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8-11-2008 1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03: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体证五蕴皆空,切入的方式不一样,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当然也不一样了。后者是更符合于佛陀在修菩萨道时的大悲精神。有没有大悲精神,是区分大小乘最重要的原因。菩萨以大悲为上首,想要推翻大乘菩萨道,应该集中火力去推翻大悲精神,去论证大悲精神和佛陀的精神是不相应的。只要能推翻大悲精神,就能推翻菩萨道的意义,所谓的大乘佛教也不攻自破了。
------------------------------
大悲精神是空, 空就是大悲精神 |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upatissa 的帖子
3.以佛世来说,人间比丘:佛陀,舍利佛,目建莲,富楼那,阿难等是常游化人间的圣者,精神上是和大乘佛教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相应。相反的,大加叶,优婆里等是比较厌世的(不是说没有悲心,只是悲心没有人间比丘重),精神上是和小乘佛教“色即是空“相应。同样的体证涅磐,佛世时的圣者已经展现不同的精神- 入世和厌世。可以说佛世时,佛教徒在精神上已经有大小乘的分别了。
----------------------------------
大加叶尊者(禅宗的开山祖师)若是较厌世的, 顺理禅宗就是厌世派.
upatissa 是认为禅宗是厌世派?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