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57|回复: 3

蓮生法王第224冊新書《對話的玄機》 发表会 ~ (含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11-2011 0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蓮生活佛盧勝彥第二二四冊文集
《對話的玄機--重讀五燈會元之十二》
十一月推出~教你看懂古德禪師們的行動劇!

有一位僧人到了寺院,便把桐峰庵主抓住。
桐峰庵主大叫:「殺人了!殺人了!」
僧人手放開,說:「叫什麼叫?」
桐峰庵主答:「誰在叫。」
僧人便「喝」,桐峰庵主便「打」。
僧人出寺院回首說:「且等一等,且等一等。」
桐峰庵主則哈哈哈大笑。


這是一則在《五燈會元》中的行動劇,您看得懂劇中的古德禪師們在演什麼嗎?

輕鬆閱讀~從笑話的禪機中 看懂「五燈會元」行動劇

「蓮生活佛重讀五燈會元」系列,自推出以來,便深受重視,有些讀者因為閱讀系列作品得到點撥而有所啟發。不過,相信大部分的人,對這些禪師們看似無厘頭的行動劇,還是一頭霧水,為什麼一喝一答間就能開悟?為什麼一聲拄杖頓地就是明心見性?因此在這次《對話的玄機》,活佛在每篇文章中,均用了一則小笑話來做對比,讀著讀著,非但對禪師的行動劇更能有所體悟,還會赫然發現原來笑話中,也能深富著禪機啊!

激發您的思維!在「懂」與「不懂」之間~

我寫「重讀五燈會元」,遊走於「懂」及「不懂」之間,盼望讀者有一個思維的空間,由這些思維,終至開悟,一悟永悟。

~蓮生活佛盧勝彥

《對話的玄機》已是蓮生活佛「重讀五燈會元」第十二冊的作品,在活佛精闢又不淪於窠臼的淺白解析下,每篇讀來總有淡淡餘味、發人省思。我們都知道先人的智慧,總藏於古籍中,然而要如何從過去千卷、萬卷的歷史長河中,淘出開悟人生的金,相信只要翻開《對話的玄機》,必定不會令您失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11-2011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2011 蓮生法王第224冊《對話的玄機》新書發表會相片集


~蓮生法王舉起弟子的獻花。



~新書發表會會場一景


~名資深新聞廣播人李季準伉儷拜會蓮生活佛並合影。


~蓮生法王談新書《對話的玄機》

~新書面世切慶生蛋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1-2011 0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ngines 于 4-12-2011 11:44 AM 编辑

對話的玄機(序)


這本書是「重讀五燈會元之十二」,書名是《對話的玄機》,我也坦言,自從「佛慧」大開之後,對昔日讀過的「五燈會元」,全部能了知,而且明明白白。

這正是「悟了」的現象。


過去「迷濛」。


今日「大開」。


這也是我學佛至今,終於了悟「第一義」的經歷,如今,佛的「經續」在手,一看即明,從前學佛與今日學佛,大有天地之別。


「悟了」就「悟了」。


「未悟」就「未悟」。


畢竟我是「實語」者,不必學別人躲躲藏藏,言詞閃爍,實際不然。


我讀過一則笑話:


一位美國人對一位中國人說:「你們中國人的杯子是木頭做的嗎?」


中國人答:「不是。」


美國人質問:「那為什麼中國字的杯子的杯是木字旁?」


中國人急中生智:

「我們中國人的杯字,明明白白的寫了,杯字的右邊不是寫了不嗎,也就是杯子不是木頭做的。」


美國人:


「……。」


這雖是一則笑話,讀一讀,笑一笑,也就算了。但,其中也有一絲禪意,這全是觀點上的。


我的「重讀五燈會元」並不是這樣的,而且我確實了知:


「玄旨」。


「第一義」。


「了義」。


「不二門」。


「道」。


我悟的,正是佛陀悟的。


佛陀悟的,正是我悟的。


(因為除了「這個」,再也不會有「那個」,是絕對,而非相對。有了「這個」,千秋萬歲,也不能移,因為是絕對的絕對。)


由於「重讀五燈會元」,揭示了禪師對話的真實內涵,而探討的話題始終圍繞「這個」而展開,它的出版,立即在世界各地流傳,並且廣為傳閱,自然引起了宗教或哲學的極大震動。


我寫書,語言盡量樸素,對話只是基於事實去進行。


不情緒。


無宗派。


沒門戶。


不管是禪、淨、密、律……。有功夫、無功夫,均可閱讀。


我「悟了」之後,當然即刻明白,古今法師、諸山長老、大師、禪師、上人,一些觀念上的基本偏差,但,諸法因緣而生,眾生隨緣而悟。我只是略略指點,事實上,該說的已經說了,我不太想在這方面,都有所表態。


我只想說:「該開悟的,遲早都會開悟。而不該開悟的,就讓他糊塗吧!」


祝:


開悟!





欲参阅:请到这里


蓮生活佛著作>盧勝彥文集>224_對話的玄機
http://tbsn.org/chinese2/articlelist.php?classid=233&keyword=&backpage=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2011 1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滿口道不得

灌谿,「志閑禪師」,是史氏子。年幼時,由柏巖禪師處受披剃,受具足戒。


而後參「臨濟義玄禪師」,臨濟才一見他,便當胸搊住。


志閑叫:「領!領!」(明白,明白)


臨濟放開手說:「且放你一頓。」


志閑禪師離開臨濟義玄,到了「末山」參學。


志閑禪師上法座說:「我在臨濟爺爺處得半杓,末山孃孃處得半杓,共成一杓。喫了,直至如今飽飽的,一點也不餓,一點也不饑。」


僧人說:「和尚也讓我飽飽。」


志閑禪師答:「滿口道不得。」


又說:「大庚嶺頭佛不會,黃梅路上無眾生。」


盧師尊提示,開悟之後,得了「玄旨」之後,在佛法上,早已是飽足,真的不會再饑餓了。不用跑道場,不用另行拜師。而這開悟,就是「這個」,卻是不能說了出來,只能領會,而不能言說。志閑禪師說,大庚嶺頭佛不會,黃梅路上無眾生。這兩句話充滿玄機。聖弟子且看:大庚嶺代表六祖惠能,黃梅路代表五祖,六祖不會佛法,五祖路上無眾生,你若參這兩句,若還不會,就應該打屁股了,打到你哀爸叫母,真是蠢!蠢!蠢!)

  ●

「志閑禪師」處。


僧人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志閑答:「缽裡盛飯,鐼裡盛羹。」


僧人說:「學人不會。」


志閑說:「饑則食,飽則休。」


志閑禪師上堂,說:「十方無壁落,四畔亦無門,露裸裸,赤灑灑,無可把。」便下座。


盧師尊提示,前則對話,可算是「方便」,饑則食,飽則休,是也。至於上堂說的話,是佛的「智慧」了,老天爺,此話一說,不知踏殺了多少人,這句話是開悟語也)


我認為:志閑禪師把這「玄旨」,講得太白了,太明了,太露骨了。


還會不會?不會的是「白癡」。

  ●

僧人問:「如何是一色?」


志閑答:「不隨。」(妙答)


僧人問:「一色後如何?」


志閑反問:「有闍黎承當也無?」(妙問)


僧人問:「今日一會,只教何人?」


志閑答:「不為凡聖。」


盧師尊提示,這一句「不為凡聖」是何等的精彩啊!一語道破天下玄機,若再會不得,簡直是令我氣死了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2-2024 05:25 AM , Processed in 0.12761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