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神气

法音论坛公告疑问意见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6-2009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agarjuna 于 9-6-2009 06:07 PM 发表
似乎,版主对于一些针对佛教出家人的贴,好像视若无睹!佛教徒对外道的反驳,就“密切留意”,真的令人想起当年的513事件啊!

不好意思,我白天不在,现已处理。

原帖由 心中仍把妳思念 于 9-6-2009 06:10 PM 发表
是吗?
那些新闻都是假的吗?

都是谣言吗?
都是抹黑吗?

好像不是假的。。
图文并茂,应该是真实新闻吧?

真实新闻不能讨论吗???

怪不得佛门那么清净,
因为有问题就扫进地毯下面。。。


7)请网友不要把宗教组织和人事的纷争带到此论坛并相互指责和进行对骂,版主将视情况给予制止和处分;

8)论坛资源宝贵。对您转载的新闻、文章和宗教经文等内容,请加上一般人能理解的中文注解或个人意见,并把所要讨论的议题明确地写下;

9)我们不阻止网友对不同于自己信仰的宗教以外的宗教教义开帖提问。但是,请网友以体现自己的宗教素养为先而开帖。凡是攻击、讥讽别人宗教教义和宗教人士而发的帖子将可能被扣分、删除或封楼对付。简而言之,就是对骂和吵架帖将被封楼。
--------------------------
如果只是为了挑衅、找吵架、挖苦、讥讽等目的而开的帖子,一律关闭下沉,重者扣分处置,谢谢合作。


致楼主:由于属版务问题,本主题将在随后并入意见箱。请过后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6-2009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佛教论坛的建议

版主,就算会冒犯你....我必须讲,其实所谓“攻击”是主观判断上的问题而已。


如果不是髒话灌水,只是利用佛理来互相辩论的话,我觉得无伤大雅。


不能总凭自己的主观经验来判断别人的话“没营养”,佛法博大精深,谁知道在辩论的当儿读者已经受益不浅?


我倒觉得你应该多点关注那些“拿不出道理”,只冷嘲热讽的会员,那才是破坏交流风气败类。


类似负面消息的文章,是反面教材,有什么问题呢?清者自清,身为佛教徒应该去努力澄清同门间的不是,而不是删贴封楼,关闭消息来源,须知资讯发达的年代,没有什么消息是掩盖得了的,塑造出你心目中“完美”的佛教论坛不代表就是“有质素”的论坛?


有质素的论坛首要条件就是“言论自由”,当然....我不是说可以在佛教论坛开基督教的帖子,而是...不管是什么资料....只要关于“佛法”的都可以在佛教法音开贴讨论。其实....我心里也觉得真佛宗和创价学会不是正信佛教,但我觉得我们依然不能使用霸权把他们隔离去“其他宗教”区,因为那无异于滥用权力把自己的偏见“正规化”。

或许你可以参考其他版主的做法,比如说电脑区...很多人买架新电脑就开贴在DIY区,版主和一些高手一看就懂不是什么DIY,可他们也是和和气气的投以欣赏的言语,而并不把帖子隔离去别区。这么做不是因为“随便”,而是尊重别人开贴的诚意。


如果整个佛教法音的用处是copy&paste经文,那倒不如由我来集合所有佛教网站,一次过把所有经文弄过来,然后关闭论坛,禁止交流?只限阅读?那不就天下太平吗?


我从未被扣分,但一旦进来佛教法音就一直被扣分,“正信”佛教徒“引据经典”就没事,我“引据经典”讲到密宗就被封楼,难道我是故意捣乱的吗?


希望版主能考虑一下自己的处事风格,判断应该处罚“捣乱”的人?还是“理念”和你们不同的人?


另外有一个建议...其实可以稍微改变版区的名称,就开个“宗教事务专区”提供会员放一些宗教时讯,活动,新闻等,这样一来学术讨论方面就不会混淆。


然后再开个“佛经专区”或“佛法专区”学术研究方面的就限定在这个专区讨论,也可以增设一个版规“必须引据经典开贴”这样就能保障一心分享佛法的人,同时也能阻止类似“如何令创价学会回头是岸”的帖子。这样一来也能隔开那些无神论的人来冷嘲热讽。


正信佛教徒不管对“附佛外道”有什么偏见,他们也有自己的“佛法”是一个事实。所以我建议“佛经专区”也应该公平的让他们开贴。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各宗教的经典和核心教义集合起来就能令读者轻易作出学术上的分辨和对比。


最后,希望版主不要以“应该开在论坛意见箱”为藉口来封贴,我知道那种版主们闭门造车的讨论是没有结果的。论坛会混乱版主也应该尽一份责任,这个时候希望你可以网开一面给大家一次“言论自由”的机会,也给机会那些“其他宗教”区的佛教二等公民讲出自己对论坛的意见。


欢迎大家来讨论我的看法。(如果版主没封贴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09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版主以「应该开在论坛意见箱」的理由,把此帖合并於论坛意见箱里继续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09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认同,这会让初学佛法的人感到混乱,以为那些搞神通怪力乱神的附佛外道或五教同源的特殊宗教是佛教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09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如直接關掉宗教論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09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戒日王 的帖子

可是....我们不能自大到认为所有人都是笨蛋,认为别人一定会被迷惑?

