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8-5-2011 06: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退失于精进。乏少诸财宝。多梦无觉悟。是乐睡眠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过度睡眠的过失。
我们昨天读到阿冕樓馱(即阿那律)尊者因为佛的一句话,所以发奋努力不睡眠,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今天不要说是不睡觉了,就叫我们睡少一些我们都感觉得很困难,很折磨自己。为什么我们还是那么贪爱睡眠呢?记得面包曾经去参访开照法师的时候,法师开示说因为我们太爱惜自己这个身体了。
我们生生世世学佛到今天,姑且不论上一世了,就这一生学佛的路途走过来,我们有没有精进呢?还是不是贪爱睡眠呢?如果有的话我们真的要好好的反省,好好的认真改过,把这个过失改正过来!这才是真正学佛啊!否则佛学道理学了一大堆,每天还是呼呼大睡,不要说是鬼神,就算是自己的家人都不可能看得起我们了。而贪睡的话我们自己学佛怎么可能会有成就呢?
那么下来说到缺乏财宝,我们思考一下就知道原因。一个贪睡的人怎么可能赚得到钱财呢?我们如果贪睡的话,做事情当然也就懒懒散散,当然会错失很多机会。所以不单是学佛,就算在这个世间要赚钱,我们也得要控制我们的睡眠。
我们学佛那么多年,我们要想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什么程度,这里介绍大家一个方法。我们学佛以后,看看自己恶梦是不是减少了。如果我们学得不错,那么不单单是恶梦减少,久而久之,恶梦就完全没有了。不但恶梦没有了,再往上提升,连梦境都减少了。如果再往上提升的话,当睡眠的时候没有梦境的话,那么我们只需要睡很少就可以恢复精神体力了。
所以我们学佛了要清楚啊!看看我们自己睡眠的时间长短我们可以判断出自己学佛的成果如何?因为如果我们还是天天睡不好,睡不好所以又需要很长的睡眠时间,那么代表我们自己的妄想杂念很多啊!妄想杂念从什么地方来呢?自己没有真正明白佛法的道理,所以烦恼断不了啊!所以佛法是需要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的,并不是拿来研究讨论的学说,这一点是我们要认清楚的。把佛法当学术来看待,那么我们一辈子都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就拿这个多梦的例子来说,要真正落实佛陀教诲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5-2011 07: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痴网常增长。乐著于诸见。炽盛难疗治。损减于智慧。增长于愚痴。志意常下劣。是乐睡眠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过度睡眠的过失。
“痴网常增长”,这个网代表网目,也就是种类繁多的意思,“痴网”就是说我们愚痴的事情种类数量繁多。如果我们要过度睡眠了这各种各类的“痴网”就会不断的增长。
“乐著于诸见”,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世话”,我们自己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各种各样的见解,也就是所谓的胡思乱想。我们知道学佛的目的是要得定,我们这样一直的乱想,那么我们的心又怎么定得下来呢?
那么有些人或许就不服气了,难道学佛不需要去思考吗?那么我们绝对是可以思考的,但是这些道理思考到“尽”的时候,我们就是时候放下了。如果我们一直都放不下,那么我们怎么可能得定呢?所以金刚经上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这个意思啊!
所以前面的这两种毛病,也就是妄想太多还有对于各种自己的看法执著太重,佛陀告诉我们这都很难解决,很难改变。这就导致了我们智慧减损了,愚痴增长了。
下来是说一个过度睡眠的人不会有高尚的志向啊!或者说句难听的,“胸无大志”。
我们看到六祖坛经上讲到,当年六祖惠能大师拜见五祖的时候,五祖就问了:“汝何方人,欲求何物?”,六祖回答:“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唯求做佛,不求余物。”
我们看来这段对话我们生惭愧心啊!六祖怎么回答呢?六祖说自己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做佛,别的什么都不求啊!
所以我们看到这段对话,要心生惭愧!自己学佛一定也要立志,学习就是要立志,这是我们老祖宗都知道的道理,“学贵立志”啊!千万不能每天就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这样就浪费了这一生宝贵的生命,也浪费了遇到佛法的这个缘分了!要知道得人身,闻佛法不容易啊!
