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求网友解释以下是什么意思?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
|
|
|
|
|
|
|
发表于 11-11-2020 07: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11-2020 08: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11-2020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11-2020 09:57 PM 编辑
若人念弥陀,往生安乐国,弹指超无学,一路涅槃门。
。。。。。。。。。。。。。。。。。。。。。。
净空老法师:“ 觉海虚空起。娑婆业浪流。若人登彼岸。极乐有归舟。”
【 觉海虚空起。娑婆业浪流。若人登彼岸。极乐有归舟。】
这个四句偈内容非常丰富。前面两句是说明宇宙生命的起源,这是迷了以后的现象。后面两句是教给我们回头是岸的方法。
我们怎么样迷失了自性?『 觉海虚空起』!
「觉海」本来没有虚空,觉海就是性海,经论里面常讲的心性,心性就是觉海。
所以这一点诸位一定要明了,自性本觉!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他说「 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就是自性,自性就是本觉。
它本来就觉,从来也不迷惑。
我们今天讲迷失自性,这是随凡夫的话来讲的,其实自性是真性,真性怎么会迷?迷了哪里能叫真?
这桩事情中峰大师在《系念法事》里面开示讲得很明白。开示的话虽然不多,讲得很清楚,就在迷悟。迷悟也不是真的,这愈说愈玄了。
「 虚空 」,先有虚空,然后再有世界。有世界之后,再有众生。说有先后,实际上,生起,就是唯心所现,现起太快太快!
现代的科学家也这样说法,愈说跟佛法愈像,「一时顿现」,没有先后次第。
其实先后次第,你没有办法讲先后次第,它的速度是用亿万分之一秒来讲,你怎么能够发现它有先后次第?
所以大乘经上常讲一时顿现。
佛在楞严会上说这桩事情,说「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当处是什么?就在现前,没有远近;没有远近就是没空间,没有先后就没有时间。
时间空间都是凡夫的情执,不是事实!
事实到底是什么?就是迷悟,这个地方讲觉,就是觉迷。
迷是迷什么?真的,佛经上讲的形容是很有味道的,一念不觉;一念不觉就是迷,那个一念的时间太短了。
佛在《仁王经》上讲,《仁王经》很多同学都念过。过去我们在台湾,台湾几乎每年都要做仁王法会,为国家祈福。
佛在《仁王经》上讲一弹指六十刹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刹那有九百生灭,那就是念。一个生灭叫一念。
我们一秒钟,弹得快,一秒钟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刚刚好两个十万八千,也就是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一秒钟。
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你怎么能觉察得出来?一念不觉,那个一念是一秒钟的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
这个我在讲经的时候跟诸位说过,这是如来方便说,不是真实说。就是这个方便说,你已经没有办法觉察到他的速度多快了。
真实说比这个还要快,比这个速度还快。
我们就不说别的,现在知道速度最快的是光速、电磁波,电磁波跟光差不多,一秒钟三十万公里。
光的速度走一公里是三十万分之一秒。一秒钟的三十万分之一,光走一公里。
那我们要问光走一公尺,光走一公分,光走一公厘,亿万分之一秒,在这个状况之下,光就不动了。
於是我们体会到佛经上所说的「清净寂灭相」,八地以上所证得的境界。
你想想那个定功是多深!在他那个大定里面,光没有了,光不动了,这是觉海。
可是一动,一动好了,麻烦来了,空间远近,时间先后,就从这个地方生起来,这就叫世界;世是讲时间,界是讲空间,时空就发生了。
但是你必须要晓得这是幻相,《金刚经》上讲得很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你就真的看明白,真的看清楚,把事实真相看出来了。
我们今天看的是幻相,是虚幻的一种相续相。
把虚幻相续相以为是真实,在这个里面起了妄想分别执著,好,这『娑婆业浪流』了。
「业浪流」是什么?六道轮回!
看看我们现在所住的这个环境,「娑婆世界」,三途六道是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变现出来的境界。
幻相跟作梦一样,可是你这个梦是恶梦,这个恶梦又不醒,继续在做,很苦!
天天在做恶梦,念念在做恶梦,无量劫来都醒不过来,愈迷愈深,愈陷愈苦。
古时候的人,真的,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善根比我们深厚多了。
为什么?妄想没有现在人这么多,好教!佛菩萨应化到这个世间来容易教,来一次,真的不少人回头。
现在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来的多不多?很多很多。
众生好不好度?不好度。他不能回头!
确确实实他不了解事实真相,他认为他所想的、他所看的都是绝对正确的。
佛所讲的是迷信,哪有这种道理,哪有这些事情!他说佛迷信,他说佛不合现实。
恭惟你几句话:你们是理想主义、不切实际。这个话说得好听的。
真难!真不容易!回头,没错,佛是讲了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诸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佛说的。
但是现代人的根性,除了净土之外,不可能有成就。
别说修行证果,就是明了事实真相,你去研究经教明了事实真相,还是没用处,境界转不过来!
