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7-9-2010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好
再次提醒,此间规则可参考主版 《论坛规则与十个基本礼节》所列,附加规则为:
1)请网友注明引用或转载的资料来源,无此注明者将可能被扣分、删帖或封帖处分;
2)欲分享或交流一贯道、创价学会和真佛宗的相关思想可以在《宗教专区》或《跨宗教思想交流区》子版发表;
3)此论坛主题包括大乘与上座部佛教的各宗,如有网友本着自己的宗派而任意批评其他宗派行法和教义为外道、非佛教所传或非佛道,版主将根据情况扣分、删帖或封帖处理。
谢谢合作
咖啡豆 合十 |
|
|
|
|
|
|
|
发表于 7-9-2010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清池
要看经文,又要开条件!我看算了吧!
另阿含是小乘有部的说法是具有误导性的!
阿含经共有四部, 只有两部是传自于说一切有部吧了,
说一切有部是佛灭250年才有的,
而小乘的说法是佛灭500年才有的,
试问两者又如何连结在一起呢?
只可说"无有是处". |
|
|
|
|
|
|
|
发表于 7-9-2010 05: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7-9-2010 05:35 PM 编辑
回复#22 cks123
你说你是一乘菩提道,
一乘就是大乘的一佛乘Ekayana,
菩提就是大乘的菩提道,也就是菩萨道
大乘就是依大乘經典,不依小乘經典
阿含经四部都是小乘經典
小乘和大乘唯识都分为是有部經典
大乘的一佛乘:
唯一成佛之教法。是法華經所說。法華經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同品曰:「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同品曰:「於一佛乘,分別說三。」金剛頂一字頂輪王儀軌經曰:「十方剎土中,唯有一佛乘如來之頂法,等指諸佛體,是故名智拳。」
取自佛學大辭典“http://zh.wikisource.org/wiki/%E ... 0%E4%BD%9B%E4%B9%98”
Ekayana in Indian Buddhism
The Ekayana sutras of primary influence are the Lankavatara Sutra, the Avatamsaka Sutra (The Flower Garland Sutra), the Lotus Sutra (The Sutra of The White Lotus of the True Dharma), and the Shurangama Sutra (especially with its Shurangama Mantra encompassing worship of the entire Buddhist pantheon Hindu pantheon The Heroic Gate Sutra). Other Ekayana sutras are the Śrīmālādevī Simhanada Sūtra (The Lion's Roar of Queen Srimala), the Sraddhotpanna Sutra, and the Mahayana Mahaparinirvana Sutra (The Mahayana Sutra of The Great Parinirvana).
http://en.wikipedia.org/wiki/Ekay%C4%81na
南传佛教的四念处-ekayana-magga一乘道/一行道的意思
|
|
|
|
|
|
|
|
发表于 7-9-2010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9-2010 07: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7-9-2010 07:44 PM 编辑
回复#22 cks123
你好像没有看龙树和天亲菩萨们的论,他们都是反驳阿含经为小乘论点的。 |
|
|
|
|
|
|
|
发表于 7-9-2010 07: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9-2010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树和天亲菩萨们的论,他们都是反驳阿含经为小乘论点的
阿含经四部都是小乘經典
小乘和大乘唯识都分为是有部經典
那你去问一文有读正统佛学的阿含经四部是不是小乘經典? 部派佛教们不是小乘經典?
龙树和天亲菩萨们的论,他们都是反驳部派/阿含经为小乘论点的 |
|
|
|
|
|
|
|
发表于 7-9-2010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咖啡豆 于 7-9-2010 09:05 PM 编辑
回复 26# 清池
以下是我参考的出处 :
1。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2。佛书网
3。報佛恩網
4。文轩网 (看目录)
5。佛教在线
我的版本里提到日莲宗与日莲正宗的演变,若怀疑我网络版的来源,我可以把手上的书结缘寄给你。 |
|
|
|
|
|
|
|
发表于 7-9-2010 09: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咖啡豆 于 7-9-2010 09:34 PM 编辑
回复 28# 咖啡豆
对于共有二十八品的《法华经》却只取其中的第二〈方便品〉及第十六〈如来寿量品〉,可谓断章取义,而却又排斥佛教的其他经论及所有的各宗各派。故有日本学者将日莲的宗教狂热及其排斥异己的行为,比作基督教的耶苏;其信仰的方式,与其说是佛教,当毋宁说是神道教的亚流。其实乃是日本民族化了的神道教,当日莲宗渐渐归宗正统的佛教之后,便出现了日莲正宗。如一定要说日莲正宗与佛教有关,也可将之归类为「附佛法的外道」,绝对不是渊源自印度的正统佛教。
这里交待了日本学者对日莲僧人宗教理念的看法,学者认为日莲僧人主张只取《法华经》中的〈方便品〉已有断章取义,加上又排侧佛教其他经纶以及所有宗派,所以打从开始就不是正统的佛教了。当日莲宗逐渐归宗日本正统佛教后,再度演变出日莲正宗。然而,由于内部分歧,日莲正宗再次变动,分裂出另一团体 - 创价学会。
建议你重新开始参考全部北传经典,若对佛教历史及演变有兴趣,也可以私下短消息我 。
豆 合十 |
|
|
|
|
|
|
|
发表于 7-9-2010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去问一文有读正统佛学的阿含经四部是不是小乘經典? 部派佛教们不是小乘經典?
