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面包说

srO 顶礼佛经一部 Orz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011 09: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 。
面包说 发表于 20-1-2011 09:05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南无尽虚空遍法界常住三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1-2011 09: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面包说 于 20-1-2011 09:50 AM 编辑

"当观利养。舍离智断。堕于地狱。饿鬼。畜生。阎摩罗界。诸恶道故。"

。。。待续


面包小语:

我们读了这一句经文,对于我们佛门学生来说,的确要了解得透彻,否则这一句经文常常会变成别人攻击的内容,所以今天我们刚好遇到公共假期,那么我们就花常一点的时间一起来学习这一句经文。

这一句经文说明,在佛门里面贪图利养果报就在三恶道里面,那么这里面的道理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佛法的教学是要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最基本的是教导一切众生如何断恶来远离三恶道的果报。我们知道众生迷惑啊!如果没有人教导,没有善恶的标准,一定是随着自己的标准来做事。如果大家还不太明白那么面包此地就引用一个美国的青少年问卷调查来说明这个善恶的标准的落差。

这是一个美国现实的青少年的心理调查报告。在拜访的八千多个人当中,有71%的学生作过弊,68%的学生跟人家打过架,35%的学生曾经在商场里面偷过东西。

而这个心理访问最后一题提到「您觉得您的思想高尚吗?道德高尚吗?」这是最后一个题目。而所有八千多个受访的中学生的回答,有96%的人说我的道德很高尚。

不知道诸位朋友有没有听清楚,71%的学生作过弊,68%的学生打过架,35%的学生偷过东西,但是却有96%的学生觉得他品德高尚,诸位朋友,他依的是谁的标准?自己的。


在这种现象之下,那么我们知道,如果依据自己的标准,我们都不会是善人啊!所以佛陀大慈大悲,为我们把这桩事情说出来,就是为了让我们知道好歹啊!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知道了以后我们的前途才有希望啊!否则人人都依着自己的好恶,那么我们前途危险啊!

知道了佛法对众生的影响是远离三恶道之后,那么我们再看回去经文,为什么在佛门里面贪图利养会下三恶道呢?

佛法教导人远离三恶道,那么现在我们在佛门里面贪图这个利养,要知道世间没有愚人,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知道我们在干些什么!当信徒们看到这些贪图利养的事情之后,大家对佛法都失去信心,都以为佛法只是为了赚钱的一种手段,所以对这个善恶的标准产生怀疑。怀疑了以后当然不会依教奉行,结果就是造作恶业,往三恶道去了。

所以贪图利养的人过失在什么地方呢?就在影响了信众往三途去,结果自己也不免难逃这个恶果。并不是佛陀定给这些人的罪啊!我们自己要十分清楚,一切还是自作自受啊!

我们要知道,说这些果报的结果是什么呢?于人结怨啊!谁喜欢听这些因果的道理呢?有些人攻击佛教,说我们拿这些因果的道理来吓人,其实这个是什么呢?这个是以他自己的心量来测度别人的心量啊!

面包在此地也打个比方,假如今天你得知邻居的儿子在外面贩毒,那么你会不会去告诉你的邻居呢?假如跟邻居的关系不是很熟,那么我们绝对不敢去说啊!至少要熟悉到一个程度的人我们才敢去说啊!

今天释迦牟尼佛也一样,如果我们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那么释迦牟尼佛也不会为我们说出这个因果的道理。就是因为我们尊敬佛陀,所以才能接受这个事实啊!这是人之常情,我们不能不知道。

再说因果这个现象不是佛陀定下来的,就算我们相信因果了,也不是说给了佛陀钱财因果就会消失,所以难道佛陀真的是太闲空要吓我们消遣我们吗?

如果别人骂我们迷信,那么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相信因果的确是迷信啊!因为因果的现象就算是大阿罗汉也未必说得清楚,更何况我们只是凡夫。所以我们说信佛啊!自己是凡夫没有智慧,所以要相信佛陀,否则我们信佛来干嘛呢?我们相信佛陀大慈大悲不会欺骗我们啊!

而且这个迷信因果对于社会国家有没有伤害呢?没有啊!一点伤害都没有。相信因果的人不会去造恶!那些叫我们不相信因果的人目的在什么地方?我们要自己冷静想想,这个毁谤因果的人到底存的是什么心?

