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peggy_str

浅谈妙法莲华经(法华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0 1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亲于佛前、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是诸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学地,佛常教化,言我法、能离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是学无学人,亦各自以离我见及有无见等、谓得涅槃。而今于世尊前、闻所未闻,皆堕疑惑。善哉、世尊,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令离疑悔。’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然舍利弗,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11-2010 1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8-11-2010 12:36 PM 编辑

回复 21# peggy_str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亲于佛前、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是诸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学地,佛常教化,言我法、能离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是学无学人,亦各自以离我见及有无见等、谓得涅槃。而今于世尊前、闻所未闻,皆堕疑惑。善哉、世尊,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令离疑悔。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然舍利弗,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白话:

这时,舍利弗又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我听了您说的这部妙法,已不再有什么疑惑了。
今天我在佛面亲自接受无上圣智的记号,将来当成佛为华光如来。对此我均已领略了其中的道理,并信受不疑。

可是在座的一千二百多名声闻弟子均已得到心大自在的程度,这些人往昔在初果、二果、三果的阶位上,修习佛的方便法门,佛常教化他们说,佛法能使众生脱离生、老、病、死的痛苦,得到究竟涅槃的快乐。这些在三果位上的有学弟子和在四果罗汉位上的无学弟子,便也各自因为自己已消除了对自我的执着,对常有的执着、对虚无的执着,从而认为自己已得到了涅槃。而今在世尊面前听到这闻所未闻的无上妙法,他们便都陷入重重疑惑之中。
啊,世尊!请您慈悲,为在座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讲讲这其中的原委,以使他们都能远离疑惑与懊悔。”

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说:“我先前不是已经说过,诸佛莫不是为了无上圣智而以种种因缘、譬喻、巧言妙辞等方便法门说法吗?
所有这些说法形式,都是为了教化各菩萨的缘故。不过,舍利弗,我今天还将再以譬喻的形式解释这种道理,诸位有智慧的弟子就可以从这种譬喻中领略其中的奥旨。”



[ 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

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
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

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

http://www.fomen123.com/fo/jingdian/fahuajing/fahuajing/5188.html


白话:

“舍利弗,如来佛与那位长者一样。那位长者最初以三种车引诱诸子出离火宅,可是后来却只给他们大车,
一种用各种宝物尽情装饰、安稳舒适、最为微妙的大车。这位长者如此作法毫无虚妄的过错。
如来佛也是这样作为,也是没有虚妄可言的。

佛初说三乘之法引导众生,然后只用大乘度脱众生。为什么呢?
如来佛有无尽的智慧、十力、四无畏等佛法宝藏,能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可是,众生一开始是不能完全接受的。

舍利弗,由于这种缘故,你该明白诸佛才用其方便之力,在这唯一的佛乘法上,分别说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法。”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8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0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清池

谢谢你把白话文放上来哦~

让大家可以对照及思考其当中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1-2010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8-11-2010 01:25 PM 编辑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第二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 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止止不须说,     我法妙难思,
      诸增上慢者,     闻必不敬信。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长夜安隐,多所饶益。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上两足尊,     愿说第一法,
      我为佛长子,     惟垂分别说。
      是会无量众,     能敬信此法,
      佛已曾世世      教化如是等,
      皆一心合掌,     欲听受佛语。
      我等千二百、     及余求佛者,
      愿为此众故,     惟垂分别说。
      是等闻此法,     则生大欢喜。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听,当为汝说。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
http://www.fomen123.com/fo/jingdian/fahuajing/fahuajing/5187.html

白话:
佛又制止舍利弗说:“如果我宣讲这种佛法,一切世间中的天神、人众、阿修罗都会惊惧而怀疑的,尤其是那些虚伪傲慢的比丘,他们自以为一切佛法都懂了,不会相信还有未解的妙法的。这些人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他们将堕于地狱、饿鬼或畜生道中。”

这时,世尊又以偈言形式复述道:“算了!算了!不必说了。我这种甚深微妙的法门一般人是想象不来的,那些虚伪傲慢之辈听后肯定不会恭敬信受的。”

