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tonylaw

地狱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8-2009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多点坏事,很快的你就会知道。
就是那么般的容易。
不要去读书那么麻烦。(浪费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8-2009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te2007 于 10-8-2009 09:35 AM 发表


我回那贴的意思是地狱对有业力牵引的人是恐怖的地方。
但对没有这种恶业力所牵引就不会感到恐怖。
净空法师说过,没有造恶的人,是不能见到地狱的
我这里指天堂的意思是安逸的境界。


哈哈,我还在想说师兄说的天堂是指何物。
一切都是业力感召。。。正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一切法从心想生,十法界亦如是。。。

你指的安逸境界可以说是一真法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8-2009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地藏菩萨本愿经:

[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啖.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
  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
  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
  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
  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否?
  无毒答曰:实有地狱.
  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
  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
  圣女又问:此水何缘,而乃涌沸,多诸罪人,及以恶兽?
  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海.海东十万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东,又有一海,其苦复倍.三业恶因之所招感,共号业海,其处是也.

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地狱何在?
  无毒答曰: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所谓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无量.次有千百,亦无量苦.
  圣女又问大鬼王曰:我母死来未久,不知魂神当至何趣?
  鬼王问圣女曰:菩萨之母,在生习何行业?
  圣女答曰:我母邪见,讥毁三宝.设或暂信,旋又不敬.死虽日浅,未知生处.
  无毒问曰:菩萨之母,姓氏何等?
  圣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罗门种,父号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
  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
  鬼王言毕,合掌而退.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红字当解决楼主疑问,更多详细的地狱解析,都在地藏经里头,请多参考。

阿弥陀佛!

[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1030 于 10-8-2009 10:1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8-2009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我没神威 ,业力还在累积 ,那不是说真要死后?那神威如何习得?没有亲身经历,始终心有余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09 1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说天堂是善人的归属,那地狱就是恶人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09 1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onylaw 于 10-8-2009 10:47 PM 发表
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我没神威 ,业力还在累积 ,那不是说真要死后?那神威如何习得?没有亲身经历,始终心有余悸  


威神是指菩萨到地狱度众生,他能见到;业力,就是造作地狱的罪业,果报现前.

地狱的境界只有两种人可以看得到:一个是受罪的人,到那里去受罪;另外一个是菩萨,到地狱度化众生.

有则故事,是我从净空法师那里听/读来.

