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8-4-2012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认定了上帝是真神
耶稣基督就是爱与生命
为什么还要用基督跟其他宗教、偶像比较呢?
上帝的爱与怜悯 ...
承诺 发表于 6-4-2012 12:51 PM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可是还有很多人不了解。
此人的懂的东西其实很多,可惜没有神赐予的智慧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8-4-2012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我指的那些不一定自稱基督教卻信耶穌的猶太人是奉主耶穌基督名字禱告的猶太人。 信仰耶穌的猶太人 ...
mahalwin 发表于 6-4-2012 04:06 PM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伊斯蘭的默哈默德從來沒有說自己是救世主。+1
有句话 懂少少扮代表 唉......自己拿来衰。
我只是要大家讨论爱和慈悲的看法,大家扯到太远了。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8-4-2012 12: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是佛教的慈悲。你解释的慈悲并不符合佛教对慈悲的定义。
博爱不是博同情- 博有大,广, ...
mahalwin 发表于 6-4-2012 12:12 PM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是的,对于这主题,你有何看法? |
|
|
|
|
|
|
|
发表于 9-4-2012 09: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还有很多人不了解。
此人的懂的东西其实很多,可惜没有神赐予的智慧
raymand 发表于 8-4-2012 12:50 AM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所以,聪明智慧很重要
分别为圣的心,更加的重要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9-4-2012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聪明智慧很重要
分别为圣的心,更加的重要
承诺 发表于 9-4-2012 09:34 AM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什么是分别为圣的心? |
|
|
|
|
|
|
|
发表于 9-4-2012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分别为圣的心?
raymand 发表于 9-4-2012 05:09 PM ![](http://cforum.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圣就是圣洁。
懂得分别黑白是非。
我非常喜欢圣经里面说的一句话
凡事都可做,但不都有益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0-4-2012 1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圣就是圣洁。
懂得分别黑白是非。
我非常喜欢圣经里面说的一句话
凡事都可做,但不都有益
承诺 发表于 9-4-2012 05:55 PM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圣洁的心@@
原来如此
在佛教里,分辨黑白是非为 明理。
可是不懂你说的那句话---凡事都可做,但不都有益---出自哪一章,但我认同。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2 10: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承诺 于 10-4-2012 10:05 AM 编辑
圣洁的心@@
原来如此
在佛教里,分辨黑白是非为 明理。
可是不懂你说的那句话---凡事都可做,但不都 ...
raymand 发表于 10-4-2012 12:40 AM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哥林多前书 10
23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就比喻你所说的“在佛教里,分辨黑白是非为 明理。”
这句话是有道理,但没有造就人在基督根基里。
基督徒,应该在爱与真理里面扎根。
如果我们自己所说的,所行的,都不能有一个基督榜样。我们就是在绊倒人
道理到处都是,都是唯有真理才能让人站立得住。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2 10: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velihim
修正一下,恩典是上帝赏赐给我们的,但是基督教的精髓,得却就是博爱。
就在主耶稣被捕、受审和被钉十字架之前,祂和祂的门徒共度了最后一个夜晚。祂用这段时间来安慰他们,教训他们。祂还给了门徒这条命令:“彼此相爱。”主耶稣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十三34)
为什么这是新的命令呢? 因为前面两个命令是向世人传福音,和‘爱人如己’。爱人如己于主耶稣所说的最后一个命令有什么不一样?