这时,舍利弗又对佛说道:“世尊啊,请您为我们宣说吧!请您为我们宣说吧!在今天的这个盛大法会中,与我们同辈份的弟子们足有亿万之众,他们世世代代接受佛的教化,这样的人必然会对佛所说的妙法产虔诚的信仰的。他们一旦听闻佛说这样的妙法,就会在漫漫的长夜之中,身心安稳,得到无穷的益处。”

这时,舍利弗想再说一遍,于是又以偈颂形式说到:
至高无上、福慧双圆的世尊啊,请您为我们宣讲这独一无二的妙法吧。我舍利弗是佛的大弟子,今日恳请您详细地分别解说。请您放心,这次法会中的无量众生都会恭敬信受您的妙法的。他们已多生多世蒙佛教化,怎能忘记佛的法乳之恩呢?您看他们都已诚心敬意,虔诚合掌,静等着听受您的话语了。我等一千二百人及其它一些求证佛果的弟子,愿为在座的大众请法于您,恳请您分别解说佛的无上妙法。我们这些人如果听到这等微妙之法,必定会皆大欢喜。

这时,世尊告诉舍利说:“你已连续三次恳切请求,我怎好不说呢?现在,你就洗耳恭听,仔细思考,我将为你们分别解说。”

就在如来佛说这话时,法会中有部分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约五千人立即从其座位上站起来,对佛行礼之后,退出了法会呢?因为他们前世种下的罪恶之根太深重了,这些人福薄慧浅,毛病很多,尤其是骄傲自满,他们本来没有得到上人法,却说自己已经得到;本来还没有证得某种果位,却自认为已经证得。这些人有如此的过失,所以他们又坐不住了,看来,他们是无缘听法华经的。对此,世尊默然而不加制止。

接着,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说:“现在留下的已不再有碎枝杂叶,全是有善根,有真纯信心的人,舍利弗,这些傲慢水平面浅薄的人走了也好,你们喜欢听,我就为你们说吧。”

舍利弗连忙说:“太好了!世尊,我们非常喜欢听您说法。”

佛告诉舍利弗说:“这种妙法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听到的,只有在各种条件成熟时,诸佛如来才宣示它于众生,就好比优昙钵花一样,只是到了一定时间才开放。舍利弗,你们这些人应当相信佛所说的教法,佛说的一切话语都是真实不虚的。舍利弗,诸佛为了显示真实的法旨而以一种权宜之法随机施教,因人说法,这其中的道理是不容易明白的。为什么呢?多少年来,我一直以种种方便法和因缘法,并举出许多譬喻的言辞来演说诸法。这种法不是一般的认识所能理解的,只有诸佛才知道这种法的奥妙。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所有的佛都只有为着一件大事才出现于世的。舍利弗,怎样理解诸佛只是为着一件大事才出现于世呢?诸佛见众生为无明所缚,生生死死,轮回受苦不得解脱,为了使众生打开佛知、佛见之门,从而剔除愚昧,洞明诸法实相,证到清净的果位。所以,诸佛才出现于世;为了给众生指示佛知、佛见,使他们明白人人都有佛知、佛见,所以,诸佛才出现于世;为了使众生觉悟自身本有的佛知、佛见,使他们内心深处真正领受,所以,诸佛才出现于世;为了使众生实际证入佛知、佛见,从而证得佛果,最终解脱,所以,诸佛才出现于世。舍利弗,这就是诸佛因为一件大事的缘故才出现于世的道理。可见,所谓大事因缘,实际上就是欲令众生开、悟、入佛知、佛见,从而了脱生死,离苦解脱”

