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169|回复: 28

妙法莲华曼荼罗 / Lotus Sutra Mandal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8-2010 09: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30-8-2010 03:18 PM 编辑








南无妙法莲华经. 南无妙法莲华经. 南无妙法莲华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8-2010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2-8-2010 03:38 PM 编辑

密教修法华经法时,依用法华曼荼罗。
是依据妙法莲华经宝塔品载,以法华虚空會上的释迦、多宝二如来为主尊之曼荼罗,
于修法华经法时依用之。观智仪轨载其坛有三重,

内院画八叶莲花,于花胎上安置之塔(窣睹波),塔中画释迦牟尼如来、多宝如来与之同座而坐,
八叶莲华各置一菩萨,内院四隅亦各置一菩萨;

第二重院置十二菩萨及四供养菩萨;
第三重院画四天王、龙王等;坛之四隅画四大明王。

[法华经传记卷六、诸阿阇梨 真言密教部类物录卷下]



中台第一院,八叶莲花表菩提心德。胎藏界以莲花表,是"八瓣肉团心",梵语hrdaya音译汗栗驮,译云"肉团心",即物所的心脏,通有情及非情,其状如莲花合而未开,佛心则如开敷莲花。
金刚界以月轮表心,是"质多心",梵语citta,音译质多,曰"虑知",限于有情。今此中台八叶院是使行者在自心观八叶九尊之德,开发自己本有的菩提心,所以表菩提心德,第二重表大悲德,第三重表摄化方便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10 10: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2-8-2010 12:12 PM 编辑

《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云:
尔时毗卢遮那婆誐鑁。告持金刚秘密手菩萨言。佛子志心听说证成妙法大曼荼罗相及诸尊等满愿会方位乃至威仪形色法。所谓内心曼荼罗。彼身地即是法界自性。真言密印加持而加持之。本性清净。四大金刚所护持故。净除一切尘垢。我人众生寿者意生儒童株杌过患。绀琉璃地黄金界场。微妙莲华普散其上。方坛面门西向通达周旋界道。内现意生八叶花王。柚茎敷[芷/(止*止)/糸]。综绚端妙。鲜白如雪。放素皓光。色超世间。葩间三鍸。

其花胎上。涌出七宝大率都婆宝塔。高妙五百由旬维广正等。各三百五十由旬。其楼阁上。住如意珠。焰鬘围绕。张金刚锁。普悬宝铎。种种杂珍严饰之。五千栏楯。千万龛室。悬无数幡。七宝璎珞。五宝铎铃处垂烈。四面皆出多摩罗跋旃檀之香。遍大千界。天雨宝花。缤纷供养。
尔时塔中师子座上。释迦多宝两足圣尊。半跏半座。而各同坐。
八叶花上。八大菩萨。一切世间最尊特身。超身语意。至于心地违得殊胜□逮意之里。

于八叶从东北隅为首右旋布列。安置八大菩萨。初弥勒菩萨。次文殊师利菩萨。药王菩萨。妙音菩萨。常精进菩萨。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

于此内院四隅角内。初东北隅摩诃迦叶。东南须菩提。西南舍利弗。西北大目犍连。次于第二院。
于其东门置金刚锁菩萨。南门置金刚铃菩萨。当塔前金刚钩菩萨。北门金刚索菩萨。东门北置得大势菩萨。门南置宝手菩萨。次于南门东置宝幢菩萨。门西置星宿王菩萨。
次于西门南置宝月菩萨。北置满月菩萨。次于北门西置勇施菩萨。东置一切仪成就菩萨。又于东北隅角内置供养花菩萨。东南隅供养灯菩萨。西南隅置涂香菩萨。西北隅供养烧香菩萨。

次于第三重院。东门置持国天王。南门置毗楼勒叉天王。西门置毗楼博叉天王。
北门置大梵天王。门南置天帝释。于南门东置大自在天。门西置难陀龙王。于西门南置妙法竖那罗王。
门北置乐音乾闼婆王。于北门西置罗喉阿修罗王。门东置如意伽楼罗王。于东北隅圣乌刍沙摩金刚。
东南方隅置圣军吒利金刚。西南方隅置圣不动尊金刚。西北隅置圣除三世金刚。

