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美丽旅程

一贯道的借窍,开沙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3-2014 10:4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3-3-2014 11:12 AM
这么说,你是不相信圣经的教导了。


回答你这。
那你是怎麼看待新舊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3-2014 1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3-3-2014 09:52 PM
所以,現在你也承認有使者了?

現在,你分得清楚聖经之神與華人俗稱神的分別了?

圣经说的天使是耶和华上帝所造的,是侍奉耶和华上帝的使者,使者是不接受人拜拜的。
请问,華人俗稱的神是否服从耶和华上帝?上帝的戒律是:你不可敬拜别的神。
如果你说“是”,那么,请问为什么那些“神”接受华人的拜拜?

那些接受人的敬拜的灵就是背叛了耶和华上帝的使者,也就是圣经所称的“堕落的天使——魔鬼;邪灵。”

但是,中国民间信仰会认同圣经的教导吗?

还有,佛教与道教的教义也存在矛盾。

请问,这样尖锐的矛盾怎样合一

孔子,入廟,每事問而顯示對祭拜礼儀的重示。
孔子因材施教,不同人問不同问題,會針對其人所需而給予合適答案。
子路連禮儀人道都不能明達,何以能問鬼神之事?所以孔子給其答案:不能事人,焉能事鬼。
孔子曾指,敬鬼神,而遠之。可知他承認有鬼神,但不必過於強調。

孔子教你远离神鬼;

耶稣说: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

请问,你要服从孔子还是服从耶稣呢?




本帖最后由 美丽旅程 于 4-3-2014 11:0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3-2014 1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3-3-2014 09:56 PM
孔子曰:“天地不合,萬物不生。大昏,萬世之嗣也,君何謂已重焉!”孔子遂言曰:“內以治宗廟之禮,足 ...

请阅读创世纪1-2章,耶和华上帝创造天地万物的各类安排就会发现很多上帝的美意,

这是孔子,老子无法明白的真理。

圣经告诉我们: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因此,特意把世人的道理与耶和华上帝的道理来相提并论,严格来说是骄傲和亵渎上帝的行为,上帝看这是罪行。

世人的罪唯一的出路就是靠着相信主耶稣是救主,认罪悔改,蒙主耶稣的赦罪和赐予永生。

这是圣经的教导,希望亦相信基督教的一贯道信徒能捉住圣经的应许而得蒙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3-2014 1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3-3-2014 10:08 PM
馬涼馮凉。。。。

我所指的是,重點一樣的。

根据圣经启示,世人都是耶和华上帝/ 耶稣所造的。

所以,世人都会有寻找神的意愿,

都是,千万不要认错世界的神。

圣经告诉我们,唯一的真神是耶和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3-2014 03: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3-3-2014 10:45 PM
回答你这。
那你是怎麼看待新舊約?

圣经是由新约和旧约所组成。
主耶稣降身至在十字架上的事迹的时代可说是作为新旧约的分界线,

旧约是往前看,里面纪录历史事迹也预言了基督和衪的救恩。

而新约却是往后看,用历史的眼光来回看基督完成祂的救赎使命。

旧约里有许多的预言,在新约就应验了和获得解释了。

基督信仰是独特无二的。这种独特性与世界上任何宗教都不一样。

旧约圣经是耶和华上帝与世人立约的凭据;

新约圣经是耶稣基督以祂在十字架上的血肉来与世人立约的凭据。


衷心希望你也来接受上帝的爱,

不要再被一贯道所谓的无字真经——「无太佛弥勒」这个毒咒所捆绑,不要惧怕。

相信耶稣是你唯一的救主,就可以成为上帝的儿女,就有权柄奉主耶稣的名捆绑那恶毒的咒诅。

在基督里做一个蒙恩,自由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3-2014 04:0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4-3-2014 11:06 AM
圣经说的天使是耶和华上帝所造的,是侍奉耶和华上帝的使者,使者是不接受人拜拜的。请问,華人俗稱的神是 ...


