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晨空

佛教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11-2007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奈何桥



浑浑噩噩,朦朦胧胧之人生,随波升沉,任业流转,怨苦迷乐不知其所止;忽得人身,又成牲畜,突堕饿鬼,仍陷地狱。无奈于头出头没,颠倒沉迷而无有终时,沉溺于无量无边苦海,永无了脱之日。

故曰:“奈何桥上奈何人,奈何桥下不了生。”

奈何桥是出入地狱“无奈之桥”,千年朽木架成,高达数百仞。桥上黑风凄厉无常侍候;桥下血河汹涌、毒蛇潜伏,亡魂蹑过其上真是胆战心惊,万一堕入血河又是三途轮回之身;呜呼哀哉。

多少人们一生无大志,学来一些糊口本事,即随环境而浮沉,不知把握生命。即使用心,多在损人利己上著力。得意时,骄纵气昂,食客三千;失意时,门可罗雀,怨天尤人。眼看他平地起高楼,刹那间!见他高楼已垮了。是荣、是辱、是尊、是卑,是是非非如何是公道,无非只在茶坊酒肆笑谈中,这即谓之“奈何人生”。

背著人、我、是、非、功、过,背负沉重的业力,走到人生的尽头,依然浑浑噩噩任其浮浮沉沉,真是醉生梦死的可怜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1-2007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忘魂汤





幽魂饮过醧忘汤,忘却前生一切事,予以重新之机会。善者投进强健身,头脑聪明有智慧;恶人徒得疲弱身,神智不清且昏瞆。晦晦烟云茫茫路,判官领往轮回路;休咎福祸此时分,无奈人生莫再误。

当知,人世地狱喘息间,大气不来遂分隔。不论在世如何权高位重,甚至富可敌国,美眷如云,一旦大气不来,一切都成余事,一生维护的臭皮囊,顿时冰冷僵硬,旋即腐败恶臭,“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魂归地府,不经孟婆亭,不饮醧忘汤,一生业力清清楚楚带往阎罗殿,经审判受酷刑,滴水不漏的算老帐。

此时恶业既消,通过奈何桥,来到孟婆亭,饮了醧忘汤,使你忘却前生一切罪业,希望你重新做人,不昧良知安守本份,端正行为,下辈子别再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07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皮缺货



急急忙忙走进注册处,但闻轩声如雷,判官小鬼正熟睡,案上插屏书著「人皮缺货”四个字,令人好生错愕。

绕过注册处,乌云霭霭凝霜雾,回头望山径,摩崖深勒四行字:“为人容易做人难,再得人身恐更难,欲生福地无他处,口与心同却不难。”文浅意更显,看来十分惭愧,人人都知道,人人却放过。念佛安禅,不离清净身口意,口心端正得人身,六道三途不离此,知因知果最纯真。

唉!佛云:“人身难得,犹如盲龟头钻浮木孔。”于浩翰沧海,波涛汹涌中,盲龟钻出小木孔,逢此机缘何其渺茫也。

既得人身,若不珍惜,毕竟六道轮回现实无情,升堕沉浮于无常巨流中,多么可怜?今识轮回苦,当防罪因生。皈心清净智,精进信愿行。誓离生死海,端在一片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07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墮落簿



模模糊糊、浑浑噩噩,无数游魂于迷朦中来到另一个时空。但见空中高悬著一片大帜,书著「六畜兴旺’,十分讽刺。判官忙著核对“投胎簿”,密密麻麻尽是畜生、饿鬼之名单。满坑满谷、满箱满地各类飞禽走兽,水族虫蚧之皮囊,或胎、或卵或湿、或化投生去,令人怵目惊心。

唉!你杀它的命,它投你的身,旷劫以来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无休止。命运耶?因果耶?当慎思。

今得人身当思念,莫让来生披兽皮。轮回无情人无义,阎罗殿悬孽镜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07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魂歸處



