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upatissa

散文原创 转贴19. 他空见和自空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
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印度哲学的積聚說和轉變說,原始佛教的立场是什么?水野弘元曾经提到:
《[日]水野弘元, 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根(Indriya), 台北:法鼓文化2004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LunCong/023/263-275.htm

「根」indriya一語從梨俱吠陀時代即已存在,最初是被用作Indra(帝釋天)的形容詞或屬性。因為Indra具有最高神之自由自在的權力,所以 indriya 或許有作為其屬性的「自在能力」之意。後來進一步也被用於表示存在於人類的生命力、體力、性力、感覺力、動作力等,7 及至奧義書時代,數論哲學成立了十一根思想。

所謂十一根,即眼、耳、鼻、舌、皮五知根,語、手、足、大小便道五作根,再加上意根,十一根說在後世甚至被認為是印度的一般說。在吠檀多學派(*Vedanta)說中,也有以四內根覺(buddhi)、我慢(ahamkara)、意(manas)、心(citta)為根者,於五知根、五作根之上,再增加四內根,而成為十四根。又,在耆那教中,將靈魂(jiva)區分為一根乃至五根者,這是指具有五知根(感覺器官)的一乃至五者。8
如是,根的想法在佛教以前即已普遍存在,不論正統派或非正統派皆談到根,佛教可能是在其影響之下而討論根。


但是,在印度哲學的正統派婆羅門教中,主張轉變說,認為一切現象生住異滅的原因,皆出於宇宙最高原理─梵天,或者神格化了的梵天(早期為帝釋天等)這全知全能者的力量。因此,生滅變化的根本原動力,就在此最高原理或最高的神;而個人肉體精神各種作用的諸根,則是從這全能的力量衍生出來的部分力量。因此,雖然它們歸屬於最極究竟的最高全能者,但是具體的個別力用仍可區別出十一根。

相對於此,非正統派的沙門諸宗教,則採用積聚說,未設立作最高權力者的全能之神,而是主張現象的生滅變化,是由於物質諸要素機械性的離合聚散所致,不承認有驅動其生命力的唯一原理或實體的存在。使現象生滅變化的,不過是在於形式性、機械性的永遠不變的諸原理,例如:摩伽梨俱賒子(Makkhalī-Gosāla,宿命論的自然論者)其十二要素中的苦、樂、得、失等,與耆那教五實體中的活動原理dharma、靜止原理adharma、勝論派的同、異、和合等句義等即是。

在印度哲學二種潮流─前述有機性的轉變說、機械性的積聚說─之間,佛教如何看待這現象生滅變化的動力?佛教及至部派時代,說一切有部成立許多心不相應法等等,作為驅動現象的原理力量,這可能是受到積聚說的影響。
[211]但是,這並非佛教原本的立場。
在釋尊的原始佛教,是成立什麼以作為現象生滅變化的原動力?關於這點,似乎未作嚴密的學術性考察。釋尊學說的出發點,例如五蘊、十二處、三法印、四諦、十二緣起說等等,皆以日常用語,從常識性立場來說明。對於生滅變化的原動力,也是用當時一般所使用的常識性之「根indriya」的概念。
也就是,佛教的根說的成立,可看成是去除外道所謂轉變說、積聚說的形而上學說,從常識性、合理性的立場,作為現象變化的原動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5-2009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7# upatissa 的帖子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5-2009 07: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看不明白。。。我改天再看仔细一点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8: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8: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5-2009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2-2025 05:37 PM , Processed in 0.11157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