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708|回复: 32

中国大批最新武器亮相为军队注强劲动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12-2012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最近对吊鱼台常派飞机和船只巡逻,这是自信的表现!

                2012/12/29

12月10日上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完成在西太平洋海域远海训练任务的返航途中,在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
记者在指挥舰上看到,尽管钓鱼岛附近海域受寒潮影响风大浪急,尽管外舰不断通过公共频道喊话,但我们的两艘导弹驱逐舰和两艘导弹护卫舰,依然组成编队,自信地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
[ 转自
正如编队指挥员、东海舰队副司令员邱延鹏表示,“中国海军在本国管辖海域巡航,无可非议。保卫国家海洋国土、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中国海军义不容辞。”据了解,这是今年10月以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第二次在这一海域巡航。
这仅仅是一个军人的自信吗?不,这是全体中国人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仅源于强大的祖国和热爱她的人民,也源于我军全体官兵的不断冲刺战斗力建设险峰的勇气与拼搏。
(一)
2012年年初,新年刚过,总参谋部就向全军发布指示,全力推进新一年度的战斗力建设。它的核心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特别要注重依靠科学技术、改革创新和联合演练,实现战斗力发展的新飞跃!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官兵们在教育、训练、改革、发展上表现更加出色。”空军某航空兵师师长徐树雄说。
这一年,军事训练改革向纵深突进。符合体系作战能力生成规律的训练运行方式初步创立。军兵种部队的整体训练改革全面铺开,联合训练体制机制趋于完善,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内容体系得以建立。
[ 转自
这一年,院校调整改革如期落实,学历教育院校由过去占院校总数的32.9%降为25.4%,任职教育院校由67.1%提升为74.6%,进一步突显了任职教育在军校体系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各军事院校普遍建立职业核心课程。
这一年,围绕实战化、信息化、一体化的要求,全军上下向战斗力建设的各个领域发起顽强冲锋。将军住进连队,机关沉到基层,坚持从难从严,狠刹形式主义,重视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战斗力跃升的基础更加牢固。
这一年,以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任务为牵引,把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细化训练过程与质量管理得到推行,军事训练管理制度创新完善;各类战备和训练流程实现联合互动。
在2012年6月中旬举行的“空降砺剑—2012”演习中,导弹、火箭、战车等数十种装备齐上阵,“北斗卫星”也亮相战场。单批目标情报处理速度提高80%;从发现目标到实弹打击时间缩短70%。
(二)
实现战斗力的根本转型,一个显著标志是作战装备的更新换代。
[ 转自
2012年,中国一系列反映当代最新科技成果的新型装备纷纷亮相,为军队形成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作战能力,注入强劲动力。
11月下旬,歼—15飞机顺利在航母辽宁舰上进行了起降飞行训练,所有舰载机飞行员首次飞行上舰一次成功。
“这次成功验证了我们的自信和底气。”辽宁舰副航空长李晓勇这样对本报记者表示。他介绍,歼—15飞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舰载战斗机,属于第三代战斗机,具备很强的对空、对海作战能力,拥有很好的超音速飞行能力,而且装备有多型制空、反舰导弹,可在很远距离进行防空、对海作战。
“除了歼—15,当其他战机和舰队协同等试验全部完成,我们航母的战斗力就真正形成了。”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张军社研究员说。
当被问及这些年远海训练带来的变化,东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陈显国告诉记者,随着新型舰艇、潜艇、战机不断入列,海军主战装备性能与超级大国海军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一支与大国地位相称的强大海军已初具规模。
没有关键技术创新的群体突破,就没有军队作战样式的整体转型。各军兵种主战兵器的全面信息化、现代化,不仅使我军官兵的手中武器得到极大改善,而且使近代以来中国军人总是持落后装备作战、主要靠进口先进武器作战的历史,宣告结束。
[ 转自
与此同时,2012年的作战理论创新,也在为军队建设发挥引领作用。大规模作战理论、以中国优势为基础的一体化联合作战理论、面向海空联合入侵的反击作战理论、体现我军装备、体制和人才素质新成果的创新发展理论,迅速运用于全军实践。
——基于新型作战力量的特点和作战效能,瞄准作战对手进行的具体战法创新,如精确打击战法、电子对抗战法、信息攻防战法等,不断涌现;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进行作战实验,构建作战力量模型和态势,进行战法验证、过程模拟、数据采集与评估等做法,趋于熟练;
——指挥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快速发展,战场态势图形化显示,实现了“看得更清、传得更远、反应更快、打得更准”的目标;情报整合、作战控制、信息分发等工作,日益从战役级向战术级延伸,网络联通效率迅速提高。
(三)
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是我军的传统,特有的优势,也是2012年全军官兵的共同实践。这一实践,在济南军区猛虎师“钢刀团”里,具体地表现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决定上。
[ 转自
团长戴立刚介绍,团里始终坚持把培塑官兵爱军精武精神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让“赤胆忠心、迅猛刚毅、担当奉献”的钢刀精神融入官兵血脉,引领官兵奋发向上、精武强能。
与这支部队一样,全军上下以文促武、以武助文,文武共强,呈现治军强军新气象。
与中国军队开展联合演练的外军、友军,对中国同行也都刮目相看。
4月下旬,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海上联合—2012”在中国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这是两国海军首次举行联演。在“联合作战、实兵对抗、海空一体、体系作战”中,中俄两军官兵每天都会从对方身上学到许多。
5月,中泰海军陆战队举行“蓝色突击—2012”联合训练。双方约500名参训队员参加了以打击地区恐怖组织为背景的“联合反恐破袭战斗”综合演练。泰军指挥员在演习后表示,中国军人勇猛顽强,与他们合作太棒了!
7月,中国与印尼特种部队举行“利刃—2012”反恐联训。双方特战队员共同展开射击、机降、搜索与突入、综合演练等训练。
[ 转自
演习结束,一身征尘的两军官兵欢呼拥抱,印尼官兵向他们的中国朋友高竖起大拇指,表达出由衷的钦佩与赞赏。

http://bbs.tiexue.net/post2_6514534_1.html


[youtube]x8dDSVodOKo[/youtube]