所以对于这些道理了解之后,我们学佛就踏实了。好了,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11 06: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1# 笨蛋18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11 06: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观利养。与提婆达多。乌陀洛迦。同于法住。堕恶道故。"

。。。待续

面包小语:

相信法音的同学对提婆达多并不陌生了,提婆达多是佛的堂弟,专门与佛作对。他嫉妒释迦牟尼佛,他就是不舍利养,最后是堕阿鼻地狱。“乌陀洛迦”是恶鬼名,他所作恶所受的果报,跟提婆达多是同类的。

如果我们今天在佛门里面贪图利养,我们就跟提婆达多、乌陀洛迦同于法住,将来必定堕入恶道。

所以我们今天学佛了,我们自己心里头要明白,我们自己的前途是谁为我们选的呢?我们自己选择的啊!

在还没有学佛以前,对于善恶的标准模糊,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待人处事。今天学佛了,如果还是依旧照着自己的习惯来待人处事,那么学佛就浪费了,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把握好这个机缘,好好的来把佛法实践在生活上。没有把佛法实践在生活之中,那么学佛就得不到好处了,顶多是与佛结个善缘,这一辈子还是没有办法得到佛法的利益。

譬如佛陀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要离我相、人相这两种相来说。我们今天看别人如果还是不顺眼,看别人还是都是错的,只有自己才是对的,那么我们就没有离开“我相”和“人相”了!因为讨厌别人的是谁?是“我”。被“我”讨厌的是谁?是“别人”。

所以我们读经都很顺口啊!但是经文的意思我们要去了解,要去实践,否则就等于是白白浪费了读经的这个机缘。

今天能够为自己选择前途的只有自己,换句话说别人也一样。纵然我们知道别人做得不如法,那么选择权还是在别人自己的手上。我们与其浪费时间去批评指责与人结怨,那么还不如自己与别人结个善缘,也省却了自己的烦恼增长。

所以今天佛陀这句经文给我们这个启示,希望我们都能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因为路还是要靠自己走,佛陀只能为我们指出一条明路而已,这要靠我们自己冷静去思考反省,然后把佛法实践出来,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11 07: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面包说 发表于 21-1-2011 06:39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南无常住三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011 05: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5# 笨蛋18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2-1-2011 05: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弥勒。初业菩萨。如是观察利养过失。乐于少欲。不生热恼。"

。。。待续

面包小语: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如果我们初学者能够这么样的来观察利养的过失,那么我们就能够乐于少欲,也就是心甘情愿过低物质享受的生活,而且能够减少很多的烦恼。

那么我们读到这么一句我们也联想到,前面佛陀教导我们的,不说别人的过失,尤其是出家人的过失,我们更不能说。为什么呢?前面经文已经教导得很仔细了,经文摘录如下:“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见在家。出家。菩萨乘人。以五欲乐。游戏。欢娱。见受用时。终不于彼。伺求其过。”

这句经文难道是要保护出家人?难道是佛陀要护短吗?

我们看今天的经文说什么我们明白,佛陀的教诲是要我们得利益,肯定不会为自己。我们说别人过失,尤其是出家人过失,我们会得到什么呢?我们自己要仔细想想啊!得到烦恼和业障啊!

我们知道自己还没有智慧,一个人还没有智慧总会以为别人都是错的,天下只有我一人是对的。当这种心态生起以后,我们看别人还能够看得顺眼吗?所以今天说别人的过失,我们自己本身对于佛法的修学就有障碍了。这就等于把别人的不善变成我们自己的不善了。

更何况佛陀已经告诉我们“慢心”或者高傲心是一种严重的烦恼了,我们说别人过失还不是在增长烦恼吗?而且说出家人过失不就等于是破坏佛门形象而已吗?我们要冷静的思考自己说别人过失的目的何在?否则就真的是在随顺自己烦恼而已,学佛人能够随顺烦恼生活吗?

所以我们今天读佛经,要读一句做一句。否则我们表现出来的样子都不像学佛人了,那么我们凭什么说自己是佛陀的学生呢?

所以今天我们还是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断恶修善,离苦得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1 08: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面包说 发表于 22-1-2011 05:43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1-2011 07: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8# 笨蛋18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011 07: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面包说 发表于 23-1-2011 07:36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2011 08: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以故。弥勒。少欲菩萨。于一切过。皆悉不生。"

。。。待续

面包小语: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少欲菩萨,或者换句话说物质生活简单甚至清苦的修行人,不会去犯过失啊!