这是老实话,也就是中峰国师所讲的,你无始劫来的妄想烦恼习气,你放不下!
这句话是实话,你要能放得下,那没问题,哪个法门你都能成就;你放不下,就不能成就。
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没有带业成就的,只有消业成就。
你看大小乘经论里头常说的,见思烦恼消了,证阿罗汉果;尘沙烦恼消了,证菩萨的果位;无明烦恼也消了,你就成佛,没有带业的。
今天你去消消看,我常讲,不要说见思烦恼,见思烦恼里头的见烦恼,这个相是最粗的了,佛讲三界八十八品。你要是有能力把它消掉,证须陀洹果,小乘初果。你试试看!所以,在末法时期,难了!
释迦牟尼佛灭度第一个一千年是正法时期,他们严持戒律,用持戒的方法能证小乘四果四向。
佛灭度之后一千年,进入像法时期,持戒不能证果了,人的根性大不如从前。
佛教化众生要改变方法,修定。像法时期禅定成就,像法一千年。
一千年之后,众生的根性跟像法时期比,又差一大截;换句话说,修定不能成就,修定不开悟,这是晚近倓虚大师常说的。
《影尘回忆录》是他的自传,我看过。我跟倓老没有缘分,没有见过面。
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讲经,就住他的道场,九龙界限街中华佛教图书馆是他老人家创办的。
这个图书馆里头他有个小房间,我那个时候讲经就住他老人家的房间。我在这个图书馆讲过不少次的经,算是很有缘分。
他老人家曾经说过,末法时期参禅开悟的一个也没见过,不但没见过,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话老和尚常说。
参禅得禅定的他见过,听说的就更多了;参禅得禅定,没开悟。
但是这个话我们要听清楚,得禅定没有开悟,他出不了六道轮回,他将来死了到哪里去?得禅定的人,生天!
看他定功浅深,定功浅的没有离开欲界。
我们知道欲界第三层夜摩以上,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这四层天都要修禅定。
禅定功夫浅深不等,你生在哪一层天?但是这个禅定,说老实话都没有成就。
真正禅定成就,不生欲界,生色界。四禅八定,生色界、无色界,出不了六道轮回。
禅定一定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超越轮回了。
倓老说(他往生的时候九十多岁)他一生当中一个都没有看到。
你说这个事情多难!所以末法成就的只有净土。
佛说的,佛在《大集经》里面讲的「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带业往生;但是带业,古大德说得很多,带业习种子,不带习气,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就是说带旧业,不带新业。
这个事情麻烦了,我们天天在造业,所以你念佛往生没有把握。什么人有把握?不造业的人有把握。不造业的人他的业习种子没有断,那怎样不造业?
中峰国师在这个法事题目上给我们说出来,「系念」,一心系念阿弥陀佛。
我的念头里头从早到晚、昼夜不断,只有一个念头「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这个念头之外,其他什么念头都没有。
这也不是个容易事情!成佛哪有那么容易?这是最容易的了。
八万四千法门要是跟这个相比,这个太容易了。
这个方法就是说,不管是什么念头,你要知道统统叫妄念。
无论什么念头,念头起来了之后,立刻就归到阿弥陀佛去,这是古人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是迷,什么念头都是迷,都是妄想。
你要转得快,不能让你的妄念相续,念头才起来,第一个念头才起来,第二个念头「阿弥陀佛」;你只要一发现,你的念头马上转到阿弥陀佛。
系念,像绳子一样把它系住,就系在阿弥陀佛那里。
你要真正能做到这一点,那恭喜你,你这一生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
你们想想看倓虚法师常常讲的故事,他的老师谛闲法师,锅漏匠那个徒弟不就是一心系念吗?老和尚教他这个方法,他真干!