领了牛、马、猪、羊、鸡、犬、飞禽走兽、蜎飞蠕动之躯囊,欲哭无泪,悔之晚矣!再换人身难又难,生生世世不得了。

鬼王挥洒桃柳枝,魂消魄散随流转,为人为兽各随业,因果报应毫不爽。

轮回路上奈之何,魂兮归来却不多,饿鬼畜生常是客,难得人身又错过。

可怜啊!生死苦海无尽头,头出头没亦无期。既得人身逞聪慧,妄心执著贪嗔痴。经不起财富、美色、口欲之诱惑,又为昏沉之癖习所支配,浑浑噩噩造下多少伤天害理之重罪,又勿勿忙忙带著深沉重罪到阎王殿前来报列,阎罗天子也无奈感喟说:“你又来了!”一个“又”字道尽世间因因果果、生生死死之无奈也。人啊人!你自称是万物之灵,又何尝不是万物之罪源邪?短短数十寒署,能造万劫不复之堕落。灵耶?痴耶?当好好想一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07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朝日嗥嗥,乾坤朗朗,善恶因果,乃人自召



除尽地狱业,呱呱坠地来到人间,重现了光明的曙光!《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无始劫以来所造的罪业都是习性所染致,并非本性所具有,故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当要更加珍惜,把握此身,切莫空过,再造轮回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11-2007 04: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狱变相图



地狱并非不信而不存在,也非佛菩萨而来吓唬世人,此《因果图鉴--地狱变相图》画册,乃江逸子画家警世悲愿之作,因果丝毫不爽.且看善恶报应轮回之苦.望广为流传!

江逸子老师是李炳南老师的弟子,画此地狱变相图也是李炳南老师的遗愿,净空法师的嘱托,在一年中便完成此全幅画长50米巨作,画中光是人物就有千余位,其中还有花鸟,山水,飞禽走兽,泼墨等等,在意思造诣上可以说是登峰造极,这幅画还蕴藏有很深遂的意理,足以净化人心,匡正风气,是一位艺术家用艺术对全人类最好的教化。古代孔子做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今日变相图出,希望能够唤醒全人类,唤醒所有社会人士的良知,重视因果,上净下空老法师特别的提示,个人因果,个人负责,希望大家相信有轮回,相信有因果报应,种好因得好果,种恶因得恶果,谨言慎行,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请观地狱变相图导览。

《华严经》云:“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森罗万象,无一不从吾人心性变现,是故宇宙有无限维次空间,各维次空间亦有芸芸众生,无限维次空间,即佛家云“法界”一念纯净纯善,高登极乐维次空间,一念嗔恚嫉妒,堕如地狱修罗法界,现代科学家透过极繁复的试验,逐渐发现事实真相,而释加牟尼佛于三千年前,早已将此自然法则,讲述诉明白,后人记录会集而成《大藏经》。近代画家江逸子居士禀承师训,苦心绘制“地狱变相图”,巨幅长达五十米,劝导世人明因识果,去恶修善,获得广大回响,今乃编辑精美画册,详明其要,便于读阅,及欲引人时时警策,念念提携,力挽狂澜于乱世洪流,其深悲宏智,诚属难能可贵.

。。。。。。秉着忏悔之诚,于今年春正月提笔,每当握管,总觉神随笔驰,难以自休,一年未满遂成此卷,者期间有许多不可思义之处,也有许多怵惶凄惨之状,令人不人宣述,不得不信报应之可畏,若非佛力加持是不能成就的,但愿有缘披读者,惕戒在心,深明因果不空之要道,引以为鉴,方不愧此生为人及菩萨之悲愿!_______ 江逸子

江逸子老画家的图释巨作彩色鲜丽,笔法明快,既有劝世的功效也具欣赏的价值,不论是站在哪一种角度,都是应该普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1-2007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7. 藥師佛



藥師佛,又作藥師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大醫王佛、醫王善逝、十二願王。為佛教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以琉璃為名,乃取譬琉璃之光明透徹以喩國土清靜無染污。



