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5-6-2007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40 chinchai 的帖子
以 uncle chinchai 的经验来说,
现在的 MEGAN 可是非常高风险的股。。
现在幕后一团迷,何必急着入场呢?
等印度人再次浮出水面才入场也不迟吧。。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7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Updated : 15-06-2007
Media : 星洲日報
Story By : N/A
www.biznewsdb.com
將於今年生效的2007年資金市場與服務法令(CMSA),賦予證監會更高的權力,以向涉及操縱市場、虛假交易或拉抬市場的個人,索取相當於盈賺或虧損額最高達3倍的款額,作為蒙受損失的投資者的補償。
證監會在回覆《星洲財經》的電郵中表示,證監會將利用這筆款額,賠償因有關操縱行動而蒙受虧損的投資者。
“這項修訂主要是符合先進國針對違法行為所作的賠償機制。”
證監會是針對關於投資者若因公司或個人的違規行為而蒙受虧損時,是否受到足夠的法令條例保護課題時,如是答覆。
在新法令下,涉及拉抬市場或發表誤導性文告的個人,也可能被判坐牢10年或罰款不少過100萬令吉。
較早前,國會通過系列法令的修改與新條例,以賦予證監會更大的權力對付企業違法行為,為投資者提供更佳的保護。
證監會表示,2007年資金市場與服務法令預期在今年內實行。
“配合證監會繼續提高整體資金市場營運架構的目標,透過國會較早通過的資金市場與服務法令,將修改多項執法架構,以進一步加強對大馬投資者的保障。”
公司董事須自律
證監會:嚴厲執法
談及近期屢屢發生的“假賬風暴”,證監會重申,一旦發生企業監管或財務報告相關的違規事件,證監會立即採取行動調查,當中包括是否涉及不合法的財報行為。
“我們嚴正看待任何違反證券業法令的事件,並毫不容情的採取對付行動。”
證監會強調,他們固然將繼續加強執法,但若單靠法律,顯然無法確保高水平的企業監管。
“公司董事與專業人士的自律,也是關鍵的一點。”
近年來,證監會針對業績“灌水”個案向多家公司提出檢控行動,單單是今年就有3家公司的8名董事面對刑事檢控(Criminal Prosecution),包括保力美(POLYMAT)董事經理拿督吳錦榮、永昇海產食品(GP OCEAN)董事經理李信得等。
過去兩年,面對證監會提出刑事檢控的公司高層也有3名,分別是香港商店/奧盛資本有限公司前任董事經理葉金城與執行董事葉金發,以及Granasia有限公司集團董事經理陳國軒(人名譯音)。
新聞背景
金鵬媒岸事件令馬股蒙羞
上月至今,馬股鬧出不少會計醜聞,從金鵬集團(TRANMIL,7000)的虛盈實虧,到最新的媒岸控股(MEGAN,7101)子公司賬目疑遭“灌水”等,引發國內外投資者對本地上市公司的誠信產生疑慮。
其中,由於媒岸控股的案件事態嚴重,證監會援引1993年證監會法令第128條文,對該公司的賬目展開調查。
不過,國內專業會計師與稽查師普遍認為,國內會計準則符合國際水平,也深受各界讚譽,因此消除市場疑慮的關鍵在於如何加強執法。
www.biznewsdb.com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7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6-2007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給買了megan 的人。
買megan 需要勇氣,來面對留言蜚語。。。
給賣了megan 的人。
割肉快樂,祝你快樂,你可以找到更好的。。。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也祝你愉快
原帖由 kitkatlow 于 15-6-2007 11:45 PM 发表
給買了megan 的人。
買megan 需要勇氣,來面對留言蜚語。。。
給賣了megan 的人。
割肉快樂,祝你快樂,你可以找到更好的。。。
已经找到更好的了,不过megan还没卖啦! 看戏没看到大结局是不甘心的(人家都说我很固执)。。。。。。
我所有的股都赚除了megan,总的还是亏,因为megan占我的组合55%。。。。。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tkatlow 于 15-6-2007 11:45 PM 发表
給買了megan 的人。
買megan 需要勇氣,來面對留言蜚語。。。
給賣了megan 的人。
割肉快樂,祝你快樂,你可以找到更好的。。。
都已经亏剩15%了,不可能卖了的。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6百多万而已嘛,東方日报太大惊小怪了。哈。
XXXXX
東亞銀行追討682萬貸款 媒岸控股再受重創 - Saturday, June 16, 2007
(吉隆坡15日訊)近來備受假帳風波困擾的媒岸控股(MEGAN,7101,主板工業股),今天再度遭受打擊,面對東亞銀行的控訴,以便向該公司索取約682萬6070令吉的貸款融資便利。
媒岸控股表示,該公司在週三接獲來自東亞銀行的控訴,向該公司索取前者給予其新加坡子公司MJC私人有限公司的融資便利。這兩條融資便利分別達292萬4399新元(655萬1000令吉)與7萬9500美元(27萬5070令吉)。
媒岸控股就此已經諮詢了法律顧問的意見,並將針對此事進行抗辯。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_item.asp?NewsID=12441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17-6-2007 02:13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又不是新的新闻了,南洋商报何必旧调重弹?
