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0-2-2011 08: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笨蛋18 于 10-2-2011 08:55 AM 编辑
回复 笨蛋18
南无地藏王菩萨
面包说 发表于 10-2-2011 06:27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2-2011 06: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2-2011 06: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心质直。无有谄曲。于五欲中。亦不放逸。见其过故。" 
。。。待续
面包小语:
在佛门远离了利养或者说我们学佛远离了贪欲,那么就会得到这个利益,什么利益呢?质直心,或者说真诚的心而且没有谄曲,或者说没有虚伪巴结人的心。而在五欲之中,也就是财、色、名、食、睡,这个人不会放逸,因为他见到了五欲的过失。
我们听过一句话,“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这句话说得很好啊!我们仔细想想,人在什么时候会说阿庾奉承的话呢?就在为求得到自己利益的时候啊!这件事情不难发现,因为面包以前也是打过假期工,为了把产品卖出去,真的是什么话都可以说啊!
所以反过来说,当一个人对我们或者说对别人没有企图的时候,这个人的心自然就真诚了。如果要说有企图,那么既然这个人学佛了,他的企图只能是随缘帮助苦难大众离开苦难而已啊!
那么当一个人已经不再为自己的利益作打算的时候,这个人自然宁静致远,想得比较透彻、看得比较清楚了。当一个人想得透彻看得清楚以后,自然对于佛经的道理就明白了。所以对于五欲自然就不放逸了,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个人真正明白五欲的过失。
我们自己也读了许多佛经,但是为什么我们很多教诲都做不到呢?说句实在话,我们并没有真正明白佛经里面的意思。要真正明白佛经的道理,佛经上面所说的我们应当统统都做到啊!
也许大家还是怀疑,佛经上面的道理我明明都明白,但是我就是做不到啊!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一个人假如真正明白了怎么还会做不到呢?逻辑上讲不通啊!
就比如今天我们解答数学题,数学题很难很复杂,但是我们花了几天的时间来思考求证这个问题,答案出来了只是短短几个数目字。好了,请问这几个字需要多久时间来写呢?可能五到十秒的时间。答案写出来容易吗?不难啊!但是解题很难啊!难是难在解题啊!
所以我们读佛经我们知道,佛法一个念头转过来就觉悟了啊!就好比把数学题的答案写出来。而要理解佛经的道理难啊!就好像解答复杂的数学题目要花很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求证一样。
所以今天读了这一句,我们真的要深入去读经才能有成就啊!什么成就呢?做到佛经的教诲是成就啊!希望我们今天还是读一句,认真努力的去实践一句,做个质直无有谄曲的学佛人。 |
|
|
|
|
|
|
|
发表于 11-2-2011 08: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菩萨
面包说 发表于 11-2-2011 06:19 AM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2-2011 05: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4# 笨蛋18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2-2011 06: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说修行。能住圣种。" 
。。。待续
面包小语:
这个人在佛门里面远离利养或者贪财物贪供养,就能够如佛所说的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而且能老实的遵守佛陀所教导的四圣种,(1)以菲薄法衣为满足;(2)以粗粝斋食为满足;(3)以简陋床榻为满足;(4)喜欢闻思修行。
我们知道,佛陀并没有教导我们修苦行,但是一个人纵然日子不能过得太苦,但是也不能过得太好,就像佛经里面的形容一样,琴弦不能调得太紧,但是也不能调得太松。一定要调得刚刚好,这样才能调出好听的声音出来。
那么今天我们过的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呢?我们穿的衣服款式过时了我们就要买一件新衣裳,一天要吃好几餐,不但吃很多次,而且都追求自己喜欢的食物,不好吃的绝对不吃。而这只是其中两个比较明显的例子。
那么我们要看了,那么什么才是刚刚好的标准呢?那么我们就要依照释迦牟尼佛的标准来生活了,纵然我们一时间做不到,那么也要朝这个方向去努力。比如说睡眠,我们总不能看到释迦牟尼佛老人家从晚上十点睡到凌晨两点总共四个小时,而我们自己却睡到八个小时,这个说不过去啊!这个就是前面上一句经文所说的放逸啊!