于坛四面。画饮食界道。又画四门。于其坛上。张设天盖。四面悬幡二十四口。又于四角。
各竖幢幡四智贤瓶底黑者。盛满香水。于瓶口内。插鲜妙花。其坛四门两边。各置二阏伽器。
盛满香水。中着郁金。泛诸时花。极香洁之。
又于四门。置四香炉。烧五味香。以用供养。又其四隅。各置铜灯台。苏油为明。
于四角外。钉佉陀木橛。如无此木。铸铜作橛代之亦得。

具现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是一法说威仪形色及一印方位。
既说曼荼罗中仪式及一层宝塔庄严相已。今说塔中二体圣尊威仪形色。



《大正藏》第十九册页六○二下和页六○五
http://www.docin.com/p-1646040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10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1-8-2010 08:05 PM 编辑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

唐代不空三藏译。
(不空,全名为不空金刚, 梵语为Amoghavajra,705年-774年,依金刚智三藏的传授弟子,汉传密宗的祖师,开元三大士之一  )

又作大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无障碍经、莲华三昧经。
本经系以密教观点来解说妙法莲华经,全经以金刚萨埵之请问及大日如来之答说形式所成。
其内容,初举‘归命本觉心法身’等二颂八句之本觉赞;
此赞偈颇为著名,被视为古来三世诸佛随身之偈,又为一切众生成佛之文。
次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前十四品以文殊为本尊,后十四品以普贤为本尊之义,并阐说五重、九重之普贤。
其后又于方便秘密三摩耶品、见宝塔秘密三摩耶品等诸品之中,分别宣说‘十如是’与‘八叶九尊’之配当方法、
宝塔与法华经根本一字阿字之深旨、提婆达多之本源、龙女及草木成佛之密咒、久远实成如来之尊形、心真言、住所,与常不轻菩萨礼拜之意义等。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云:
归命本觉心法身,常住妙法心莲台,
本来具足三身德,三十七尊住心城,
普门尘数诸三昧,远离因果法然具,
无边德海本圆满,还我顶礼心诸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10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1-8-2010 10:36 PM 编辑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又云:
尔时大日薄伽梵告金刚萨埵言。谛听,善思念之。如来秘密妙法莲华本地八叶中台诸尊。序品该舒八叶诸尊。中间诸品显示八叶。劝发一品结归八叶。其间二十六品八叶中台诸尊。方便譬谕。二品东方阿閦佛一叶。信解药草授记三品东南普贤菩萨一叶。化城谕品南方宝生佛一叶。五百人记法师三品西南文殊师利一叶。从宝塔品至神力品一十一品妙法莲华中台内证。是故二佛在寂光多宝塔中游虚空会。嘱累药王西方一叶。妙法莲华嘱累莲华部主弥陀。妙音观音二品同是西北方一叶。陀罗尼品北方天鼓雷音佛一叶。妙庄严王东北弥勒菩萨一叶。亦复品品文文句句皆有八叶。序品涌出两品总舒八叶诸尊。方便寿量等显八叶。安乐劝发同结八叶。亦复方便唯佛与佛诸法实相中台自证。尔时世尊告舍利弗已下。东门舍利弗领东南方叶。譬谕南方。信解药草授记西南。化城西方。五百人记法师三品西北方叶。宝塔提婆二品北方。劝发弥勒前十四品八叶诸尊。寿量一品中台。毗卢分别随喜东门一叶。不轻西叶。神力南叶嘱累西北药王西叶。妙音观音西北一叶。陀罗尼品北方一叶。严王东北。
http://www.docin.com/p-5955306.html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又云:
百叶千叶乃至不可说叶。皆是妙法莲华八叶卷舒变现。莲华八叶八印报是中台。如是本末究竟平等平等大慧八叶中台平等大慧差别九尊。叶叶皆是八叶八印八佛八顶。最下八叶。中间八印。最顶即是八佛八顶。诸佛菩萨在所游方。示现广大染净国土。皆居妙法八叶莲华。八叶所依八方世界皆为能依。香积佛土依于中台。十方世界皆居一心。一心八叶。心无尽故八叶无尽。如来若现东方无量恒沙佛土。舒于东叶而作佛事。余方余叶亦复如是。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又云:
大日尊告金刚萨埵言。于一心中妙法莲华为中台金刚界会三十七智。八叶即是胎藏界会普门三昧。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 不空三藏译。《大正藏》第十九册页五九六上。
先有归命本经二十八尊之颂,次说成就此法之四缘:
一亲真善知识,二听闻正法经王,三作如理瑜伽观,四随法而行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http://www.docin.com/p-3233338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10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2-8-2010 10:11 PM 编辑