所以今天读到这里,希望我们大家听了佛陀教诲,认真努力,不要再浪费生命在睡眠上了。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5-2011 06: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彼住阿兰若。常怀懈怠心。非人得其便。是乐睡眠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過度睡眠的過失。
阿兰若是梵語音譯,梵文araṇya的音译,也名“阿练若”,原意是森林、树林,也指旷野、荒凉之地。广义指供古印度的修道人禅修的寂静处。這裡引申出來的意思是安靜好修行的地方。
那麼我們住在安靜的地方學佛好不好呢?總的來說,外面這個環境終究只是一個助緣,或者說是一個好的條件而已。那麼我們自己成不成就還在于我們自己有沒有立志,有沒有方向目標,否則的話,縱然給我們世界上最好的清淨地方,那麼還是一樣,我們都把這些大好的因緣條件給浪費掉了。
所以有句話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那麼我們要知道啊!現在我們學佛要不要去找一個什麽清淨的地方來閉關呢?老實說,不需要啊!因為如果一個人真的要有一個地方來閉關修行,那是多麼大的福報,我們普通人怎麼可能有那麼多的金錢時間去享受這麼好的條件呢?
所以學佛要從什麽地方下手呢?日常生活當中啊!學佛就是要把日常生活當中的煩惱給解除掉啊!假如今天我們把關門閉起來才能不生煩惱,那麼我們知道這個境界低啊!不只低而且根本對於我們的人生沒有什麽大意義。爲什麽呢?因為我們普通正常人總不會一輩子就呆在關房裡面不出來吧?
所以一個人要是真的有緣分住在清淨的地方修行,但是他還是沒有發奮努力認真修習佛法,那麼這個時候,這個人就容易著魔了。這是佛在此地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們的,我們要仔細認真的聽取勸告啊!
所以今天讀了這一句經文,我們還是要認真努力,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都要遵守佛陀教誨。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5-2011 06: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蒙愦失正念。讽诵不通利。说法多废忘。是乐睡眠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过度睡眠的过失。
今天这一句告诉我们,过度睡眠会导致我们糊涂,糊涂之余就失掉了正念。这一点不难明白。就像前面所说的,一个人要是顾着睡觉了,当然很多事情都耽搁了,这么一耽搁当然重要的事情都忘记了,都不做了。那么正念是什么呢?正念是常常想着要帮助一切人这个叫正念啊!假如一个人就只顾着睡觉,那么等于是顾着自己的享受,那么当然正念也就失掉了。
而过度睡眠的人读诵佛经也常常是不能理解佛经里面的意思,或者是连佛经都背不起来,常常把这个经文给忘记了。我们要知道,如果我们要把佛法落实在生活当中,逻辑上当然我们要把经文给背下来。
假如一个人不能把经文背下来,但是他告诉我们他已经把经文的道理落实在生活中了,我们觉得能够相信吗?所以我们读经总要想办法把经文记下来,以便在生活中能够提醒自己不造恶!譬如说这部经文有说道“所谓于诸众生。不求其过”,当我们看到别人犯错的时候马上脑海里出现这一句经文,那么我们要说别人坏话的时候就马上会停止了!就是这样子!所以经文要熟悉啊!
那么睡眠过度还造成一个人对于佛所说的道理常常会误解,甚至于忘记了!假如误解或者忘记佛陀的教诲,那么当然学佛就不可能有成就了。所以我们要改正自己这个贪睡的毛病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2011 05: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由痴起迷惑。住于烦恼中。其心不安乐。是乐睡眠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过度睡眠的这个过失。
诸位同学,我们今天学佛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得佛菩萨阿罗汉圣人等等的保佑吗?假如我们自己是这么个想法我们就要快快改正过来啊!这个想法已经偏颇了!
就如同前面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那样,我们学佛不为别的,我们真正应该要立的志向是求做佛啊!除了做佛之外我们什么都不要求,这才是真正的学佛!学佛就是要学做佛啊!
那么我们要知道学佛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断愚痴,长我们的智慧。但是今天如果我们还是喜欢睡觉,过度睡眠,那么我们就等于说已经犯了愚痴了,就因为对于佛在这部经里面所说的道理不明白啊!所以还是过度睡眠而不肯改过。所以因为愚痴,这个人就常常起疑惑。对于佛所说的道理疑惑了,这个人当然起烦恼。生了烦恼之后当然心里就不安乐了!
学佛有什么好处呢?这是我们自己真正要知道的答案!如果我们不知道答案,那么我们怎么可能有办法去介绍别人佛法呢?如果我们只是单单的批评别人的宗教不究竟不圆满,相信没有几个人会接受我们的批评,甚至还会觉得,“你这个学佛人讲话真缺德,我才不跟你学佛!”