藥師佛與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為「橫三世佛」,亦稱三寶佛。在佛教內,東方藥師佛與西方阿彌陀佛同被視為解決眾生生死問題之兩大並行法門。藥師佛法門除同樣鼓勵命終往生淨土外,另著重蒙藥師佛願力加被以求現生即得利益安樂,增福延壽,消災免難,以免修行多所障礙。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中說:「東方過娑婆世界十恆河沙佛土之外,有佛土名為淨琉璃,其佛號為藥師琉璃光如來。」藥師佛以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為二大脅侍,化導救濟有情眾生,得到究竟安樂的境界。 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清淨琉璃光明熾燃,是成就世間光明的清淨,亦是成就出世間光明的清淨,所以他的淨土世界是淨琉璃光所成的世界。東方淨琉璃光世界的眾多菩薩是由二位大菩薩所領導,一位是日光遍照菩薩,一位是月光遍照菩薩。這兩位菩薩將於藥師佛涅盤後,依次遞補佛的位置。遞補後的名號仍然稱藥師琉璃光如來。

七佛藥師即善稱名吉祥王如來、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慧遊戲神通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有說其中前六如來為藥師如來之分身。

因尚未開悟的眾生都會有各種煩惱困擾騷亂身心,特別是貪、瞋、痴等,相互混合而產生繁雜的四萬八千種不同煩惱。由於心理方面有如此多的煩惱,因而導致生理方面有四百零四種的傳統疾病和失調,使身體受到病苦之亂。藥師佛願力的顯現是消除這些煩惱,使免於受其苦,消災延壽,滅除一切災劫病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11-2007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佛於過去世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大願,願為眾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諸根,身相端正,資具豐饒,離諸橫難等,並導入解脫,而以願滿故而成佛,住淨琉璃世界,其國土莊嚴與西方極樂世界等無差別。此佛誓願不可思議,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現,眷屬於此人臨命終時晝夜盡心供養禮拜藥師佛,讀誦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四十九遍,並恭敬如法按該經所示燃四十九燈,造四十九天之五色綵幡等,其臨命終人得以甦生續命。此種藥師佛之信仰自古即盛行。



藥師佛之形像,據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念誦儀軌供養法載,左手執持藥器(又作無價珠),右手結三界印,著袈裟,結跏趺坐於蓮花臺,臺下有十二神將。此十二神將誓願護持藥師法門,各率七千藥叉眷屬,在各地護祐受持藥師佛名號之眾生。

又一般流傳之像為螺髮形,左手持藥壺,右手結施無畏印(或與願印),日光、月光二菩薩脅侍左右,並稱為藥師三尊。此二脅侍在藥師佛之淨土為無量眾中之上首,是一生補處之菩薩。亦有以觀音、勢至二菩薩為其脅侍者。此外,或以文殊師利、觀音、勢至、寶壇華、無盡意、藥王、藥上、彌勒等八菩薩為其侍者。

依唐代義淨譯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載,藥師佛又作七佛藥師。即善稱名吉祥王如來、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慧遊戲神通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其中前六如來為藥師如來之分身。七佛藥師法則為日本台密四大法之一。如以藥師如來為本尊,修息災等法,則稱為藥師法。其儀軌與七佛藥師法相同。其三昧耶形為藥壺。

南懷瑾先生認為藥師佛本願構成東方琉璃光世界,阿彌陀佛本願構成西方極樂世界的西方國土。西方國土是你本身不敢成就或尚未成就的時候,你到他那國土裡,阿彌陀佛加庇你成就。而東方藥師佛則一開始就暗示你,要你在東方『即身成就』。藥師經的文化,其實與中國(東方)儒家、道家的思想文化,基本上是同一個東西。因此之故,藥師佛一傳到中國,便與儒、道思想一拍即合(釋迦牟尼佛說「東方琉璃光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等無差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傻凯傻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5-11-2007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晨空 于 5-11-2007 03:32 PM 发表
此佛於過去世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大願,願為眾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諸根,身相端正,資具豐饒,離諸橫難等,並導入解脫,而以願滿故而成佛,住淨琉璃世界,其國土莊嚴與西方極樂世界等無差別。此佛誓願不可思議, ...


