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57|回复: 0

最与众不同的中国战车,与世界先进坦克火炮同口径?却是反坦克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8-2019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早期的坦克发展离不开苏联的影子,其59式、69式都应用了一部分苏联坦克的技术。而再后来,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无法再从苏联获得到有关装甲车辆的技术,只能自谋出路。而随着中苏关系不断恶化,中国也曾经面临过苏联装甲洪流南下的威胁。这种威胁从60年代开始一直贯穿到苏联解体,中国坦克发展也多受此影响。


在上个世纪面临苏联机械化大军南下的威胁后,中国的研究人员就一直致力于提高国产坦克炮的穿深,其中几次比较大的改进就是在59式坦克的改型诞生后,即59-2型。这时的国产坦克已经可以配备国产版本的英国105mmL7坦克炮,即79式105毫米坦克炮。虽然国产坦克的坦克炮穿深已经可以和西方平起平坐了。
但是在此之前一款苏联坦克的诞生,则让中国坦克处于一个充满威胁的状态中,这款坦克就是T-72坦克。T-72坦克不仅在那个年代对西方国家形成一种无形中的震慑,对中国亦是如此。T-72坦克属于第三代主战坦克,而当时的中国还尚没有任何一款第三代主战坦克。


虽然坦克之间的代差并不像战机那样,第二代坦克仍有可能对抗、并且击毁第三代坦克。但是当时的中国坦克并不具备正面对抗T-72的能力。而今天本文的主角,被称为"东方斐迪南"的PTZ-89式自行反坦克炮就是在这种长期处于苏联装甲部队威胁下而诞生的。


PTZ-89式自行反坦克炮的亮点就是在于它搭载了一门120毫米高膛压滑膛炮,这种炮虽说不是专门为了击毁T-72坦克,但仍是为了应对苏联坦克而开展研发的。在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附近爆发冲突,苏联使用了当时最新的T-62坦克,在缴获分析了T-62坦克后。中国就意识到了自己与苏联装甲力量上的巨大差距,不仅仅在数量上无法与苏联抗衡,甚至现有的所有反坦克武器都无法有效对抗苏联坦克。于是随后便开展了一系列的反坦克武器研发工作,其中引进105毫米L7坦克并且进行国产化便是其中一环,另外一个就是这个120毫米滑膛炮的研发。


但是苏联的装甲部队的发展速度要远远超乎众人的意料,由于苏联在量产T-72坦克的时候中国现有的坦克无法有效的与其抗衡,而当时105mmL7坦克炮还没有引进。即便是L7型坦克炮,以现有的技术、弹种来看,2000米正面击穿T-72坦克正面装甲是相当困难的。而苏联红军可是出了名的粗中带细:尽管边境已经陈兵百万,"钢铁洪流"随时都能南下,天上却时时刻刻都会有武装直升机、强击机伴随活动。从空中歼灭敌坦克似乎又不是个可行之策——苏联红军在连一级都配备有便携式防空导弹。

军事博物馆的T-62坦克


当年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依靠复杂的地形,处处设伏以求不断歼灭敌有生力量。但是"钢铁洪流"中不仅只有T-72,还有数量巨大的T-64、T-62和T-54/55。在"钢铁洪流"面前,一切反坦克手段似乎都不堪一击——火炮还是反坦克的重中之重。
不过当年解放军的火炮装备同样寒酸——56式85mm加农炮只有发射气缸破甲弹的情况下才勉强能击穿T-62坦克,稳打稳算还是59式130mm加农炮合适。可这款射程极远的火炮,几乎只有师一级部队在作战时才能获得。


眼下增强火炮威力的指标很简单:保证2000米交战距离内击穿这5款坦克。而为了增加威力,几乎只能在弹种和火炮上下功夫。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条件无法创新炮钢研制,膛压肯定不能盲目增加。于是,唯有增大火炮口径,增大药室容积,才能增强弹丸动能。


同时为了能够让部队拥有机动性反坦克力量,最早于1977年初,五机部便召集各个单位进行了有关自行反坦克的系统论证工作,当时得出的结论是,120毫米必须作为新型自行反坦克炮的主炮口径,并且该型自行反坦克炮要具备一定的机动能力。最终在1978年12月,以上述结论为设计指标的研制任务由五机部正式下达。