本帖最后由 Boilwater 于 30-12-2012 04:27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2-2012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确实是越来越有自信,因为军队现代化以到了个程度。

不过也不能忽略来自中国本国的人民和政治压力。

自信+中国本国的人民和政治压力=是处使他们这么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12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d23 发表于 30-12-2012 04:29 PM
中国确实是越来越有自信,因为军队现代化以到了个程度。

不过也不能忽略来自中国本国的人民和政治压力。 ...

bd23兄的分析最为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2-2012 04: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d23 发表于 30-12-2012 04:29 PM
中国确实是越来越有自信,因为军队现代化以到了个程度。

不过也不能忽略来自中国本国的人民和政治压力。 ...


我认为中国敢派飞机和船只巡逻吊鱼台,这是前所未有的事,看来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敢不敢开战,压力在日本那里,我猜日本不敢开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12 04: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ilwater 发表于 30-12-2012 04:34 PM
我认为中国敢派飞机和船只巡逻吊鱼台,这是前所未有的事,看来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敢不敢开战,压 ...

压力不一定在日本  而是中国本身敢不敢动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12 04: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ilwater 发表于 30-12-2012 04:34 PM
我认为中国敢派飞机和船只巡逻吊鱼台,这是前所未有的事,看来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敢不敢开战,压 ...

别担心,大家都要赚钱,两国是不敢开战的。

未来最多会有小冲突以便向各自人民交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0-12-2012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d23 发表于 30-12-2012 04:38 PM
别担心,大家都要赚钱,两国是不敢开战的。

未来最多会有小冲突以便向各自人民交代。

这个说法我认同  双方都没有动武的决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2-2012 05: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马路勇男 发表于 30-12-2012 04:39 PM
这个说法我认同  双方都没有动武的决心


请问日本会怕你最爱的FC1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2-2012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ilwater 发表于 30-12-2012 05:20 PM
请问日本会怕你最爱的FC1吗?

谁的FC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2012 1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沒看到某網友出現在樓主的帖子裡.
真是少有.淨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2012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92 发表于 31-12-2012 12:10 PM
沒看到某網友出現在樓主的帖子裡.
真是少有.淨土啊~


你没有看见FC1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2012 0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ilwater 发表于 31-12-2012 12:59 PM
你没有看见FC1咩?

这里那里有FC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2013 0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92 发表于 31-12-2012 12:10 PM
沒看到某網友出現在樓主的帖子裡.
真是少有.淨土啊~



美刊公布翔龙无人机性能 长度速度均超全球鹰

2013年01月15日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官方博客1月14日刊发温德尔-明尼克的文章称,中国翔龙(Soar Dragon)无人机再次现身,对这款无人机予以极大关注。
文章称,就像雾中一个若隐若现的幽灵,4张新的翔龙无人机照片雾中现出真身,照片展现出这款高空无人机新的细节。根据2010年珠海航展上收集到的数据,翔龙无人机的主要任务是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以及通信中继。
  该文还给出翔龙无人机的基本数据:
全长:14.3米
翼展:25米
机高:5.4米
正常起飞重量:7.5吨
巡航高度:1.8万米
巡航速度:750千米/小时
航程:7000公里
  根据现有资料,世界著名高空无人侦察机美军RQ-4全球鹰的主要数据如下:
长度:13.5米
翼展:35.4米
机高:4.6米
最大载荷:10.4吨
发动机:1台AE3007H 发动机,推力31.4Kn(7,050lbf)
最高速度:650 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2万米
续航时间:34小时



网民近日拍摄的翔龙无人机照片
http://big5.chinanews.com:89/mil/2013/01-15/4488179.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013 10: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影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2013 1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92 发表于 16-1-2013 10:20 PM
有影無?

有影!

不过速度,长度和高度赢罢了。

534.jpg



本帖最后由 Boilwater 于 16-1-2013 11:27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2013 03: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92 发表于 16-1-2013 10:20 PM
有影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1-2013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oilwater 发表于 16-1-2013 01:55 AM
美刊公布翔龙无人机性能 长度速度均超全球鹰

2013年01月15日

煲水兄,我很好奇, 中国一向对高端科技很神秘. 为什么会有人可以从外面拍到隐形机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2013 1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xr 发表于 17-1-2013 11:50 AM
煲水兄,我很好奇, 中国一向对高端科技很神秘. 为什么会有人可以从外面拍到隐形机等等?


那是故意的吧!
中国近年来正在提高军事透明度。
目前比较神秘的是核潜艇科技和数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13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ilwater 发表于 17-1-2013 12:57 PM
那是故意的吧!
中国近年来正在提高军事透明度。
目前比较神秘的是核潜艇科技和数量。

网民可以从篱笆外拍摄?!! 怎么不直接用官方媒体宣布,要借他人之手?
实在不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2013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xr 发表于 17-1-2013 02:18 PM
网民可以从篱笆外拍摄?!! 怎么不直接用官方媒体宣布,要借他人之手?
实在不明白


唐人嘛。
直接宣布,感觉好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2-2025 02:17 PM , Processed in 0.141564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