老和尚教的方法不难,难在持之有恒,真干。就那么样的简单: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
真正做到了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念累了没有关系,好好休息去,精神养足了,起来接著就念。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什么都不想了。
他念了三年多,人家站著走,谛闲法师赞叹、佩服,真成功了。赞叹他:天下丛林道场的方丈住持,比不上你,讲经说教的这些大法师也比不上你。什么成功的?「系念法事」,他落实,他做到了。
所以后面这两句『若人登彼岸,极乐有归舟』。末法时期只有这个办法,这是佛教导我们的,除这个办法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
所以印光大师出现在世间,教我们修行人了生死出三界。
他老人家教导的,教我们住小庙。同学共修的不要超过二十个人,有个小小的念佛堂就行了。
念佛堂里头不需要任何陈设庄严,不需要。只要供一尊佛像阿弥陀佛,或者供西方三圣就可以了,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为什么?一心系念。看到佛菩萨太多了,分心。
所有一切诸佛如来统统以阿弥陀佛做代表,一切菩萨摩诃萨用观世音、大势至做代表,全部都念到了,十方三世一个不漏。心是定的,不散乱,精神意志集中,时间一点不浪费。
「彼岸」是觉岸,觉、迷,我们今天在迷的岸这边,诸佛菩萨在觉岸,我们今天要想破迷开悟,要想返迷归觉,极乐世界有办法。
「舟」是运载的工具,「归舟」,归是回头,极乐世界有归舟。
归舟就是指这个法事,你依照这个法事,等於说是你有归舟依靠。稳稳当当你坐上这个船,你就返妄归真,返迷归觉,你就又回到觉海。「极乐有归舟」!
所以,这个四句偈只有二十个字,意义深广无尽。
只有返妄归真,破迷开觉是真的,这叫佛法,这是真正的佛法。
把这个三时系念的宗旨,四句偈全部说出来了。我们为什么要依这个法事来修行?这说出来了,一生不退成佛的方法。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第二集) 2003/5/2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20-015-000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064e1b0102w61u.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1-2020 10: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11-11-2020 09:52 PM
若人念弥陀,往生安乐国,弹指超无学,一路涅槃门。
。。。。。。。。。。。。。。。。。。。。。。
净空老法师:“ 觉海虚空起。娑婆业浪流。若人登彼岸。极乐有归舟。”
【 觉海虚空起。娑婆业浪 ...
本来清净圆满光明,
它有照的作用,
因为照久了从自己的圆满生出万象,
再照久了把自己忘了,
就像你看电影忘了自己入戏了,
因为把自己忘了照性就亡了,
因为照性亡了就迷了,
因为迷了就执着这个迷妄,
然后第一个观念是虚空,
依空就立世界,
妄想澄清的在净土,
知觉的是众生。
悟到清净的去佛国土,
悟空的,空算什么?
空是第一大妄念,
空生大觉中,能生起物理世界那个自性叫做大觉,
这个大觉还没有悟到本来。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
|
|
|
|
|
|
|
发表于 12-11-2020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身是大妄念,心如清净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生鏽
妄念本是空,清净亦非台,
本来空无物,萬物皆空生
—— 會能
|
|
|
|
|
|
|
|
发表于 12-11-2020 02:1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11-2020 09: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11-2020 10:3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楞严经的渐修法,从都摄六根做起,先回到觉;放下觉就达到空;再放下空就是灭;再放下灭才是原来面目。这就是从禅修到二乘法,再进而到体悟大乘圆明妙心的佛乘的过程。大乘修行本来不离二乘法,只是为成佛道,而不入灭。 |
|
|
|
|
|
|
|
发表于 12-11-2020 10:38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2-11-2020 10:40 AM 编辑
楞严经太宝贵了,大家要珍惜啊。
要知道此经真假,应该去研究他的经义,而不是去听不懂经义的历史学者们乱评。 |
|
|
|
|
|
|
|
发表于 12-11-2020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間 有無生滅 之看法
依“受” 而 “取”,【抓】“住”其中,有取言虛,受無言空,
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佛陀教導“法之因緣乃無常”
說“一切為有,”此乃一極端。說“一切為無,”此乃第二極端。
依正慧 以如實觀 世間之集者,則此世間為 非無者,
依正慧 以如實觀 世間之滅者,則此世間為 非有者,
清楚、知道、明白 法尚應捨,
理解 依中道 止於 有與無 而 不抓取,
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
|
|
|
|
|
|
|
|
发表于 21-11-2020 07: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2-11-2020 01:26 AM 编辑
觉海性澄圆。 --- 觉性大海本来清净圆满。
圆澄觉元妙 --- 圆满清净本觉妙明
元明照生所。 --- 妙明照而生起所照
所立照性亡。 --- 所照成立照性就消失。
迷妄有虚空。--- 因迷妄而生起虚空。
依空立世界。--- 器世界依虚空而有。
想澄成国土。--- 因妄想进而形成有形质的国土。
知觉乃众生。--- 有知有觉乃是众生
空生大觉中。--- 虚空出生在觉性大海里面
如海一沤发。--- 好像大海之中的浮游物
有漏微尘国。--- 如微尘那样多有漏的器世间,
皆依空所生。--- 都是依靠虚空才有,
沤灭空本无。--- 虚空灭后连空都没有,
况复诸三有。--- 更何况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归元性无二。 --- 回归到本觉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 如此有各种方便法门
|
|
|
|
|
|
|
|
发表于 24-11-2020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