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481|回复: 200

浅谈妙法莲华经(法华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11-2010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shijian.org/n2262c12.aspx

释迦牟尼佛住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与佛随行共处的有一万二千多名大和尚,他们都已达到阿罗汉的果位,所以,他们已没有各种欲望和杂念,再也不会产生愚昧者日夜缠身的烦恼,使自身获得了真正的实惠。由于他们均已修身炼到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精神境界,所以,个个身心快乐,逍遥自在。

这些大和尚中有阿若桥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楼驮、劫宾那、·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罗等大众所熟悉的大阿罗汉。

还有未达到阿罗汉果位须继续学习修炼者及已无须继续学习者二千人。释迦牟尼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其眷属亲朋六千人以及释迦牟尼佛出家前的妻子、罗·罗的母亲耶输陀罗比丘尼与其眷属亲朋也都来到耆阇崛山佛的住处。

另有大菩萨八万人也来到今日的法华会上,这些大菩萨们皆已证得佛的无上圣智,并在此智道上精进不息,无论是果位、心念、还是行为,皆不倒退。他们精通一切咒语,又获乐说辩才,常转法轮,弘法利生。


--------------------------------------------------------------------------------------------------------------------------------------



当日的法华会上,舍利弗连续三次恳切请求佛陀宣说佛的无上妙法。后来佛陀答应了也就解说了三乘方便法实为一佛乘。

个人对这有点疑惑,舍利弗为佛陀十大罗汉弟子之一,也就是已解脱三界六道。为何佛陀授记他成佛,名号叫华光如来?


在比喻故事里,羊车(声闻乘)、鹿车(辟支佛乘)、牛车(佛乘)是属方便法。但最后无论是乘以上那种车逃出火宅者,都获得的是华丽大白牛车。

就以上比喻故事看来,不管是修习三乘中的那一乘,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乘羊车逃出并不获得羊车,乘牛车逃出也不获得牛车。大家获得都是华丽大白牛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11-2010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是要逃离火灾现场。
逃离了火灾现场,得到什么已不重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1-2010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虽如此,但某些人还是会以得到什么而选择乘哪辆车来逃离火灾的咯~

各人所好嘛~ 以为乘羊车就得羊车,乘牛车就得牛车,而且牛车比羊车看起来比较大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10 07: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7-11-2010 07:52 PM 编辑

因该是
1)法华经以羊车比喻声闻乘,鹿车比喻缘觉乘,牛车比喻菩萨乘
   这教义是为是开三显一
   大白牛车比喻佛乘,这一佛乘才是实乘。
   唯一佛乘(大白牛车)的开示, 表示佛乘为最高的幸福境界

  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所说的羊车,鹿车和牛车,而是他们原先想都不敢想的大白牛车,载满宝物,一人一辆。
  之义是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权)乘 都是以方便教法- 借假修真

  如何是佛乘的直道? 是以行菩萨(实)道, 就如释尊在法华经里的开示,
  如他的前身不轻菩萨的修行菩萨(实)道一样,直得佛身


2)佛陀十大罗汉弟子之一,也就是已解脱三界六道。为何佛陀授记他成佛,名号叫华光如来?
    在大乘声闻阿罗汉(只破见思惑)不等于成佛, 成佛是要给另一个佛授记方得成
    在大乘要成佛是要经过行菩萨道 (还要破尘沙惑、无明惑)

    但在法华经说其实佛陀的很多大罗汉弟子,在他们的前身也是修菩萨道的
    在这世他们成为声闻乘第子,其实是演化给那时的人看的。
    所以他们以后的修行会三级跳,很快的跳回菩萨道而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1-2010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该是
1)法华经以羊车比喻声闻乘,鹿车比喻缘觉乘,牛车比喻菩萨乘,
   这教义是为是开三显一
   大白牛车比喻佛乘,这一佛乘才是实乘。
   唯一佛乘(大白牛车)的开示, 表示佛乘为最高的幸福境界
清池 发表于 17-11-2010 07:08 PM