此佛誓願不可思議,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現,眷屬於此人臨命終時晝夜盡心供養禮拜藥師佛,讀誦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四十九遍,並恭敬如法按該經所示燃四十九燈,造四十九天之五色綵幡等,其臨命終人得以甦生續命。

请问可以续命多长。。。灯和旗是要多久点燃和造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1-2007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0 傻凯傻忠 的帖子

很抱歉!老实说,我也不清楚其细节.请见谅!
这楼是以较粗浅的佛教常识与大家分享.希望让一些对佛教有兴趣的人和初学者能多了解佛教.若您找到有关资料,不妨与大家分享.谢谢!功德无量!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07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8.藥師佛十二大願

據《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記載,藥師佛在因地修持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大願(參見:《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唐玄奘譯本):



一、自身光明照無邊界;

二、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三、令諸有情悉皆圓滿;

四、令一切眾生行者安住大乘法宗;

五、令諸有情修行梵行如法清淨;

六、諸根不具者皆得端嚴;

七、令諸有情身心安樂乃至菩提;

八、由女身轉男身;

九、令諸有情消除外道邪見修習諸菩薩行;

十、令諸有情解脫一切憂苦;

十一、令諸有情隨意飽滿令住安樂;

十二、令諸有情得種種上妙衣服無諸苦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1-2007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9.東方琉璃光世界

東方琉璃光世界(簡稱「琉璃世界」)在佛教中,是指藥師佛(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淨土,又稱為「東方淨土」、「東方極樂世界」。因該處以琉璃為地,因此又稱東方淨琉璃世界。是與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相互輝映的佛化國土。



依《藥師如來本願經》所說,此一佛土「離諸欲惡,亦無一切惡道苦聲。琉璃為地,城闕垣牆,門窗堂閣,柱樑斗拱,周匝羅網,皆七寶成。如極樂國,淨琉璃界莊嚴如是。」這是依藥師佛本願所證成的依報世界。在藥師淨土裡,除了藥師佛之外,另有日光、月光兩大上首菩薩,以及八位引導眾生進入淨土世界的大菩薩。

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的時代結束之後,有未來成佛的兜率天彌勒佛,被稱為「未來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被稱為「現世佛」;東方安置著東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佛,也被稱為「現世佛」。

藥師佛和阿彌陀佛雖都被稱為「現在佛」,但藥師佛以「現世利益」為重。他以眾生的現世利益為中心,曾立下了十二個大願;當他成佛變成如來時,信守諾言,向眾生伸出拯救的手,救治現世眾生困苦。民間相信,藥師佛可幫助信徒消災、延壽、保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1-2007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20. 您是佛教徒嗎﹖

聖嚴法師 著

*****民間信仰*****

中國人填寫履歷等各種表格時,對「宗教」一欄,多半會填「佛教」二字;換句話說,多數的中國人,自認是佛教徒,除了曾經受過洗,或已參加過入教儀式的天主、基督及依斯蘭等各大小新舊教派的信徒,確知他們自己不是佛教徒外,其餘多多少少,不論由於自己或親屬等的關係,都和佛教的信仰有點淵源。

這即是說,只要不否定佛教,不反對佛教的人,就算是佛教徒。所以在中國民間而言,佛教徒的涵義很廣,因為中國人的信仰宗教,一向是開放、涵容、多元性的。例如對水、火、風、雨等的自然神崇拜,對儒家所謂慎終追遠式的祖神崇拜,對歷史偉人、名將、烈士、貞女的崇拜,對特定的石頭、樹木等的靈物崇拜,對歷史演義及神話小說中的人物及神仙崇拜,以及對各種神秘現象的鬼神崇拜等,都能互融共存。雖然孔子不語怪力亂神,而民間大眾對於這些神道的崇拜和信仰,則由來已久。這既為民間所需,縱然受到唯物論者及一神信仰者的反對,還是普遍地流行,但這些並不是正統的佛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1-2007 06: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神崇拜*****

