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79|回复: 9

四圣谛佛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12-2011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星洲日报》
http://www.sinchew.com.my/node/229908?tid=1

原始佛教與南傳佛教僧團聯合宣言
傳承興隆四聖諦佛教

2011-12-12

(吉隆坡11日訊)在佛陀正覺後2443年的今天(12月11日),原始佛教、南傳佛教僧團於今日共同宣法、發表及簽署聯合宣言,為大馬“四聖諦佛教”的傳承與興隆,濟化大馬的眾生而努力。

“馬來西亞四聖諦佛教僧團發表聯合宣言暨宣法”是由中道僧團主辦,原始佛教會和中道禪林聯辦。

除了斯里蘭卡的兩位大長老Ven. Davuldena和Ven. Kurunegoda通過錄影短片給予祝福外,有逾50位來自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新加坡與大馬的長老、尊者和法師出席上述活動。

出席的長老包括斯里蘭卡Ven. Mahathera、Ven. obadaelle、泰國Ven. Palatchit、Ven. Phra Uthai、Ven. Phra Narong、緬甸Ven. Sayadaw、新加坡Ven. Kanugolle和Ven Ajahn Tikkhayano等人。

年屆97歲的斯里蘭卡大長老Ven. Davuldena Gnanissara雖然因傷未能出席“馬來西亞四聖諦佛教僧團發表聯合宣言暨宣法”,仍通過短片給予祝福及宣讀“四聖諦佛教”聯合聲明。

他在短片中說,佛法是永法的法炬,佛教徒有責任宣揚佛法,讓世人有機會聽法,因為學習佛法可讓生活富足及健康,在生活中實踐佛法,可邁向成功的目標。

隨佛法師:華人佛教徒忽略四聖諦

原始佛教會導師隨佛法師聲稱感到遺憾,因為長久以來,華人都誤以為“四聖諦”是小乘佛教。

他說,華人的佛教社會,似乎都不接觸“四聖諦”;雖然有少數華人學習和親近四聖諦佛教僧團,但僅為少數。


“雖然華人接觸佛教已將近2千年,但過去都忽略了四聖諦的重要性。

在21世紀,佛教徒將盡全力重新紮根於華人世界,幫助華人重新找到佛教的教誨,讓華人再次回到佛陀的懷抱。”

自嘲英文不太流利的他,只能向講華語的華人弘法;碰巧是,後者都是不太接觸及瞭解“四聖諦”法,所以他來馬,將努力詳細為大家介紹“四聖諦”。

“所有的榮耀都歸於佛陀;所有成就都歸於僧團;所有佛法利益都歸於這苦難的世界。”

根據“四聖諦佛教”,在華人的傳統宗教信仰及南傳佛教社會下,多數的佛弟子還不太瞭解“原始佛教”既是“佛陀的佛教”、“真實的佛法”。

在“四聖諦”與聲聞解脫僧團之下,無論是原始佛教或南傳佛教,或是出自不同地區、民族的僧團傳承,都是“四聖諦佛教”的成員,“四聖諦學人”應當團結的傳承“四聖諦佛教”,共同榮耀“四聖諦佛教”2千多年的光輝。

期間,應當努力避免無謂的學派紛爭及對立,並以“依止四諦,團結僧團”為準則,幫助華人佛教的健全發展,引導華人佛教徒歸向佛陀之道。
(星洲日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1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始佛教会网站:
http://www.arahant-mas.org/inde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1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佛青前任会长廖国民居士倒是在面书发了感言:

引用:

有了「四聖諦佛教」,我們是不是也該有「三法印佛教」、「六波羅蜜佛教」、「八正道佛教」、「十二緣起佛教」?

引用:

目前的三大佛教传承都讲四圣谛,也都以四圣谛为依归。四圣谛当然是佛法的根本,但是,我还是觉得没有必要提出“四圣谛佛教”这样的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1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佛青总会前任总秘书詹尊敬居士在面书的感言:

引用:
真希望這些標榜 “原始佛教‘ 的人,不要來干擾大馬各源流佛教的和諧共處, 不要種下撕裂佛教社群的種子……尚記得八十年代中期, 達摩難陀長老曾勸告數名南傳僧人停止攻擊北傳佛教,看來這股力量如今又蠢蠢欲動了……


引用:
讀完了這份宣言的十點聲明,心裡有一個疑點:有必要如此勞師動眾,大張旗鼓的向全體華人社群呼籲?
要 ”幫助華人佛教的健全發展,引導華人佛教徒歸向佛陀之道。“ ?
還要” 幫助華人重新找到佛教的教誨,讓華人再次回到佛陀的懷抱。” ?

