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927|回复: 9
|
华硕ROG Zephyrus GX501西风之神电竞笔电!
[复制链接]
|
|
火箭科学Max-Q,当火箭将临界最大动态压力(Q)点时,必须降低火箭动力直到通过Max-Q后在全速飞行华硕ROG团队成功的将NVIDIA Max-Q火箭科学的精神,刻画至 轻薄电竞笔电当中,首款17.9mm厚度搭载NVIDIA GTX 1080 Max-Q的电竞笔电就此诞生,“ROG Zephyrus GX501”西风之神,当前轻薄,性能兼具并安静的电竞笔电。
规格
处理器:Intel Core i7-7700HQ
晶片组:Intel HM175
记忆体:16GB DDR4 2400MHz SDRAM(最大24GB)
萤幕:15.6“(16:9)LED背光FHD(1920x1080)雾面显示器,120 Hz w / G-Sync
显示晶片:NVIDIA GeForce GTX 1080与Max-Q设计
储存系统:1TB PCIE Gen3X4 SSD
键盘:全尺寸背光键盘
WebCam:高清网路摄影机
网路功能:Wi-Fi集成802.11 AC(2x2),蓝牙V4.1
连接埠:麦克风输入,耳机输出,Type C USB3.1 GEN2 Thunderbolt,4 x USB 3.0,HDMI 2.0,DC In
音效:立体声2W扬声器,阵列麦克风,华硕Sonic Studio
电池:4 Cells 50 Whrs锂电池
电源DC:19.5 V DC,16.9 A,230 W
尺寸:37.9 x 26.2 x 1.69〜1.79 cm
重量:2.25公斤
ROG Zephyrus GX501电竞笔电开箱
西风之神ROG Zephyrus GX501,在17.9mm的厚度,15.6吋的机身中,配置了Intel Core i7-7700HQ四核心处理器,以及NVIDIA GeForce GTX 1080与Max-Q设计之显示晶片,并标配16GB DDR4记忆体,更可扩充至24GB,硬体规格上无疑是电竞笔电中的旗舰款产品。
显示器采用15.6吋LED背光FHD 1920x1080雾面面板,并有120Hz更新率与NVIDIA G-Sync显示技术,让玩家感受最流畅,细腻的游戏体验;笔电储存空间,采用M.2 1TB NVMe SSD,让玩家有着极高速的储存性能,以及1TB空间足够安装数10款AAA游戏。
这笔笔电的键盘配置更为特别,将键盘至于笔电C件边缘,并有着全尺寸背光按键,这样的设计更动,无疑是为了让笔电有更好的散热表现;由于笔电只17.9 mm厚度,则需放置RJ45网路埠,而笔电配件中则提供USB - RJ45网路卡,并有着双频2x2 802.11ac Wi-Fi与蓝牙v4.1连线。
余下的连接埠,音效与电池,规格已成列于上方供各位参考,而其中需提及的则是,Zephyrus GX501搭载Thunderbolt 3支持USB 3.1 gen2与影像输出功能;规格描述如上述所言Zephyrus GX501的外观,机构与散热设计,才是让Zephyrus风起云涌的功臣,接着透过开箱让我们来一一检视Zephyrus GX501的各项设计。
↑笔电采用着素黑的外盒包装,上头则有着红色的ROG logo字样。
