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6-10-2010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精灵,
正如chewboss 回答的,视师如佛。
也如我们汉传佛教的依止和尚一样的原理。
在密教上,不妨可参考印顺导师的一些著作。
佛制在家弟子,不得听比丘布萨颂戒。
但是,如果抱持正知见去读戒本,
并以之为鉴,
云濠倒是认为无妨。 |
|
|
|
|
|
|
|
发表于 16-10-2010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0-2010 08: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雲濠
题外话,我本来想读戒本是因为拿戒本为标准来寻找善知识。更何况出家戒律那么多,如果我们能学多少就学多少,不受戒就不怕有破戒的理由。而且多学戒律的话,对本身的行为总不会有问题吧。呵呵呵。 |
|
|
|
|
|
|
|
发表于 17-10-2010 10: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海精灵
云濠不认同“不受戒就不破戒”这个看法。
要明白为何佛世初15年,佛不制戒。
戒律本来就是根本的规范。
只是,出家的规范、要求更高,戒律也更多。
昔日祖德曾经说过,众戒法中,无非五戒而开展出来。
戒典上还有“持、遮、犯、破”等不同的程度,
犯戒的轻重又必须按对象而定案。
戒典的确也是一门学问啊! |
|
|
|
|
|
|
|
发表于 17-10-2010 10: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海精灵
“戒本为标准来寻找善知识“。
这也是佛陀制在家、沙弥不得听大戒比丘颂戒的原因。
^^
这样一不慎,容易掉入我慢、我执,甚至把戒尺永远往外去衡量了~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0-2010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噢。。。。原来是这样。。。。
谢谢云濠大大的解释。戒律的部分我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持、遮、犯、破”是什么我也不懂。
其实有没有管道可以请到《优婆塞戒经》噢?我不能看太久电脑,所以网上读经对我来说是莫大的挑战。网上看经典,大部分的经历花在忍受散光,而不是了解经意。呵呵呵。 |
|
|
|
|
|
|
|
发表于 17-10-2010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海精灵
云濠不认同“不受戒就不破戒”这个看法。
要明白为何佛世初15年,佛不制戒。
戒律 ...
雲濠 发表于 17-10-2010 10:01 AM 
认同,不然八宗里也不会有“律宗”啦! |
|
|
|
|
|
|
|
发表于 17-10-2010 0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海精灵
呵呵~
您上《佛陀教育》网看有没有得请。
如果海精灵想学在家戒,
不妨可以先从《五戒相经》着手。 |
|
|
|
|
|
|
|
发表于 17-10-2010 0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wboss 于 17-10-2010 02:09 PM 编辑
海精灵,
正如chewboss 回答的,视师如佛。
也如我们汉传佛教的依止和尚一样的原理。
在密教上,不妨可 ...
雲濠 发表于 16-10-2010 11:34 PM 
太虚大师在四川要印顺和法尊翻译校正密教续部经典。2人在双柏精舍辩论切磋法理。
印顺对密法有异议,走向三论,而法尊就走向密宗。2人渐行渐远。
要对密宗有个大概的认识,不妨向有兴趣者介绍索达吉堪布的藏密问答录。 |
|
|
|
|
|
|
|
发表于 17-10-2010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hewboss,
您说得对。
藏密有文化的影子,
但是,一些教理云濠个人还是没法认同。
但是,不能否认,
藏密对佛教层次的认知倒是不错的。 |
|
|
|
|
|
|
|
发表于 18-10-2010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濠佛友,在我的认知,密宗的戒律其实很严格,并不是像汉地传闻的百无禁忌。
只不过密宗非常注重空性见,《大智度论》:下人破戒,中人著戒,上人不著戒。
1些人误解密法,造成部分密法被滥用,1粒老鼠粪坏了整锅粥。
因为显教如果误解佛法,可能顶多中了文字障或顽空现象,但如果密教修炼失误,会引起佛教的万劫不复,直接败坏了佛教声誉。所以莲花生大师有云:密法是在毒蛇口中取珠,不即身成佛则下金刚地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10-2010 08: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濠大大,你指的是什么层次?