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9-6-2009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无名士 的帖子

为什么呢?说个理由来听听?

不是冷嘲热讽的话....相信版主也愿意倾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09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这样。
都不懂是我的阿roy太没人缘,还是这里的人修佛法修到去了非洲那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6-2009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Roy_Tantra5053 的帖子

你好,这里是可以开贴提问与提出适当的评论的,
不过目前被处理的帖子,是由于三个问题:
(一)涉及一些宗教组织的内部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并不是不知情的“局外人”可以“澄清”的,无意义的猜测与主观的评论并不会带来多大的益处,反而可能沦为不实的抹黑与指控。过去曾经有过的”咖啡店论坛事件“就是由于咖啡店论坛沦为一些组织内部人马互相争吵的地方而导致该论坛被当局关闭。
(二)真佛宗、一贯道和创价学会等宗教组织和主流佛教组织的一些认同问题,这些问题是公开存在的,由于这些问题并不是单单靠网友和在这论坛活动的信众可以解决或得出”皆大欢喜“的结论,因为这些组织之间的教义有时并非初学者可以分辨的,放在同一个地方,将出现不间断的争议,互相不认同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放在《其它宗教》论坛是折衷的方法,并不是不平等,只是因为相关组织的话题在佳礼相对不太活跃,以及其它客观因素,所以一直没有像佛教、基督教、道教与民间信仰一样成立子论坛。
(三)提问、讨论与挑衅的分别,佛教法音是容许网友们提问及讨论一些相关时事课题的,但是以挑衅为目的主题则往往只会成为吵架楼。这一类帖子可以从楼主的发问及回应方式看出其用意。
版主们并不会单单靠自己的判断为依据,例如,如果没有人报告或只有一个人投诉的帖子,可能只是个人主观的问题,但是,当有许许多多不相干的网友都有一致的投诉时,这往往就是真的有问题了,如目前的情况。

--------------------
另外,关于您被扣分的问题,暗示或直接指网友为精神病患或白痴等等言论并不会被视为有益的批评,所以是不被允许的,小小的扣分只是想提醒而已。 如果纯粹开玩笑性质的,一般是不会被处理,因为网友一般上都不会对这些投诉的。

因为,关于善意还是恶意的批评,是会从语气里自然流露出来的,所谓相由心生,这些是装不出来的,所以,这些还是有客观标准可以判断的。

(本主题会在讨论结束后并入意见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09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Roy_Tantra5053 的帖子

咄咄逼人非靈修者.

佛教法音是必需保持原來的樣子,不可以弄亂它的祥和.

更何況版主也沒有阻止我們這些''附佛外道''去''其它宗教''版開貼.

喜歡靜的就留在這裡學習,喜歡鬧的就過去那裡打鬥.

不要再為難版主們,這位子可不好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09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y_Tantra5053 于 9-6-2009 11:18 PM 发表
可是....我们不能自大到认为所有人都是笨蛋,认为别人一定会被迷惑?

不是吗?


起码有500万 + 1200 万的人被迷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09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布飘扬 于 9-6-2009 11:46 PM 发表
(一)涉及一些宗教组织的内部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并不是不知情的“局外人”可以“澄清”的,无意义的猜测与主观的评论并不会带来多大的益处,反而可能沦为不实的抹黑与指控。过去曾经有过的”咖啡店论坛事件“就是由于咖啡店论坛沦为一些组织内部人马互相争吵的地方而导致该论坛被当局关闭。


佛教徒应该不是“局外人”吧?

如果佛教徒都不去澄清,总是一句“附佛外道”撑到底,不提出一些论证来证明,那些影响佛教形象的新闻等谁去澄清?

对于你说的“抹黑和指控”我就不是很明白,如果都已经“引据经典”有相当的物证,比如说有公信力的报章报导,受学术界认同的史书记载,或是有人证的访问报导,这些资料怎能判断为“抹黑和指控”?


这都算“抹黑和指控”,法官的主要工作不就是“抹黑和指控”吗?