法华经指三乘都是方便法。经文并没有明确地解说大白牛车的比喻是指唯一佛乘。
所有众生若要解脱离苦,必须经过其中一乘。
妙法莲花经唯有佛陀才有能力解说,而有福报听闻此经的众生,必须有缘生于佛时代及亲闻佛陀的解说。

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所说的羊车,鹿车和牛车,而是他们原先想都不敢想的大白牛车,载满宝物,一人一辆。
之义是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权)乘 都是以方便教法- 借假修真
   
他们连大白牛车都没见过,哪还可能想?
借假修真是你自己添加的想法吧?



如何是佛乘的直道? 是以行菩萨(实)道, 就如释尊在法华经里的开示,如他的前身不轻菩萨的修行菩萨(实)道一样,直得佛身

菩萨道也是三乘方便法之一。


2)佛陀十大罗汉弟子之一,也就是已解脱三界六道。为何佛陀授记他成佛,名号叫华光如来?
    在大乘声闻阿罗汉(只破见思惑)不等于成佛, 成佛是要给另一个佛授记方得成
    在大乘要成佛是要经过行菩萨道 (还要破尘沙惑、无明惑)
    但在法华经说其实佛陀的很多大罗汉弟子,在他们的前身也是修菩萨道的
    在这世他们成为声闻乘第子,其实是演化给那时的人看的。
    所以他们以后的修行会三级跳,很快的跳回菩萨道而成佛

你的档次无法回答此问题,叫素还真来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10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7-11-2010 11:32 PM 编辑

回peggy_str
1)
所有众生若要解脱离苦,必须经过其中一乘

   必须经过其中一乘s吧?
   也可以这样看,在每一世可借用一个乘,慢慢的提升,
   从小学(羊车)到中学(鹿车)到大学(牛车), 到最后的大白牛车(博士)

2)
借假修真是你自己添加的想法吧?

   是的,方便教法,大多数都是在借假修真嘛
   因为那些原先羊车鹿车牛车乘的目标,到最后都没有真正对现到嘛

3)
菩萨道也是三乘方便法之一。

    大乘菩萨道有分权教和实教

4)
叫素还真来回答。

    我可乃还有正宗的法华法脉
    素还真可是不依佛的手指(经藏)的禅宗第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8-11-2010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8-11-2010 12:41 AM 编辑

4)  再说

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

[ 汝等勿谓富楼那。但能护持助宣我法。亦于过去九十亿诸佛所。护持助宣佛之正法。于彼说法人中亦最第一。又于诸佛所说空法。明了通达。得四无碍智。常能审谛清净说法。无有疑惑。具足菩萨神通之力。随其寿命。常修梵行。彼佛世人。咸皆谓之实是声闻。而富楼那以斯方便。饶益无量百千众生。又化无量阿僧祇人。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净佛土故。常作佛事教化众生。]

之义是说:
富楼那虽身为罗汉,却已具足菩萨神通之力,那是因为他在宿世中,已行菩萨道并随其寿命,于佛处修种种净行。‘彼佛世人,咸皆谓之实是声闻’:富楼那本是菩萨,但他‘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身’,隐实显权,示声闻相,藉以破世俗人之‘见迹迷本’。故富楼那以此权巧方便法,隐大示小,饶益无量百千众生。‘又化无量阿僧祇人,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教化无量数种人,令其立志修成无上正等正觉。富楼那为了庄严清净佛土,故凡有利于佛教事,他从不放逸,以其所得教化众生为己重任。

[ 渐渐具足菩萨之道。过无量阿僧祇劫。当于于此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法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 ]

之义是说:
富楼那渐渐具足菩萨之道,修成圆满后即能成佛,觉行圆满。他将来会在此娑婆世界成佛,号曰法明佛。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为佛所化。

[ 佛亦如是。为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而寻废忘。不知不觉。既得阿罗汉道。自谓灭度。资生艰难。得少为足。一切智愿。犹在不失。今者世尊觉悟我等。作如是言。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灭。我久令汝等种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谓为实得灭度。]