故事主角是章太炎居士,在生时,曾当过东狱大帝的判官(秘书长),地位很高.在中国有五狱,五狱是大鬼王,管五,六个省,地位仅次于阎罗王.阎罗王好像皇帝,管全国;他好像是个诸侯,管一方,比省大得多.章太炎是个学佛之人,知道地狱刑法很惨,很残酷.他也有仁慈心.有一天向东狱大帝建议,废除炮烙之刑,东狱大帝不说话,派来两个小鬼带着章太炎到刑场看,走了相当距离,小鬼告诉他,到了,刑场就在此地,他看不到,才恍然大悟.佛经里面讲是业力变现出来的境界,不是阎罗王设的,阎罗王没有办法废除.一切法从心想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1-8-2009 1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講勸我們修學,從哪裡下手?「五戒十善」。這是佛法修學的根本法,無論是三乘或者是二乘,必須以五戒十善做基礎。如果五戒十善沒有做好,人天資格都沒有,他還能成菩薩嗎?還能成聲聞、緣覺嗎?不可能的事情。五乘佛法好像是五層樓,菩薩是最高一層,沒有下面四層怎麼會有最高一層?所以我們要重視五戒十善,想學佛,想成佛、成菩薩,一定要認真修五戒十善。
甲、五戒
  「五戒」:可以取得人道的資格,就是我們一般講人格,做人的資格,在六道裡取得人道的條件。
  戒有五條:「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這是配合中國固有文化而說。中國的社會是倫常的社會,這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民族所看不到的。倫是五倫,五倫是講我們社會的組織,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由一個家庭到社會國家,是五倫組織。五倫組織關係非常的親密,所謂是四海之內皆兄弟,在社會結構上來說非常的完美,這是西方社會所沒有的。維繫五倫社會的道統就是五常八德,特別是五常,這是道德的基礎;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五條是中國人基本的道德觀念,人人都必須遵守。每一個人從小就要接受這個道德教育,所以一般人一生在社會上所作所為,有這個道德規範著,不至於越軌太大。我們民族在這個世界幾千年來能夠長治久安,一直到今天還沒有被淘汰、沒有滅亡,就是靠這個倫常的道統維繫著。可是中國人現在是禮丟掉了,法也不遵守,天下大亂!所以我們現在比起西方人差遠了,遠不如西方人。我們自己應當要覺悟、要負責,把中國固有文化復興起來。
  「不殺生」:跟儒家所講的「仁」意思相同。仁是會意字,是兩個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一切眾生,尤其是指有情的眾生(動物),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有一個動物甘心情願被人殺,被殺是沒有抵抗的能力,可是這種怨恨之心不會消失。殺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殺的眾生懷恨在心,念念要報復,這就是佛家所謂欠錢的要還債,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為什麼?兩方面都迷。被殺的眾生不會想到,過去世我曾經殺他,這是一報還一報;就這樣算了,那這個事就完了,就沒事;若還要殺他報復是迷,這是沒有做還債想。你殺我,我將來有機會再殺你、再報復,報復一次比一次要慘烈。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事情,佛告訴我們,殺生招感世間刀兵的劫難。佛法教我們不殺生,不但是不與一切眾生結冤仇,同時更是培養自己的大慈悲心。慈悲心是性德,真心裡面本來就是慈悲的,養自己的慈悲心。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從不殺生上來培養,幫助我們明心見性,這條戒律有這麼大的功德。殺生業障非常重,障礙明心見性,障礙我們得一心不亂。因為一個好殺的人,瞋恨心必定重,瞋恨心重的人,念佛怎麼會得一心?修禪怎麼會得禪定?所以佛法把不殺生列為一切戒條裡第一條戒,是有道理的。
  「不偷盜」:不偷盜就是「義」,義是義務,不講求報酬。對一切眾生貢獻是盡義務,不需要報酬,這是義;不偷盜接近義。「不與取」就是偷盜;不與取是別人沒有同意、沒有答應,你就取來,這就犯偷盜。這一條戒也是很不容易受持,我們沒有得到別人同意,隨便把別人東西移動,都是偷盜;不一定說據為己有才是偷盜,佛經裡定義不是如此。我的書放在桌子上,你沒有得到我同意,故意把我的書拿到另外一邊,讓我找不到,就算偷盜。而且戒律訂得非常微細,就是一草一物、一針一線,再微小的東西都不可以偷盜。這一條戒是幫助我們修學清淨的布施,幫助我們放下身心世界,使我們恢復自性清淨心。