我们知道,贪是造恶的因啊!人如果有贪念,其他一切的恶事,就从这个贪念而生出来的。

假如一个人愿意舍弃贪这个烦恼,那么对于一切的恶事也就不会去做了。

大家看到贪这个字普遍的印象就是贪财贪名贪利,但是贪这个字范围是很广泛的。譬如说今天我喜欢说别人过失,这个是不是属于贪呢?要知道“喜欢”说别人过失这个“喜欢”就等于贪了。

如果大家说面包这个人乱说话,“喜欢”说别人过失怎么属于贪呢?那么大家可以想想看,说别人坏话属不属于过失?如果是的话那么“少欲菩萨”会不会说别人过失?假如这句经文里面说少欲菩萨不会犯一切过失,那么当然少欲菩萨不会说别人过失因为少欲菩萨没有贪心了。所以大家想想看“喜欢说别人过失”属不属于贪心呢?换句话说就是“贪”说别人过失啊!

前面经文面包已经重复了很多遍,说别人过失对于自己是一种伤害。大家想想看,佛经里面佛陀有没有到处去说别人过失呢?

今天佛法那么衰,都是由于我们佛弟子总喜欢说别人的过失,尤其是佛教人物的过失。大家想想,为什么佛门那么大,佛教里面的好事情也很多啊!为什么我们专挑不好的来说而不去说好的呢?那么我们要问自己了,我们这么样子来做是不是很有问题呢?难道我们要看到整个社会对于佛法失去信心我们才心甘情愿吗?

所以我们知道,外面的力量是绝对无法破坏佛法的,能够破坏佛法的绝对就是我们这帮挂名字的佛陀弟子啊!

假如今天我们还是随顺自己的贪念,也就是喜欢说别人过失的这个贪念来过日子,佛法在我们这帮人的整治之下,肯定无法兴旺起来。

如果我们真的觉得什么法师犯了什么过失,我们要如何处理呢?最慈悲的方法就是去找这个法师当面说清楚啊!否则我们在人家背后喋喋不休的做什么呢?如果说为了让别人知道这个过失而避免去违犯,那么我们自己要想想了,假如我们自己都清楚知道这是过失了,那么别人难道就不会知道吗?难道我们真的比别人还要聪明还要有智慧吗?不见得啊!那么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又在哪里呢?

所以今天佛法的兴衰就决定在我们自己的手上,我们要好好思考自己是要舍弃自己的贪欲不说别人过失还是要随顺自己的贪欲来说别人的过失破坏佛法,选择就在我们自己。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2011 06: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0# 笨蛋18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2011 06: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堪为诸佛。清净法器。"

。。。待续

面包小语:

今天我们学佛,为什么都好像学的不得力,处处还是遭到烦恼的侵害?处处与人结怨仇?难道学佛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我们自己要想想看,学佛人真的会遭到别人的讨厌吗?学佛真的会越学对别人越看不顺眼,对待别人反而没有慈悲心了吗?

假如我们今天学佛真的学到了一大堆烦恼,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了,佛法到底要如何去修?如何去学呢?

今天这句经文教导我们,在佛门里面,尤其出家人要远离这个利养,那么就可以成为清净法器。读了这句我们了解到,要学佛接受如来大法,首先要做到的是断除自己的烦恼。烦恼断除了或者说远离了烦恼的根源,那么我们学佛才得受用。否则纵然我们学佛了,也说得天花乱坠,可是我们对于佛法却完全是体会不到,那么就得不到佛法的受用了。

就好比今天我们在家居士最常犯的一个错误,自赞毁他。我们常常都把自己摆在第一位,以为自己是绝对是正确的,是“正法”,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个已经是严重的“我慢”烦恼了。可是不只是如此,我们口里还要毁谤别人,批评指责别人,破坏别人的道心。这个罪过就严重了,我们冷静的想想,自己是不是在破坏佛法呢?佛陀当年在世是不是也毁谤批评指责恶见比丘的呢?那么我们是不是在学佛呢?我们自己要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事啊!对自己要负责任啊!

所以今天我们要知道,自己的生活,待人处事,一点一滴,决定了我们自己学佛的资格。如果我们还是依旧过着“我喜欢怎样就怎样”这种日子,我们绝对没有办法接受佛陀的教诲。纵然嘴巴说得很动听,很高深,对于佛法我们是一点都入不进去的。

所以今天读了这一句,希望我们大家努力的来修正自己,成为清净法器以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2011 09: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面包说 发表于 24-1-2011 06:03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南无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011 06: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4# 笨蛋18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 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 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 buddhass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011 06: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不系属。在家出家。"

。。。待续

面包小语:

我们今天读了这一句,我们知道,果然依教奉行佛陀的教诲,那么我们就是佛陀的好学生,那么出家在家有没有关系呢?佛陀今天这句经文告诉我们,没有关系啊!