在1979年2月测试火炮发射成功,120毫米坦克炮和配套的炮弹研制工作稳步进行时,原计划中的新型坦克项目却突然中止。为了保住这门高穿深的坦克炮(在当时很有可能取消项目),当即决定将120毫米坦克炮装在83式自行火炮的321型底盘上,随即加急进行了穿甲弹和其他弹种的测试工作。在测试中,该炮表现良好,不仅仅具备能够击毁T-72坦克的穿深,甚至能够对后续的T80坦克造成一定的威胁,其炮口动能、穿甲威力、射击距离上均赶超了国外同口径坦克炮的水平。测试的结果如此令人满意,大大超出了研发人员的意料,最终在1989年开始正式小批量装备部队,进入服役阶段。


可以说,直接将火炮口径增大至120mm也是个应急手段。随后经过论证,中国坦克专家还是放弃了 120mm坦克炮的继续发展,89式反坦克炮也就成了中国唯一一款在军中批量服役,并与外军豹2系列、M1系列拥有同口径火炮的反坦克炮。


该型自行反坦克炮与主战坦克的主要区别在于,该车由于采用了自行火炮的321型底盘,因此防护力不足,车身仅有50毫米均质钢板作为防护。同时采取炮塔后置的布局,远远一看与自行火炮十分相像,并且也是典型的自行火炮结构。发动机前置,位于驾驶员的左侧,车体的左后方是油箱,右后方则为弹药架。


炮塔内部和顶部装备有火控系统、通讯系统、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在炮塔尾部则装有半自动装填机,便于炮手装填炮弹(战斗射速为每分钟6到8发),因此更加适合防守作战,同时该车并不具备行进间射击的能力且防护水平较低,并不适用于装甲集群冲锋。作战方式主要是依靠车组构建的防御工事,在工事中对敌方坦克完成远距离的"点名",因此在进攻任务中89式自行反坦克炮多半是不会参与到其中的。


从战术的角度来看的,89式自行反坦克炮无疑是成功的,成功的缓解了在上个世纪中解放军所面临的的苏联装甲部队施加的压力。根据苏军一贯喜欢使用的装甲集团战术来看,89式自行反坦克也是有效反制这种战术的利器,在构建的防御工事中逐个将侵犯来的苏军坦克击毁,89式坦克所需要担心的仅仅是会不会被武装直升机或者敌方炮火反制的问题,不过凭借着解放军优秀的防空火力以及89式自行反坦克火炮的机动能力,想必上述的威胁也会一一化解。


89式自行反坦克炮的最大的意义要在于,它为中国大口径滑膛坦克炮的开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头。虽然是赶鸭子上架的工程(即迫不得已将坦克炮装上自行火炮的底盘,避免项目被迫取消),但是却保住了最为重要的大口径滑膛炮技术,并且为后续坦克炮的开发积累了一定成功经验。


这种自行火炮的性价比也比较高,因为其成本、技术含量都要比生产一台主战坦克要低,但是却拥有了击毁主战坦克的能力,在后来中国穿甲弹工艺、弹种升级后,120毫米滑膛炮甚至可以发射全钨脱壳稳定尾翼穿甲弹,可以正面击穿T-80坦克的装甲板。虽然在各项功能上并不如主战坦克,但却可以击毁主战坦克,用价值更低的单位换取价值更高的单位。


从现代的穿甲与防护的天平来看,似乎总要倾向于穿甲这一边。89式自行反坦克炮也属于这一类。不过目前该型自行反坦克炮已经退役,逐渐被机动性更好的轮突所取代。轮突在保留了高穿深、低防护的特点的同时,特意强化了机动性与火控,使其可以更好的与主战坦克对抗。89式自行反坦克炮虽然属于一款应急的产品,但是仍作为解放军反坦克主力在部队中服役,其120毫米高膛压滑膛炮的研发也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火炮专家,可以说是一款承上启下的装备了!


时至今日,PTZ99系列、PTZ96系列及PTZ15式坦克都正在大量生产以取代历史遗留下的装备。而PTL02型突击炮、ZLT11型轮式装甲突击车等等都在不断地挤压89式反坦克炮的装备空间,PTZ-89式自行反坦克炮已成为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1-2025 05:15 PM , Processed in 0.09742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