佛教傳入中國,是在秦漢時代,當時,已經有著民間信仰的事實存在,《楚辭》之中即有各種自然神的名稱。因此,印度的佛教傳到中國之初,也只是在群神的名目中,又添增了一位西方新到的神而已。雖然由於佛經的翻譯、流通,日積月累,形成了漢文的三藏教典,闡述了佛教不是一般民間信仰的流類,但那也只是屬於研讀佛經,及真正修學佛法的人士,才會了知的事。一般人接觸佛教的諸佛菩薩,也和接觸中國原有的祖神、民族神、自然神等的態度和觀念相同。所以,在民間的小說、故事等的傳說之中,神與佛並沒有差別。例如,一般民間所知的如來佛、觀世音,都是從通俗小說如《封神榜》《西遊記》,及民間故事如《觀音得道》等書之中得知,不是直接從佛經的研讀而了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1-2007 06: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媒與乩童*****

佛教的《華嚴經》、《地藏經》等,雖也載有各種天神地祇之名,而中國民間信仰的多神崇拜,卻不是出於佛經的傳播,乃是來自所謂仙佛借竅等靈媒的降神,以及一般人所得靈異的感應,最普遍的是出於鸞壇,用扶鸞的方式,由乩童或筆生的口宣及鸞書等所示的諸神。最初多半是流傳於民間小說中的歷史人物及神話故事中的諸種神明,但佛教在中國普及之後,也有假託諸佛、菩薩、羅漢、祖師等的名字,出現於靈媒之口及鸞書之筆的。因為儒、釋、道三教的神、仙、聖、賢、佛、祖、菩薩,也都可能輪番出現於任何一個靈媒之口及鸞壇的記錄,此即把佛教也視為民間信仰的原因之一。因在民間信仰之中,已摻雜有佛祖及菩薩的崇拜了。

民間信仰對諸佛菩薩崇拜的目的,不外乎求願、祈福、消災、免難、延壽、除病,乃至求財、求子、求婚姻的美滿等,這是宗教信仰的基礎動機。將佛菩薩當作諸神崇拜,也會達成所求的目的,因為一切善神都會護持三寶,並保佑信仰三寶之人;向佛菩薩求願,即會受到諸天善神的感應,也會受到諸佛菩薩垂愍。由於佛教界普遍信仰觀音菩薩及阿彌陀佛,使得中國的民間大眾,對於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也最感親切和熟悉,故有「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之說。既然大眾以佛菩薩作為求願的對象,當然不能說他們不信佛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11-2007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僧三寶*****

其實,佛教徒是以佛、法、僧的三寶為歸信或歸敬的對象,而不是崇拜流行於民間的諸神,故在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最初度化在家信徒,即授三歸。所謂三歸,便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具體稱為歸依三寶。

佛是大覺者,他是自覺、覺他而智慧與福德究竟圓滿的人;法是由佛所說成佛的方法,以及為什麼要成佛的道理;僧是學佛求法,並且助佛弘化,廣度眾生的出家人。初成佛道的釋迦世尊,在尚未度出家弟子之前,便對兩位在家弟子,商人提謂及婆梨迦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未來比丘僧。唯有三歸具足,才能成為正信的佛教徒。

如果僅止於信佛而不信法、不信僧,那是盲目的崇拜,便和民間的神鬼信仰類似。如果僅僅探究法義而不信佛,也不信僧,那就相當於一般的學者,看書做學問,與自己的信仰無關。如果僅歸依僧,即與民間流行的認義父義母、拜龍頭大哥等相近。唯有三寶具足,才能學佛、修法和敬僧。

僧是住持佛法的代表,因為他們修學佛法,所以是具體地象徵著佛法。在釋迦佛住世時代,僧已代佛弘法,當佛涅槃之後,更需要僧來傳授佛法。僧是由出家人組成的團體,又叫做僧團,每一個出家人是僧中之人,稱為僧人,在教化的場合,僧人即代表僧團,分頭教化有緣的大眾。因此,佛是佛法的源頭,法是佛教的根本,僧是佛教的重心,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和合,才成為全體的佛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1-2007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教的層次*****