↑开启后,内盒内摆放着Zephyrus GX501,以及相关的配件与SICA滑鼠。
双发丝新设计冲突美感
今年ROG Zephyrus GX501的诞生,带给了ROG笔电一个全新的映象.Zephyrus GX501的设计理念,就在于“性能”,“轻薄”两者间的平衡,因此在外观设计上,以一道斜切 发丝纹代表着“性能”,另一道垂直发丝纹是代表着“轻薄”,让两者在笔电表面(A件)的对角线交会产生冲突,画出一刀俐落的决心,取得性能与轻薄的平衡点。
这设计让笔电的表面(A件)有着更更引人注目的冲突美感,这更是今年高阶产品的象征,这设计也在ROG GL703与GL503当中呈现; A件并非完整的长方形,在下缘处 有着等边梯形的造型,这除了美观外亦是让A件开启后不干扰笔电散热的气流。
↑笔电表面(A件)的双发丝纹设计有着冲突美感,并且是今年高阶ROG笔电的新映象。
↑A piece发丝纹会因不同光线呈现出不同的色泽;而下缘处的等边梯形,除了美观亦有考虑的散热所设置。
↑萤幕掀开后,在下方透过E件撑起笔电,带来更好的散热效果。
笔电内部,于显示器(B件)设计上较简易,造型则与往往ROG笔电类似,采用15.6吋LED背光雾面FHD 1920x1080解析度显示器;显示器上方则配置高清网路摄影机与阵列麦克风。
或许会有玩家认为,如此高阶的笔电为何不提供4K 2160p高解析度?就笔者的观点来看,桌上型的NVIDA GTX 1080 Ti,在执行AAA游戏,4K,高画质设定时,都 无法让游戏每一帧都维持在60 fps以上,配了4K也只不过在追逐规格而已。
另一方面,15.6 4K 4K解析度,那点距这么密集更难看出4K的细腻;因此ROG选择是1920x1080解析度,并有着120Hz的高更新率与NVIDIA G-Sync显示技术之面板.120Hz 着每秒可刷新120次画面,让玩家可观看更为顺畅的游戏影像; G-Sync则是让显示器更新率与游戏fps同步,造就最顺畅,不停顿,抖动的游戏体验。
↑笔电开启后,萤幕这边相当简洁,而下移的键盘更让GX501显得独特。
↑显示器采用友达的AUO42ED IPS面板,有着120Hz更新率与G-Sync技术。
↑在NVIDIA控制面板中,可调整解析度与更新频率,面板色彩为8bpc。
↑G-Sync设定页面,预设为启用G-Sync显示技术。
AAS 設計 - 鍵盤下移 上方進氣
ROG替Zephyrus GX501的机构,风扇,散热鳍片与热导管设计,取AAS(Active Aerodynamic System)的名称,换句话说AAS包含着上述各项设计,首先就先机构 - 键盘下移,上方进气这点来介绍。
笔电键盘处(C件),以往都是键盘在上,下方则有着触控板与手托的空间,但Zephyrus GX501则颠覆以往,为了带给笔电更好的散热,因此将键盘下移 至C件边缘,并在上方配置细小的开孔,让风扇可从C件表面吸纳冷空气。
而上方的细孔,大至分布于ROG标志旁,右侧电源开关与左侧这三个位置,这配置则是AAS散热的一部份。
↑笔电键盘下移至边缘,腾出上方的空间,透过细微的开孔,让风扇可吸纳笔电上风的冷气。
↑ROG logo旁散布着细小的开孔。
↑右侧电源开关旁亦有着这些设计。
↑左侧同样也有。
笔电的键盘,受限于整体17.9mm的厚度,因此难以加高按键行程,键盘配置100%全尺寸键盘,以及加宽的空白键,但键盘的按键配置上则有些更动,例如左Shift旁 多了斜斜线按键,左侧Shift,Alt为1x宽度,并配有Fn键与键盘背光功能。