释迦牟尼佛接着又对舍利弗说:“诸佛如来只是教化,让他们明白,所有一切作为常常就为着这一件事,即唯以佛知、佛见,开示、觉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佛仅仅以唯一的佛乘来为众生说法,除此佛乘之外,再没有其它什么乘了,既无所谓大、小二乘,也无所谓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舍利弗,所有十方诸佛所说的法也都是如此,只有唯一的乘,而无其它的乘。舍利弗,过去世中的诸佛以无数方便权宜之法,通过种种因缘果报、各类譬喻、美妙的言辞等为众生演说了一系列佛法。这些佛法无论是以小乘、大乘,还是以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形式出现,佛的本怀只是为了演说这唯一的佛乘。众生跟从诸佛听法修习,最终将获得一切种智,即唯佛具有的中道智慧。舍利弗,未来世中的诸佛,他们出世之后,也将以无数方便之法,借助于种种因缘、种种譬喻以及美妙的言辞,为众生演说一系列佛法。这些佛法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它们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说明唯一的佛乘。未来世中的众生随佛听法,最终也将证得无所不知的一切种智,从而成佛解脱。舍利弗,现在世中的十方无数佛国中,所有的佛都在饶益众生,使众生得到安稳和快乐。这些佛也是以无量方便之法,利用各种因缘、譬喻和言辞为众生演讲各类佛法。这些佛法都是围绕着唯一的佛乘而展开的。十方世界的众生听佛法,终将获得佛的无上圣智。舍利弗,所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佛的宗旨就是教化菩萨,欲以佛的知见指示众生,欲以佛的知见觉悟众生,欲使众生证得佛的知见,从而得到佛的圣智,达到佛的果位。


“舍利弗,我如今也是这样。我深知众生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这些欲望已深刻地植根在众生的心念之中,所以,我便随顺众生的本性,用各种因缘果报、譬喻故事及其它各种方便之力而他们说法。舍利弗,我这样教化众生,也都是为了使他们理解唯一的佛乘,从而最终获证无所不知的佛智,达到佛的境地。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且没有二乘之分,更何况还有什么三乘呢?舍利弗,诸佛出现于五浊恶世,所谓五浊是指劫浊,即整个世代灾难不断;烦恼浊,即众生充满贪欲、恼怒、愚痴等各种烦恼;众生浊,即众生不信善恶报应,不持禁戒,而受众苦;见浊,即众生持邪恶或错误的见解,佛教正法日益衰替;命浊,即众生因作恶业,寿命极短。所以说,舍利弗,当劫浊大乱时,众生的罪垢非常严重,悭吝、贪婪、嫉妒、,从而种下了不善之根。所以,诸佛便以其方便之力,分别讲三种佛法,以逐渐引导他们归入佛乘。舍利弗,如果我的弟子有人说自己是阿罗汉、辟支佛,但却不闻不知诸佛如来方便法门教化菩萨证入佛果的微妙之法,那么,他们便不是佛的弟子,不是阿罗汉,不是辟支佛。另外,舍利弗,这些比丘、比丘尼自认为已证得阿罗汉果,已处在最后一次轮回果报之身,以后将不再轮回转生,将证入究竟的涅槃,所以,这些人便不再发心追求无上圣智了。要知道这种人都是些骄傲无知之徒。为什么呢?如果有的比丘的确已证得阿罗汉果位,但他若不再信受这部妙法的话,也是绝对不正确的。除非在佛灭度后,众生面前没有佛。为什么呢?因为佛灭度后,像《妙法莲华经》这样的经典,很难找到能受持、读诵、理解义趣的人。如果能遇到其它的佛,那么,对于《妙法莲华经》中的这种开权显实的道理便会明白了解。舍利弗,你们应当专心一意地信仰、理解、受持佛所说的这种法。诸佛所说的话语没有虚妄不实的,没有其它什么乘,只有唯一的佛乘。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88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1-2010 0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8-11-2010 02:22 PM 编辑

天台法华宗,
天台大师 (智者大师) ,智顗 (538-597ce)
在《法华文句》(全称《妙法莲华经文句》)有开示:


1。《妙法莲华经》的二十八品可分为[迹]与[本]二个法门:

    a) 前面的十四品为如来[迹(垂迹)门] - 它的要旨是“开权显实”,
        是开三乘之权而显一乘之实,阐明过去的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乘。
        现在开方便的权门,目的是开示真实的妙理,会三乘归于一佛乘,
        [方便品: 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 使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b)后面的十四品为如来[本(本地)门] - 它的要旨是“开近显远”,
        即是开近成的化迹而显久远的实本,阐念释迦牟尼佛不是新近在佛陀伽耶方才成道的新佛,
        而是从远在三千尘点劫以前久远实成的本地本佛的垂迹罢了。