之义是说:
佛亦如我们之亲友,以往为妙光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慧之心
但是我们久不接近菩萨,不知不觉将大乘法遗忘只知在五欲上用功夫,背觉合尘,还自谓已得无上道。阿罗汉之小乘果位,如生活穷困之人,得一点就很满足。幸好以前曾发大愿,一切智愿犹在不失,现在得遇大觉世尊而觉悟我等之迷蒙。若人在往昔普发过大愿,今生因缘会遇时,亦会发大愿,即种下大乘种子。一如现在之罗汉,往昔虽然曾发大愿,但因时间太久,心性迷惑了不知进退,自困其内,忧恼不已,幸遇良师——大觉如来,使彼等反迷归觉自识家珍。诸比丘,你们现在所证无学之果,只是小乘,非实在灭度。我从久劫来令汝等种佛之善根,以方便权巧,示现有余涅槃相,但是汝等却误以为是究竟寂灭。

http://www.foxue.org/article/201011/article_10948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1-2010 09: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8-11-2010 10:04 AM 编辑

2)  再说

而是他们原先想都不敢想的大白牛车 - 是说他们之前都想不敢想可用直道佛乘, 所以要以方便法来引导他们最终都入直道佛乘。
因为当时的人们把自己和佛陀的差距想像的太大了,在他们的心中早已认为他们自己是永远不能得到如佛陀同等的成就的。
这种想法已经违背了佛陀出世本怀的精神了。佛陀的本愿就是要众生如他一样得佛身成就。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於世。欲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佛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佛知见道故。出现於世。」


之义是佛陀为了说明诸法实相,佛陀出世本怀 (诸佛世尊出现於世, 一大事因缘故), 是以假借一些譬喻、实例、故事等而做出的一些方便善巧的化现,目的就是为了让众生通过这些譬喻、故事等,「开示悟入 得到这四种佛的知见,引导众生在根机成熟时,能堪受大法,能接受佛所能直畅成佛(得如来身/大白牛车)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0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peggy_str
1)   
   必须经过其中一乘s吧?
   也可以这样看,在每一世可借用一个乘,慢慢的提升,
   从小学(羊车)到中学(鹿车)到大学(牛车), 到最后的大白牛车(博士)
清池 发表于 17-11-2010 11:24 PM

经文中的羊车、鹿车及牛车是把人载出火宅,火宅在经文里的定义是三界六道。
你说在每一世可借用一个乘,慢慢的提升, 那是指每一世都在逃离三界六道吗?
还是说这世用羊车,羊车不行就下世用鹿车,然后再用牛车?
好心就别再歪曲经文了。

是的,方便教法,大多数都是在借假修真嘛
因为那些原先羊车鹿车牛车乘的目标,到最后都没有真正对现到嘛

既然这是你自己的想法,我就不再多言了。

大乘菩萨道有分权教和实教

什么教都好啦~最终目的还不是要成佛。

我可乃还有正宗的法华法脉
素还真可是不依佛的手指(经藏)的禅宗第子

你的正宗的法华法脉似乎还不及得只信仰佛的素还真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0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  再说

而是他们原先想都不敢想的大白牛车 - 是说他们之前都想不敢想可用直道佛乘, 所以要以方便法来引导他们最终都入直道佛乘。
因为当时的人们把自己和佛陀的差距想像的太大了,在他们的心中早已认为他们自己是永远不能得到如佛陀同等的成就的。
这种想法已经违背了佛陀出世本怀的精神了。佛陀的本愿就是要众生如他一样得佛身成就。
清池 发表于 18-11-2010 09:11 AM

他们连大白牛车是什么都不知道啦~哪还会想?
难道你知道大白牛车是什么?还是你想太多了?

