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peggy_str

论法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4-10-2008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4-10-2008 02:11 PM 发表

yeerrr.....作莫你跟他也搞暧昧的?


我不是故意的,他看不習慣,跳出來,開了一發閃彈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10-2008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4-10-2008 02:12 PM 发表


是的,正如你受不得一样,所以我选择适时打住。学佛闭嘴。


還是你最瞭解我。。。你是適時打住自己,又不是打住我。。。那怎麼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0-2008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4-10-2008 02:10 PM 发表


你多心而已,我学佛说话。

沧浪兄为何要学佛说话?
佛是叫我们实修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08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24-10-2008 02:14 PM 发表


我不是故意的,他看不習慣,跳出來,開了一發閃彈槍


不!我送了你们一朵莲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08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4-10-2008 02:16 PM 发表


不!我送了你们一朵莲花。


原來。。小滄滄你收埋收埋一片淨土在心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08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3# peggy_str 的帖子

学佛如何说话也是实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4-10-2008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來這裡有滄海遺珠~

回復 #42 海神之風 的帖子
看了這個,十分歡喜

細節,可以算是細膩吧。
不過,很多時候,人們走過頭了,就變成了雞蛋裡挑骨頭


回復 #48 花生包 的帖子
這裡的觀,是否屬於觀察?
用佛家的説法,就是觀察五蘊、苦等等。

哈,剛看到,師兄說了,觀念頭等
再來,是否還要觀到他們的行爲模式,怎麽[變換身份],賴以生存?

知道了這些,其實業不必怎麽去[滅],因爲這樣的[滅],也會是這些所謂的念頭[變幻身份]的行爲模式之一。



回復 #71 佐竹 的帖子
乘是交通工具、車
法也是一樣
所以,映照在湖面上的月亮,不是月亮。
湖面,只是一個工具,次要的輔助品。
一旦觀到了,就會明瞭,經典與實修既是乘。
個人的觀,始終比較重要。


暫時看到第六頁~



=================================================

越看越有味道了~
香噴噴的~
啊~

回復 #152 Vajira 的帖子
你的這個[我],比較有意思。


回復 #154 o1j2m3 的帖子
這裡的捨棄,也有意思。
最後會不會變成連捨棄的觀念都沒有呢?


回復 #167 o1j2m3 的帖子
對啊~
很多人都不認識自己~


回復 #168 素還真 的帖子
佛陀 = 名詞,也就是一個人物
佛 = 一個代號,非人非物

怎麽說呢?以佛陀所謂的[公德]來説的話,就和佛沒有分別了。真糟糕,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話語:S




回復 #169 佐竹 的帖子
安啊~
庸俗話來說的話,就是[真我]與[假我]是個共同體啦~


回復 #173 o1j2m3 的帖子
嗯... 嗯...
信心銘好像有了,謝謝!


回復 #189 素還真 的帖子
這個問題有意思、有意思

好奇問問,這裡的公德,能算是種能渡衆生的公德嗎?
如果大概的意思是如此的話,#172的答案就不一樣了。
而解脫者,純粹解脫。佛陀的公德成就了他,而能為衆生説法。

噢~ 看了#191,原來的公德[不一樣]的想法應該還是一樣了。
因爲公德,所以佛陀轉世成人,因爲人身所以成佛後能説法、傳法、教導法(什麽都好啦),讓衆生得聞,然後得以解脫。
是不是這樣說?

#195的帖子,了解啦。謝謝師兄的解釋


回復 #204 & #205 o1j2m3 的帖子
多謝對於公德的講解

回復 #223 o1j2m3 的帖子
嗯... 嗯...


暫時看到第九頁



[ 本帖最后由 幻藏 于 24-10-2008 03:5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08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24-10-2008 02:17 PM 发表


原來。。小滄滄你收埋收埋一片淨土在心裡。。。


啊!不然,你以为花生没有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10-2008 07: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6# 沧浪澈 的帖子

鹦鹉学话也是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08 08: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9# 三法印 的帖子

哈哈。。惭愧,人家是人是鹦鹉,我不敢说我懂,也不由我评论。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4-10-2008 08:5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08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4-10-2008 02:20 PM 发表
学佛如何说话也是实修。


金刚经不是有一句:若以色见我,不得见如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08 08: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4-10-2008 08:54 PM 发表


金刚经不是有一句:若以色见我,不得见如来~?


我指的是法,如来如何言语待人的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08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0# 沧浪澈 的帖子

是人就不要学鹦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08 09: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2# 沧浪澈 的帖子

你是说你在学花言巧语, 还是甜言蜜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08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4# 三法印 的帖子

谢谢关心!我相信我不懂你是人还是鹦鹉,正如你也不懂我一样。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4-10-2008 09:1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08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4-10-2008 08:56 PM 发表


我指的是法,如来如何言语待人的法。

法是通过学讲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10-2008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4-10-2008 09:32 PM 发表

法是通过学讲待人~?



不是这个意思。请善者重看我说的句子数遍,以了解我要表达的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08 09: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4-10-2008 09:35 PM 发表



不是这个意思。请善者重看我说的句子数遍,以了解我要表达的重点。

也请你ELABORTE多点~可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08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8# das 的帖子

其实就是看看佛跟人说些怎样的话罢了。我们要学他多说这些话。

第一、常作润泽语:佛陀教导我们,说话要“常作润泽语”。这样的语言,像天降甘霖,可以滋润大地,成熟万物。像唐朝德宗在听闻澄观大师宣讲妙法后,说:“朕之师,言雅而简,辞典而富……,能以圣法清凉朕心。”你的一句善言真理,像甘露润泽眾生,可以给他清凉,给他信心,给他成长,给他希望。
  第二、闻者喜悦语:说话,要说得让听到我们说话的人,都能心生喜悦。所说的内容,要给他欢喜,给他助缘。假如说得令人感到难受,所谓“蛊獷语,苦他语,令他瞋恨语,如火烧心语,能坏自身他身语”,这就不应该说了。
  第三、善入人心语:古人有言:“一语动人心。”说话要说得能打动人心,好像法水流入他的心坎,深深地让他对你的话记住。一句“选官何如选佛”,打动了丹霞禅师的心,成就了法身慧命;大颠禅师侍者的一句“先以定动,后以智拔”,也拔除了韩愈的执着,让他欢喜而去。因为听你一句话,成为做人处事的準则,作为生命中的舟航,甚至息去烦恼,心开意解,放下自在,那真是功德无量。
  第四、风雅典则语:说话的内容,要有一点风雅,要有一点格调,不能尽说些鄙俗的话。幽默、典雅的话可以增加趣味,令人愉悦;智慧、思想的话,可以自我勉励,成为人生的指路标。让听到你的话的人,觉得受用,他就肯接受了。

经典说:“远离说过、轻慢、叹毁、怨嫌等四事,修摄其心,可以得到安乐。”十善业中,口业就佔了四种,因此,能说以上这四种好话,不仅他人欢喜,自己也能得到安乐,可以说是一门自利利他的最佳修行之道。

本文转自中华励志网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4-10-2008 10:1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08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4-10-2008 09:54 PM 发表
其实就是看看佛跟人说些怎样的话罢了。我们要学他多说这些话。


但是背书与明白是两回事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2-2025 07:17 AM , Processed in 0.10863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