键盘手感尚可,但键盘的按键配置并不理想,若可让左侧Shift 2x,Alt 1.5x宽度,更可让玩家在游戏时更好操作;在键盘的左右两侧,则配置了双声道 2W扬声器,并搭配Sonic Studio音效技术;而笔电C件的边缘,则有着电浆铜的钻切设计,让笔电边角更显显尊贵。
↑键盘配置,左Shift,Ctrl均为1x宽,游戏时需要习惯这配置。
↑键盘右侧,并排了触控板,更可让触控板成为数字键盘,这设计巧思值得赞赏。
↑笔电C件边缘,有着电浆铜钻切设计,让整体质感再加分。
↑笔电启动后,可透过上方硬体按键,切换触控板,数字键盘功能;触控板左右键则为独立按键设计。
AAS设计 - 垫高E件隐藏气流
当Zephyrus GX501掀开萤幕时,会利用萤幕的转轴,撑起笔电底部的E件,让笔电垫高了7mm的高度,以利冷空气可从笔电底部进入散热系统。以往,笔电以 表面(A件),萤幕(B件),键盘(C件)与底壳(D件)称之,而GX501则加入垫高底部的E件设计,这也是AAS散热设计的一环,让笔电可从上方,底部吸纳冷空气。
这设计不是为了潮,而是为了散热所打造的巧思。
↑笔电掀起后,会透过萤幕转轴撑起底部的E件。
↑从侧面可看看底部的E件。
那在E件开启后笔电内会有更多的灰尘吗?关于这点,ROG团队也有思考到这个问题,其实笔电的底壳(D件)还是完整的包覆内部的零组件, 而E件撑起的则是更多的气场,让风扇可吸纳空气。
因此,在笔电配件中,则提供了有着ROG标志的十字螺丝起子,只要将E件前方的4颗螺丝松开,即可将E件从转轴中取下,并替风扇清理内部灰尘。
↑笔电底部,仔细看最外侧D件螺丝,采用6角星形螺丝,而E件则是十字螺丝。
↑松开底部的螺丝即可取下E件。
↑取下E件需注意转轴处的卡扣,抓好角度往前推即可取下E件。
↑笔电左侧风扇,风扇整个裸露在D件,且风扇外壳采用铝合金成形的外壳,因此无须担心零件强度。
↑笔电右侧风扇。
↑笔电萤幕转轴连带E件撑起器,因此无须担心E件开阖的耐用度。
AAS(Active Aerodynamic System)全面的散熱設計
总结来说,主动气动系统(AAS),其代称了机构,风扇,散热鳍片与热导管设计。
从上述机构来看,Zephyrus笔电的键盘C件,与以往不同将键盘下移接近边缘,而空出C件上半部,让散热模组,导管,风扇通过,并在表面透过细微的开 孔,让笔电可从上侧进风;另一方面,在笔电的底部D件,垫高了7mm的空间,让笔电底部也可吸纳冷空气;至于笔电的废热,则通过笔电后方与左侧的散热鳍片处排出。
↑Zephyrus进出风流示意图,进风从笔电上方与底部进风,而热风则从机身侧面的散热鳍片吹出。
↑风扇与散热模组的配置。
而在这17.9mm的厚度下,会导致风扇与笔电表面(C件)过于接近,导致进风量不足,并会受到热辐射影响,让吸引进来的冷空气变热而降低散热效果;因此, Zephyrus采用全新设计的风扇模组设计,风扇采用铝合金成形的外壳,整合散热零件覆盖等设计,并让风扇表面带有“曲面”造型,以及导风柱垫高空间,让风扇的气场更 好的进气更多的气流,而扇叶更是采用液晶聚合物(LCP)射出成形,让扇叶厚度减少33%,因此可加入更多的扇叶,将风扇气流提高至26%。
↑实际Zephyrus内部散热模组摆设,整组散热结构位于C件上方,而非传统笔电的底部D件处。