2.  方便与权教的关系:
    a) 方便破权
    b) 权破方便
    c) 方便修权,权修方便
    d) 方便即权,权即方便

3.  《法华经》中所开示的三种方便法理:
    a) 法用方便 - 应藏、通、别三教的对象所施与者
    b) 能通方便 - 方便能通真实之门
    c) 秘妙方便 - 法华以前权教的秘因法华因圆教而开显,此秘即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0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清池

够了啦~

我的问题还没解决,况且我开这楼不是让你转帖的,要转帖麻烦请另开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8-11-2010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peggy_str


    你开的是文面,我放的是文底法理系统,
    以后你们再问,我就可以连系上法理去,
    这样就能把整个论题比较快的提升较高的程次。以方能受益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0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eggy_str


    你开的是文面,我放的是文底法理系统,
    以后你们再问,我就可以连系上法理 ...
清池 发表于 18-11-2010 02:42 PM


呵呵。。。别想用转移大法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11-2010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peggy_str

不,大乘的精髓就是在法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0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eggy_str

不,大乘的精髓就是在法理
清池 发表于 18-11-2010 02:51 PM


我要找素还真出来验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1-2010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找素还真出来验证一下。
peggy_str 发表于 18-11-2010 03:03 PM


我还没看到清池和你的邀请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1-2010 08: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没看到清池和你的邀请函。
素还真 发表于 18-11-2010 10:50 PM


你酱鬼忙,我都没看到你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10 08: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9-11-2010 09:05 AM 编辑

学习词目:[顾左右而言他]
示例:所开的论题踩到地雷了,每人不敢再乱动了,就[顾左右而言他]了。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释义: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10 09: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清池

还剩你没给我邀请函。

你的解释太差,无法针对问题,而且你也不明大乘佛法。勉强乱讲只会令人讨厌罢了。

只有我的解释才能解开楼主的疑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10 09: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素还真


    那我现在就邀请您的贵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10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清池

邀请的条件已经满足,那么解说的时机就在今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11-2010 10: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素还真


    我还以为要如佛陀一样,要邀请三次,

    那就恐恐谢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10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9-11-2010 09:50 PM 编辑

本人是追求真相的人,不是正等正觉得佛陀。以下看法乃是个人综合对经典的领悟,假设,推论所得出的看法。假如此看法最终与事实真相不符,吾当改变自己的观点。另外本人不对自己引述的经论与文献等做出任何解释。大家应当以【卡拉玛经】教导的心态看待本文。


乔达摩王子在菩提树下由初禅开始,获得三明,观十二缘起,苦集灭道。这时候王子还不是佛陀。王子在某夜观天上明星,突然大彻大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了知一切法究竟真相。这时候乔达摩王子具备十力,四无畏,至此才能称为天人师,佛陀,世尊等十号。


这么说明白吗?即是说正等正觉的佛陀与阿罗汉,辟支佛境界上的差异。

佛陀成道后意识到他领悟的法世人极难明白,对世人说法或许会令众人误解毁谤而堕大火炕,所以打算进入涅盘。这时候大梵天王知道佛意,来到佛前再三请佛住世说法。佛陀就决定依据众人根器,对众人说法。
写到这里,佛陀不先对众人说佛境界的究竟意,因为众人无法理解,或会毁谤。所以佛陀按照众人根性,对众人说三乘佛法 --- 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佛乘)。可是佛陀究竟的本意是要众人证知他所证知的佛境界,这就是入佛知见。

这么说明白吗?佛陀为了让众生最终获得佛知见,按照众人根性先说三乘佛法引导。机缘成熟后再以究竟法引导入佛知见,这就是【大乘经典】所说的究竟一佛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10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法莲花经』以鹿车,羊车,牛车分别代表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佛乘)。却以装饰庄严的大白牛车代表一佛乘。
这表示三乘佛法与究竟一佛乘,有一项不同之处。这个不同之处暂时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10 10: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话回到peggy_str最初的问题。舍利弗已解脱三界六道。为何佛陀授记他成佛,名号叫华光如来?


按照大乘经典的看法,只要未入无余涅盘,阿罗汉在世发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心仍可以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2-2025 11:47 AM , Processed in 0.13983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