在镰仓时代,
日莲大师是日本佛教界的圣僧,他原本是日本天台宗僧侣,奉《法华经》为最高经典,对显密之教(包括天台,台密和东密)有深入研究。
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而建立了以"妙法莲华经"五字经题为核心的教义体系。

日莲大师摹写的
生命之图- 文字法华经曼荼罗, 又作,观心本尊
包含于南无妙法莲华经七字(法华题目)之中的,释迦牟尼如来、多宝如来同座,配以诸佛菩萨和护法善神等名字,用笔绘出, 作为十界曼荼罗的修行体系.

运用曼荼罗的方法图显“十界曼荼罗,以此表明法华经本门,诸尊的“轮圆具足”的深旨。
所以全名又称,圆实大乘之曼荼罗, 轮圆具足曼荼罗、十界圆具曼荼罗、十界劝请曼荼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1-8-2010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1-8-2010 10:54 PM 编辑

如来, 梵语 Tathagata;

据法华文句卷九之解释,即:乘(如如之智)如实(如如之境)道(因)来成正觉(果)者,
因境智契合,功果圆满,是为真身如来;
而以如实智乘如实道(境智契合),来至三界示现八相成道者,是为应身如来。

此外,天台家又依大智度论卷二之‘如法相解,如法相说’一语,解释法身、报身、应身三如来之义,称为三如来;

据法华文句卷九之解释,即:
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应一切处为来,此指法身如来;
从理名如,从智为来,此指报身如来;
境智冥合为如,来至三界转妙法轮而说法为来,此指应身如来。

[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十号经、坐禅三昧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十、卷二十一、卷七十、卷七十二、卷八十五、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菩提品、大日经疏卷一、翻译名义集卷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10 0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1-8-2010 10:30 PM 编辑

法华经曼荼罗 - 释迦牟尼如来、多宝如来, 同座而坐之义
为境智冥合之义, 多宝如来为,  释迦牟尼如为


境與智之並稱。境即所觀之境界,智即能觀之智慧。境智合一即稱境智冥合。
四念處卷四:「如是境智,無二無異。如如之境,即如如之智;智即是境。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

〔法華經玄義卷二上、卷三上、法華經文句卷二上、摩訶止觀卷三上、天台四教儀〕

境智 -境与智。所观之理叫做境;能观之心叫做智。
境 - The objective world; 智 - the subjective mind,
or knowledge of the objective sphere.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八下,天台智者大师 (538—597)

释见宝塔品
如塔在空无能开者。表本地久成众所不识。若发迹显本了达无疑。此即起后也。若塔从地出。表法身显。与余经亦同亦异。菩萨显法身则同。二乘显法身则异。若塔在空开门见佛。表发迹显本。与余经永异。若塔来证前事已彰灼盖不须疑。塔来起后密有其意众所未知。今取后义预作此释亦复无咎。观心解者。
依经修观与法身相应境智必会。如塔来证经。境智既会则大报圆满。如释迦与多宝同坐一座。以大报圆故随机出应。如分身皆集。由多宝出故则三佛得显。由持经故即具三身。普贤观云。佛三种身从方等生即此义也。有人分此品下十一品。是神通身轮开本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8-2010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1-8-2010 02:12 PM 编辑