chewboss 大大,对您的分解,小弟有几个不明白之处和一个补充。
金刚地狱是什么经典里提到的?在地藏经里,写得最恐怖的是阿鼻地狱而已。
汉传其实没有百无禁忌。而是很多人把方便当随便。方便要有方便智才能做到,不然的话就会落到随便的现场。越随便的话,就离开戒律越远。
其实汉传佛教也是不着戒为第一持戒。因为持戒而不露持戒相,心里也不做持戒想,才是第一持戒。不过这个没有空性般若也很难做到。 |
|
|
|
|
|
|
|
发表于 18-10-2010 0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8-10-2010 03:15 PM 编辑
大乘佛教有一个重要术语为 [不二], 梵语为Advaya , 英为non-duality ,又作无二、离两边。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据大乘义章卷一载,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称为不二。又为真如、法性之别名。然主要系作为认识论与方法论而受重视。中论等总结般若思想,以‘不生亦不灭’等八不表明法性之本质,并作为不执偏见、契合法性之佛教认识,此称中道观。
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菩萨悟入一实平等之理,谓之入不二法门。
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说三十三人所得之不二法是也。
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什曰:有之缘起,极于二法。二法已废,则入玄境。肇曰:离真皆名二,故以不二为言。”
大乘义章一曰:“言不二者,无异之谓也,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十二门论疏上曰:“一道清净,故称不二。”
但因为各地方的佛教的文化不同, 所表达的方法不同,
如在法华是以二佛同坐一塔内的法相,来表达 - 境智不二 |
|
|
|
|
|
|
|
发表于 18-10-2010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濠大大,你指的是什么层次?
chewboss 大大,对您的分解,小弟有几个不明白之处和一个补充。
金刚地 ...
海精灵 发表于 18-10-2010 08:15 AM 
《钻石金刚精经》,《明誓言续》,《大幻化网》里面对金刚地狱有大约的解释。
《明誓言续》:毁根本破誓者,不勤恢复之方法,下堕金刚地狱中,所有普通之地狱,痛苦合一亦不及,彼狱十万分之一。
不是说汉传百无禁忌,而是说汉地很多人传闻金刚乘百无禁忌。汉传佛教诸高僧大德的严守戒律其实令我十分佩服敬仰,尤其是弘一法师。 |
|
|
|
|
|
|
|
发表于 18-10-2010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hewboos, 认同!
但是,现在看到一些崇师贬释迦、咒术幻化、过分偏于神通的现象,云濠绝对不会认同。
再,云濠略知双修的意义。但是,双修这一门,云濠没法苟同。
海精灵,
藏系的论点,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
《菩提道次第广论》,《生死书》等都教导这学佛的次第,后者更描绘了心识的细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0-2010 08: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精灵 于 19-10-2010 08:35 AM 编辑
回复 34# chewboss
这些经典在大藏经里可以找到吗?请恕我寡闻。我没听过。。。。
回复 35# 雲濠
赞同你说的现象。因为我看到神谕的部分,所以才会在怀疑藏系佛教是不是佛教的分支。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10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das 大大的解释。
若是跟原始律法一样的话,那么就不可以喝酒和双休了。更何况是男女肌肤之亲。达赖 ...
海精灵 发表于 16-10-2010 11:21 AM 
密宗双修本来都不是给出家人修的.
所以根本就不会犯上出家人的原始律法了.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10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海精灵
海精灵,
姑且去掉神谕的部分,
藏系佛教的次第学往往会比其它传承更仔细。
(个人认为,如果有不认同的可以不用回复^^)
还有一个云濠不是很了解的地方(请正信藏系弟子回答,谢绝真佛):
藏系佛教往往我们会看到以天神做本尊,
这是为什么呢?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10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精灵,
云濠想,Chewboss 提到的那些应该属于藏系的论典,
在北传藏经可能没法找到。
不知Chewboss 可有藏系藏经吗?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10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hewboos, 认同!
但是,现在看到一些崇师贬释迦、咒术幻化、过分偏于神通的现象,云濠绝对不会认同。
再 ...
雲濠 发表于 18-10-2010 11:45 PM 
密宗有1句话说,弟子观察上师3年,上师观察弟子3年。以便让密法从对的上师传到对的弟子。
我也认同你认为现代人不适合修双身法,顶多修单身法,明妃不用实体而用观想,可以预防引起种种犯罪行为。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