显示非自动性的生理变化伴随着正面或负面的情绪状态而发生。再者,据科学研究发现头脑恒常地发出小幅度的电波,其测度单位为每秒几周期即赫斯(HertzHz for Short)。这些各式各样不同频率与波形的脑电波,以希腊字母表示之则略可分为δ波(delta waves 频率少于 4Hz)θ
波(theta waves 频率约 47Hz)α
波(alpha waves频率约 813Hz
及β
波(beta waves 频率大于 14Hz),禅定瞑想个案研究的脑电波显示记录已揭露了禅定时β
波有显著的强化现象。




脑精神波的分析



Wallace
Benson 研究报告指出他们把头脑的七个主要区域所发出的脑电波记录于磁带,并以计算机分析其类型。两人宣称在禅定瞑想之际在脑部前叶及中央区域有典型的8Hz 9Hz 的是α波增强现象。在几个研究案例中在脑前叶区域中方有显明的θ波伴随着α波增强现象出现。另一方面,诸如愤怒的情绪扰荡总是造成α波的止断。然而睡眠(情绪作用的相反),脑电波为慢而高振幅的波动。光和声音的刺激也会阻断α波之韵律。在内心恐惧或忧虑之际
α波之波流受到减弱或压抑。处于焦虑状态的病人其脑波显示记录无有α波出现的迹象。根据这些实验发现的结果推测心灵的和谐融洽对于身体的健康占有极大的决定


因素是可以接受的。关于体验涅槃而言,推论阿罗汉已止断所有心身相关的疾病似乎是合理的。阿罗汉的身体仅受由外在因素所引起的肉体疾病及伤害的影响。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siwanteoh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11-2011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巴利佛典的个案研究



    在巴利佛典中有阿罗汉生病及遭受剧烈疼痛的记载,而这些阿罗汉据说借着瞑想真理而恢复身体健康也值得我们注意。依据目前可得证据来看,我们倾向于于阿罗汉的疾病乃是由于生理因素所引起。巴利经典中也提及一位尚未得证阿罗汉的比丘死于蛇咬毒发的事,佛陀说道如果那位比丘将和慈心(metta)全然开展就不会不幸死于非命了,即苦是该比丘慈无量心修持成功,便不致被蛇咬了。在巴利佛经的注释论疏有另一则非阿罗汉之比丘在听法之际被毒蛇咬伤的故事,蛇毒开始遍布全身并且疼痛变得剧烈难忍,此比丘便随念(anusati),获致较高僧位以来所修持的净心成就,据说,由于此随念,强大的喜乐自其心中生起,广布于整个身体而抗止了蛇毒的作用因此而痊愈。



    净心瞑想以心理生理学的术语则称为「觉醒的低代谢状态」,其特征有:「氧消耗量、二氧化碳排除量、呼吸速率和呼吸量的降低,动脉血液酸度的微增,血液乳酸盐浓度的显著下降,心跳减慢,皮肤电阻的大量升高及慢 α波随附着偶时性 θ波的脑电波强化现象。」或许可以如此臆测以阿罗汉来说在日常活动中,其新陈代谢大概维持于一个最低水平的健康状态,因为其身体不受制于由情绪激动所引起的不当疲倦与哀伤。先不要言及较高的知觉状态,诸如和善(metta 慈)、怜悯(karuna悲)、随喜(mubita 喜)、泰然静定(upeksha 舍) 等正向精致高尚的情绪,必然可找到与之相应的身体化学转变,此生理化学转变灵性开展。



    这里有一句佛陀说过的话值得我们注意,佛陀说:「如果存有一小撮违反人类心身性格善性转变的染着成分的话,过着清净梵行的生活将是徒劳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并没有如此永恒的成分存在,而清净梵行能成功地导致修行者个人身心两方面全然的转变。当代关于禅定瞑想的生理学的科学研究证实经由精神开展,身体真实地发生了生化及生电磁的根本蜕变。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精神开展至最高目标(即体证涅槃)之际会导致身心焕然一新,彻头彻尾的巨大转变。



