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9-5-2011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itkatlow 于 19-5-2011 05:50 PM 编辑
忘了告诉你,这课题分三篇文章写,昨天,今天及明天。
太长了,不能一下子写好,读者也需要细嚼消化其 ...
奶茶 发表于 19-5-2011 05:28 PM
没有想跟你辩的意思,我没有说你错,只是很片面,你只是说出事实的一部分,但很多都忽略了。情况有点像瞎子摸象,你成功发现大象的腿很粗,但却忽略了他尾巴很细。而且是非常前科学,以及很马后炮的看法。
事实上,事情发生的原因,背后会有超过几百甚至上千个理由。当然有主因,次要因素,非次要因素等。但连专家也不敢断言把整个事情详细说出来,我也不是专家,就更加不敢说什么,只是在摸索一头大象,我自认比你多发现了一条尾巴。
无论如何,期待明天你更详尽的看法。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19-5-2011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次贷还没爆发之前,布什政府采取不干预金融政策,也就是放任金融界自我管理,然而这所谓的市场纪律(Market ...
奶茶 发表于 19-5-2011 01:25 PM
不可以拿美国来比较,美国希望制造经济繁荣,让所以人可以变得富有,有自己财富,所以下了许多政策。
- 货币放松、管制投资银行不严、随时减息等
--》 各个金融机构不断放松贷款、高杠杆投资基金为了提高利润不断作高风险炒作
--》 没有 credit 的人,也容易借到贷款。为何?因为就算没钱供了,只要房产价格持续上涨,
卖出去,还是不会亏。投资银行“看准”这点,所以不断发放贷款。
--》 结果,房地产价格一直上涨,泡沫化,终于支持不住了,破了。
--》 房地产价格下滑。毁约、破产、银行回收产业等事件,一直发生。
--》 投资银行,比传统银行的杠杆高(借贷更多更凶、也接受没有 credit 的人借贷),
30倍以上。如果毁约等一直发生,投资银行肯定完蛋。所以一家接一家,倒闭。
--》 政府不能坐视不理,要插手。打算注资救银行。
--》 银行没钱,连其他高杠杆投资项目也被拖下水,包括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
它们也是玩高杠杆投资,小本利大(倒反来说,也可以说,小本亏大)。市场只要一点坏消息,它们的投资亏损就持续扩大。
--》 银行没钱,为了减少回复市场的次序,减少自己的杠杆,把对冲基金的码金提高。
--》 轮到基金们慌了,它们不断抛售自己的资产,减少杠杆。
可惜,整个市场都一齐抛售资产,资产价格下降,资产降,equity 也降,杠杆又再上升。
这样不断循环。
--》 其他投资项目,因为整个市场缺水(钱),货币萎缩,
加上各大基金、投资机构也一直被 margin call,所以价格一直下,一直下。
今天,故事大概发展到这里。
我们大马的银行在放贷房屋贷款方面,有哪一点是类似美国的,请指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5-2011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5-2011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这文章很难为, 本来不想写,只是不写又浪费资源,这是奶茶assignment 里头的作业。
次贷风暴 ...
奶茶 发表于 19-5-2011 09:50 PM
我向来不喜欢看专家的意见,原因很多懒得陈述。
但我很期待看你明天的数据。专家会犯错,但数据不会。除非数据是在误导的情况下收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5-2011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草根一名
Hi, 为了简单回应,用红字回答。
不可以拿美国来比较,美国希望制造经济繁荣,让所以人可以变得富有,有自己财富,所以下了许多政策。
大马政府不是也要制造经济繁荣吗?纳吉NTP就是要建立在给人民看,高收入的遐想。
- 货币放松、管制投资银行不严、随时减息等
2001年网络泡沫及911事件发生后,政府及美联储都认为需要刺激经济,那时候的利息=1%,按照资料,好像没有随时减息?
--》 各个金融机构不断放松贷款、高杠杆投资基金为了提高利润不断作高风险炒作=对,认同
--》 没有 credit 的人,也容易借到贷款。为何?因为就算没钱供了,只要房产价格持续上涨,
卖出去,还是不会亏。投资银行“看准”这点,所以不断发放贷款。=对,认同
--》 结果,房地产价格一直上涨,泡沫化,终于支持不住了,破了。=对,认同,前提是CDO没有供款,就变成废纸一张。
--》 房地产价格下滑。毁约、破产、银行回收产业等事件,一直发生。效果
--》 投资银行,比传统银行的杠杆高(借贷更多更凶、也接受没有 credit 的人借贷),
30倍以上。如果毁约等一直发生,投资银行肯定完蛋。所以一家接一家,倒闭。=对,认同
--》 政府不能坐视不理,要插手。打算注资救银行。好像没有咧?请举例。
--》 银行没钱,连其他高杠杆投资项目也被拖下水,包括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
它们也是玩高杠杆投资,小本利大(倒反来说,也可以说,小本亏大)。市场只要一点坏消息,它们的投资亏损就持续扩大。=对,认同
--》 银行没钱,为了减少回复市场的次序,减少自己的杠杆,把对冲基金的码金提高。
--》 轮到基金们慌了,它们不断抛售自己的资产,减少杠杆。
可惜,整个市场都一齐抛售资产,资产价格下降,资产降,equity 也降,杠杆又再上升。
这样不断循环。对,是市场惊慌,如果他们有资金稳住,手握的资产未必会暴跌。市场也未必那么黑。是leverage 及贪婪的效果,借贷超过equity
--》 其他投资项目,因为整个市场缺水(钱),货币萎缩,
加上各大基金、投资机构也一直被 margin call,所以价格一直下。是啊!人人自危。
今天,故事大概发展到这里。
我们大马的银行在放贷房屋贷款方面,有哪一点是类似美国的,请指出
我认为有两点:
一风险,请你阅读明天发放的博文,分析市场价格比政府列出的价格高许多,加上银行借贷的批准数额,是按照贷款者收入计算,就哪较低的数字来算,也有问题。不论怎么算也还是有问题。
对银行来说,放出的贷款,是买产业+泡沫,这与美国当时的情景相似。
二购屋者,许多购屋者皆认为,房价肯定上涨的,这原理是对的,但涨幅的对比不对!大马完全不缺地,怎么产业价格会翻一倍呢?