↑风扇近看,可看出表面有着曲面与导热柱设计,更能让风扇带入更多的风流。
而Zephyrus的散热鳍片,位于后方左右两侧,以及左侧前方,共计三组散热鳍片,鳍片厚度仅0.1mm,不仅可减少空气阻力,并加入更密的鳍片增加散热面积;散热模 组上有着5根散热导管,通过CPU,GPU与供电模组,通过3组散热鳍片,2颗散热风扇进行散热。
↑散热鳍片位于笔电后方侧面左右两侧,以及左侧前方。
Zephyrus GX501 筆電 I/O 連接埠配置
在这轻薄的设计下,I / O连接埠必定有所牺牲,像是RJ45网路埠首当其它冲,但在配件中则提供USB转RJ45网路卡;而笔电的I / O配置上,左侧有着 散热片,DC In,HDMI 2.0,2组USB 3.0与3.5mm耳机/麦克风复合接头;右侧则有着USB 3.1 Type C Gen2与Thunderbolt 3连接埠根2组USB 3.0。
老实说,笔电I / O给到4组USB 3.0连接埠已相当够用,给到一组USB Type C Thunderbolt 3更是充裕,单一这些介面更可扩充DisplayPort,RJ45,USB等介面,只 不过玩家可能需要自行添购华硕通用基座,即可扩充笔电I / O功能。
↑笔电左侧多开了一组散热鳍片与开孔,左侧有着DC In,HDMI 2.0,2组USB 3.0与3.5mm耳机/麦克风复合接头。
↑笔电右侧USB 3.1 Type C Gen2与Thunderbolt 3连接埠根2组USB 3.0。
而笔电的前方,还未开启笔电时,则可隐约看见C件上的钻切,以及左下的ASUS字样;笔电后方,则有着电浆铜配色的散热孔,中央则印着Zephyrus字样。
↑笔电前方,可隐约看见钻切设计。
↑笔电后方,则有着电浆铜的散热孔。
Zephyrus GX501笔电配件
笔电配件算是较为基本,仅腕垫,螺丝起子,变压器,USB-RJ45网卡与SICA电竞滑鼠。少见笔电会提供腕垫,主要原因在于Zephyrus GX501将键盘下移后,使得玩家再操作 笔电时,需要笔电摆在桌子中央偏后的位置,这样才能让手臂平放余桌面上,不像一般笔电可至于桌缘,透过C件的手托摆放手臂。
因此为了让玩家操作上更舒适,因此提供了腕垫,让玩家手腕处不会因为17.9mm的高低差,导致手腕酸痛。
↑键盘下移少掉了手托的空间,因此可透过腕垫来让手腕更舒适。
笔电变压器,则是采用230W输出19.5V,11.8A变压器,重量约800多克左右,相对于轻薄笔电来说这变压器算重,但若是电竞笔电的范畴则是基本。
↑笔电230W变压器。
↑笔电提供的USB-RJ45网路卡。
↑笔电开机后,键盘有着背光,搭配ROG SICA电竞滑鼠。
Gaming Center操控电脑各式功能
笔电搭配的软体,则是使用ROG的游戏中心,可观看装置资讯与目前CPU,GPU的时脉,以及HDD(SSD),RAM的使用状况;介面下方,更有着各种设定功能与程式捷径。
↑游戏中心,可让玩家快速了解笔电状况。
↑键盘灯光客制化,功能还不到AURA RGB效果。
↑ROG GamerFirst IV软体,可用来优化网路封包,并分配不同应用使用Wi-Fi或以太网的路由规划。
↑Sonic Studio II音效强化软体。
ROG Zephyrus GX501效能测试
测试前,或许也有不少玩家,想知道NVIDIA GTX 1080与Max-Q设计的GPU频率。到底Max-Q卖的是什么药?
