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200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此后称《表》)也把“的士”注为dīshì(注:不代表词语的读音规范)。这《表》是中国以国家的名义,通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软性”规定,也是国家明令规定的文献。据悉,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国家名义规范汉语词的。
《表》淘汰了新马的“德士”,不意味就此消失,它会照用,已经传开了,积习难改啊!特别是报纸,读者习惯了“德士”,改了反而读不懂了,失去读者事大啊!最糟糕的是大马没有一个官方或强大和服众的华语言文字机构,做这类规范的工作。若不惯使用“的士”,《表》中还有同义词出租车、出租汽车和计程车可用。
另据《新世纪全球华语词典》这个英语叫taxi的词,还有好多异形词:出租车(大陆、新加坡),出租汽车(大陆、台湾),德士(新马)(马来西亚也用“的士”),的士计程车(泰国),计程车(台湾、新马泰柬)。这么一大套真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其实英语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有taxi,cab,hack,taxicab,taximeter等。
一定有人大骂多事,整天东改西改。辞书和上《表》等文献都述而不作。字词的形音义,在机缘巧合下用开了,被他们收编而已。
另外,很多人说“的士”一词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产物。《汉语大词典》“的士”条,引用了茅盾《劫后拾遗》的用例:“老魏当真醉了,弄一部的士来送他回旅馆去罢?”《劫后拾遗》是茅盾于1942年6月在桂林完成的作品。若以此推算,“的士”已在中国用了约70年了,不是改革开放后才有。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事物若时机对,将快广深远地传布全球。“的士”又以什么契机在中国传开呢?一、从词形来看,它只有两个音节,适合现代汉语的简略趋势。二、“的士”这个音也因应了国际趋势。据谷歌翻译,大多数语言中的“的士”都音同形异。就以马来西亚为例: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都用“的士”这个音,只是词形不同。
网络时代,是全民造词的时代。我们常说要一种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华语,“的士”就符合这个条件。规范华语,若都如“的士”般,以跨语种的音,进行跨国规范,那将是怎么样的华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