一念三千:

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也。一心三观,北齐慧文禅师于中论发之。天台大师于法华经发之.
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一念”指“一心”,即心念活动的一刹那间。“三千”,是世间和出世间一切人、物差别的总称。

天台宗创始者智者大师认为,宇宙万物的千差万别存在于一念之偶动之中,“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所作”。
《摩诃止观》说:“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十法界”出自《华严经》,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者都在迷妄中,叫“六凡”;后四者都是觉悟的境界,叫“四圣”。每一法界各有“十如是”,即“如是性”(本性)、“如是相”(现象)、“如是体”(实体)、“如是力”(功能)、“如是作”(活动)、“如是因”(主要条件)、“如是缘”(辅助条件)、“如是果”(直接的果)、“如是报”(间接的果)、“如是本末究竟”。
世间有三,即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阴世间。一法界即有十界,一界既具有三十种世间,百界就具有三千种世间。

一念三千的真正含义是一念即三千,三千即一念。
此“即”既不是二物相合之即,也非背面相翻之即,乃为当体全是之即。
三千无尽的诸法,全在一念,即空即假即中。
五阴之身和所依的国土,也和此一念相同。

因此,天台六祖荆溪尊者在《止观辅行》,说:恶国土的十如,善国土的十如,无漏国土和佛菩萨国土的十如,
“土虽差别,不异寂光,寂光虽寂,不异诸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10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1-8-2010 11:00 PM 编辑

《观心本尊抄》,  日莲圣僧作(1273)。

全称如来灭后五五百岁始观心本尊抄。略称本尊钞、观心钞。
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日本日莲法华宗最重要之圣典,为其三大部、五大部中最要者。

本书重要之论点有如下数说:十界互具之本体论之说明、信心成佛之宗教体验之提示、主客绝待之本佛本尊之奠定、
法华经之末法为正论、开显统一一切宗教之本法三段之教判论、本因下种论、一阎浮提之正中基本日本国之提倡。


http://www.docin.com/p-7047817.html


引用:

觀心本尊抄:「觀心者,觀我己心,見十法界,是云觀心也」
觀己心中的十界互具的實相,能發現即使苦惱不堪的地獄界生命,也能產生佛界之偉大生命力(p.150),
因此,「觀心」就是「信心」的別名(p.154),若對御本尊抱持著乞求、依賴的心態,自身始終不會發出光輝。試討論此「信心之本尊」之含意。

[法華經已前諸經不明十界互具,求成佛者必厭九界,因九界不具佛界之故。是以,必談滅惡斷煩惱而成佛,不云凡夫之身具佛故。是以說,須除人天惡人之身,而後成佛。妙樂大師名其為「厭離斷九之佛」。]
解释-法華經以前的所有經典因為不瞭解十界互具的道理,所以想要修行成佛的人一定會厭惡並想離開這「九界」,因為他們認為九界裡沒有佛界的原因。所以,爾前諸經一定會強調要滅除惡業斷盡煩惱才能成佛,不會認為凡夫的生命裡有佛界的原因。所以說,必須除盡人界、天界會令人污濁的生命,之後才能成佛的。妙樂大師將而前這樣的觀點稱為「厭離斷九之佛」。這是說爾前的成佛觀念。

(日本天台密开宗祖师) 傳教大师最澄云:「佛界之智,九界為境;九界之智,佛界為境。境智互冥薰,凡聖常恆,是謂剎那成道。解三道即三德,諸惡忽成真善,是名半偈成道」。
今會釋云:諸佛菩薩之定光三昧,亦凡聖一如之證道;剎那半偈之成道,亦我家勝劣修行之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一言所盡攝者也。(本因妙抄)
解释-觀音玄所云:「十法界交互,即有百法界。千種性相,冥伏在心,雖不現前,宛然具足。」日蓮云:「雖四聖冥伏不現,然委細尋之,亦可得也。」
因此,法華經雖未主張:「求成佛者必厭九界。」(一代聖教大意)吾人還是應當以「佛界彰顯、九界冥伏」做為修行 目標。