佛有現在、過去、未來,以及此界、他方的不同,合稱即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法的基點包含著殺、盜、邪淫、妄語、飲酒的「五戒」,以及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等「十善」,這些便是人倫道德的人天善法。更進一步,則為解脫生死的出世善法;更有已得解脫而仍入世住世的菩薩善法。其中第一階層的人天善法,通用於世間的一切宗教,也就是世人所指「一切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層次。至於第二階層的出世善法,是超越於人天,並且超越了欲、色、無色之三界的生死輪迴,進入了解脫境界,那就是小乘的聖人,稱為阿羅漢的層次。第三階層的世出世法,既能不受生死所縛,又能不必離開生死的範圍;能夠自由自主地來往出入於生死之間,從事廣度眾生的工作,而又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那就是大乘的菩薩境界。

一切佛寶,開示一切法寶;一切僧寶,修學並弘揚一切法寶。僧寶包含凡夫的出家僧尼、小乘的聖者羅漢、大乘的一切菩薩。倘若能歸依三寶,即能受到一切諸佛、一切聖者、一切菩薩、一切有道高僧的教導、提攜、保護、庇佑,不論是誰,不論什麼程度,都能由於各人的發心程度,和他們的善根深淺,而從三寶獲得各人所能得到的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1-2007 10: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天與享福*****

由此可見,若係善良的民間信仰,以及其他各派的神教信仰,不論信的多神或一神,只要不違背人間的倫理,並合乎生天的條件,便可歸屬於佛法的第一個層次,即人天善法。此即是教人應有人的品格,當盡人的職責,並修天福,憑藉所修人天的眾善福德,死後即能還生為人,或生天界。所以修了人天善法,總比由於專門作惡而招地獄、惡鬼、畜生的三類惡報,要好得多。

不過,人間壽命很短,最多百年左右,天界壽命雖較人間為長,仍難避免報盡而死。以佛教所見,天分三類,最上無色界,其次色界,均係修得禪定者所生;最下欲界,乃係修福行善者所生。欲界天人的壽命,從四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到他化自在天,一共六個層次,一天比一天更長。最低的四王天壽命,即以人間五十年,為其一晝夜,壽長五百歲。向上依次遞增,最高的他化自在天,以人間的一千六百年,為其一晝夜,壽長一萬六千歲。不過當他們天福享盡,即從天上壽終,還回人間,乃至下墮惡道。

享受人天福報,猶如仰天射箭,當其勢盡力竭,即下墮地面,此乃因其未出生死輪迴。羅漢則已出三界生死。菩薩則雖出世間,而還入世間,廣度眾生。唯菩薩入三界,不同於凡夫的輪迴生死,好像犯人入監獄是為服刑,司法人員及教化師雖然也進監獄,他們卻是自由之身。羅漢永遠脫離生死,菩薩雖處於生死及煩惱的眾生群中,卻不受生死的束縛及煩惱的煎熬,而佛是菩薩所成,羅漢也有轉為菩薩的可能。凡夫倘若以菩薩為榜樣,那就是見賢思齊,發心修學菩薩的法門,即成為菩薩道的實踐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1-2007 10: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正信的佛教*****

民間信仰的宗教層次,僅使信仰者求取神的救助,並未能使信仰者由自身起而自救救人。佛教的信仰,既能使信仰者有求必應,更能使信仰者淨化自己、強化自己,也能效法救人助人的菩薩與佛,更能成為菩薩與佛。中國是大乘佛教的化區,信仰佛教稱為學佛、修法、敬僧的「三寶弟子」,「佛」是菩薩道的究竟圓滿者,菩薩行是「佛法」化世的軌範,「僧」是住持佛法的代表。

民間信仰的宗教行為,確有其存在的功能和流行的價值,唯其既無教義的依準,也無教團的約束,更無教師的誘導,僅靠靈媒、乩童等的操作,好則可以配合善良風俗,否則也能破壞善良風俗,腐蝕人心。佛教則不然,既有悠久的歷史,也有層次分明的教義和教儀;既有二千六百年前出生於印度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也有代代相承的教團及教師。釋迦牟尼世尊,是歷史明載的佛寶;佛教教義和教儀是法寶;佛教的教團和教師是僧寶。唯有信仰三寶及歸依三寶,才是正信的佛教徒。

那麼請問:您是正信的佛教徒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2-2025 07:58 PM , Processed in 0.11012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