(二)真佛宗、一贯道和创价学会等宗教组织和主流佛教组织的一些认同问题,这些问题是公开存在的,由于这些问题并不是单单靠网友和在这论坛活动的信众可以解决或得出”皆大欢喜“的结论,因为这些组织之间的教义有时并非初学者可以分辨的,放在同一个地方,将出现不间断的争议,互相不认同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放在《其它宗教》论坛是折衷的方法,并不是不平等,只是因为相关组织的话题在佳礼相对不太活跃,以及其它客观因素,所以一直没有像佛教、基督教、道教与民间信仰一样成立子论坛。


须知...争论是无可避免的,面对这个事实总比一直删贴扣分好吧?你也不必劳累。

所以我才提议限定成“学术”主题,即是说不可以开“大家说出对卢胜彦的看法”或“创价学会是附佛外道”之类的帖子。

把讨论范围限制在“学术”上,把“丑闻类”的文章放在别区,或许就开个“宗教研究”专区,让所有斗争都挤进那边去,保障学术区有质素的佛法资料可以留下来。

目前“其它宗教”的“其它”很明显就像“二等公民”啊?干嘛当初不放“宗教研究”专区的名字?感觉上就好象版主已经宣称佳礼只有佛教专区,没有“其它”宗教的份儿~


还有一个现象是....如果你担心初学者会误解佛法,“其它宗教”区的的存在并于事无补,一旦有新的“附佛外道”出现,他们也是照样跑来“佛教法音”开贴,而你一直移动帖子或删贴就会一直被他们骂,会越来越多人不满意你“正信”的的标准。

虽然我知道他们不能拿你怎样,你也可以一意孤行,但把它们列入佛教专区有好处,所谓“同中存异”,干脆承认七大门派是“武林同门”总比推崇少林是武林至尊好吧?

如果你不以身作则不带任何偏见接纳所有五花八门的“佛教”,各种斗争就是没完没了的,你能维护到几时?

倒不如想办法做有效的版区,把较会引起争论的话题丢去专属板块,把学术研究资料集合起来,提高论坛质素,何乐不为?

(三)提问、讨论与挑衅的分别,佛教法音是容许网友们提问及讨论一些相关时事课题的,但是以挑衅为目的主题则往往只会成为吵架楼。这一类帖子可以从楼主的发问及回应方式看出其用意。
版主们并不会单单靠自己的判断为依据,例如,如果没有人报告或只有一个人投诉的帖子,可能只是个人主观的问题,但是,当有许许多多不相干的网友都有一致的投诉时,这往往就是真的有问题了,如目前的情况。


当你觉得“附佛外道”在挑衅时,对方何尝又不是认为你们“正信”的在挑衅他们?

至于“以多少人按报告”做是非对错的标准实在随便。如果有6亿个基督教徒按报告要求关掉佛教法音,难道你们就会依他们要求吗?

比如说...当我开密宗的帖子时,我也猜到会有不少密宗信徒会按报告,但我相信宗教论坛的版主应该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没想到神气版主说关就关,我怀疑他到底有没有认真阅读过的,或许就是“以多少人按报告”的做法吧。

这种做法有一个弊病,如果真佛宗的6万信徒全部都上佳礼论坛,全部跑去佛教法音按报告说佛教法音的人抹黑真佛宗,你们会怎么做?

一致的投诉就真的有问题?不见得吧,宗教的本质就是如此,不然也不会有圣战。


另外,关于您被扣分的问题,暗示或直接指网友为精神病患或白痴等等言论并不会被视为有益的批评,所以是不被允许的,小小的扣分只是想提醒而已。 如果纯粹开玩笑性质的,一般是不会被处理,因为网友一般上都不会对这些投诉的。

因为,关于善意还是恶意的批评,是会从语气里自然流露出来的,所谓相由心生,这些是装不出来的,所以,这些还是有客观标准可以判断的。

(本主题会在讨论结束后并入意见箱。)


对于那些冷嘲热讽的人,你还能对他怎样?

再说....叫别人“吃药”是叫他是“维他命”啊~

至于仅用一次的“白痴”,只是一种辩论技巧,只是做假设而已。

到底版规是禁止“人身攻击”还是禁止“人身攻击字眼”?

如果两者都是....

那类似“如果这样,平凡人不是白痴吗?”之类的比喻不是要被扣分吗?