XXXXX
未依时还8.9亿贷款 媒岸控股受证监会调查 2007/06/15 10:56:41
●南洋商报
(吉隆坡14日讯)早前传出假帐疑云的媒岸控股(MEGAN,7101,主板工业产品股),由于无法依时偿还总额8亿9千397万令吉的已到期贷款,而受到证券监督委员会(SC)调查。
该名光碟制造商在回应大马交易所的文告中指出,由于该公司的现金流出现问题,导致无法偿还该笔债务。
帐目落差大
该公司的问题不只在于无法偿还贷款,更涉及高达5已令吉账目灌水的疑云。
媒岸控股委托的会计调查公司Ferrier Hodgson MH(FHMH),日前发现前者子公司Memory科技提呈财务报告时,提供了虚假资料。
根据交易所公布的会计调查报告,Memory Tech虚构交易对象、夸大买卖数额,甚至宣布已明知无法落实的偿还期限,其帐目与实际情况出现很大落差,发现多项违规帐目,包括多宗虚假买卖交易,以及高达4亿5千600万令吉的资产赤字。
上述被夸大的财务,包括应收账目、销售成本及存货清单。
修正数据显示,媒岸控股截至07年1月31日止的现财政年第3季度,或蒙受高达5亿5千209万5千令吉的亏损,并非早前所公布的1千零55万9千令吉净利。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7&pg=12&ac=740268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3: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Megan的名气越来越大了,连安华也提起Megan。看来,Megan名气越大,将来被抄高就越容易了。
XXXXX
交易所未及时调查假账案
安华:打击我国公信力!
日期/Jun 15, 2007 时间/06:59:24 pm
【本刊记者撰述】人民公正党首领安华依布拉欣说,我国近期发生多宗企业界丑闻,暴露马来西亚企业界管理和透明度出现问题和弊端,尽管牵涉资金近马币十亿元,但是马来西亚交易所却没有即可采取适当行动,打击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公信力。
他说,第一个丑闻是马来西亚航空货运业者“金鹏集团”(Transmile Group),该集团税前盈利比应收款项多了将近马币五亿元。
“截至2006年为止,金鹏集团所得到的税前盈利比应收款项多出马币五亿三千万元,可是马来西亚证券交易仅裁定金鹏集团暂停交易一天,没有继续追究管理层在这企业失信案中的责任。”
他说,政府也应调查“媒岸控股”(Megan Media Holdings Bhd)的舞弊和假账事件,因为这起丑闻可能造成实际净资产相差马币4亿5600万元。
![](http://www.merdekareview.com/image_files/news/n070615_14.png)
安华依布拉欣(左图)曾任我国副首相兼财政部长,他今天发表文告说,“媒岸控股”子公司Memory科技的的马币5亿8500万元固定资产也有待质疑,而“媒岸控股”目前最大的股东是管理我国所有回教徒产业的回教朝圣基金会(Tabung Haji)。
“这两宗企业界丑闻牵涉接近马币10亿元的资产,但令人惊讶的是马来西亚交易所并没有即刻采取适当的行动。”
他说,其他相关的单位如马来西亚廉政机构也没有任何反应,显然有违首相阿都拉巴达威提倡的负责任和廉洁的企业文化;而阿都拉巴达威近年尝试营造的透明和良好经商环境的努力,也证明失败。
“这引起了上市公司在呈报财务报告过程中的疑点,以致发生以上舞弊和假账事件。”
他促请董事、财政部官员和稽查员不应受到政治压力的干预,若他们向政治压力和干预低头,必须接受严厉的处分。他也呼吁马来西亚证券交易和相关单位,即刻采取行动,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以及维护我国的企业形象。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4303
XXXXX
Anwar: Kredibiliti dan Ketulusan Korporat Malaysia Dicemari dalam kes Transmile & Tabung Haji
Jumaat, 15 Jun 2007
Akhir-akhir ini telah timbul beberapa kes yang telah mencemari kredibiliti Malaysia di dalam tadbir urus dan ketelusan korporat Malaysia. Kes utama adalah syarikat pengangkutan udara Transmile Group Berhad,yang dilaporkan telah memberi jumlah pendapatan lebih setengah bilion dari angka sebenar.