    借着有关生物回馈技术的研究之判断,我们可以推测伴随者超凡精神潜能的发展与体内神经系统的根本转变必然同步发生。生理医学常识告诉我们,自律神经系统区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份。 John  Stoyva 在一篇有关生物回馈技术的文章中陈述:「很可能在深度身心松弛的状态下有副交感神经强势作用的现象发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较精细的情绪——惊叹、宗教与美观的经验、沈思默想——以广视的明觉为特征的情绪有所关连。另一方面,交感神经的优势作用则与抑阻明觉作用的情绪,例如愤怒或恐惧相关连。以此观察结果左证,我们可推测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随着灵性进展而变得更有效率。



    关于松果腺体的功能迄今当代科学仍所知极少。而法国哲学家 Rene Descartes视松果腺为人类灵魂的居所。当今科学研究发现松果体是具有控制睡眠与清醒之韵律的人体内在生物时钟。松果腺合成分泌一种叫梅拉托宁(melatonin)的荷尔蒙影响人类的行为举止、睡眠、脑部活动及诸如发情、排卵及性成熟等性活动。



    当梅拉托宁激发头脑活动时,则性活动则受阻碍。再者,目前科学已确认光线/黑暗、嗅觉、冷、压力及其它中性的刺激影响着松果腺的功能。人体暴露于光线下则降低梅拉托宁的合成量,并且抑制松果腺的功能。另一方面,光线加速性成熟吸性方面的活动。



    参照佛教的教理,松果腺体的功能似乎是相应于收摄感官的心理活动的生理显现。佛教主张放纵的感官刺激会扰乱清明的精神活动。



如果感觉器官良好地守护着,也就是说如果眼、耳、鼻、舌、身被控制,某种相对应的快乐及专注的精神活动则会发生。心定于一的能力大大取决于外向感官活动的控制。以生理学的观点来看,似乎意味着如此的感官摄护有助于刺激头脑活力及弛缓性活力之梅拉托宁之合成。如此以松果腺的作用而言,头脑心智活动与性欲活动似乎是格格不入的。佛教也强调性欲的放纵会阻碍清明的思考、扭曲知见、令人智昏暗、障碍智慧及摧毁心灵的平静。







正觉之道



    由八正道所构成的灵性开展的整个修持大纲,乃是导致人类身心状态逐渐转变,而终究达于涅槃有效体系的修行计划。道德习惯(Sila)的培养乃是健康的生理化学逐步建立所凭借的善巧行为的架构。关于和谐的身体及语言活动的生化活动藉此增强,而那些关于恶行的生化活动则呈比例地衰弱。八正道开展的第二阶段乃是禅定修持,在此阶段稳定且快速心理生理转变持续发生。我们推测在此阶段伴随狂怒与恐惧的负面情绪所引起的肾上腺素分泌会降低至健康而合宜的状况,或许有少量的肾上腺素分泌于血液中以维持从事高难度禅定锻练所需之热望、勇气与毅力。或者可能是在内分泌腺体之间彼此相互刺激或抑制的状况下,这些腺体分泌的均衡组合影响禅修者的知性与感性的行为。当诸如慈、悲、喜、舍等高尚的行为一再反复地修炼时,这些精神活动必定对神经系统造成蜕变性的影响,其影响可能是增强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优势作用。随着维巴沙那( vipassana)或内观( insight  meditation)的修持,松果腺体似乎逐步发展解答禅修者心中所有可能的灵性知识的全部身体潜能,而当此发展过程完全之际则就是究竟涅槃了。



    以上的解析在佛教的心识(vijbana)与心法色法(numa-rupa)之互动关连的观念得到更深入的支持。在巴利佛经中所陈述的心识与心法色法之间的关系是以两束放在一块相互支撑之苇芦的比喻加以说明。一者有变化发生必定引起另一者相对应的变化产生。因此心灵的开展提升很明显地经由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影响身体的功能,健康的生理转变可强化健康的心理活动,如此心理生理相互的交流作用,依个人身、语、意三业活动的善恶性质所导致的快乐与苦难而运转着。因为心灵与所有的活动相关联正是心灵本身要对身体化学运作及神经系统功能的状况负责。