要在這里談教,五教歸一。
我說了,我不會在這里解釋拜神明之意。因為你們有你們的執著。

我在五教歸一帖有指出,看經的人不乏形意髓契的層度。

孔子時代有許多怪力亂神,所以他并不主張。但也并不否認,所以是[子不語怪力亂神]。
所谓當時的怪力亂神,并非正道。
誠如當時經上所指一般,

本帖最后由 叶浮萍 于 4-3-2014 04:06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3-2014 04:0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日馬-王下23:11

『日馬』在猶大末年,道德墮落之際,各種崇拜偶像之舉,潛入,敬奉天象,亦在其內。日車與日馬,即為人民所崇拜者。曾置於聖殿中,約西亞王以火焚燒之。
巴力毘珥-民25:5

『巴力毘珥』摩押之假神,祀於毘珥山;以色列人離棄神,信奉巴力,而多行傷風敗俗之污事,因此神嚴加懲罰之。


耶50:2

『米羅達』巴比倫的守護神之名,又名彼勒,以日神、戰神為代表,掌管天氣、命運和創造,與非尼基人之巴力相同,在春季奉此神為大節期,以風和日暖為一年之始。禮儀淫亂,有廟妓,獻嬰孩為祭,在巴比倫遭波斯攻擊時,偶像非但不能救人,還成為拜偶像之人的重擔累贅

王下17:31

『亞拿米勒』巴比倫一神之名,原名亞努,為君之意;米勒為亞述語,也為君之意。西法瓦音人被亞述王撒珥根遷至撒瑪利亞後,即敬拜此神,人以自己之子女擲於火大獻祭,此神常與亞得米勒並記


結8:14

『搭模斯』搭模斯為巴比倫人所拜幽冥之神明,後為腓尼基、亞述和埃及人所崇拜,是腓尼基之日神之名號,崇拜儀式荒淫鄙劣已極相傳此神每月在八月死而復活,死日眾婦女為之哀哭,復活日婦女為之跳舞







本帖最后由 叶浮萍 于 4-3-2014 04:21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3-2014 04:2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洛』古代迦南亞捫人之國神,迦南膜拜摩洛的方式是獻嬰祭,父母要將頭生的嬰孩,在火上焚燒,獻給摩洛,祈求摩洛能在以後賜下更好的孩子 (利18:21;20:2-5、撒下12:30、王下23:10、耶32:35、摩5:26、徒7:43)。又稱『米勒公』,即『瑪勒堪』,舊約律法嚴禁以色列人崇拜 (王上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3-2014 04:3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所谓的怪力亂神,子不語,因非正道。

孔子之時亦如此。
所以聖人,先知,傳話人出现就是要平亂。

拜神明而无禮儀非正道。
所以,當時子曰,


子曰:“素隱行怪(1),後世有述焉(2),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4),唯聖者能之。”


孔子是以人道,而至天之道。
他并非完全不拜祭。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1),设其裳衣(2),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3)酬下为上,所以逮(4)贱也。燕毛(5),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6)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7)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所以孔子儒家從禮儀人倫,而素位而行,進一步敬上帝。

21 “不是每一個對我說:‘主啊,主啊!’的人,都能進入天國,唯有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 22 到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難道我們沒有奉你的名講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過許多神蹟嗎?’23但我必向他們聲明:‘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所以重點是行義或行惡。
在古時雖拜偶像,卻是借偶像之名行惡。


所以拜神明,知義,而行義者,是沒沖突的。
如果行正道而拜神明,那是誠的流露。儒家所謂诚於中而形於外。


如果只信耶和華,上帝,主,創造者,卻不行義,雖不拜偶像,就算熟練整本過去所合冊成的聖經,亦不能达道的。




本帖最后由 叶浮萍 于 4-3-2014 05:16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3-2014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4-3-2014 04:09 PM
日馬-王下23:11

『日馬』在猶大末年,道德墮落之際,各種崇拜偶像之舉,潛入,敬奉天象,亦在其內。日 ...