以往电竞笔电都偏向“效能”面向,都会给予GPU更多的电源与瓦数,以换取峰值效能(Peak Performance),但这却不是性能与轻薄兼具笔电所追求的设计;而Max -Q则是在探讨峰值效率(Peak Efficiency),这峰值能带给玩家应有的高效能,以及更薄与更安静的电竞笔电产品。
而要达成Max-Q的峰值效率,除了整合机构,风扇,散热鳍片与热导管等零组件,亦针对GPU供电,时脉作了些调整,让一台17.9mm厚度的电竞笔电, 可拥有GTX 1080应有的性能。
↑峰值效率(Peak Efficiency),带给玩家足够的效能,以及轻薄,安静的电竞笔电。
↑以往电竞笔电所追求的峰值效能(Peak Performance),受限于笔电供应的瓦数限制,即使再多的电效能提升也是有限,不如退一步打造出更性感的产品。
CPU-Z:Intel Core i7-7700HQ 4C8T处理器,运作时脉为2.8GHz,可以Turbo至3.8GHz;笔电晶片组则是使用H175;记忆体则是双通道16GB + 8GB 2400MHz(推测8GB记忆体 建议在主机板上,16GB则是采用SODIMM扩充)。
↑CPU-Z资讯。
GPU-Z:NVIDIA GeForce GTX 1080与Max-Q Design,GPU核心代号GP104与桌上型相同,有着2560 CUDA核心,但GPU基本时脉1297MHz,Boost加速时脉则是1436MHz,比起一般GTX 1080核心 时脉还要低;视讯记忆体则是8GB GDDR5,记忆体频宽10Gbps。
↑ CPU-Z。
CPUmark针对处理器单核心运算能力评分,Core i7-7700HQ获得612分。而Cinebench R15测试,分别针对显示卡的OpenGL与CPU的多核单核运算进行测试,OpenGL性能有着96.70 fps;处理器多核心运算 723 cb,单核心142 cb。
↑ CPUmark。
↑ Cinebench R15。
Sandra性能指标测试,Zephyrus GX501获得24.01kPT整体表现相当出色。
↑Sandra性能指标测试。
AIDA64快取和记忆体测试,采用双通道8GB + 16GB 2400MHz DDR4记忆体,效能上记忆体读取32675 MB / s,写入35683 MB / s,复制28949 MB / s,延迟75.2ns。
↑AIDA64快取记忆体测试。
影音转档测试,此测试透过CPU计算编码,使用X264 FHD基准测试,转档速度平均24.8 fps;而X265测试则为平均15.5 fps。
↑ X264 FHD Benchmark。
↑ X265 FHD Benchmark。
Zephyrus GX501采用三星SM961 1TB NVMe M.2 SSD,透过CrystalDiskMark测试,循序读取3362MB / s,写入1860MB / s.Anvils存储实用程序测试,循序读取2569.64MB / s,写入1723.91MB / s; 4K QD16测试读取182K IOPS,写入323K IOPS,整体储存效能相当足够。
↑ CrystalDiskMark。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PCMark 10测试,获得总分6197分,于Essentials基本电脑测试中获得7,363分,整体电脑在程式启动,视讯会议,网页浏览等基本操作上相当顺畅;而在生产力生产力测试中,则获得7,090分, 于试算表,文书输入等操作表现上也相当顺畅;至于数字内容创作影像内容创作上则获得6,463分;而游戏游戏上则获得11,814分。
↑ PCMark 10。
在实际运动游戏之前,先透过3DMark Fire Strike来衡量GX501游戏绘图效能.Fire Strike锁定AAA等级DX11 API的高效能测试,在预设1080p解析度下,Fire Strike获得14,492分,接着解析度提升至1440p 的极限则获得7,999分,最高需求2160p超测试获得4,183分。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 3DMark Time Spy 5,639 分。
VRMark测试,基本效能的Orange Room获得7,858分,有着不错的VR所需之效能;高需求的蓝室测试则获得1,876分。
↑ VRMark Orange。
↑ VRMark Blue。
而Unigine游戏引擎的天堂测试于Extreme设定下获得平均120.8 fps,Valley平均73.5 fps,而最新的叠加测试1080 Extreme则是平均26 fps。
↑ Unigine Heaven。
↑ Unigine Valley。
↑ Superposition。
ROG Zephyrus GX501 遊戲測試
游戏效能测试,均为FHD 1080p解析度进行测试,而游戏都调整至特效最高,来测试Zephyrus GX501的最终游戏效能,此次挑选“斗阵特攻”,“侠盗猎车手V”,“铁拳7 “,”质量效应:仙女座“,”看门狗2“与”火线猎杀:野境“等6款游戏进行测试。
“阵阵特攻”在自定花村战役中,有着平均91 fps,最低73 fps的高表现;而“侠盗猎车手V”也有着96 fps的平均表现;而属于移植游戏的“铁拳7”则 相当容易,达到稳定的平均59 fps。