「法華初心成佛抄」說,要奉「我己心之妙法蓮華經」為本尊,「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因此若能以佛所圖顯的御本尊為明鏡,深信己心之御本尊、唱念題目,則南無妙法蓮華經與南無妙法蓮華經將相互共鳴,自身將顯現出佛界,此即「觀心之成就」。試問得悟佛界之後,使否九界生命即會消失,而真正的得悟及成佛應如何實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10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十七名】   
印度世亲菩萨(Vasubandhu 约4或5世纪) 所造法华经论,举出法华经之十七种异名,以显示法华经之甚深微妙与不可思议:
(一)无量义经(梵maha -nirdes/a ),佛欲说法华一实相之理,先说此无量义处,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
(二)最胜修多罗(梵sutranta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于三藏中最胜极妙,更无有比。
(三)大方广经(梵maha -vaipulya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具无外(大)、正理(方)、包富(广)三义。
(四)教菩萨法(梵bodhisattvavavada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如来以此教化一切善根成熟菩萨,随顺法器,令得证佛果。
(五)一切诸佛所护念(梵sarva -buddha-parigraha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此理系佛自所证得,虽欲向世人开示,但为众生根钝,乃自存妙理于心,暂且默然而不欲速说。
(六)一切诸佛秘密法(梵sarva -buddha-rahasya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此法甚深,唯佛能知。
(七)一切诸佛之藏(梵sarva -buddha-nigudha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一切如来功德三昧,无不含摄。
(八)一切诸佛秘密处(梵sarva -buddha-guhya-sthana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佛以善根未熟之众生,非是受法之器,而不即为其演说。
(九)能生一切诸佛经(梵sarva -buddha-jati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三世诸佛莫不由此而得成就大菩提之果。
(十)一切诸佛之道场(梵sarva -buddha-bodhi-manda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闻此法者,则能成就佛果菩提。
(十一)一切诸佛所转法轮(梵sarva -buddha-dharma-cakra-pravartana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诸佛出世,无不以此法门,摧破一切众生烦恼障碍,令得解脱。
(十二)一切诸佛坚固舍利(梵sarva -buddhaika-ghana-s/arira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是诸佛真如法身舍利,宣古至今,不迁不变,无有败坏。
(十三)一切诸佛大巧方便经(梵sarvopaya -kaus/alya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诸佛由此法门,既成大菩提已,复以广大善巧方便,为诸众生演说天人声闻缘觉诸菩萨法,令其悟入佛之境界。
(十四)说一乘经(梵ekayana -nirdes/a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显示诸佛菩提究竟之体,非彼声闻缘觉之所能证。
(十五)第一义住(梵paramartha -nirhara-nirdes/a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即是如来法身究竟所住之处。
(十六)妙法莲华经(梵saddharma -pund!arika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其以莲华为喻,乃因妙法系权实一体,莲华乃华果同时。
(十七)最上法门(梵dharma -paryaya ),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一切无量名句所诠法义,无不含摄,于诸经中最胜最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10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2-8-2010 11:55 AM 编辑

日莲圣僧的一大成就,就是能把密教的法华曼荼罗一乘实相的修事给显教化, 丛而能开启末为法时,广大善巧方便大众成佛的本因。

因为在古时像法时代,法华经的密教修法只有密教的高僧和王族修行者所能修, 是密不传演给善根未熟和非是受法之器的大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8-2010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莲圣僧的一大成就,就是能把密教的法华曼荼罗一乘实相的修事给显教化, 丛而能开启末为法时,广大善巧方便 ...
清池 发表于 22-8-2010 11:47 AM


这位师兄最后的是自己的评语麽?若不是,请给出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8-2010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4-8-2010 11:31 PM 编辑
这位师兄最后的是自己的评语麽?若不是,请给出处。谢谢


当然不是,日莲把密教给显教化,这是学者们的意见。

Jacqueline I. STONE,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Placing Nichiren in the “Big Picture”

Most fascinating, because while Nichiren proposed to remove the influence of Esoteric Buddhism from Japanese Tendai tradition, he incorporated various Mikkyo ritual elements in his creation of the Lotus Sutra..   