Transmile telah melaporkan bahawa pendapatan kumpulan tersebut lebih RM530 juta dari angka sebenar untuk tahun kewangan 2005 dan 2006. Namun Suruhanjaya Sekuriti hanya memutuskan untuk menggantung kaunter Transmile selama sehari dan membenarkan kaunter tersebut dibuka semula tanpa mempertanggungjawabkan pihak pengurusan mahupun lembaga pengarahnya untuk salahlaku korporat ini.
Pihak berkuasa juga mesti menyiasat pembuat alatan penyimpanan data Megan Media Holdings Bhd yang telah mengumumkan salahnyata perakaunan dan transaksi palsu, yang mungkin menyebabkan pengurangan nilai perolehan bersih aset sebanyak RM456 juta. Di samping itu, nilai sebenar aset tetap Memory Tech Sdn. Bhd. sebanyak RM585 juta, salah satu dari anak syarikat Megan, telah juga dipertikaikan.
Buat masa ini,pemegang saham terbesar Megan ialah Lembaga Urusan Tabung Haji yang memegang amanah menguruskan harta umat Islam negara kita.
Kedua-dua contoh ini sahaja melibatkan nilai sebanyak hamper RM1bilion. Adalah amat mengejutkan kedua-dua kes ini berlaku tanpa Suruhanjaya Sekuriti mengambil tindakan yang segera dan sepatutnya.Situasi di mana pihak berkuasa dan badan berkaitan yang lain seperti Institut Integriti Malaysia tidak memberi sebarang respons juga sepatutnya mencemari usaha Perdana Menteri untuk menggalakkan kebertanggungjawaban dan integriti korporat. Jelas sekali langkah-langkah yang diambil beberapa tahun kebelakangan ini bagi memelihara tadbir urus dan ketelusan korporat yang baik telah gagal memberi kesan. Ini juga menimbulkan persoalan terhadap proses laporan kewangan untuk syarikat-syarikat awam yang tersenarai sehingga timbulnya skandal-skandal sebegini.
Peranan pengarah, pegawai kewangan dan juruadit mestilah dilindungi dari tekanan politik. Sekiranya mereka tunduk kepada tekanan dan campur tangan politik, hukuman keras mesti dikenakan. Saya menyeru Suruhanjaya Sekuriti dan badan-badan berkenaan yang lain untuk bertindak dengan segera demi melindungi pelabur-pelabur dan imej sektor korporat kita.
ANWAR IBRAHIM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16-6-2007 03:50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4: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5: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50 mjchua 的帖子
想不到Megan也因此提高了知名度。哈。真是我所料不及的。几好,不用花钱打广告。看来,Megan已经很有成为抄股的potential了。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6: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28 lkhlim 的帖子
你朋友有告诉你这谈话内容可以公布吗?你这位朋友是股托来的,煤暗已经10仙了,他还不忘记托他的股,真是讲理讲不通,赚够了就该收手了。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故事是捏造的,就如捏造电话内容一样~
11/6/2007那天的成交量这么大,有18.5%的票转手,可能有一部分的票是被“有心人”收去了。
哈哈哈~有心人是你们吧?这种托市是你们擅长的~
你说可能是有心人收购?别把话讲那么美,你朋友说的话要负责的!
扭曲实际状况,你这位朋友居心何在?他有放可能就没有错了吗?
lkhlim兄一帖成名,可喜可贺~![](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um/images/smilies/kiss.gif)
[ 本帖最后由 小时候胖不是胖 于 16-6-2007 06:39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6: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摆在眼前,看见了贪婪与盲从是如此的契合,应该是检讨的时候了。我不事后孔明,都有前言为证的。平常大家推荐股只,都不会告诉你要举债,要100%投资,要如此这般,只有别有用心的人会。
[ 本帖最后由 小时候胖不是胖 于 16-6-2007 07:05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時候如真的索取相當於盈賺或虧損額最高達3倍的款額,作為蒙受損失的投資者的補償,是如何機算,如果是早前賣者,不是沒得補償?