所以真正明白了这个标准以后以后,我们生活行为有规范啊!佛陀教导我们远离利养,我们就远离利养,因为利养是最直接影响最大的祸害啊!远离了之后心清净了,自然能够深入了解佛法,了解了佛法自然能够欢欢喜喜没有怀疑的依照佛法来过日子。依照佛法过日子,这个人真正快乐啊!这个快乐不是世间五欲六尘的快乐能够相比的啊!
所以我们学佛有没有得到利益自己要清楚,这件事情骗不了人的。我们只要问自己几个问题就可以了。我们学佛了以后遇到恶人恶事心里面还会不会生烦恼呢?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事自己还会不会产生贪爱呢?假如还是跟学佛以前一样的话,那么我们学佛真的可以说是没有进步,只不过挂个名字招摇撞骗而已啊!
佛法教学主要是自己学了自己得利益进而影响别人来学习然后也得利益。今天我们自己学佛还是烦恼不断,那么我们拿什么来帮助别人呢?就算我们拿着佛经告诉别人别人也不相信啊!
所以今天学佛了,希望我们也都能好好的遵守佛陀教诲,能如说修行,能住圣种。 |
|
|
|
|
|
|
|
发表于 12-2-2011 10: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面包说 发表于 12-2-2011 05:31 AM 
哈哈哈哈哈, 南无阿弥陀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2-2011 07: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2-2011 07: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梵行者。亦当爱乐。" 
。。。待续
面包小语:
远离利养这个人,与他一起学佛修行的人都会非常欢喜这个人,赞叹这个人。
在还没有深入佛法以前我们读了这句经文不免要怀疑,远离利养跟这个人际关系有什么关联呢?这个是不是迷信啊?但是当我们学佛日子渐渐久了,对于人情事故也深入了一些以后我们就明白了,这句经文不但不迷信,而且有着道理在里面。
所谓是“鼓钟于宫,声闻于外”,有人在一个房子里面击鼓,虽然我们在房子的外面没有看到这个鼓,但是我们却清清楚楚的听到了这个鼓声。听到了鼓声我们当然知道,这个房子里面一定有人在打鼓。
所以我们学佛做人也一样,我们内心里面想的,我们的所作所为,虽然我们以为别人不知道,但是其实别人都清楚明白的看到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没有不透露出我们内心的想法与修养。就好像上面的比喻,我们内心有想法的时候就好像击鼓一样,纵然别人看不到我们的想法,但是我们所说的话所做的行为就像鼓声一样,别人看了就明白了我们内心的想法,这个是绝对骗不了人的。
举个例子,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他的脸马上变得很丑陋很凶恶,这个是最明显的例子。而当一个人在与人吵架的时候这个就更明显了,马上透露出这个人的修养到什么地方了。
所以我们学佛了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修行到什么地方绝对是欺骗不了别人的。我们所能够欺骗的只有自己而已。
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对于今天这句经文我们就更明白了。明白什么呢?所谓是“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这个桃树跟李子树都不会讲话,不会做促销,但是别人都怎么样呢?别人远远看到了桃树跟李子树都会过来欣赏花跟果实。而人们在这些树的下面走来走去就慢慢形成了一条小路。
这个就好像我们学佛一样,假如今天我们依教奉行,虽然没有人为我们宣传,但是别人看到了我们的一言一行,也都会十分的欢喜我们赞叹我们,这个是一定的道理啊!
所以今天我们学佛了,我们的同修没有欢喜我们,那么我们就要反省了,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我们自己要对照佛经,自己还有哪一些没有做到,要赶快努力去做啊!自己没有对照佛经,别人是不可能来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别人不肯告诉我们,而是我们自己真的能够接受相信别人的劝告吗?这一点我们自己要好好的想想啊!自己修养都不好了,别人来说我们的缺点我们怎么受得了呢?所以别人知道我们修养不好,难道还敢为我们指出缺点吗?
