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4-5-2008 07: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4-5-2008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好美麗的照片,你們可稱為CARI的好"攝"之徒了。 |
|
|
|
|
|
|
|
发表于 14-5-2008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ntaray 于 14-5-2008 07:58 AM 发表 
pos renggil 原住民
由于地点偏远, 这村子真的过着很贫穷的生活
没什么感性的话想分享, 这次桌椅峰希望能集资送一鞋米粮过去,
至少让小孩们短期内不会饿肚子
看到你这段文字和照片,让我想起《经典》杂志总编辑黄志宏的一篇文章,那是关于他在90年代到访阿富汗。那时候他请了一位当地十多岁的少年协助当地的采访、摄影安排;在离开前,黄志宏为了感谢那少年,就问对方希望些什么东西?少年说希望得到一本英文字典。
照片中原族民的一生都周而复始地、一代又一代,在原始、古老地生活中渡过,如果有机会,请向孩子们说声:
“如果要改变命运,就不好放弃读书的机会”
或许他们听不明白,但是希望他们能够记得这句话。
p.s 孩子的肚子胀胀地,生虫吗?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08: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08: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enior123 于 14-5-2008 11:17 PM 发表 
看到你这段文字和照片,让我想起《经典》杂志总编辑黄志宏的一篇文章,那是关于他在90年代到访阿富汗。那时候他请了一位当地十多岁的少年协助当地的采访、摄影安排;在离开前,黄志宏为了感谢那少年,就问对方希 ...
是的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肚子涨好像是营养不良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5-2008 09: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的扬压峰,留给自己最印象深刻的,其实是原住民的生活,让自己在内心里深思。记得那天早上吃过早餐清洗的时候,那些大人才开始活动,也还没有开始他们的作息,小村落长满野草,只有几棵的番薯。每天过的生活就是等太阳出来,等肚子饿了吃东西,等太阳下山了睡觉,壮丁就会到森林里寻找可以饱肚和可以卖给外界的土产。赠送米粮给原住民是最直接的方法,可以暂时解决他们食物问题,也让他们吃得比较有营养,看见他们肿大的肚子,泛黄的头发,都是缺乏营养的原因,确实让人心酸,但是如果每个登山队伍都这样久而久之会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听了老哥的比喻,我们能做的最好方法是教导他们钓鱼,而不是天天送鱼给他们,这会是比较实际的做法。
当我们站在文明的角度去看他们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浪费,有限的生命不该这样燃烧一生。如果我们站在和他们原始边缘的角度,教育和金钱对他们来说,也变得不重要了。从原始走向文明,教育是最直接的桥梁,但是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在他们的立场想想,他们需要吗?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insttan 于 15-5-2008 09:15 AM 发表 
那天的扬压峰,留给自己最印象深刻的,其实是原住民的生活,让自己在内心里深思。记得那天早上吃过早餐清洗的时候,那些大人才开始活动,也还没有开始他们的作息,小村落长满野草,只有几棵的番薯。每天过的生活就是 ...
恩...突然想起一句话.... “小孩讨钱,不要给,你会害他们一辈子当乞丐”...
einsttan说的也有道理..
捐助干粮是其次..
我觉得应该灌输给他们自然界的知识.
教他们种多一点番薯,木薯,蔬菜,水果树...或教他们制作钓鱼的小工具等等之类的..
让他们从小就学会自立.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1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地的儿女
第一次有机会扎营于原著民的村落,让我们可以作近距离窥视原住名赤裸裸且真实的生活,无异于上了一堂宝贵的课程。。。
小孩面对陌生人且可自然地流露出纯真的笑容,时时刻画在脸上,的确令人感动。。。魔老大通过镜头,无掩饰地把这真实的一面再次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在你我的眼帘。。。我仿佛探索到曾已失去的童年。这画面的感觉是现金文明社会的小孩欠缺或无从显露的。。。
以来自文明世界的浑浊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也许只有"贫穷"。但是,从小孩眼瞳反射出欢愉的泛泛光彩,我感觉到他们那种悠然的幸福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贫穷"在他们的生活中或许是一个无相关的城市词汇。。。在这里,他们拥有一块有如躺在母亲怀里如此舒服的大地和一片蓝天。。。。 只要我们永远不去破坏大地孕育的森林里的一草一木。。。。
[ 本帖最后由 天水 于 15-5-2008 03:30 PM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0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wiss_yen 于 15-5-2008 11:26 AM 发表 
恩...突然想起一句话.... “小孩讨钱,不要给,你会害他们一辈子当乞丐”...
einsttan说的也有道理..
捐助干粮是其次..
我觉得应该灌输给他们自然界的知识.
教他们种多一点番薯,木薯,蔬菜,水果树...或 ...
不要说我消极,但是再教育这计划涉及层面太广,我们可以考虑从当地政府以及民间组织着手,要有组织性的去推动以及跟进。
我觉得要是打算为他们的生活带进改变,甘老师是我们可以咨询的对象。第二,他们愿不愿意改变,也是另外一个问题。
坦白说全球性的粮食短缺已经证明农基工业再次显凸重要性的年代即将到来,生产食物,未来不止可以维生,大幅度改善生活的可能性也相对提高了。
众志成城,这里有推手的话,我本身尽力支援。心动,不如行动!
来吧~~~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0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讨论的Tone相当严肃,我的游记的后续转在我的部落格发表,以免把这里的气氛冲散。
原著民的援助很有意义,这是扬压行最有意义的启发。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受益匪浅。
照片很专,文章也很有教育性。
谢谢分享。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03: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1# swiss_yen 的帖子
继续努力写文中,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想赶在桌椅前写完,努力努力~~~
多多支持啦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4# mantaray 的帖子
哈,最近忙了許多,所以少 "浦"頭。
攀桌椅峰的确很有興趣,但還不能抽身復出,而祇能期待下回由mantaray兄帶領了。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05: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水 于 15-5-2008 02:32 PM 发表 
原著民的尊严
在这里想分享一段我在十年前第一次和马来西亚自然学会(槟城分会)在国家公园探访一个原住民村落的经验。。。当时的情景的确让我深思直今。。。时时警惕自己该如何公平地、尊重地看待原住民的生活。
...
很多時候要看村長tok batin的態度和知識..我遇過一個年輕有為的村長...
也是jheoa(jabatan hal ehwal orang asli)的自願工作人員.....很積極....
很為族群的將來和權益着想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06: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06: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insttan 于 15-5-2008 09:15 AM 发表 
但是如果每个登山队伍都这样久而久之会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听了老哥的比喻,我们能做的最好方法是教导他们钓鱼,而不是天天送鱼给他们,这会是比较实际的做法。.
问过山导,
虽然村落是 yongyap, bubu, tok nenek主要路线
但平均一个月都没有一队上山
有的团队都不给机会orang asli 当山导
能路过又捐赠米粮的团队又有多少
他们也没有要求我们给米粮,
只是山导希望还有机会为我们带团
问他有没联络号吗时,
他只希望我能留下号码, 等以后出山后再联络我
在这人手一机的年带, 他们连普通电话都没有
觉得这两个山导虽然受教育不高
但对人还是很诚恳很热心的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8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7# swiss_yen 的帖子
小小的梦想要把自己的经验列印成一本书,现在努力的在累积当中,同时累计写游记的经验,年尾的欧洲行要是能实现的话,到时也不会举指敲不出字。
看现在的版本是很累的,因为我还没有时间把合适的照片排上去,完全版将会好读很多,呵呵呵呵呵。
今晚要去采购食物,但是依然要再写多一些,努力努力~~~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