    当心灵终极达到那超越染着的绝对清净状态时,有机体化学运作及神经、腺体的功能发生前所未有、脱胎换骨永不退转的根本大转变。我们可推测当松果腺体及其辅腺体发展至最完全的状态时,则迄今仍潜伏未活化的头脑区域会解开其秘密,并且在注意力如此导向时则显露这些未知领域的秘密。如此,记忆力变得如此鲜活明朗以致于可唤起此身尚未出生以前的无数前世生命的智能(即宿命通)。同样地,天眼通揭露人类经验的业力前驱及预知未来的智能也得以展现。当禅修者获致人类生命之身体与精神运行过程之全部领域的最直接的觉察与知识时,则禅修者达到了无上正觉。



(本文译自: Sri  Lanka  Annual  Jounal  of Buddhist  Studies, vol. 1. 1987,“Nibbana  As  Experience”,作者为 Pali  and  Buddhist University  of  Sri Lanka 教授)


http://zhihai.heshang.net/Articl ... s/201108/73232.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siwanteoh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11 09: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排除宗教元素而言,禅修或静坐是很好的心理生理保养方法。

科学界总是据着数据来研究佛教所谓的开悟,那只会是徒劳,涅盘和生理心理状态并没有直接关系。但研究数据确实给一般人进对禅修有进一步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1-2011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ebook

西方国家很重视内观禅修对社会的影响,
有些西方国家已经在监狱提供内观禅修课程
和他们建立简单的正念内观禅修课程用在心理
和身体医疗上。内观禅修真的帮助很多西方人
一定程度上解决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问题。
这真的是可以让很多国家拿来借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11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starfish75

老兄說的極是,有禪修經驗的人都可以明白,過程中的確可以得到不一般的放鬆與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11 08: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ebook


    请问怎样进入状况?脑子到底要怎样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9-11-2011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starfish75
lz 謝謝分享lz請你幫幫忙,能找負面引想的資料嗎。
要有正面和負面才能提防出錯。
謝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11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ebook


    请问怎样进入状况?脑子到底要怎样做?
小彪 发表于 9-11-2011 08:30 PM


很抱歉,虽然我叁加过禅修班,但是没经过认证是不能教的,尤其是佛教的禅修必须要有好的老师才能传授,至於非宗教性的,学瑜珈和气功就可以了,不过效果不一样。

建议你拨电到法鼓山,开创人是过了世的圣严法师,他是禅宗临济和曹洞两系传人,所传的禅修方法能保证不会出差错。

法鼓山在马来西亚有两个禅修中心,PJ是总舍,怡保法聚舍是分舍,地址用google就可以找到了。

另外太平佛教会的继程法师如果有开禅修班不要错过,他是圣严法师的法子,也是被印证开悟了的和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1-2011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tarfish75
lz 謝謝分享lz請你幫幫忙,能找負面引想的資料嗎。
要有正面和負面才能提防出錯。
謝 ...
way6163 发表于 9-11-2011 11:43 PM


禅坐期间最重要把一切放下,不管好或错的感觉,要提防产生幻觉,感觉不对时最好把眼睛张开让自己清醒,不要把它当成神验或神通。

最好还是经过老师教,不管小乘佛教或禅宗,在这方面都有很丰富的经验,尽管方向不太一样。圣严法师有很多叁考书籍,他们禅修过程解释得很清楚,可以到大众书局去找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1-2011 12: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way6163

师兄想说的是不是禅定負面引想的資料?
本人觉得应该不会有負面影响如果是在
禅修中心按照禅修导师的指导,还有你还要
时不时报告小参(禅修经验)给导师知道。
导师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予指导让你不会迷失。

如果是没有禅修导师指导而禅修,
有可能会出现问题(那个人是个急功好利或
想成就神通而不是灭苦,可能会导致他走火入魔)

禅修注意事项:
有严重精神病的人不可禅修(因为禅修时会一直会有杂念和念头回想,会使病情加重如果他本人
不能面对)。

身体有病的人要禅修(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可不吃药和告之禅修中心你的病况)

希望这是你要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11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雖不是我要的答案。還是要謝謝你們的用心。
謝謝你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1-2011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way6163

不用客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2-2025 03:09 PM , Processed in 0.13151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