这不合理,和美国的情况,又很类似。
纠正一下,奶茶分析是整体房产状况。
一些浅见,如有错误,请赐教。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5-2011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kitkatlow
专家也有可能被聘请的,次贷祸首之一,信用评级公司就是一种。 |
|
|
|
|
|
|
|
发表于 19-5-2011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那句:有本事 利息起到9%都没事。
房价跌到买入的一半心脏都没问题就可入场。
如果买炒高的价格就是风险。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1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次贷还没爆发之前,布什政府采取不干预金融政策,也就是放任金融界自我管理,然而这所谓的市场纪律(Market ...
奶茶 发表于 19-5-2011 01:25 PM
同意。我们可在历史中印正:1990-1991年的日本,1997-1998年的香港,2008-2009年的美国等等。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1 1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价是没有合理价格的,上不封顶,跌也会跌破成本价的。房价只有趋势,没有合理价格。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1 1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5-2011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5-2011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不怎么认同,数据太笼统,见解太表面,结论太肤浅。你只说出部分事实,但却忽略了很多更重要的原素。就好像一道美食少了好多重要食材调味料一样。
而且非常明显,你是呆在电脑前完成此论文,很少或者近乎没有去on the ground 理解市场的真面目。
但如只是用来做毕业论文是应该ok 的,只是希望你的教授要求不太高,或者对房产经济也一样一知半解。
我说话很坦率,得罪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5-2011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不怎么认同,数据太笼统,见解太表面,结论太肤浅。你只说出部分事实,但却忽略了很多更重要的原素 ...
kitkatlow 发表于 20-5-2011 01:40 PM
那就请教你咯。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1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讲产业泡沫的贴, SIEN 拉。。。
我多几年,赚过百万, 还没有泡沫。。。
99%不回发生。。。如果你认识随便一个部长或高官就懂了。。。。
随随便便, 都有几十间产业, 也为孩子买下了。。。MONT KIARA 一栋楼, 就又两三间 。。人家都不怕所谓的泡沫。。。他们都站在马来西亚最顶端, 肯定知道大马的前景 。。。他们又不是没有钱,有不等屋子住, 为何早早都买下来? 做什么不等泡沫才买?就是他们也知道现在不买, 他们的孩子就要买更贵的屋子。。。泡沫泡沫泡沫, 也只是一些所谓的专家的预测, 预言。。。
泡沫泡沫泡沫的预言 = 世界末日的预言 。。慢慢等落。。。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1 0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不是如此,會影韾很大滴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1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站在kitkatlow的那边。。
我的资料比你的明显!!!看了这个, 就还过要快快买。。。
20年以前,戏票RM2。00,云吞面,RM1。50, 有地排屋KEPONG,RM60-100千
20年后, 戏票RM12。00 , 云吞面,RM4。50, 有地排屋KEPONG,RM400千-1百万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5-2011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orange_lobster
不能那么说,买家都希望自己能买到合理的价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5-2011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站在kitkatlow的那边。。
我的资料比你的明显!!!看了这个, 就还过要快快买。。。
20年以前, ...
khiatjune 发表于 20-5-2011 02:17 PM
你是用物价对屋价吗?但没有收入怎么比较?消费不是要先有收入吗?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1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忘记,低利息只是一小部分的原因为何房产价飙升吧了。。。
另一个比较实际的原因是因为建筑的原料价格一直起。。。 当然直接影响房产价格的咯。。。
有哪一个developer愿意亏着来建及卖楼??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1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忘记,低利息只是一小部分的原因为何房产价飙升吧了。。。
另一个比较实际的原因是因为建筑的原料价 ...
天秤座的我 发表于 20-5-2011 02:27 PM
建筑的原料价格有时高有时回跌,屋价还是高涨。这是"TEH TARIK"的现象,糖价涨20CENTS,TEH TARIK 也跟着涨20CENTS。。。发展商卖200K的CONDO就可以赚钱了,但是外面一大批买家跪这求着要用300K来买,你会只卖200K吗?
至于这些是炒家还是用家就是决定会不会出现泡沫的重要因素。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