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切尔西成功经验看恒大模式 豪门不能单靠老板砸钱
2011年,被看做是中国足球的一个新里程碑,在这一年,中超(微博)联赛重新回到了正轨,恒大足球甚至成为了一种发展模式。大规模资金投入、砸钱买巨星、有自己的主队颜色、主场气氛建设,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终于开始向欧洲顶级联赛学步。
但足球豪门,不是一天炼成的,英超、西甲(微博)每支称得上豪门的队伍,都有过百年的历史。这些沉淀和积累,不是中超联赛能在十年甚至五十年来追赶上的。
在欧洲众多豪门中,切尔西(微博)算是比较“年轻”的豪门了,虽然也已经有过百年的历史,但真正跻身英超劲旅也不过10多年。切尔西的成功经验,或许最值得中国俱乐部学习。
先出成绩后青训
切尔西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位于伦敦市区的斯坦福桥球场,一个是位于伦敦市郊的科巴姆训练基地。
作为英超豪门的主场,斯坦福桥由于位于伦敦市区,所以并不大,只能容纳4万多人,而在切尔西的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还走进了斯坦福桥最“核心”的部分,球员的更衣室。球员更衣室要比大家想象中的朴实得多,尤其是客队的更衣室,小小的房间里一圈的木头椅子,连球员的储物柜都没有,当中只有两张按摩椅。工作人员还半开玩笑地说:“就是欺负他们,让他们呆得不舒服,待会去看看我们的主队更衣室,宽敞明亮得多,有6张按摩椅。”果然,走进主队的更衣室,面积足足是客队更衣室的两倍,球员的球衣整齐地挂在了储物柜上。
当然,要在斯坦福桥取得胜利,并不只是在更衣室里“捉弄”对手,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烧钱”买球员。自从俄罗斯著名富豪阿布拉莫维奇入主切尔西之后,更是不愁钱。最新的动作就是去年年初花费5000万英镑从利物浦(微博)买来球星托雷斯,缔造了英超转会费新高。而且因为有钱,还能肆意地撕毁工作合同,阿布拉莫维奇对成绩不如意的主教练,都是直接赔钱让对方走人。
在金元政策下,切尔西战绩飙升,近几年已经稳坐英超四大豪门的位置。
5000万英镑买明星球员无疑是切尔西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但其实这些都仅仅是在斯坦福桥的故事,而另外一个不那么广为人知的,则是耗资数千万英镑,从2003年开始在伦敦郊区建造的科巴姆训练基地。这里不仅是一队球员训练和康复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切尔西的青训基地。每一个切尔西的工作人员都告诉记者,“那里才是我们的大本营,俱乐部的成功不能只靠买球员。我们必须能培养出自己的球员。”切尔西成为豪门的历史不长,但他们深以为豪的就是队长特里是本队青训出来的,这也是英国足球文化中“贵族化”的标记。
球队经营同样重要
切尔西的上升轨迹和广州恒大(微博)非常像,目前恒大走的也是引进球星、办足球学校、训练基地的路子,但先走一步的切尔西也给恒大模式提了个醒。体育产业要成为产业,必须是自主盈亏,而不是一味靠老板砸钱养着。
作为英超豪门里最会“烧钱”的球队,切尔西目前也面临一大危机。为了避免足球过度商业化,欧足联从下个赛季就开始新的政策,严格控制各足球俱乐部的财政收支平衡,如果亏损超过了欧足联的底线,将会面临惩罚,最严重的甚至会失去打欧战的资格。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以前一直财大气粗的切尔西也开始学着向“死敌”阿森纳(微博)那样,搞好球队经营。“球星效应很重要,现在已经是赛季末了,本来球衣都得打折出售,我们让球员们办各种签名会,球迷必须原价买他们的球衣才能参加签名会。”切尔西的销售人员透露了最近球星频频亮相斯坦福桥的原因。
球票、球衣和纪念品销售之外,切尔西为了不让主场斯坦福桥在非比赛日空着,又修建了自己的足球体育馆,里面除了各种奖杯、照片,甚至连功勋教练穆里尼奥穿过的大衣、用过的书桌都保留着,成为不少球迷朝圣之地,把斯坦福桥打造成伦敦城的一个景点。
发展体育 先“搞定”妈妈
■记者手记
如果你是个足球迷,英国就是个天堂。不少足球迷人生总会计划要去一次英国,去自己喜欢的球队俱乐部主场“朝圣”。这种足球文化的产业输入,每年都给英国带来超过10亿英镑的收入。
走在英国街头,到处都是足球的痕迹。奥运倒计时100天的官方活动没有电视台现场直播,只出现在电视新闻中。而在同一天晚上7时45分开始切尔西对巴塞的欧冠半决赛,电视台从傍晚6点开始播出特别节目,现场直播观众入场、间中穿插了各种专家点评、历史片段回顾,活生生演成了一部足球电影大片。英国周日的商店和景点关门都特别早,街上空空如也,人们身穿球衣,全都挤到了球场和酒吧里看球。切尔西球星托雷斯的签名会,下午3点开始,早上9点200张入场券就派完了,大部分球迷都是早上六七点就去排队了。这就是英国,足球已经融入了生活的一部分。
大家都经常有个疑问,“为什么中国13亿人都出不了一支出色的足球队,而英国只有6000万人,还能分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支在欧洲水平都不错的球队。”那就去英国的公园里随便看看,包括海德公园地区,伦敦中上层家庭的聚居地。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家长带着小孩子来上足球课,而那种被着小提琴、画板赶上课的情景并不常见。这就是人口和足球人口的本质区别。
对于英国这种足球文化的繁盛,英超联自然有很多的助推作用。除了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英超联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理念,“吸引更多的女球迷。”
很多人对女球迷的定义就是毫不懂球,就冲着一两个帅哥球员那张脸去的“花痴”粉。但在英国足球文化中,女球迷是一个关键因素。
去英国的球场看场球,会发现这里不再是纯男性的世界,女球迷占了起码1/3,还有不少是一家大小的家庭日活动。英国家庭还是比较传统的模式,女主人是家务事的一家之主,周末是全家去看球还是去动物园,小朋友业余是学弹钢琴还是练足球,其实全都是女主人最有发言权。男主人看球不一定会影响妻子和孩子,但如果女主人看球,基本上全家最后都会成为球迷。在英国足球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族传承,很多球迷都是世世代代忠于一个俱乐部,这种家庭足球文化的维系,更多的是靠女主人。
其实不只是足球,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包括全民健身,都和女球迷有着紧密的关联。在这段采访的期间,无论是讲起中国足球的发展,或者是举国体制之后,中国体育该如何走职业化道路,英国的体育官员、媒体都不约而同指出一点,“如果你们的妈妈都觉得念书是重中之重,会对小孩子运动完之后浑身是泥的脏衣服和满身的伤痕愤怒地尖叫,那距离这些目标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