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9|回复: 0
|
澳洲專家談美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去世病例 表示應提高警惕但尚無人際傳播風險
[复制链接]
|
|
【本報悉尼訊】據美國衛生官員報道,一種致命的禽流感病毒在路易斯安那州造成一名患者死亡,成為首例人類受害者。
研究人員對從路易斯安那州患者的鼻子和喉嚨中提取的樣本進行了測序,該患者是從後院的雞身上感染病毒的。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在12月下旬公布的結果令人不安,顯示這種病毒已經發生了變異,可以更好地附著在我們上呼吸道的受體上,這一變化可能會使它在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具傳染性。
死者年齡超過65歲,有潛在的健康問題。但在11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一名13歲女孩也因感染該病毒而住院,情況危急。
盡管基因組分析顯示她和路易斯安那州的病人都感染了一種與野生鳥類和家禽有關的病毒,而不是與奶牛有關的病毒,但這名加拿大少年嚴重感染的來源仍然是個謎。
專家們表示,這些病例強調了在人類病例和病毒在野生和家養宿主動物之間傳播的進化過程中保持領先地位的緊迫性。
然而,澳洲的一位禽流感專家表示,美國人的死亡並沒有改變人們對大流行風險的看法。
高致病性禽流感於1997年出現。人類感染非常罕見,因為鳥類的細胞受體與人類非常不同。但當感染在人群中發生時,一半以上的感染者已死亡。在約900宗歷史個案中,有52%的病例死亡。
雖然專家們認為病毒最終來到澳洲是不可避免的,但澳洲仍然是免受這種致命進化支禍害的最後堡壘。
去年3月,美國科學家在德克薩斯州的奶牛身上發現了這種病毒。農場工人(以及吃了受感染牛奶的貓)很快就感染了這種病毒。
這些感染促使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法拉博士警告說,他非常擔心病毒會進化出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能力,而不是病畜的一次性感染。
病毒必須發生重大變異才能獲得這種能力。它需要進化才能在更低的溫度下茁壯成長,因為雞體內的溫度比人高8度。至少需要同時出現五種基因變異才能使病毒通過空氣傳播。病毒還需要更好地與人體細胞結合。
但是來自CSIRO澳洲疾病預防中心的世衛組織禽流感專家Frank Wong博士說,即使檢測到這些基因適應也沒有提高人類感染禽流感的風險。
從感染路易斯安那州患者的後院鳥群中提取的病毒樣本不包含與導致患者死亡的病毒相同的基因變異。
這表明病毒在感染後在患者體內發生了變異。科學家懷疑該病毒也只是在加拿大患者感染後才發生變異。
這是個好消息。這意味著這種變異的、適應人類的病毒可能不會在野外傳播。
Wong說,如果這些突變在進入人類之前就存在於鳥類或動物中,那將是一個更令人擔憂的問題。
他表示,患者死亡的消息令人遺憾,但並不意外,因為美國的鳥類或受感染的奶牛等動物之間的溢出效應越來越大。人類和哺乳動物仍然是該病毒宿主死角。
他說,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受感染的人會將病毒傳染給他們的密切接觸者。這種病毒仍然不能通過呼吸道傳播。
從歷史死亡率來看,禽流感大流行將比新冠嚴重得多(900例人類病例中有50%以上是致命的,而新冠原始菌株估計為3.6%),但我們也准備得更加充分,警惕得多。自1997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監測這種病毒。
澳洲政府去年撥款2210萬元,儲備了大量禽流感疫苗和抗病毒藥物,准備投入使用。
聯邦衛生和老年護理部的一位發言人說,通過為一線工作人員和重點人群接種疫苗,有足夠的劑量來支持對大流行的初步反應。
在承認美國人死亡的同時,他們指出,目前對澳洲人口的風險仍然很低。
但路易斯安那州的病例表明,這種病毒是多麼容易變化,從而引發嚴重的疾病。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傳染病專家Raina MacIntyre教授去年指出,已經感染了數億鳥類和哺乳動物的H5N1毒株的規模之大,意味著引起大流行的突變的可能性從未如此之大。
加州最近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因為禽流感肆虐了該州650頭奶牛。
Wong說,我們有點擔心美國的情況,在那裡控制奶牛的感染相當具有挑戰性。病毒在像牛這樣的新宿主中存活的時間越長,就越會增加它攜帶我們不想要的突變的風險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