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04|回复: 1
|
《有些人行动》:十一种马来西亚抗争的理由
[复制链接]
|
|
关于这片国土的抗争故事,我是从历史书开始读起,马来王朝与英国等欧洲军团的抗争,殖民时代日军、马共的抗争故事,然后长大后,“烈火莫熄”号角响起,从媒体看到了街头抗争;当了记者后,也因采访走入了第一次Bersih的大集会里,感受到烟雾弹、 水炮的恐怖滋味。
但其实在八年的记者生涯里,偶尔也会采访非政府组织NGO的活动,他们为弱势群体发声,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抗争,但是当时候不是社交网站普遍的时候,他们的报道在主流媒体中总是在不显眼处,他们不放弃发声,抗争方式千百种,但有人看不见,有人选择视而不见。所以,曾经有想过记录这些抗争的故事。
所以,衷心推荐好书《有些人行动》。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这本书记录了十一个马来西亚的抗争故事,作者是来自香港社运分子刘嘉美。书的文案写得好,这是来自香港的刘嘉美在马来西亚不安于现状的生活介入。刚认识嘉美的时候,就觉得她有一种香港人的倔强坚强气质,说话直接快准,但聊了过后,就发现她肯聆听,这后来是我觉得难得也很重要的事情。
就如说了有关刻板印象的一件事,她肯听了也肯接受。就如聊一个抗争,她肯分析背后的故事,也未必是支持抗争的那一方,更重要是抗争有理。而她在马来西亚,就走入草根社会,甚至走入偏僻地区,去聆听去记录,还有学习。学习和马来西亚人相处,学习马来文,学习融入文化本来和香港大不同的多元社会。
因此,听她写了这本书,就有了一份期待。这本书很容易让人引起好奇的是,一个“港女”社运分子写下马来西亚十一个抗争的故事,有来自外籍配偶、有平权人权、女性主义、有守护家园、有农民自救、有环保、有砂拉越峇南原住民的斗争,还有赵明福。
其实本来想了解一个香港社运分子对于马来西亚抗争运动的观点和看法,但是这本书却突破了这层意义,它记载不同身份,不同使命的各种人的抗争,他们本来只是手无寸铁的平民,他们却有了各种标签,也有的因为这些标签,他们需要抗争。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而这书给我更加深刻的感觉是,嘉美用一个社运分子的精神和原则去努力地了解去渗透去记录十一个抗争故事。她选择走入社区,走入砂州偏僻的地区与原住民共处,她努力学马来文,有时候她还用马来文写帖子。她就用一种由原则有态度有正义也有笑容的社运分子去写这本书。文章对我来说,文字有时过硬啰嗦,有时却感性,有的看了热血沸腾,有的看了感伤。砂拉越峇南原住民斗争的故事,赵丽兰说她哥哥的故事和运动的坚持,感触很深。
是啊。记者生涯中,采访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赵明福坠楼事件,因为赵明福本来就是我前同事,也是职工会的战友,也曾一起出游热浪岛。他满腔热血投入政治,我们祝福他。然而,第一次去反贪会现场,却是悲痛感伤的记忆。后来,赵明福案件案情峰回路转,高潮迭起,但是7年多后,最终还是悬案。抗争继续,只是因为不敢忘,怎能忘?
“我们抗争,故我们存在。”但抗争不一定是激烈的极端的,有的人行动,是因为他们必须动,去捍卫他们觉得值得和原本就属于他们的东西,去捍卫公义。
这本书记载的故事,值得我们去知道,去了解,去记得,抗争有千百种,但有些人行动,就还不是放弃的时候。 |
|
|
|
|
|
|
|
发表于 20-1-2017 10:4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