龙树和天亲菩萨们的论,他们都是反驳部派/阿含经为小乘论点的
清池 发表于 7-9-2010 08:04 PM 
你以上论点应该是自己主观的想法,这是很严重在曲解大乘佛教及误导网友们。什么叫作大乘和小乘?《正信的佛教》 - 圣严法师 著 |
|
|
|
|
|
|
|
发表于 7-9-2010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7-9-2010 11:41 PM 编辑
回#30
你以上论点应该是自己主观的想法,这是很严重在曲解大乘佛教及误导网友们。什么叫作大乘和小乘
1. 小乘阿含部 | 乾隆大藏经简介
部号 册号 经名 卷数 朝代 译者或作者
第 538 部 第49册
第50册 中阿含经(第01卷~第10卷) 六十卷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
中阿含经(第11卷~第20卷) 六十卷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
中阿含经(第21卷~第30卷) 六十卷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
中阿含经(第31卷~第40卷) 六十卷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
中阿含经(第41卷~第50卷) 六十卷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
中阿含经(第51卷~第60卷) 六十卷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
~
http://www.qldzj.com.cn/html/a08xcahb.htm
2. 大清三藏聖教目錄 - 小乘阿含部
538 小乘阿含部 中阿含經 六十卷
539 小乘阿含部 增壹阿含經 五十卷
540 小乘阿含部 雜阿含經 五十卷
541 小乘阿含部 佛說長阿含經 二十二卷
542 小乘阿含部 別譯雜阿含經 二十卷
543 小乘阿含部 雜阿含經 一卷
~
http://enlight.lib.ntu.edu.tw/dragon/html/index_09.htm
3. 永樂北藏大藏經- 小乘阿含部
http://ccbs.ntu.edu.tw/BDLM/sutra/yongle/yongle08.htm
055 中阿含經(1-34卷) 60 東晉 僧伽提婆
056 中阿含經(35-60卷) 60 東晉 僧伽提婆
增壹阿含經(1-12卷) 50 苻秦 曇摩難提
057 增壹阿含經(13-50卷) 50 苻秦 曇摩難提
058 雜阿含經(1-32卷) 50 宋 求那跋陀羅
059 雜阿含經(33-50卷) 50 宋 求那跋陀羅
佛說長阿含經(1-15卷) 22 姚秦 佛陀耶舍 竺佛念(共)
永樂北藏大藏經- 小乘論
http://ccbs.ntu.edu.tw/BDLM/sutra/yongle/yongle14.htm
106 四諦論 4 陳 真諦 婆藪跋摩(造)
辟支佛因緣論 1 (失譯) 附秦錄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1-33卷) 200 唐 玄奘 五百羅漢(造)
107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34-74卷) 唐 玄奘 五百羅漢(造)
108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75-113卷) 唐 玄奘 五百羅漢(造)
109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114-156卷) 唐 玄奘 五百羅漢(造)
11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157-200卷) 唐 玄奘 五百羅漢(造)
111 阿毘曇毘婆沙論(1-39卷) 82 北涼 浮陀跋摩 道恭(共) 迦旃延子(造)
4。 龙藏,共121册。其目录
【大乘經】
般若部:??1~12冊
寶積部:13~15冊
大集部:16~17冊
華嚴部:18~21冊
涅槃部:22~23冊
五大部外重譯經:24~30冊
單譯經:31~34冊
【小乘經】
阿含部:35~39冊
單譯經:40~42冊
【宋元入藏諸經】
43~47冊
【律 藏】
大乘律:48冊
小乘律:49~56冊
【論 疏】
大乘論:57~65冊
小乘論:66~77冊
宋元續入藏諸論:78冊
【雜 藏】
經集部(西土聖賢撰集):79~81冊
史傳部(此土著述一~三):82~84冊
諸宗部(此土著述四~卅九):85~120冊
http://dzj.fjnet.com/zjjd/lz/200908/t20090826_67821.html
5. 《阿含经》是不是小乘? ( 百度知道 )
传统上,《阿含经》的确被列为小乘经典。