所以我们自己要认识到啊!学佛的第一个好处是得到快乐啊!怎么说快乐呢?就是身心安乐啊!假如我们学佛天天学佛还是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天天找人吵架辩论,那么我们学佛都不快乐了。这时候我们就要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学错了?
如果说学佛还是一大堆烦恼,还是一大堆看不顺眼的人事物,那么我们学佛就真的是学错了啊!
要是学错了怎么办呢?有啊!佛陀非常慈悲,已经为我们说出了解决的办法。那么办法在哪里呢?大家不要再去找办法了!就这一部经前面已经为我们说得很清楚了!末法众生只要依照这一部经来学习,那么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学佛了!
所以学佛人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喜欢求神通、求感应。纵然给我们得到神通感应了,我们自己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还是一大堆烦恼,还是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那么我们这些神通得到了也是枉然。还不如老实的实践佛陀教导我们的规矩。要老实做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6-2011 07: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面包说 于 3-6-2011 07:05 AM 编辑
"功德皆损减。常生忧悔心。增长诸烦恼。是乐睡眠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由于昨天早晨cari的主机好像出现了问题又或者关闭了,所以无法为大家做学习报告,希望大家原谅。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睡眠的过失。
在我们佛门里面有一个名词用得特别的多,就是“功德”。那么什么是功德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学佛的同学一定要认识得非常清楚,否则我们学佛可能就要走很多的冤枉路,这就浪费了我们自己宝贵的光阴了。
我们看“功德”,简而言之就是“因功而有所得”,里面这个“德”跟“得”是相通的。意思就是我们用功的做到一件事情之后,我们自己的境界提升了,这个就叫功德。
可能这样解释大家会觉得很模糊,那么这里就为大家做一个比喻。譬如我们佛弟子持五戒,那么我们今天持戒如果持得好那么我们的心就定了,心定就属于是我们得到的,持五戒是用功啊!所以这就属于功德。
假如今天我们持五戒,但是我们看到别人杀生、偷盗、说谎、邪淫、喝酒,尤其是佛弟子犯了这些过失的话,我们心里面生烦恼了,那么我们就持五戒并没有功德了,因为我们只是用功,但是我们没有得到“定”,所以不可以说有功德。但是大家也别失望,虽然没有功德,但是我们还是有福德,因为毕竟持戒是一种好的行为,所以也不违背因果的道理,我们一定会因为持戒而得到好的果报。
所以明白了“功德”的意思以后,我们就忽然会想到孔夫子的一句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大家或许很好奇啊,这个面包不是学佛的吗?怎么忽然扯到孔夫子了?其实没有别的,面包在此地只想为大家报告面包所体会到的一些道理而已。
我们就这个功德的意思来看,这里面包含的意思可以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利益别人,一个是利益自己。因为自己持戒了,所以不会伤害别人,所以别人看到我们都不会害怕,那么这就是利益别人。那么持戒久了以后,我们减少了许许多多的烦恼,因为我们都持戒了,跟人相处就减少了摩擦,减少了冲突,所以自己的心慢慢就定下来了,这就是利益自己。
那么今天我们持戒了如果还有烦恼是什么原因呢?很大的可能性是看到受戒的佛弟子没有持戒,所以我们生烦恼啊!所以有一句话在我们这个学习的阶段就有了很大的帮助,就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我们学习佛法绝对是只要求自己做到,别人做不做到我们不能勉强啊!虽然这句话是孔夫子说的,但是我们仔细对照前面的经文,佛陀他老人家在前面也苦口婆心的劝告我们,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啊!所以我们恍然大悟,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和孔老夫子没有见过面啊!怎么两个人的意见都相同呢?这就是佛陀所告诉我们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就是觉悟的啊!跟孔夫子所讲的“人之初,性本善”同一个意思。所以他们两位老人家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领悟到的道理都一样,都类似。
但是我们今天是怎样来学佛呢?带着分别执着来学,总觉得佛所讲的比较高明,孔夫子是一个凡人,那么我们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了。
我们知道学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吗?学佛不是为自己求升官发财啊!不是为自己生天,不是为自己解脱而已啊!学佛的目的是要像我们四弘誓愿所讲的“众生无边誓愿度”,什么是度呢?度就是帮助一切人叫度啊!