佛陀在还未向舍利弗等宣说无上妙法时,他们哪知道什么是羊鹿牛车及大白牛车?
如果他们早就知道的话,佛陀还需要讲故事来比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1-2010 10: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8-11-2010 10:33 AM 编辑
你说在每一世可借用一个乘,慢慢的提升, 那是指每一世都在逃离三界六道吗?
还是说这世用羊车,羊车不行就下世用鹿车,然后再用牛车?

他们连大白牛车是什么都不知道啦~哪还会想?
难道你知道大白牛车是什么?还是你想太多了?
佛陀在还未向舍利弗等宣说无上妙法时,他们哪知道什么是羊鹿牛车及大白牛车?


你可能误会了,各车是比喻各修行想得到的目的,不是指修行的过程方法。
羊车比喻声闻乘的目的,鹿车比喻缘觉乘的目的,牛车比喻菩萨乘的目的

当时想要乘羊车和鹿车的二乘第子(是指声闻乘第子和缘觉乘第子),他们修行所想得到的目的(羊车和鹿车)是得第四果阿罗汉而无余涅磐,灰身灭智。
当时想要乘牛车的菩萨权乘第子, 他们修行所想得到的目的(牛车)是各佛的佛国土再修行,或是不离生死道,在这一直当船夫

他们是不敢想象自己也能成就法身如来, 他们是不敢想象自己也能成就法身如来, 如佛陀的成就(大白牛车)

要得到那大白牛车的真正目的,就要在各世的修行当中以不同的车乘的目的(羊车,羊车,牛车)加以善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0 10: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於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於世。」。

之义是佛陀为了说明诸法实相,佛陀出世本怀 (诸佛世尊, 出现於世, 一大事因缘故), 是以假借一些譬喻、实例、故事等而做出的一些方便善巧的化现,目的就是为了让众生通过这些譬喻、故事等,「开示悟入」 得到这四种佛的知见,引导众生在根机成熟时,能堪受大法,能接受佛所能直畅成佛(得如来身/大白牛车)之道。
清池 发表于 18-11-2010 09:11 AM


以上红色的句子是你自己诠释的吗?
怎么我看来看去都对不到原文的?
可否直接写出是对原文的哪一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1-2010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能误会了,各车是比喻各修行想得到的目的,不是指修行的过程方法。
羊车比喻声闻乘的目的,鹿车比喻缘觉乘的目的,牛车比喻菩萨乘的目的

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目的还不都是苦灭,解脱,涅磐。

“从前和现在,如来只宣说一法,既是苦及朝向灭苦的道路。……”——《中部·蛇喻经》

若想从修行佛法得到什么什么,成为什么什么,那不是佛陀的教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0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能误会了,各车是比喻各修行想得到的目的,不是指修行的过程方法。
羊车比喻声闻乘的目的,鹿 ...
清池 发表于 18-11-2010 10:18 AM


呵~~~ 好无聊哦~  
别带我游花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0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目的还不都是苦灭,解脱,涅磐。

“从前和现在,如来只宣说一法,既是苦及朝向灭苦的道路。……”——《中部·蛇喻经》

若想从修行佛法得到什么什么,成为什么什么,那不是佛陀的教导。
山野草夫 发表于 18-11-2010 10:28 AM


+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1-2010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山野草夫


   若想从修行佛法得到什么什么,成为什么什么,那不是佛陀的教导

那些在火灾无知的小孩们,就因为想要得各种好玩的车乘的目的,方才能逃离火灾现场, 才能得救,佛陀也不妄语,都得到真正的解脱,佛智,法身真理。
那些不听善导教育的无智小孩们,无动于衷留在火灾,才是苦海火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11-2010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8-11-2010 10:53 AM 编辑

回复 14# peggy_str


    别带我游花园了

先生,是你没读好,小孩要的车乘-是指各种修行目的。

所以 大白牛车 = 得如来法身,是指目的,不是指过程。
逃离火灾现场才是指过程 (修行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1-2010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8-11-2010 11:52 AM 编辑

回复 12# peggy_str






之义是佛陀为了说明诸法实相,佛陀出世本怀 (诸佛世尊, 出现於世, 一大事因缘故), 是以假借一些譬喻、实例、故事等而做出的一些方便善巧的化现,目的就是为了让众生通过这些譬喻、故事等「开示悟入」 得到这四种佛的知见,引导众生在根机成熟时,能堪受大法,能接受佛所能直畅成佛(得如来身/大白牛车)之道。
清池 发表于 18-11-2010 09:11 AM
以上红色的句子是你自己诠释的吗?
怎么我看来看去都对不到原文的?
可否直接写出是对原文的哪一句?