人们将佛法分大、小乘二乘,并阿含经归类小乘经典,但事实上,对真正追随佛陀教育的修行者而言,都是平等重要且誓必要参学的。
《阿含经》为佛教现存最早成立的经典,距离佛陀时代最近,并且是往后各时代、各地区、各宗派佛教发展的根源,可以说,《阿含经》是佛教的根本经典。
阿含经是《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四部阿含经的总称,与之相当的巴利语 经典是《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
在佛法的第一次结集时,讲「法」的部分集出了<散文体>与<偈诵体>的两类,<散文体>称为修多罗,也就是「经」的意思。
<偈诵体>则称为只夜,是诗歌、歌诵的意思,而这是现存《杂阿含经》的主要部分。
到了佛教的第二次结集,《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四部阿含经就正式集成了。
之后佛教进入部派分化的「部派佛教」时期,继而才有大乘佛教的兴起。其中,后者的发展,都孕育於前者,所以,可以说不论是部派佛教、大乘佛教,都渊源於佛陀的教说,而记录佛陀教说的现存最早典籍,就是阿含经。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5717079.html |
|
|
|
|
|
|
|
发表于 7-9-2010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9-2010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8-9-2010 01:40 AM 编辑
回#30
龙树和天亲菩萨们的论,他们都是反驳部派/阿含经为小乘论点的
〈俱舍论〉三十卷,全称〈阿毗达摩俱舍论〉Abhidharmakosa-sastra ,古印度世亲著,唐朝玄奘翻译。在这以前,南陈真谛也曾有过翻译,名为〈阿毗达摩俱舍释论〉,总计二十二卷。新旧两种版本,以玄奘所译新本为通行本。
此书原作者世亲(天亲菩萨, Vasubandhu ),批判性地采择说一切有部的〈大毗婆沙论〉,旁及经量部观点。全论共分八品,在第一品〈分别界〉中,把世界上一切主观客观现象,按照五蕴、十二处、十八科,然后又用五位七十五法,进行统摄。书中在理论方面,主张“我空”、“法有”。如说“法有”,从时间上看,过去世是有,现在世是有,未来世也是有,所以说是“法体恒有”。在修行方面,非但对四谛,十二因缘等作出详尽解释,并且还从论证禅定状态下静悟四谛的道理,想修习者指出一条解脱索缚之路。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6062002875.html
自从世亲出家以来,专志于小乘教义,加上无缘深入大乘佛教,于是提出“大乘非佛说”的主张,并造论抨击大乘佛教。后受胞兄无著感化,方才悔悟过去的偏见,于是摈弃小乘,转学大乘。他曾对无著表示欲割舌以谢罪,无著则说:“毁谤大乘的过失,纵割千舌亦无补于事。惟有发心造论,弘扬大乘,始为最究竟的忏悔。” 此后,世亲便禀承遗命,不断悔责从前毁谤大乘的过失,竭力弘扬大乘,尤其致力于论典的撰述。
世亲晚年所著《唯识三十论》一书,轰动印度唯识学界,成为印度唯识思想史上最脍炙人口的一部论典。此论虽仅有短短三十个偈颂,但它所含摄的法义,却是“约千训于一字,含万教于一言”。故而此论成为当时及后世诸多唯识学者群起为之注释的一部论典。
世亲不仅在小乘佛法上有辉煌卓越的成就,对于大乘佛法的弘扬,也有千古不朽的伟业,所造论著千余部,故有“千部论主”的美称。而无著度化世亲回小向大的史事,更传为千百年来佛教史上的佳话
http://baike.baidu.com/view/1526359.html?goodTagLemma
【大乘成业论】 梵Karmasiddhi-prakaraṇa,世亲造
全书所论,以有部、正量部等为批评对象,对有部的形色说、正量部的动色说等视业为实体的实在论者,皆加以破斥。并且根据经量部的种子说,论破有部的三世实有论、正量部的不失法及增长法等,而且对于经量部的色心互熏、灭定细心说也加以批判,而主张心因思(意志的作用)的发动而受熏习,又依熏习的力量相续转变而产生业果,承认唯识说所立阿赖耶识的存在,并藉此说明业的现象。
总之,本书系站在大乘唯识思想的立场,对部派佛教所作的批判。为唯识说之重要论书,与《唯识二十论》同为世亲批判其他部派学说的重要著作。
http://baike.baidu.com/view/1780557.htm |
|
|
|
|
|
|
|
发表于 8-9-2010 0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9-2010 07: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8-9-2010 07:40 AM 编辑
回#34