  「不邪淫」:這一條相當於儒家講的「禮」。不邪淫是指在家人,不是指出家。人天法是講不邪淫,出世間法是講不淫欲,這一點有大的差別。「不妄語」:不欺騙他人,這也是根本大戒。「不飲酒」:這一條戒是屬於遮戒。前面四條是性戒,不管你有沒有受戒,犯了都有罪。遮戒是防止、是預防,它本身沒有罪。譬如喝酒,本身不是罪,但是酒醉之後會做出殺盜淫妄;由此可知,佛制訂不飲酒,是防止前面這四條戒。過分的酗酒必定誤事,社會上許多犯罪與酒幾乎都是關聯的。
  「開遮持犯」,「遮」是禁止,就是這五條戒決定不能犯。「開」是有開緣,像我前面跟諸位說的殺生,是開緣。在什麼情形戒可以開?利益眾生的時候。特別是在救度一切眾生時,眾生有急難,這時候可以開戒。開戒決定不是為便利自己,而是為利益眾生;如果不是為了救度眾生,而救度眾生又不是非不得已時,都不算開緣。要看戒本,才能真正明瞭每一條戒的戒體、戒相、戒行,以及開遮持犯如何修學,這才談得上受戒。持戒守法一定要懂得戒律的意義,又要記得戒條的條文,還要理解這一條戒的精神,然後才能夠如法的修學。「持」是受持,「犯」是破戒。開緣裡面,開戒是持戒,並沒有犯戒。佛告訴我們,五戒是「人乘之因」,一生能夠依教奉行,必定能夠保住人身,來生還是人身,不會墮三惡道。
乙、十善
  這一段是講「天乘之因」。生天,天人要修「十善業」。他的德行標準比我們高,我們守五條,他有十條,這十條也就是五戒的擴展。
  「身三」:身有三條戒。「不殺」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是五戒的前面三條。「約身如繩,身業清淨」:約是約束,繩是繩墨,從前木匠用來打直線;約束自己身,像繩子一樣拉得很直。約束自己,身業清淨。
  「口四」:口業有四種,這是從不妄語裡開出來的。第一、「不妄語」:不說假話。第二、「不惡口」:不說粗魯的話。第三、「不兩舌」不挑撥是非。第四、「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話說得非常好聽,可是用意不善,都是欺騙人、誘惑人、迷惑人。譬如近代有一些電影、電視、歌舞、小說,許許多多都是綺語,對世道人心有很大的影響;造作罪業,不曉得罪業深重,還認為那是高度的藝術。佛制戒律,教我們「守口如瓶,口業清淨」。特別是要修出世間法的,縱然對眾生沒有害處,也都是些戲論,為什麼不多念幾聲佛號?你要寫一部小說,為什麼不寫一千萬聲佛號?天天一張一張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寫上幾十萬字,你會成佛,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功德多大!眾生迷惑顛倒,沒有把事實真相看清楚;真正明白,才曉得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比念佛更好的,為什麼不多念佛!
  「意三」:意業有三種,不貪、不瞋、不痴,這個範圍也非常廣大。「不貪」:一切惡法不能貪,一切善法也不可以貪;因為貪惡法跟貪善法都是個貪心,只是把對象更換一下而已。在人天乘裡,貪一些善法還沒有關係,因為他並不想出三界,所以貪心並沒有斷。對一切惡法不貪,心就清淨。「不瞋」:欲界天人還有瞋,貪瞋痴都有;色界跟無色界天人沒有瞋,貪跟痴沒斷,但是瞋恚心已經伏住,種子雖然沒斷,它不起現行,所以色界跟無色界天人不會發脾氣,沒有瞋恚。如果有瞋恚心,不能得定。「不痴」:不愚痴。對於一切境界不明事理、不辨真妄,這是愚痴。「防意如城,意業清淨」:從前城牆築得很高、很厚,防守盜賊,我們防意就要像守護城池一樣,要謹慎,不可以放逸,不可以大意,求得意業清淨。
  天人的三業比我們人間清淨,道德水準比我們高。這十條是生天的基本條件,不能缺少。如果是只修十善,最高只能到忉利天,忉利天以上,單有十善還不行,還要加修禪定,叫未到定。欲界上面四層天,也要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若世間根本禪定成就,就生到色界天。
丙、應辨
  第一條是講因果。「因,有真偽純雜大小轉變」:因,有真有假、有純有雜、有大有小,所以它會轉變。這個轉變,譬如真的會變成假的,假的會變成真的,因此果報千差萬別。因是這麼複雜,所以果—依報、正報,千差萬別。為什麼要辨別這個?譬如我們現在都是人,這樣說起來我們過去生中一定修五戒,現在我們得人身。雖然得人身,每一個人正報不一樣,面貌不一樣,身體健康不一樣,聰明智慧不一樣,生活環境差異更大,這是什麼原因?真偽純雜大小轉變,非常的複雜,這是應當要知道的。
  第二條講「有漏」、「無漏」。有漏,這裡面帶著煩惱、習氣,漏是煩惱的代名詞。有漏為「世間功德」,無漏為「出世間功德」。有漏是「著相求福」,所求的是福報,在修學時著相。這個福報能不能得到?能得到。「離相去障」:高明的人離相,他不求福,他求的是去障,去障就明心見性;那是真正的功德,是真實的功德,這是覺悟的人。真正聰明人,修學跟普通人不一樣,一般普通人多半是求人天福報。佛在經典裡面為我們講許多道理、許多方法,連無上正等正覺都可以獲得,都能夠證得,何況人天福報?這些是小事,只要肯修學,非常容易就能夠獲得。