“质量效应:仙女座”在超设定下,可达到平均93 fps的表现,而最低帧则维持在63 fps以上;只不过Ubisoft的“看门狗2”则勉强达到平均60 fps,最低42 fps 表现,而“火线猎杀:野境”就到平均46 fps,最低29 fps。
↑游戏效能测试。
ROG Zephyrus GX501 散熱測試
笔电散热方面表现,CPU / GPU温度都在45℃/ 46℃,而当使用FurMark 1080p @ 4XMSAA测试30分钟下,CPU温度来到92℃,GPU温度则 是83℃,待笔电温降降下来之后,接着使用Fire Strike Stress Test测试20回路,CPU温度测得最高94℃,GPU则为83℃。
而测电烧机时,笔电风扇加上环境噪音约55dB以下(环境噪音约在45-50dB,烧机测得噪音到达50-55dB);而烧机的同时,笔电C件表面最高温 ,出现于ROG logo左侧约50℃,键盘处都在37℃左右。
↑温度测试。
ROG Zephyrus GX501续行力测试
笔电采用4电池50 Whrs锂电池,透过PCMark 8工作进行续行力测试,测试时萤幕亮度设定为50%,Wi-Fi,蓝牙都开启状态,笔电总计运行2小时4分钟,剩下20 i电脑电动时间停止测试,这续行力对电竞笔电来说还可以接受,毕竟内装是i7 + GTX 1080。
↑续行力测试。
总结
ROG Zephyrus GX501在外观上有着全新的视觉设计,轻薄与性能所产生的冲突,成为笔电表面的双发丝纹设计,带着冲突美感的视觉设计,笔电键盘C件也有着钻切点缀,让GX501在外观上有着成为一代“经典”设计的条件。
而ROG团队为了GX501解热,以使出浑身解数,将键盘下移,E件垫高,都是为了让风扇能引入更多的冷空气,配置3组散热鳍片与双风扇进行散热,风扇即从新打造金属外框,高密度扇叶,整体散热表现可圈可点,噪音表现更是出色;实际测试下GPU温度控制相当好,都可稳定在83℃,但CPU温度则会来到94 ℃。倘若能将CPU压制90℃以下,这台散热设计即是臻至完美。
性能方面,Max-Q的设计需求量度峰值效率(峰值效率),让笔电有着高性能,轻薄与安静,因此GPU时脉设定较一般GTX 1080还低,但GX501还将GTX 1080该有的性能给展现出来,执行AAA游戏都可特效全开平均60 fps以上,但若遇到真吃力效能的游戏,还是能维持在平均30 fps以上,性能方面已足够玩家游玩各式AAA游戏。
轻薄,性能兼容的西风之神,扭转两者平衡,让电竞笔电不在厚重,当代搭载GTX 1080的最薄笔电ROG Zephyrus GX501。
↑笔电A件上的ROG标志,会透过萤幕背光亮起微弱的红点灯光。
|
|
|
|
|
|
|
|
发表于 29-9-2017 09: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家美国卖2699USD,如果来到马来西亚可以卖12k的话性价比很高,别来到卖20k就gg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9-2017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放心~来到malaysia肯定要20k才可以买到的~跟我们买外国车道理一样。
|
|
|
|
|
|
|
|
发表于 29-9-2017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k这个东西就变成傻仔才买了,比外国贵10k不如我搭飞机去美国买回来顺便旅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9-2017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9-2017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贵了4千多,要看看新加坡或者泰国的价钱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9-2017 07: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价格查到了~没有错的话~sgd 4898~比马来西亚便宜个一点点~
|
|
|
|
|
|
|
|
发表于 2-1-2018 04: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美,很薄,但是在國外亞洲已經在討論破音和音卡問題,馬來西亞版應該也是把。只是太貴少數人買吧。 |
|
|
|
|
|
|
|
发表于 7-1-2018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1-2018 09: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ERO 15x美嗎? 我有看這台機沒什麼美觀,還是覺得Illegear laguna比較美哦。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