為這份宣言背書的長老們, 到底知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需要如此大陣仗的向“ 全體華人” 發表聲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1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佛青发的一个简短文告:

佛教的发展是多元
不离缘起四圣谛等法则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马佛青)认为佛教两千五百多年的发展,是多元与兼容,但各传承、宗派及组织,所弘扬的教义皆不离缘起、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等共同法则。唯有以此依教奉行,方能确立正知正见的团体。

佛教发展的历史长河,不管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甚至是南传、北传及藏传佛教,皆是因时、因地、因人,所开展出来的面貌与特色,但都不离佛教的中心思想及佛陀弘教的本怀。

职是之故,四圣谛等法则,是各传承与正信佛教组织的根本教法。但,只标榜“四圣谛”为佛教主要教理,犹如画蛇添足,也进而让人误解,甚至忽略其他教理及法则的重要。

佛教在马来西亚,是个多元传承的交汇点。许多佛教徒都有机会接触并学习不同传承与宗派的法门。而华裔则占佛教徒的大多数,也包括南传佛教的奉行。所以,最近某佛教组织认为现今的华裔佛教徒不重视四圣谛,是具有误导性,也对两千五百多年佛教的发展,甚至大马佛教的发展,有以偏概全的解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2011 07: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佛青前任会长廖国民居士倒是在面书发了感言:

引用:

有了「四聖諦佛教」,我們是不是也該有「三法印佛教」、「六波羅蜜佛教」、「八正道佛教」、「十二緣起佛教」乌巴 发表于 22-12-2011 10:45 PM


看到这样马佛青的前任会长这样的反应,我觉得我们真的应该在华人佛教里好好教导四圣谛。

佛陀初转法轮向五比丘讲的是什么经呢?就是转法轮经,里面就是讲四圣谛。为什么会是四圣谛呢?因为四圣谛就是佛教的根本,佛教就是四圣谛。

前面所提到的,既然有四圣谛佛教,我们是不是也该有三法印佛教等等的话,基本上就是误导,也是对四圣谛的了解程度的问题。

四圣谛讲的苦、集、灭、道。其实就是涵盖了所有的佛法。三法印在那里呢?三法印不就是在苦谛里面吗?它只是四圣谛的一部分而已。八正道更不用说了,它就是在道谛里面而已。六波罗密也算是道谛里面的一部分而已。十二缘讲的就是关于集谛。

上面所讲的这些都是四圣谛里面的一部分而已,如何可以将它们跟四圣谛相提并论呢?四圣谛就好像整本的书,里面分成四大主要部分。四大主要的部分里面又分成不同的章。菩提尊者在他所翻译的相应部里面就说了,整部的相应部就是在讲四圣谛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3-12-2011 07: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佛青发的一个简短文告:

佛教的发展是多元
不离缘起四圣谛等法则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马佛青 ...
乌巴 发表于 22-12-2011 10:46 PM



    把四圣谛和三法印,八正道等等相提并论根本就是一个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2011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马来西亚早期的佛教人士,都是不断告诉人们轮回是“苦”,
也告诉人们,贪嗔痴是祸根,
也告诉人们,要如何戒欲贪,如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更告诉人们,向往一个没有轮回的安乐目标。

这些本地早期的佛教人士,都出现了许多热心佛教的出家人,他们努力修行,打坐,教导别人如何亲近佛法,如何净化自己的欲望,向往佛陀。

我们不能够使用“他们不懂四圣谛”来形容他们。

另外,我们也应该欢迎“四圣谛佛教”的到来,
毕竟,佛教也只有一个。

临终之前,我们也只能问自己,修了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12-2011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远方


    这位仁兄说的是,这些台湾来的华人原始佛教僧团,确实无里头了些,也太嚣张了。。。
套用楼上仁兄的说法,尊者说整个相应部可以涵盖为四圣帝;汉传(华人)佛教的阿含经何尝不能用四圣帝来概括?
抛开阿含经不说,即使大乘佛法体系,其基础依然离不开四圣帝。。若说华人佛教没有四圣帝,那还真的太奇怪了。。。呵呵,这些年头,什么样的
佛教团体都有,为出位,什么事情都做得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2011 05: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正确的念头,却带来错误的行动。

而且,事情的对错,更没有绝对性的。

也许,我们只能问自己,自己是否在佛学路上努力着呢?
我们是否也帮助其他还没相信佛法的人士接触佛教呢?
我们是否让其他还没相信佛法的人士看见佛教的内乱而止步呢?

我们影响了多少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2-2025 02:13 AM , Processed in 0.10637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