不明白你列出这些经文的用意是什么?

这些经文描述那些蔑视耶和华上帝的人,他们去奉拜偶像。

与耶和华敌对的人后果是严重的,

因此,你会看到旧约圣经耶和华严厉惩罚人的故事。

希望你不要向那些耶和华所憎恶的人学习。

不要与耶和华为敌,

耶和华爱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3-2014 05: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4-3-2014 04:39 PM
以上是所谓的怪力亂神,子不語,因非正道。

孔子之時亦如此。

很遗憾,孔子没有机会认识圣经,他不认识耶和华上帝。

很遗憾,孔子没有叫人去拜拜他,却有人莫名其妙的把孔子当做神来拜拜,

圣经告诉我们:「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3-2014 05:3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4-3-2014 04:48 PM
不明白你列出这些经文的用意是什么?

这些经文描述那些蔑视耶和华上帝的人,他们去奉拜偶像。

孔子聖人,傳道者在春秋,亂世中。
這和摩西,耶穌時代是相同情況的。

所以當時怪力亂神盛行,邪惡起。
先知,義人,僕人,传道者因此而出。

先正人道,知義行義,那才可更進一步达道,從心印上帝。

以上,是之前我想讓你知道的。


謝謝你好意,我不会半途肯道的,能夠行万人之證知新新約,還有何遺憾呢?

也願你能行義。而不單只是信喊耶和華。
因為信,行義,心有祈求,尋找,叩門,當必有朝一日會得得於開門受聖靈與火的洗。

祝福你。
願知書而达理,天助自助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3-2014 05:3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4-3-2014 05:01 PM
很遗憾,孔子没有机会认识圣经,他不认识耶和华上帝。

很遗憾,孔子没有叫人去拜拜他,却有人莫名其妙 ...

很抱歉一些人只會看死書,不知通达。只認ABC為文字,除此非文字。

經上沒寫,一些教會人却十字架真理卻掛身前。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願你人道达天道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3-2014 05: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4-3-2014 05:31 PM
孔子聖人,傳道者在春秋,亂世中。
這和摩西,耶穌時代是相同情況的。

孔子为后人称为圣人,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学问的哲学家,

后人尊敬他。不过,孔子不是先知,也不是神,

耶稣却是创世的神,你怎样拿来相提并论呢?

如果孔子还在的话,他肯定骂你不尊敬神了。

所以當時怪力亂神盛行,邪惡起。
先知,義人,僕人,传道者因此而出。
先正人道,知義行義,那才可更進一步达道,從心印上帝。
以上,是之前我想讓你知道的。

你的说法是你自己的道理,你的道理与上帝的教导背道而驰,

世人都犯了罪,与上帝隔离了,世人必须信靠耶稣基督,认罪悔改,才能够与上帝和好。

上帝的义与世人的义是有分别的,你不要 妄称上帝的名,歪曲上帝的道就是违反上帝的戒律,这是上帝所憎恶的。
謝謝你好意,我不会半途肯道的,能夠行万人之證知新新約,還有何遺憾呢?
也願你能行義。而不單只是信喊耶和華。
因為信,行義,心有祈求,尋找,叩門,當必有朝一日會得得於開門受聖靈與火的洗。

你信的是属世拜偶像的道,你拒绝认耶稣是救主,也不认罪悔改,何来信?何来行义?你心祈求谁呢?寻找谁呢?叩谁的门呢?

你知道什么是“受聖靈與火的洗”吗?

拜偶像在上帝看来是何等的罪?你是知道的。

基督徒信属神的道,神是爱,是义,是圣洁,靠着神才能称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3-2014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4-3-2014 05:39 PM
很抱歉一些人只會看死書,不知通达。只認ABC為文字,除此非文字。

經上沒寫,一些教會人却十字架真理卻 ...