所以今天读了这句经文,希望我们还是要认真努力,学习与实践佛法。 |
|
|
|
|
|
|
|
发表于 13-2-2011 09: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面包说 发表于 13-2-2011 07:12 AM 
南无释迦牟尼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2-2011 06: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0# 笨蛋18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2-2011 07: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弥勒。若有菩萨。智慧聪敏。于此功德。能如是知。以胜意乐当舍利养。以胜意乐住于少欲。为断贪爱而发起故。" 
。。。待续
面包小语:
说完了远离利养的利益之后,佛陀就为弥勒菩萨说道,如果有菩萨真的是有智慧又聪敏的话,那么对于远离利养的功德就会清楚明白了。而明白了以后就会欢喜舍弃利养或者说放下利养,过低物质水平的生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为了断贪爱这个烦恼啊!
这里面有一个词大家要注意的是“功德”。什么是功德呢?是不是我们把钱捐给别人就是功德了呢?这个也很难说。假如我们依照金刚经的教诲去行善布施,也就是虽然行善却不著行善这个相,也就是不会一直想着:“我在做善事”,那么这个就属于功德了。如果做了好事念念却想着我今天做了多少的好事那个就属于福德了。
而今天这句经文里面的“功德”代表的是什么呢?六祖坛经里面的解释十分的好,“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那么功德就是在我么自己修正自己的起心动念,进而到外表的行住坐卧言谈举止。所以功德在什么地方修呢?就在我们一言一行,每个念头的当儿,要时时提高警惕啊!佛陀教导我们应该做的我们要认真努力做到,佛陀教导我们不应该做的我们连想都不敢想,这才是修功德啊!
而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舍离利养的功德之后,我们怎么会不欢喜接受佛陀的教诲,欢喜放下呢?
所以今天我们读佛经可以说真的是还不明白佛经的道理,如果真正明白了,我们怎么还敢去伤害一个众生,还敢与一个众生结怨仇呢?就好像今天这句经文的教导,明白了远离利养的好处以后,我们绝对欢喜信受佛陀的教诲啊!纵然我们今天还不能100%接受佛陀的教诲,但是我们希望自己天天读经,那么久而久之,我们的观念就会慢慢改过来,那么才有办法修正自己。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努力再努力。 |
|
|
|
|
|
|
|
发表于 15-2-2011 08: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面包说 发表于 15-2-2011 06:51 AM 
哈哈哈h哈哈,南无观世音菩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2-2011 06: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2-2011 06: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面包说 于 22-2-2011 06:21 AM 编辑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
"世尊。云何名为愦闹中过。若观察时。菩萨独处闲静不生热恼。" 
。。。待续
面包小语:
首先要向各位同修问好,因为最近router出现问题,所以没有办法为大家做学习报告。所以说世界上的事情真的是无常,没有办法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啊!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人不能不放下自己控制的这个念头,假如放下了控制的念头,那么当下就得自在了。我们学佛人不说“自由”而说“自在”,因为自己的自由往往妨碍别人的自由。我们自己从自己心里面放下,那么纵然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不自由,但是确实心里面是自在的。
好了,今天我们再继续学习这部经典。我们从今天这句经文里面,还是看到弥勒菩萨大慈大悲的为我们请法。为什么弥勒菩萨要再一次发问关于愦闹的问题呢?怕我们忘掉啊!
纵然我们记得,但是我们凡夫就是如此,学佛不老实啊!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也听佛的话,但是一旦佛陀的教诲我们无法接受的时候,也许我们就怀疑了,心里面就想了:“这句话是不是真的佛陀说的啊?”。所以佛法的教诲就需要我们自己不断的去判断。
而弥勒菩萨也许担心我们真的没有仔细去思考这个问题,不愿意离开愦闹的场所,所以特别又再请示佛陀这个愦闹的过失。而且还为我们表明了,如果我们观察到或者说真正明白了这个喜欢凑热闹的这个过失,那么我们才能够独处闲静,不生热恼啊!