差别就是
爱人如己:我如何爱护自己,就用同样的心态爱护,关心别人,以自己为原点。
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主耶稣如何爱我们,我们就如何爱别人,以纯洁的基督为原点。
以上这两个看似一样,意义却比一样,但是这是耶稣离开之前,所吩咐门徒所行的。这还不算博爱?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2 10: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雁宁
肉体本身就带有罪,但是当你死后,你的肉体将留在现世,唯独灵体,或中国所说的灵魂将会向往极乐世界,在基督教我们称为天堂。中国的信仰文化,死后有牛头马面来带你走向这往生之道,为什么叫做往生,因为死后进入另一个新的开始,所以称为往生。基督教里面也有同样的说法,死后因信主都被天主认领,往天堂的路上去,以得永生。
如果你认真的看,理性的看待,你会发现没有差别,只是角色不一样。有罪的人不能上天上,不是基督徒都能上天堂的。如何认定有没有罪,那不在于你肉体在现世的善行,如果你是有目的的向善,这叫做伪善,和神做交易,这就是不是让神喜悦的事情,做的再多也不会因此而进入天堂之门。
我说一下,我信主的缘故,因为我婆婆的关系。我婆婆去世之前,除了我小叔和大姑以外,全家族都是拜佛,拜观音的,我爷爷和婆婆却是日本侵马时代所遗留的生还者,所以是无神论。有几次生病,住进医院,在危险时期,正常的程序来了,就有有人传福音咯。当我婆婆接受福音后,突然就回光返照,医生也说不出什么原因。
夜晚十分,家人更聚在一起,原本计划如何安排出院,因为婆婆精神很好。就在聊天的时候,我大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信耶稣,结果我婆婆说了一句话:我看到耶稣来接我了。
当然,这对非信徒来说,这更本就是一个大笑话,但对于信徒来说,我们都知道,这是上帝的爱,是一个极大的恩典。家人们都不当一回事,就在家人们都回家后,凌晨医院传来了一个消息,婆婆去世了。
为什么,真的那么巧合?
我爷爷去年去世,也是一样,临死都不接受福音,最后可能要死后与最爱的妻子相见,所以也接收福音吧。但重点是,我爷爷是肾病,危险期,要死的时候都不接受,却是渡过危险期后,才接受福音。
又是巧合吗?
晚上call 家人来聊天,已经可以转去普通病房了,已经可以放心了。6个小时后,医院传来消息,我爷爷去世了。我前几天才回去看他,虽然但是不是特地回来看他。没想要一个星期前才跟他聊天,一个星期后就去世了。我爷爷属于安乐死,不是病死,这是恩典吗?是的,这就是恩典。我爷爷最挂念我,见了我之后,安乐的回到主身边。
我们没什么朋友,但是爷爷的葬礼在第三天举行,等我回去,我发现许多的教会朋友无私的付出和帮忙,这是我在其他宗教看不到的,这难道不是基督的博爱精神?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0-4-2012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哥林多前书 10
23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就比喻你所说的“在佛 ...
承诺 发表于 10-4-2012 10:02 AM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我们自己所说的,所行的,都不能有一个基督榜样。我们就是在绊倒人
希望我没有绊倒人![](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0-4-2012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velihim
修正一下,恩典是上帝赏赐给我们的,但是基督教的精髓,得却就是博爱。
就在主 ...
我很专一2 发表于 10-4-2012 10:18 AM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那么基督徒就不慈悲吗?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2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raymand
博爱和慈悲,除了在字面上有些不同,却有着相同的意义。当你看到有人为了筹钱为他人治病而进行犯罪,在律法上这个人有罪,但是出发点却没错,只是选择一个错误的方式,当我们看到以后,觉得情有可原,这就是慈悲之心。
想要拥有慈悲之心,前提必须拥有博爱精神,如果不能做到自爱,爱人如己,将不会产生慈悲,更不用说博爱。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2-4-2012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raymand
博爱和慈悲,除了在字面上有些不同,却有着相同的意义。当你看到有人为了筹钱为他 ...
我很专一2 发表于 10-4-2012 10:12 PM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觉得情有可原,这就是慈悲之心。
应该是同情之心吧?不过还真难定义,呵呵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2-4-2012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去了葡萄园教会.....听到一个牧师讲的
信主和其他宗教的差别,
基督徒信主耶稣,上帝就是王,我们顺服他,听他的吩咐。而获得权柄和能力。
其他宗教,我们自己是王,拜神只是要神听我们的吩咐,这个不灵就拜另一个。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愿信基督,因为要舍弃自己为王,而把基督为王。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