Nichiren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ree larger scholarly ...  rites of esoteric Buddhism. 。。a fusion of the exoteric doctrines of particular Buddhist

Exoteric versus Esoteric: The Lotus Sutra explicitly states that it is giving the Buddha's ultimate teaching, and the Buddha does so in an open manner, to huge assemblies of all kinds of living beings. While it is true that some walk out on the teaching, the Buddha does not hide this teaching. Declaring that the ultimate teaching resides in a Sutra runs counter to the view that Tantras are superior to Sutras. This also would be difficult to integrate into their view of the Dharma.

To begin with, her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rly Nichiren School in Kanto shows that the school competed squarely with the Tendai school, not only in its doctrines and ritual practices, but also in terms of its strategy to acquire new followers.  “From their inception, [the ‘new’ Buddhist movements] had shared with the parent Tendaishu a particular paradigm of liberation . . . they began actively to appropriate many of the forms and conventions of the medieval Tendai tradition and developed them in new directions.”

Stone’s nonlinear paradigm provides us with an attractive new perspective through which to address wide-ranging issues — for example, Buddhism’s role in constructing the prevailing medieval ideology; the continued expansion of Buddhism’s popularity among the masses for their social and political mobiliza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8-2010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4-8-2010 11:30 PM 编辑

日本佛教史: 圣严法师著

日莲的成功
文永十一年,日莲因获赦,再返镰仓。由于波木井实长之请,隐于身延地方的山中,结草庵而居。但是慕名敬仰者,均从四方云集而至,后来即以此处为法华信仰的中心道场,名为久远寺。弘安五年,感病出身延山,移居武藏地方的池上宗仲所建之本门寺,开堂之日,他所讲的就是立正安国论,但也就在这年的十月示寂了,享年六十岁。

纵观日莲的一生,为自己的信仰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显出宗教家特有的生命之光辉。但是这种精神之产生,除了日本的民族及地理背景为其根源之外,那就颇不可能了。日本佛教的强固性,就靠这一精神的维系。然也因了这一精神,宗派的门户隔阂,也就牢不可破。唯其佛教的含融性,终能促使各宗派间,相容并存。
http://www.foyuan.net/plus/view.php?aid=111103&pageno=9


日莲上人以其崇尚之见识,坚忍之信仰,深鉴时机,住於折服三昧,以四句之格言骂倒从前之诸宗,开立唱题成佛之宗义。虽然。彼之本尊文字曼茶罗之左右以  之字。安不动爱染,夫不动爱染之二尊及  之字,为不动爱染之种子,不依密教何可得乎。又文字曼茶罗,即为胎藏曼荼罗。
此之文字曼茶罗者,表文字於胎藏曼茶罗也。台言之祖师,葢未尝为之,且从来日本之台言两宗祖师,不书日本神祗於金刚部,当以神无形故。然日莲上人则书入八幡大菩萨天照大神矣。此自外金刚部之普摄一切道理来者。文字为之得也。而又有左右如紫蕨之书,新居日萨上人云,宗旨之传谓不动爱染也後徵之日莲上人真笔,乃知其右本为不动种子之 字,左为爱染种子之 字,此非密教无如斯事矣。葢不动者大日经爱染者,瑜祗经以外无有说者,要亦自声字即实相之教理来。
如上之所论可得其最後之结语云,不依於密教则一切之佛教解释,究竟不能。而一切佛教之总体,一切佛教之真髓,以今次传讲之曼茶罗而可得了解之。即真言宗者,曼荼罗为体,而三密为宗也。宇宙间之真理,假丹青之功,以绘画或雕刻标显之者,即曼茶罗也。
http://www.fjdh.com/wumin/HTML/6407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8-2010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5-8-2010 12:21 AM 编辑