[ 本帖最后由 Roy_Tantra5053 于 10-6-2009 01:0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09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戒日王 的帖子

17000000人被迷惑~戒日王还清醒~

失敬~失敬~原来是万中无一的超级天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09 0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y_Tantra5053 于 10-6-2009 12:58 AM 发表
17000000人被迷惑~戒日王还清醒~

失敬~失敬~原来是万中无一的超级天才~


正法的追随者就是清醒者。

第二句原封不动送回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09 0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戒日王 于 10-6-2009 01:56 AM 发表


正法的追随者就是清醒者。

第二句原封不动送回给你。


那换个角度诠释我的观点好了。

你有“正法”。

别人有“真佛”。

你肯定别人的“真佛”没有“正法”,但别人的“真佛”也肯定你没有“正法”。

如果版主不及时以宏观的角度看待所有宗教,继续支持像你这样的“正信”,这些纷争何时能解决?难道你想一天到晚去攻击真佛宗为乐吗?

倒不如把这些恶性的攻击转化为良性的竞争,承认佛教有很多派(事实啊~),然后严谨的规划出新的板块,力求把纷争变成学术切磋,然后也吧宗教丑闻类的争论弄去专属板块,当是“宗教研究”。

重点是....如果你们借助一个“佛教法音”当庇荫的话,其他的“佛教同门”是不会服的,就算他们受不了你们的评击而离开论坛,你能保证几天后不会冒出几位“天之骄子”,“九五之尊”,“人中之龙”吗~?哈~

宪法即已规定宗教自由,我们又何苦逼别人?

说不定今日某人是真佛宗信徒,明日却改信你,成为你的信徒?

以后的事谁知道?

用“正法”渡人。逼别人跑是没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09 0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白布飘扬 的帖子
支持白布版主的看法,「言论自由也要为言论负责」更何况宗教版非一般哲学版,应该以本身的信仰和素养为前提。

回复 9# guilimen 的帖子
善哉!善哉!以本身的素养为前提。
分开的另一个原因应该是避免教义的不同所引起的纷争。
当然,「在这世上,恨绝不能止恨,唯有慈爱方能止恨,这是永恒的真理。」
《法句经》第5偈

回复 11# Roy_Tantra5053 的帖子
诸法为心造、诸法为心造。

心是诸(名)法的前导者,
心是主,诸(名)法唯心造。
若人以清净之心言行,
快乐将跟随着他,如影随形。
(注:名法是指五蕴中的受、想、行与识,心则是指识。)

《法句经》第2偈

愿你保持健康、快乐,无困扰

豆 合十

[ 本帖最后由 咖啡豆 于 10-6-2009 02:3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6-2009 03: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咖啡豆 于 10-6-2009 02:28 AM 发表
回复 8# 白布飘扬 的帖子
支持白布版主的看法,「言论自由也要为言论负责」更何况宗教版非一般哲学版,应该以本身的信仰和素养为前提。




你“言论负责”的定义是什么?

严禁“附佛外道”来“正信”的地盘开贴?

你懂“宏观”的意思吗?

简单的说好了....论坛可以说是公众场所(除非你是论坛老板就另当别论),而“佛教有很多派”又是铁一般的事实,如果你不以“中立”的立场来给予别人宗教的尊重,这些争论就没完没了。

再说...你能确定你的“正信”就是超级无敌完美的吗?

如果能,那禁止“附佛外道”还说得过去,毕竟你们是“真理”,有资格讲自己对。

如果不能,为什么不和“同门”交流,到时你去比谁经典多,比谁的经典有道理都是好事啊?那是良性竞争的学习。

总比现在踢人家去“其他宗教”区,制造一种“分别”为好吧?

你已经用“分别心”去待人,何时才会天下大同啊?

还是你想学回教徒杀掉印度教徒当作是弘扬“正法”啊?

诸法为心造、诸法为心造。

心是诸(名)法的前导者,
心是主,诸(名)法唯心造。
若人以清净之心言行,
快乐将跟随着他,如影随形。
(注:名法是指五蕴中的受、想、行与识,心则是指识。)
《法句经》第2偈

愿你保持健康、快乐,无困扰

豆 合十


真希望你偶尔可以不copy&past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09 08: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Roy_Tantra5053 的帖子

copy&paste 不是问题,只要用得恰当。况且,豆豆是法句经高手,也担心说错话。 这样子做,确实可以减少妄语。

如果是阐述个人意见的话,确实不适合用copy&past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09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白布飘扬 的帖子

版主所言甚是,希望楼主可以以更多的清净心和智慧来体会版主的用心良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09 10: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y_Tantra5053 于 10-6-2009 02:22 AM 发表


那换个角度诠释我的观点好了。

你有“正法”。

别人有“真佛”。

你肯定别人的“真佛”没有“正法”,但别人的“真佛”也肯定你没有“正法”。

如果版主不及时以宏观的角度看待所有宗教,继续支持像 ...


所谓正法,就是依教奉行。本人看不出那些不依教奉行的特殊”佛教“留在佛教法音的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2-2025 11:09 AM , Processed in 0.17821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