我们如果真的要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也许我们有同修去过深山的佛学营或许能体会。在山林里面自在啊!真的是心平静,学佛都特别有感受,体会特别深刻。一旦回到闹市里面,又接触了许许多多的人,心情又变成跟以前一样乱糟糟了。
前面经文我们学习过,要在这个时代安稳的学习佛法,佛陀告诉我们一定要远离惯闹的场所,所以如果明白了惯闹的过失,那么就能够帮助我们远离惯闹。所以希望我们接下来好好的来学习,以便成就自己,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
|
|
|
|
|
|
|
发表于 21-2-2011 1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面包说 发表于 21-2-2011 06:04 AM 
hahahahahaha,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2-2011 05: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2-2011 06: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面包说 于 23-2-2011 06:23 AM 编辑
佛言弥勒。
"初业菩萨。应当观察。愦闹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独处闲静。不生热恼。" 
"弥勒。云何名为乐于愦闹二十种过。一者。不护身业。二者。不护语业。三者。不护意业。" 
。。。待续
面包小语:
昨天我们看到,弥勒菩萨大慈大悲,因为知道我们凡夫根性不利,虽然听过了前面佛陀教导我们远离热闹的地方,但是我们听了放不下啊,所以特别又再为我们请示佛陀,这个热闹的地方对我们有什么坏处,目的是希望我们听了之后能够理解里面的道理,然后老老实实的依教奉行。
而佛陀也很慈悲,弥勒菩萨请示了以后,佛陀接着告诉弥勒菩萨,初学佛的人,应该要观察到喜欢去热闹的场所有二十种过失。如果真的能够观察到或者明白这个过失,那么自然的这个人就愿意过单独闲静的生活,从而不生烦恼啊!
接着佛陀为我们开示说,第一项是不护身业,第二项是不护语业,第三是不护意业。
首先我们学佛最重要的是了解,为什么我们要保护自己的身语意三业呢?这一点很重要啊!如果连这个都搞不清楚的话,那么我们学佛就不是学佛了,搞了一辈子很可能就变成了“佛学”,只是增长一些佛学知识而已,这样学佛我们就得不到真实利益了!
那么什么是身语意三业呢?
业就是造作,这个业实在讲就是事,我们正在造作的时候叫事;事做完了,那个结果就叫做业,叫事业。事有善、有恶,因此这个业也就有善有恶。而造作的工具,身口意,这是工具!心里面起心动念是造业,意业。心里头造业,起一个善的念头,你造了善业;起个恶念,你就造了恶业,起心动念都在造业;口里面言语,叫口业;身体的造作,叫身业。而业会决定我们未来走向哪一道,所以对我们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保护这个业啊!保护这个业意思就是希望我们不要造恶业啊!
怎么保护自己的身语意三业呢?
佛陀在无量寿经上教导我们,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啊!我们天天去热闹场所,譬如说我们在家人去跳舞啊!身体的行为其实影响着我们的心念啊!跳舞失去平静啊!
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啊!不可以讲别人是非,乃至于不能批评别人!为什么呢?当我们批评别人的时候,自己心里面一定是认为“我比别人好”啊!当自己一直认为自己比别人好的时候,心里面已经生烦恼了!什么烦恼呢?“我慢”这个烦恼啊!所以佛陀在这部经的前面已经告诉我们了不要说别人过失啊!自己真修行的话一定是要找自己过失,这才是真修行啊!如果都看别人过失批评别人,这个修行人是假的,不是真的!
而一个人天天在热闹场所,自己难免会沾染上是非人我,批评指责,这个在热闹人多的地方最明显啊!所以在热闹场所容易犯这个过失。
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啊!我们的思想要清净,可是如果天天还是接触一大堆的人事,那么又怎么清净得了呢?这点我们要认知清楚啊!
所以今天读了这句经文,我们总要想办法保护我们自己的身语意三业啊!而这个办法表现在外面的形象上就是远离惯闹啊!纵然我们在家人一定要工作,但是在工作场合别人讲是非的时候,我们要远离啊!也不要去问去打听,打听就错了。
好了,希望我们大家继续努力,好好老实的来学习佛法。 |
|
|
|
|
|
|
|
发表于 22-2-2011 07: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面包说 发表于 22-2-2011 05:41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南无普贤菩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2-2011 06: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9# 笨蛋18
南无九华山幽冥世界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