这是显教和密教两派之争在日本演化的历史。

平安时期相继入唐求法,授传来日本的最澄立日本天台法门、空海立真言-东密法门,但是以综合佛教的立场上皆是有差别。

空海以《辩显密二教论》判密胜显劣,判密教《大日经》与《金刚顶经》胜于显教《法华经》。
最澄以智顗《五时八教》判教,抑显教法华为一乘为经宗,主张圆、密(苏悉地经)、禅、律四宗兼学说,判圆“法华”与密教一致。特以止观(天台圆教)、遮那(密教)为修学之规矩,提倡‘圆密一致’说.

但日本天台以后由圆珍、圆仁取入密教。此两人入唐之直接动机,就是要补充空海密教所缺之曼荼罗及经典仪轨为目的。接受圆仁、圆珍之安然,又综合他们之密教组织,安然提倡密教‘理同事胜’显教之说,以为大日胜于释迦更将第五期分为初中后。初期为法华、中期为涅槃、后期为密教而确立了台密立场。他不取最澄之圆“法华”与密教一致的方法,所以日本天台家舍八教而取五教。又其密教自成台密而别树一帜,与东密分成流派。
但其对抑密教优越之点,也受到日本天台里面的非议。

鎌仓时代日莲却力倡法华之优越,日莲对密教之研究有极大的专注力。
,另开日莲法华宗一派,以回归最澄以中国智顗之天台判教的显教

http://hi.baidu.com/fmjushi/blog/item/f48f13dfa7036053cdbf1a70.html



台密与东密最主要之区别
(一)台密以‘三乘教’为显教,以‘一乘教’为密教;东密以大日如来法身说教为密教,而以释迦应身说教为显教。
(二)台密主张‘圆密一致’,东密主张‘密胜显劣’。
(三)台密认为大日、释迦二者同体,东密则谓二者别体。
(四)台密对金刚、胎藏、苏悉地,三部大法并重,三者之中,尤其重视胎藏与苏悉地;东密则仅重金刚、胎藏两部大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8-2010 0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池兄的博学,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10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请问你是日连正宗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2010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0-12-2010 10:17 PM 编辑

[ 此御本尊全不须求之于他处,只在我等众生持法华经,唱南无妙法莲华经之胸中肉团内,此名九识心王真如之都。十界具足者,十界之各界,不缺一界,悉纳于一界之内。依此,又称曼陀罗。曼陀罗乃天竺之名,此译轮圆具足、或功德聚。此御本尊,只纳于信心二字之内。“以信得入”者,此也。]
日莲圣僧, 于1277年56岁作 御本尊相貌抄  御书1295页

通解
此法华经曼陀罗绝不须到他方寻求,就在我们众生受持法华经,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的这个肉身中的生命内部,称为“九识心王真如之都”。所谓的“十界具足”,就是十界各个界,不缺少任何一界,全都收纳在一界。此称为曼陀罗,是释译为轮圆具足、或说是功德聚。 此本尊也以信得入。

词语解释
【肉团】具肉体之凡夫生命本身。
【九识心王真如之都】“识”是指“认识事物之心的作用”,天台宗等将生命原本具有的认识事物之作用,分为九种;立第九识为心王(起心智作用的本体)。真如是谓真理、真实。第九识是心王,生命是“心王”所住地方,故说生命为“都”。
【曼陀罗】梵语mandala的音译,也写做漫荼罗、曼荼罗。意译为轮圆具足(像车轮的圆满无缺般,具备一切而无欠缺),是显现佛领悟境地之本尊。
【功德聚】一切功德聚集。
【以信得入】 《譬喻品》第三之文,指出人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尚且以信才悟得《法华经》的妙理,是谓一切众生唯有依信方才能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10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池兄的博学,强啊~!
网络侠客 发表于 25-8-2010 02:21 AM

文抄公=博学
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2-2024 04:04 AM , Processed in 0.14094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