读圣经不是读死书,是能够知道上帝的心意。上帝是全人类的父,不是你认为的ABC

十字架可以用作教会的标志,如医院,救护机构的标志那样,有时候也可以作为饰物,

经上虽然没有写,但是,没有违反上帝的意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14 12:54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5-3-2014 05:14 PM
孔子为后人称为圣人,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学问的哲学家,
后人尊敬他。不过,孔子不是先知,也不是神,
耶 ...


古時,華夏有聖人,賢人,君子等之分。

一般傳統上,聖人的稱號是以一生人的業績才被后人所定论的。這是因為要以一生的節操而定論的。若生前自稱为聖,那是有欠谦卑了。

當然,孔子生前,是有被當時世人稱爲聖人的跡象可尋的。



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
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
。」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
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太宰向子貢問:“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嗎?為什么這樣多才多藝呢?”子貢說:“既然上天讓他成為圣人,當然也就會讓他多才多藝。”孔子听到后說:“太宰了解我嗎?我小的時候貧窮,所以學會了不少技藝。一般的君子會有這樣多的技藝嗎?那是不會的。”



儀封人(1)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喪(3)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4)。”

【譯文】 儀這個地方的長官請求見孔子,他說:“凡是君子到這里來,我從沒有見不到的。”孔子的隨從學生引他去見了孔子。他出來后(對孔子的學生們)說:“你們幾位何必為沒有官位而發愁呢?天下無道已經很久了,上天將以孔夫子為圣人來號令天下。”




聖人,賢人,君子等也似如救世主,義人,僕人的稱號一般的。

本帖最后由 叶浮萍 于 6-3-2014 01:2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3-2014 02:1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5-3-2014 05:14 PM
孔子为后人称为圣人,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学问的哲学家,
后人尊敬他。不过,孔子不是先知,也不是神,
耶 ...

綜合回復你。

ABC为文字为書。學習是在運用,運用是在貫通,即是佛家謂文字般若。
若執於形和意,即是死读書。
髓和契却需悟與心印。
這是我所謂的看经文的人,形意髓契的4個層次。

經上有,其它經文就没有此深妙意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14 02:1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謂求,叩門,

(二)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①。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②,非正命也。”



孟子说:“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本帖最后由 叶浮萍 于 6-3-2014 03:2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14 02:2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行義或信,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已矣。


孔子說:“符合禮法的話,能不聽從嗎?但(只有按它來)改正自己的錯誤才是可貴的。恭順贊許的話,誰聽了不高興呢?但只有分析了話語真假才是可貴的。只是高興卻不分析,只是聽從而不改正錯誤,這樣的人我對他沒辦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14 02:3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喊主(道),遵义,或不被承認之作惡者(德之賊)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其实仅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子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


萬子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

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硃也;惡鄉原,恐其亂德也。君子反經而已矣。經正,則庶民興;庶民興,斯無邪慝矣。」


孟子得意門生萬章,勤學好問,對有件事一直迷惑不解,萬章請教孟子說:在鄉里大家都公認鄉愿文質彬彬、逢人恭維、不道人長短、不說人是非,從不得罪於人,人人都說鄉愿是好人。為甚麼孔子說他是壞人,討厭他,並且還批評鄉愿是「德之賊」,這是甚麼原故?

孟子回答:鄉愿是個聰明的人,做人處世八面玲瓏、面面俱到,文質彬彬,逢人恭維有禮。一心只會討好別人,取悅別人來塑造自己忠厚老實、公正廉潔、與世無爭的形象,騙取別人對他的好感,希望人人說他是好人。說是一套,做又是一套,只顧自己的利益,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親和好人的樣子,不敢說實話,不敢論是非,罔顧道義。這種人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之輩,這種偽君子的假好人,表面看起來是好人,其實是騙取民心、不忠不義、同流合污的壞人,對社會國家沒有益處,所以孔子討厭他,稱呼他為「德之賊」。







本帖最后由 叶浮萍 于 6-3-2014 03:0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2-2025 11:13 PM , Processed in 0.10408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