資源出處: 佛學十四講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1030 于 11-8-2009 12:5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09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得人天,需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做的不好,果报在三恶道!

希望楼主可以有耐心读完,共勉之!

阿弥陀佛...

因果图鉴:地狱变相图
http://www.fjdh.com/booklib/zhuanti/dybxt/diyu-1.htm

地狱变相图
http://www.amtb.cn/10kingtu.htm

[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1030 于 11-8-2009 01:0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8-2009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maverick1030 于 11-8-2009 12:53 PM 发表
要得人天,需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做的不好,果报在三恶道!

希望楼主可以有耐心读完,共勉之!

阿弥陀佛...


首先真的非常多谢maverick1030兄的教导,但如我是净土宗的,肯定会坚守持戒念佛往生。佛陀说了这么多法,我个人觉得还有很多须探讨研究,去努力的地方。无可否认,念佛往生是很好的,快则当下,慢则......,发愿往生也不错,临命终时佛祖前来迎接。既然您也有看过地藏经,也应该知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域未空,誓不成佛”,如有人在地狱受苦,或欲命终时可念地藏菩萨名号,以方便救拔,如有人重病在床,不能读经书,厌恶得女身等,都会救拔(方法不同,参考地藏经),菩萨化千万亿分身于这世界,他世界,它国土等,救拔千万亿罪苦众生,佛祖以佛眼观去,菩萨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者,不可说,其数很多。我想要表达的是,有很多佛跟菩萨都有本身的一套救拔罪苦众生,不然佛祖为什么瞻叹地藏菩萨,说地藏经,就是要世人知道菩萨(或其他的诸佛菩萨)的大功大德,如只专一于一门精,那可会失去很多
持戒,我会做,但我做得没这么好................
念佛,就很少念,不过我会发愿往生(希望前来迎接),如真下地狱,只好念地藏名号了。。
据我所知,只要习得十二因缘(佛说灭罪延寿经),地域也奈何不了你
神威,就不知如何习得了


以上言论纯粹是个人看法,如有异议,欢迎maverick1030指点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09 06: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verick1030 于 11-8-2009 12:50 PM 发表


...

一定很多日本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09 07: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个门外汉,何以言教?

我专修净土,不过并没有一句佛号念到底,或许应该说还有夹杂吧!早晚,我都会诵经,持咒与念佛。在未修净土前(当时还小,并不懂所谓的净土),偶尔看看一些经书,漫画,连环图等,对佛学饶有兴趣。机缘下,得一本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读完此经后,从而开始每晚念诵此经。短短数月,出现了许多感应,让我对佛学有莫大的兴趣与信心,并有了一些境界,当时我不断的对人说,学佛是人世间最大的享受,因为当时我得受用了。不过,这个境界并没有永远的保持,慢慢的失去了。

多年后,不知什么因缘,发起了持素的想法。那时候,开始涉掠经典,也在那个时候,对净宗有更深入的了解。从此,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一心专修此法门。心理也很明白,念佛往生,已成为我人生最重要与最大的事业。不过,要保持这样的一颗心,对我来说,不是很容易。因为很多时候会被境界迷惑,三毒烦恼心还会滋长。

为了能保持清净心,有闲暇时,便多看,多读祖师大德们所注解的经典,长时间薰习世尊的教育,这颗心比较容易保持。此外,每晚临睡前,都会念诵佛经,咒语,佛号等。通常念佛名号,阿弥陀经,或心经,或金刚经,或大悲咒与一些小咒,时间通常是在15-30分钟之内。其他时候,行住坐卧,一句佛好,尽量不令间断(此事做得还不圆满,还需要下许多功夫)

如是经过了一些时日,清净心现前,烦恼习气渐渐减少,许多缺点都不知不觉地消逝了,生活习惯也有了规律,身体气色也不一样了。

虽然现在还会读其他法门的经典,不过那算是个人兴趣吧!我应该还可以称自己是专修念佛法门吧!因为我相信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的好处.而且,我对其他修行的方法也一概不知的了...

以上是我修行的方法,若有不如法的,请各位善知识指点!

在这里做个分享:
http://blog.163.com/zhengzhougaowei@126/blog/static/27028751200861353724920/

Tonylaw兄是如何修行呢?不介意的话来这儿做个分享,让大家开开眼界.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09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onylaw 于 11-8-2009 05:36 PM 发表
[quote]原帖由 maverick1030 于 11-8-2009 12:53 PM 发表
要得人天,需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做的不好,果报在三恶道!

希望楼主可以有耐心读完,共勉之!

阿弥 ...


