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如何与达赖接触? 2008-04-30) 张雪忠(上海)
据新华网报道,考虑到达赖方面多次提出恢复商谈的要求,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准备在近日与达赖的私人代表进行接触磋商。 这应该是人们意料之中的事情。拉萨暴乱以及海外“藏独”分子干扰圣火传递事件发生后,中国官方媒体对达赖集团(包括达赖本人)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批判,其用语之严厉殊为少有。 但是,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则未见有人对达赖本人口出恶言。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在不同场合表示,“中央政府对达赖的政策是一贯的,对话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他们也要求达赖方面以实际行动停止分裂中国的活动,停止策划煽动暴力活动,停止干扰破坏北京奥运会的活动,为下一步商谈创造条件。 不能让激进势力产生误解 中国中央政府显然清楚,西藏问题尽管有时会出现暴力对抗,但终究是个政治问题,最终仍需要通过政治手段予以解决。因此,在双方冲突不断加剧时,为了避免达赖集团的彻底激进化,给其中可能的温和派留个台阶无疑是极有必要的。 不过,在“3·14”事件的影响尚未消除、西方各国纷纷向中国施压时,与达赖方面的接触是一件极为敏感的事情,因此需要特别谨慎。同样事关中国领土完整的台湾问题给人们留下了不少教训,其中之一便是:与对方的任何接触都应该是实现或维护国家统一的长远战略的一部分,而不是现实形势推搡下步履蹒跚的权宜之计。 中央政府此次和达赖接触,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绝不能让对方获得这样一种感觉:中国政府同意与达赖对话,是藏独势力暴力活动以及西方国家一致施压的结果。相反,政府应该通过接触向达赖集团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激进的对抗策略不但不可能为他们真正赢得什么,反而只会让他们失去更多。 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中国政府在4月25日通过新华社发布近日准备与达赖的私人代表进行接触磋商的消息后,26日又通过中新社发布新闻资料说,即将展开的磋商“是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多年与达赖方面接触磋商的延续”。 另外,值得中央政府极力争取的温和派必须符合两个条件:愿意彻底放弃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诉求;具有足够的影响力,也就是说,他们和中央政府的政治和解足以使藏独运动从此式微。
达赖是否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确难以判断。不过除他之外,人们似乎无法找到更合适的人选。达赖如今年事已高,留给中央政府与达赖进行政治和解的时间也许不会特别长久。如果这种政治和解达成之前,达赖便终老此生,对中央政府可谓利弊参半。 可酌情作出某些让步 一个没有达赖的达赖集团,在影响力和号召力方面肯定会大不如前,甚至可能四分五裂。但是,一个“碎片化”和激进化的达赖集团,无疑会使双方的政治和解变得更加困难,中国甚至有可能要长期面对“藏独”势力的恐怖主义威胁。 假设达赖仍是一个合适的商谈对象,中央政府一方面应该在国家主权问题上要求他做出毫不含糊的表示,另一方面也应在国内政治的框架下让他得到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政治回报。在达赖说服激进派接受他的温和主张时,他手中必须拥有一些像样的筹码。达赖需要让他的政治集团中的多数人相信:激进路线将会使他们一无所得,而温和路线似乎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中央政府的西藏政策可以在无损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尽量考虑藏族同胞的感受,通过一种较为稳定的宪政框架,使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与西藏区域自治并行不悖,并尽量尊重藏族同胞在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宗教和文化生活中的自主性。
在与达赖方面的接触中,应该尽量使对方相信,如果达赖本人和其他相关组织利用“争取自由”的旗帜,谋求西藏的独立,则只会损害而不是增加藏族同胞的自由。 因为,在这些组织拒不放弃独立诉求的情况下,中央政府若仍满足他们的各种政治要求,则只会成为对“藏独”分裂活动的鼓励和奖赏。而这些要求的满足,必将使分裂组织谋求西藏独立的活动更为便利,政府的反分裂行动则更为困难。 达赖是否真的会放弃藏独诉求,以及是否仍对各种藏独组织具有足够的影响力,这无疑是需要充分情报资料才能判断的问题。不过,如果达赖确实是那个握有解决问题的钥匙之人,中央政府是不是也准备好了一些新鲜的胡萝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