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iaoyin 于 12-2-2011 06:28 PM 编辑
有个朋友问到我。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悟出什么道理?如何解决生老病死?
我要不会。 
谁可以简单告诉我?对不起
+繁+星+點+點+ 发表于 21-11-2010 10:41 AM 
您好,您的朋友问的这个题目很大,不是两三年可以解释清楚。在此简单略说。
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悟出什么道理呢?
释迦牟尼佛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指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但因为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悟。
) \4 L' {. O8 K
什么是妄想,分别,执着?
如何解决生老病死?
跳出轮回。如何解脱?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想法,说法,做法,看法,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中国佛教十个宗派(大乘八个宗、小乘两个宗)。选定一个法门,一门深入,常时熏修,才能在短短的人生得到最大的利益。切记杂修,和没有老师指导就盲修瞎练,以至走火入魔为时已晚,神仙也不能打救。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应不同众生根性,开讲八万四千个法门,只是各人需要的修行时间和方法不同,条条道路通罗马,那个罗马就是指向“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三论宗
天台宗
贤首宗(华严宗)
禅宗
密宗(金刚乘)
净土宗 (目前全世界有很多人在学,为难信之法,也是易行之法,比较契合现代人的根性与生活环境,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之法)
律宗
法相宗(唯识宗)
俱舍宗 (中国已经没有了)
成实宗 (中国已经没有了)
-----------
以下这一段文章摘自净空法师相关讲义,中国佛教十个宗派简介
在隋唐的时候,佛教在中国形成十个宗派;十个宗派里面,有两个宗派是小乘,就是成实宗与俱舍宗,现在这两宗在中国已经没有了。大乘有八个宗派,除了贤首,这是华严宗,天台宗是专修《法华》的,也称法华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这四个宗派通常我们称为“教下”,都是根据经典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来修学。除这四个宗之外,再有律宗。律宗是无论哪一个宗派,或者是小乘,或者是显教、密教,不能够不学戒律的。所以律宗可以说是共同科目,无论修学哪个宗派都要持戒。净土宗也可以说是共同科目,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宗派到最后都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 另外两个宗派,一个是禅宗,一个是密宗。禅跟密,特别是密宗,是佛法里面高级的课程,就像一个大学里面,它是属于研究所;禅是属于研究所,密也是属于研究所,密比禅还要高。密法的承传,禅跟密的承传,它是不分在某一个阶段。五个阶段,佛法讲的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盘,这是世尊说法五个阶段,五个阶段里面都有特殊的天才。禅跟密的确它的对象是特殊的、天才的学生,不是对普通学生的。普通学生要学这个课程,得要慢慢的。像我们一般程度的,我们念小学、中学、大学,再念研究所,研究所念硕士班才能念到博士班,要循序渐进。所以这两宗比较特殊。这两宗的修学(我们佛法里面称为菩萨,在一般称为学生),都是有大根器的众生,不是普通人能够修学的。
--------
如题,大家会不会发掘有这样一个问题?一般中文水平的年轻人都难以理解,若没有人解释。导致不多人学习佛经讲述的道理。
+繁+星+點+點+ 发表于 21-11-2010 10:41 AM 
看不懂佛经,可以看古代大德的注解。
注解也是以文言文记录。
要看懂古代大德的注解,可以先掌握文言文。
掌握文言文不难,两年时间学习足够。方法待会儿回复。
(回复了,请点击这里)- 如何两年掌握文言文以读懂佛经
实在讲,佛菩萨平等普渡众生,学佛并不一定要认识字才能了生死出三界。若是这样,佛菩萨岂不能平等普渡众生了?
世界有多少人不认识字?
虚云老和尚的弟子名叫具行,他念佛三年预知时至往生极乐世界,或是属于顿悟的中国著名的六祖慧能大师,也是目不识丁。
初学佛最重要,扎好三个根。尤其“儒”和“道”,才能学佛。先学会做人,学佛才有基础。
诵经与读经不一样。诵经不求其义,目的为降伏杂念,心得定以后,智慧开了,才能解决世间与出世间问题。
有戒,才有定,有定才有慧。戒定慧三学齐修。日日诵一部经,一门深入,常时熏修,时日久了也能大约读懂以文言文记录的佛经。
读经,可以求其义。读经为了明了佛经意思,把所学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读不懂经,可以先读古代大德注解。
对于初学佛人,若看不懂古代大德的注解,可以找近代清朝末年民初以后的近代大德的讲解。
近代的大德,不敢自造佛经,只敢依古代大德的注解解释经义,称为”讲注解“。
不鼓励佛经从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第一,古代佛经从梵语翻译成文言文时,场面盛大严格,虽不是每个人都证悟,但至少还是有一两个人证悟在场监督,现代没有证悟人在场,如何敢翻译,若错解佛陀当年所说的如来真实义,岂不害了后代学佛人,断人法身慧命?罪大啊。可参考禅门公案百丈大师这个公案。经义解错要背因果,古大德所谓“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佛门同学大致上都知道。佛经是佛陀证悟以后,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都是自性流露出来的。我们凡夫还没证悟不能自行翻译佛经,不能好高骛远。
禅门公案“错下一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的故事 过去百丈大师遇到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老狐狸,这个老狐狸过去生中曾是讲经说法的法师,因为有人问他:“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答错了,说:“不落因果。”结果堕到畜生道作狐狸。五百年后他炼成人形,遇到百丈大师,向他请教如何能脱离畜生道。百丈大师说:“明天我上堂说法,你把从前那个人问你的问题重复来问我。”第二天,老人恭敬向他请法,提出这个问题:“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法师答覆他:“不昧因果。”改一个字,他明白了。第二天他就死了,脱离狐狸身。百丈大师带人到后山,把狐狸埋葬起来,并告诉大家,这个狐狸就是昨天来问我问题的老人。
第二,文言文比较能历经岁月。文言文比白话文更加能完整地保留佛陀当年的真实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