你是完全否定圣严法师对大小乘的观点( 什么叫作大乘和小乘?《正信的佛教》 - 圣严法师 著 )呢?还是你在用自己 31# 5. 中的转载「人们将佛法分大、小乘二乘,并阿含经归类小乘经典,但事实上,对真正追随佛陀教育的修行者而言,都是平等重要且誓必要参学的。」 来否定自己更早前在 23# 「大乘就是依大乘經典,不依小乘經典」的转载?! 引用-什麼叫大乘和小乘??《正信的佛教》
[ 1。 佛對根器淺薄的聽眾,說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稱為人天乘;對於厭世觀念很濃的人,便說解脫生死的方法,稱為聲聞的小乘;
對於根器深厚而有悲願化世的聽眾,便是菩薩大乘。
僅在人天道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證了解脫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聖人,因他們只顧自己乘著佛法而解脫,不願回頭過來救度其他的眾生,所以稱為小乘。
菩薩是上求無上佛道而自己解脫生死,下化無量眾生同離生死苦海,所以稱為大乘。
從佛教的分佈來說,通常說北傳的梵文系佛教──以中國為中心而至日本、韓國、蒙、藏的佛教,是大乘佛教;
2。 南傳的巴利文系佛教──以錫蘭為中心而至泰、緬等國的佛教是小乘佛教。
在佛教的生活實踐上,北傳地區未必全是大乘的,南傳地區也未必全是小乘的;
3。 北傳的中國佛教,除了素食而外,沒有什麼比南傳佛教更出色,尤其在中國大乘佛學的成就,因了中國老莊思想所形成的玄學清談,
4。 事實上,天臺華嚴的思想架構,也多出於中國高僧的自悟境界,在印度的佛教思想方面,並沒有足夠的依據。
5。 所以也有人說:中國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為]
从1。点来看,大乘和小乘是真有的,因为佛對根器淺薄的聽眾,解说不同的教法。- 很对,
从2。点,是以地域来看,大乘和小乘不是以北傳地區或南傳地區来分,- 对的。
从3。点, 中國的佛教有不足之处,因为有老莊思想加入。- 对的,是有外道思想加入, 如南禅的无为思想
从4。点,天臺華嚴的思想是由中國高僧的自悟境界, - 也对,但自悟境界是说佛法的自悟,所以是中國的菩萨, 不是外道思想,
从5。点,國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為 - 对 , 和3。点的观点一样。
所以,从1。大小乘是真有的,因为佛對根器淺薄的聽眾解说不同,学大乘就依大乘經典, 学小乘就依小乘經典,要有分别,因为解说解说的淺薄不同
31# 5. 中的转载 6。「人们将佛法分大、小乘二乘,并阿含经归类小乘经典,
7。 但事实上,对真正追随佛陀教育的修行者而言,都是平等重要且誓必要参学的。
从6。 点,是附和1。 点,因为大、大小乘是佛陀分的,對根器淺薄的聽眾解说不同。
从7。点,这是作者自己的观点,不是因度大乘菩萨们的观点 |
|
|
|
|
|
|
|
发表于 9-9-2010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in_268 于 9-9-2010 03:31 PM 编辑
hai 大家好
身为宗教论坛的一份子
我觉得任何讨论,都不应该引用网上的资料,因为网上的资料不对。
争议是没必要的事。应该看看自己参与了宗教组织,自己成长了多少,进而帮助周围的人成长。
大家表讨论到这么兴奋,可能你对一个id 很讨厌,想置他于死地,可是,他换一个id,你却可能与他共患难,称兄道弟。奇怪的论坛,神奇的人们。
好了。在其他帖子继续交流吧。 |
|
|
|
|
|
|
|
发表于 9-9-2010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好
再次提醒,此间规则可参考主版 《论坛规则与十个基本礼节》所列,附加规则为:
1)请网友注明 ...
咖啡豆 发表于 7-9-2010 04:14 PM 
该改内容了啦。。
凡大乘和小乘以外的思想,请移步。谢谢包容
 |
|
|
|
|
|
|
|
发表于 9-9-2010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在讨论“涅槃”或“解脱”的吗??
这样子大家热烈互贴, 撕贴, 踩贴..
大家都醒神神,热轰轰的
还让涅槃不? 解脱不? |
|
|
|
|
|
|
|
发表于 9-9-2010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因为基本概念模糊,所以需要比较啰嗦一点
未见知觉、看不清方向,说定就不知不觉的原地打转,更别说涅磐 。 |
|
|
|
|
|
|
|
发表于 9-9-2010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想问,大家有对这团体深入研究吗?还是只是一味转贴而已?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