我们知道我们华人其实都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成长的,譬如说“出必告,反必面”,就是出门的时候要告诉父母一声“我出门了”,回来的时候说一声“我回来了!”,这个都是让父母安心的举动。假如今天我们这点都做不到了,父母亲忽然看不见我们,担心的半死在那边找,我们想想,我们已经让家人起烦恼了!连家人都为我们起烦恼,我们想想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帮助众生呢?
所以今天我们失去了民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的文化差别人一等,这个觉得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我们今天学佛没有成就很大的原因就是疏忽了自己做人的根本没有做到啊!一个人做人的根本都没有,我们根本没有可能再向上提升,还想学佛,这个等于是“一步登天”,这个做不到啊!
那么我们或许要问,那其他的民族学佛都没有学孔夫子的思想,为什么还是有成就呢?那么我们就要知道,别的民族学佛是从戒律学起啊!我们今天都没有持戒律,却以为自己学了一套高深的道理就想成就,这怎么可能呢?那么难道我们没有戒律吗?老实说我们中华民族的戒律就是我们自己的儒家文化啊!仁义礼智信这些统统是戒律!我们怎么可以舍弃啊!虽然这些不名为“戒律”,但是我们学佛要重实质不重形式名字,这些都是真正的戒律啊!假如不从戒律下手,那么我们想成就真的难,真难!而且很可能入了邪道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回到这个经文,常常过度睡眠,我们的功德都受损害,偶尔想想自己真的错了,觉得自己惭愧啊!而烦恼还是不断的在增加,这都是因为用功没有得定啊!没有功德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6-2011 07: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远离诸善友。亦不求正法。常行非法中。是乐睡眠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过度睡眠的过失。
今天这一句是佛陀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贪睡,那么我们就会与善友愈离愈远。怎么说愈离愈远呢?因为这些善知识都是遵守佛陀教诲的佛弟子,他们与我们不同啊!我们要是贪睡他们就没有办法与我们相处啊!打个比方,譬如女士都喜欢买衣服,要是女士带着男友去逛街买衣服相信很多男人都会闷到睡着了,就是这个道理。
今天我们自己要是贪睡的话,就算善友要与我们相处也不容易啊!不是他不愿意与我们交往,是我们自己与别人格格不入,别人没有办法跟我们沟通啊!所以这里说的“远离诸善友”是“我们”自己远离诸善友,不是别人远离我们啊!所以千万不能怪别人没有慈悲心要远离我们!不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要知道,如果我们身边的善知识都离开我们了,那么我们自己一个人学佛,肯定是会学歪了。为什么呢?我们普通人毛病习气那么多,没有真正善知识提醒我们,我们自己怎么会晓得?所以天天还是依照自己的毛病习气过日子但是没有人提醒,这个糟糕啊!
所以我们自己学佛,真的不能怪别人不来帮助我们,不能怪别人为什么要远离我们,这个问题自己要想想,自己学佛是不是学错了,是不是学歪了,是不是自己没有用功努力,譬如说今天我们已经知道要减少睡眠了,但是我们还是依旧睡到天昏地暗,你说善知识想帮我们都没有地方下手啊!
再来学佛的目的我们自己一定要很清楚,绝对不要为自己啊!为自己又会出现“我执”了。佛陀教导无我,那么我们还是念念为自己,那么我们学佛不就是跟佛法的教诲背道而驰吗?譬如说我们念经念咒,很多人都求功德啊!昨天已经为大家说了什么是功德,但是如果我们念经念咒是为了“自己”而念,那么我们真的是没有功德啊!
所以一旦我们学佛的目的错了,很多善知识想劝都很困难啊!面包也遇过一些佛友,虽然面包有心想帮忙但是也无从下手,只能随缘了。所以学佛想得到别人的帮助,最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接受别人的劝告,能不能自己努力改过,这个才是关键啊!并不是别人不帮忙,最重要还是我们自己这一边有没有努力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6-2011 06: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欣求法乐。损减诸功德。远离于白法。是乐睡眠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过度睡眠的过失。
今天这一句经文告诉我们,过度睡眠的人,不会很欢喜的去求法,或者说学习佛法,所以学佛对于这些人来说真的是一点都不快乐,甚至于可能觉得学佛是一种折磨,总是叫我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限制我们很多东西。这样学佛的心态就错了!
前面已经为大家报告过,正确学佛的标准是什么呢?愈学愈快乐啊!如果一个人学佛学得愁眉苦脸,学佛学得跟大众,甚至是跟学佛的同修都相处不来的话,那么我们学佛就学错啦!千万不要以为一定是别人不好,这就错了!