我们知道这个世间各行各业是百花齐放,那么出家是个什么样的事业呢?出家人是不是哎呀这个感情出现问题,经济出现危机,或者说像武侠小说里面干了什么大坏事的恶人要忏悔才去出家呢?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出家理由。

我们看看释迦牟尼佛就是一个出家的好样子。释迦牟尼佛是为了苦难的大众所以出家去寻找一个解决的方法,所以最后他老人家找到了方法以后就到处教学,利益大众,这是正确的动机。

那么大家或许看到佛经里面记载佛陀有好多富丽堂皇的精舍,所以我们出家了都想建一个大道场,其实释迦牟尼佛当年哪里有建道场呢?

当年佛陀讲经的场所都是地方人士暂时借出来的而已。释迦牟尼佛三衣一钵,一个地方讲完了就换另一个地方,多么的潇洒,多么清净。所以佛陀并没有从讲经说法得到金钱财产的利益啊!

所以出家是什么样的事业呢?到处教学,而且是不分种族文化的平等教学。这是一项不求回报的社会义务教学工作。帮助社会大众破除疑惑,断除烦恼。

所以想要承担这项工作的人选择出家,那么这个是正确的选择。假如今天出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就违背了前面经文所教导的,“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那么我们看到出家人就很容易被物质金钱所迷惑啊!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不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广大群众,那么还是在家修行好啊!要知道出家的因缘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要好好考虑才可以啊!

那么我们看到出家人要做什么想法呢?看待出家人不要去看出家人个人的生活行持,我们看到出家人应当想到佛陀的教诲,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到清净戒律,有没有做到佛陀教诲。这是一种提醒,而不是让我们去批评指责。我们要知道,这个僧人的形象是佛法的代表,我们恶意去批评的话,那么我们对不对得起释迦牟尼佛啊?为什么说对不起呢?因为我们在破坏佛的形象,你说我们这种行为愚痴不愚痴?糟糕不糟糕呢?

所以今天读了这句经文,我们要好好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也要好好来护持三宝,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佛陀弟子应当有的责任与使命,这是我们佛门弟子应该要知道的事,希望大家共同来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1-2011 08: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 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 ...
面包说 发表于 25-1-2011 06:31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南无三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2011 06: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7# 笨蛋18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2011 06: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住于真实。最胜意乐。"

。。。待续

面包小语:

今天这一句经文告诉我们,远离了利养或者说贪欲,我们得到什么利益呢?得到胜意乐。

我们知道,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今天没有车子,就想了,我如果有一辆国产车就已经很不错了。当自己买了国产车以后,供期也快完了,就会想,如果换一辆日本车就好了,性能好又省油。结果真的换了日本车以后就想,日本车好像很普遍啊!如果有能力我就换一辆跑车,多么拉风。结果是得到越多就越贪心,完全忘记了买车的目的是什么?车子其实就只是一种代步工具而已啊!头脑就越来越不清醒了。

所以远离了利养或者说贪欲以后我们的头脑清醒啊!清醒了以后学佛就得力了!为什么呢?我们看看贪心的人就大概明白一些,这些人以为这个身是自己,以为财富是永恒的,结果每天都拼命的赚钱,结果社会里面一些清醒的人就会感叹,“年轻时候用命来换钱,年老的时候用钱来换命”,那么我们自己冷静的思考一下,这种人学佛会得利益吗?

那么什么是真实,什么是最胜意乐。老实说我们现代人很难明白啊!也许很多人以为去舞厅跳舞,吃山珍海味是快乐,热恋是快乐,那么其实这些快乐是什么呢?这些就好像毒品刺激,刺激你一下,后遗症就来了。

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呢?我们的先人聪明,论语第一句就告诉我们“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学了用在生活上是最快乐的事情!

我们今天学佛了,或多或少都会感觉到,学佛用在生活上真有用处。什么用处呢?烦恼减少了,以前都喜欢与人对立,现在没有了。佛法教导“无我”,我都没有了,哪还会与人对立呢?

我们想想,少一个敌人,就多一个朋友。现在佛陀教导我们不与人对立,就算是坏人我们都要有慈悲心,那么全天下不就都是朋友,你们说这个多快乐啊!

所以远离利养的人心清净,学佛就得力,当然就得胜意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11 1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面包说 发表于 26-1-2011 06:33 AM



    哈哈哈哈哈哈,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2-2025 10:39 PM , Processed in 0.12908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