我也等好久了這報導,如果YEO真的不回來發表自已到底有沒有做,只要一旦証明假件和子公司都是他一人控制的,那他不管去那里,法律應可以把他捉回來。
MEGAN現今的主席可不是什麼小人物,現在連 安華 也拿他來講,所以SC和政府今年生效的2007年資金市場與服務法令(CMSA),賦予證監會更高的權力。
將於今年生效的2007年資金市場與服務法令(CMSA),賦予證監會更高的權力,以向涉及操縱市場、虛假交易或拉抬市場的個人,索取相當於盈賺或虧損額最高達3倍的款額,作為蒙受損失的投資者的補償。
較早前,國會通過系列法令的修改與新條例,以賦予證監會更大的權力對付企業違法行為,為投資者提供更佳的保護。
操縱市場、虛假交易,MEGAN最佳第一.
證監會在回覆《星洲財經》的電郵中表示,證監會將利用這筆款額,賠償因有關操縱行動而蒙受虧損的投資者。
將於今年生效的2007年資金市場與服務法令(CMSA),賦予證監會更高的權力,以向涉及操縱市場、虛假交易或拉抬市場的個人,索取相當於盈賺或虧損額最高達3倍的款額,作為蒙受損失的投資者的補償。
虛假交易或拉抬市場的個人,索取相當於盈賺或虧損額最高達3倍的款額.
在新法令下,涉及拉抬市場或發表誤導性文告的個人,也可能被判坐牢10年或罰款不少過100萬令吉。
新聞上幾個月前報導過MEGAN的種種事情,是在還沒發生之前。
岸控股(MEGAN,7101)子公司賬目疑遭“灌水”等,引發國內外投資者對本地上市公司的誠信產生疑慮。
不過,國內專業會計師與稽查師普遍認為,國內會計準則符合國際水平,也深受各界讚譽,因此消除市場疑慮的關鍵在於如何加強執法。
這一次如果真是YEO和有做假案的人,現在他們人人自保,有可能會有人先去自首,保障自已的利益,所以肯定會有戲看了。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买Megan是投资/投机者最大的遗憾
这样的大牛市,一生可遇不可求,
人的生命有限,最多也只经历是三五次而已。
其次,不仅的不到回酬,就连本钱也倒贴上了,
重新集资,又要花上一些时间。
举债来投资/投机的,最惨,还背负一大堆的债务。
选择了Megan,除了难忘的经验,一无是处,遗憾终身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tk75 于 16-6-2007 02:25 PM 发表
这样的大牛市,一生可遇不可求,
人的生命有限,最多也只经历是三五次而已。
其次,不仅的不到回酬,就连本钱也倒贴上了,
重新集资,又要花上一些时间。
举债来投资/投机的,最惨,还背负一大堆的债务。
...
誰也沒想到,儿子不听話,和外人合作來騙媽媽的信任,不過媽媽找來了馬來人,這馬來人來頭可不小,所以子公司的負債,現在連政治也要過問了。
將於今年生效的2007年資金市場與服務法令(CMSA),賦予證監會更高的權力,以向涉及操縱市場、虛假交易或拉抬市場的個人,索取相當於盈賺或虧損額最高達3倍的款額,作為蒙受損失的投資者的補償。
所以這當中,只要証實是子公司的控制者是誰,那他就要負起這件事情,如果連這問題也不能做好的話,那 安華 他們就會利用這次的問題大開表講,所以下來就是捉人了。
如果這次的事件,連那新機器如在找不到,那下來的連上次的報紙和股東大會里的發言者都要捉了。
下來如果是有心人把機器收藏起,文件也給毀滅的話,如果是有人要yeo下倒,而且是要越玩越大的話,那下來的問題都在yeo的事情了,如是正確是有的機器,那yeo一定會回來証明,如果是沒有這機器的話,那yeo是騙大眾了,所以二者都對投資者有利。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6: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6: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都是megan.... 难道没其他了吗???:@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7: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HD DVD的生产线其实可以改装去成产blue ray disc 的。"
不可能.
原本生產DVD的機器可以改裝成HD DVD(這就是hd dvd比blu ray 生產價格低的主要原因)
blu ray則要買新的機器
如果可以改裝就不必要花那樣的一筆錢了
看來機器造假部份可以下定論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