那你自己对对看吧:

http://www.fomen123.com/fo/jingdian/fahuajing/fahuajing/5187.html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第二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
汝今善听,当为汝说。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
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
(*以假借一些譬喻、实例、故事等而做出的一些方便善巧的化现)

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
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佛陀出世本怀,一大事因缘)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 *开示悟入 - 佛之知见)

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佛陀出世本怀,一大事因缘)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
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
(*授记得成 如来身/大白牛车)

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
(*以假借一些譬喻、实例、故事等而做出的一些方便善巧的化现)

皆为一佛乘故
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授记得成 如来身/大白牛车,一切种智/sarvatha-jnana: 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

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
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
(*以假借一些譬喻、实例、故事等而做出的一些方便善巧的化现)

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授记得成 如来身/大白牛车,一切种智/sarvatha-jnana: 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
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
(*以假借一些譬喻、实例、故事等而做出的一些方便善巧的化现)

皆为一佛乘故。
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授记得成 如来身/大白牛车,一切种智/sarvatha-jnana: 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

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
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众生故,欲令众生佛之知见故。
( *开示悟入 - 佛之知见)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
(*以假借一些譬喻、实例、故事等而做出的一些方便善巧的化现)

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
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
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以假借一些譬喻、实例、故事等而做出的一些方便善巧的化现)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
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授记得成 如来身/大白牛车,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 samyaksambodhi
    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为“无上正遍知”,是只有佛才能够有的能力。)

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
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
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
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
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
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
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授记得成 如来身/大白牛车,- 佛无妄言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0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于方便,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众生不能以是得度。所以者何。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何由能解佛之智慧。

‘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勉济诸子火宅之难,然后各与珍宝大车。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敝、色声香味触也。若贪著生爱,则为所烧。汝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如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

‘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自惟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槃乐。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1-2010 1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8-11-2010 12:19 PM 编辑

再说

妙法莲华经 譬喻品第三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 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得未曾有。

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而我等不与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
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脱

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证。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

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隐。

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白话:

这时,舍利弗欢喜无比,心潮起伏,他立即站起身来,双手合十,两眼注视着释迦牟尼佛那副尊严的面孔,
开口对佛说道:“今天,我们有幸从世尊这里听到如此微妙的法音,个个心情振奋,莫不叹为观止。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过去曾在佛那里听到这种微妙的佛法,当时我看到各位菩萨都蒙佛授记作佛,心中十分悲伤,感慨自己失却了如来佛慈悲无量的智慧知见。世尊,我以往经常独自一人在山林树下或打坐或漫步。那时,我常这样暗自思索:我们这些人也同样得入如来法性,为何如来佛不教大乘而以小乘之法度化我们呢?想来想去,我终于明白,原来这都怪我们根性低劣,福慧浅薄,并非世尊对我们小乘人不慈悲。

为什么呢?如果我们小乘之人听到佛说成就无上圣智的因缘,就必然会以大乘法修行,从而以大乘法获得解脱。但是,我们不了解佛以方便之法,随宜说教,开导众生,所以,刚一听闻佛法,便不折来扣地信奉以假为真,用功修行,得证果位。

世尊,我从修行佛法以来,终日竟夜,常自行克制,不敢放逸。而今从佛这里听闻从未听过、从未有过的妙法,从而断除了心中的诸多疑惑,身心愉快。安稳自得。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是真正的佛弟子,是从佛口所生,从佛法化生,真正得到了如来佛的清净法性。”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8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2-2025 09:33 AM , Processed in 0.28982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