我的戒也持得不好,还需要更精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8-2009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averick1030兄,你这种还能是门外汉吗?是很精的了,就说说真正的门外汉(我)是如何修行的吧。一天念经不多,得空想到再念(不大喜欢念经),一星期禅修平均三四天,每次平均一小时(有一次坐到脚痛 ,好像运动抽筋,拐着脚走路几分钟,休息一星期,自此固定一个钟,往后再提高),偶尔看下经书(白话文),每天思考如何自我提升等,无门无派,不设限,有理就学,无理就..............。一门专修吗,可能真的是机缘未到吧,不过我这种人很难一门专修的(当然意念,想法随时可转),我不会为了一棵树木,放弃整片森林,今天学不会,明天再学,后天再学,我相信有一天终学会的,然后再看有什么须改进,还有什么可学,如我华语不错了,可学英文,不知认同吗?不认同可指点,我不会介意的,我不是坚守个人意见,否定他人意见,意见不同就是对方错,说实在的,我本身是很懒得跟这种人聊天的。难得有maverick1030兄在此,迟点再向你请教我未来的修行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8-2009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药无贵贱,只要适合相关的病人,都是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09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onylaw 于 12-8-2009 12:20 AM 发表
maverick1030兄,你这种还能是门外汉吗?是很精的了,就说说真正的门外汉(我)是如何修行的吧。一天念经不多,得空想到再念(不大喜欢念经),一星期禅修平均三四天,每次平均一小时(有一次坐到脚痛 ,好像运动抽 ...


我的确是个门外汉,只会念佛,其他什么都不懂了.所以说请教,真的太抬举我了,我只能介绍一位老师给你,那就是佛,让我们一起向佛学习!

原来你有修禅啊,你还蛮精进的啊...
我的许多朋友工作后,大多数都耽误了功夫
而我对禅修一概不知,没有机会接触,正如你说,机缘吧!
不同法门适合不同根性的人,我的根性适合念佛吧,也许有一天,你遇到了你的缘,就开始了专修也说不定.就比如忽然得闻一个适合你的修行方法,得遇善知识等...

虽然法门很多,目的却是一样的...
所以,师兄你并不会因为一棵树而放弃整个森林,反而会得到你要的结果呢!

愚见,说错了请指正我吧...谢谢!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8-2009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满不错的一个话题。
一切唯心造。
每次都听到人间净土,
其实人间也有人间地狱的。
不知各位赞成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8-2009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y_Tantra5053 于 5-8-2009 09:50 PM 发表


注意,我是说“你的地狱”,不是“佛教的地狱”。

不必那么紧张,你应该回复八楼或十楼。


简单得很,地狱就在你的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8-2009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千里马 的帖子

答得很好。

死后的地狱,其实是业识种子,在业力牵引去的境界里,各自幻化的苦难。地狱实在没有什么火,什么猛兽,什么铁墙,这一切都会因为各自的心,不断幻化,也就是不断自己骗自己,却非常真实。如果做人都能欺骗自己到自己觉得真实,那么地狱也是如此的真实。地狱,其实就是心的反射,由自己恶的业力所主宰。

有时候,觉得说,战争就像地狱是很好的比喻,其实,真正的地狱在自己恶的种子燃烧的时候的幻化,比战争更痛苦更变幻无穷,犹如没有停止的发着恐怖的噩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8-2009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verick1030 于 10-8-2009 10:00 PM 发表


哈哈,我还在想说师兄说的天堂是指何物。
一切都是业力感召。。。正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一切法从心想生,十法界亦如是。。。

你指的安逸境界可以说是一真法界吗?



我不懂一真法界是什么?
我觉得如果有那种如如不动的心,无论在哪里都是天堂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8-2009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开了此帖也有一段时间了,很多谢以上的大大门的分享与交流,获益非浅。无论已搞清楚了解的也好,或还有不了解的也好,或一知半解的,很有兴趣,没兴趣的等,都无需有所介意,或有所执著(我们永远可在白纸上为它添上各种颜色,但无须去介意,执著,坚持某种颜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无法分辨真伪,怀疑真伪时…..,持金刚宝剑,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可分辨真伪时,就不需斩了(如果当年法赞比丘怀疑xx佛的出现,可能…….)。
以上纯粹是个人愚见,如有错误的地方请多多包涵

p/s 鬼节也快到了,愿以在此的因缘,赞叹地藏王菩萨于地狱,这世界,他世界救拔罪苦众生,并献上最大的祝福,希望罪苦众生等(还有我们)早日得脱苦海
%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2-2025 10:38 AM , Processed in 0.13366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