我们要知道,今天外面的人、事、物都是中立的,烦恼不是从外面来的,一定是从我们自己心里面产生的。所以今天我们跟别人相处不来,我们不要去怪别人啊!因为能生烦恼的是自己不是别人啊!事实上别人没有办法让我们烦恼啊!绝对是自己让自己产生烦恼,大家想想看是不是这样的呢?
所以今天我们学佛了,常常有疑问,到底我们所学所做有没有“功德”呢?
前面已经为大家报告过了,功德是因为用功所以得到,得到什么呢?得到效果啊!什么效果呢?就是学佛的快乐啊!
譬如说有人问,抄经有没有功德呢?那么我们就从“功德”这个层面上来说,如果这个人抄经得到了“定”,这样这个人就有功德了。什么叫定呢?能够把我们的烦恼,贪嗔痴慢,统统都伏住不让他起来,那么这个人抄经就有功德了。
假如一个人抄经了以后还是一样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看这个人不如我,那个人也不如我,这样这个人抄经就没有功德了,只是做做样子给人看骗自己啊!这就真的没有功德了。
所以我们学佛了以后要真的把佛法的意思搞清楚,千万不要以为做了什么就有“功德”多少,做了什么又有“功德”多少,这都是属于迷信了!功德的标准绝对是看自己从学佛当中有没有改变自己的错误思想行为上去看去衡量才是真的功德,千万不要给人骗了啊!
所以既然总结一句,这个人喜欢睡眠不欢喜的学佛,当然善法都远离了,都不做了,这个是过度睡眠的过失。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6-2011 06: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彼人心怯弱。恒少于欢喜。支分多羸瘦。是乐睡眠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过度睡眠的这个过失。从明天起面包将暂停为大家报告这个学习,因为面包要回家一趟,所以这几天都不会来这里为大家做报告。
今天这一句是说,一个过度睡眠的人,他的心理和生理都会不健康,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佛弟子就不是如法的佛弟子了。怎么说呢?因为我们学佛就是要得到快乐,一个身心都不健康的人又怎么会得到快乐呢?而且一个佛弟子的心理和生理都有问题了,别人看到了谁还敢来学佛呢?
我们知道,现代医学也已经开始发现,我们的心理因素直接就会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就拿癌症来说好了,其实癌症很多时候并不是绝症,癌症只是身体出现问题然后告诉我们的症状而已,那个癌细胞本身并不是罪魁祸首,我们要认识清楚啊!
所以得癌症死的人很多时候是被吓死的,不然就是接受化疗才死的,这一点真的我们要认识清楚。所以现代的医学我们要知道啊,已经变成商业化了,动不动就叫人开刀,因为开刀赚钱啊!但是人开刀了活不活得下去,很多时候往往更加速人的死亡,而且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和痛苦而已。
举个例子,面包的朋友有一个老邻居,几年前他患上癌症,医生宣布他只能活几个月了。这个老邻居在还没有患上癌症之前是一个非常吝啬的人,对孩子都吝啬,一生节俭。但是当他被医生告知剩几个月寿命后,他就放下了。怎么放下呢?他把所有的财产统统分配给他的孩子们,然后在老家种种菜,顾顾孙子,享受天伦之乐。结果几年过去了,到今天他还在活着啊!
所以我们常常是给医生吓死,给医疗的这些手段给害死自己都不知道啊!所以我们听说过佛是大医王,为什么呢?佛医治众生从心理上做根本的治疗,或者从业障上面来对治,这个高明啊!这一点我们如果没有学佛我们不知道啊!
所以今天佛陀教导我们不要过度睡眠是什么呢?预防疾病啊!所谓是预防胜于治疗,这个是佛法的高明处,我们佩服啊!绝对不是说脚有问题就把脚给锯掉,头痛就吃止痛药这么简单啊!
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个道理,最后还是希望我们大家都能遵守佛陀的教诲,过一个健康的人生。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6-2011 06: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面包说 于 12-6-2011 06:42 AM 编辑
“自知身懈怠。嫉妒精进者。乐说其过恶。是乐睡眠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很快的面包的假期就结束了,又回来与大家一起学习佛法,希望大家一切都安好,都吉祥。
这一次在家里因为拔牙的关系,所以在家休养哪里都去不了,多亏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令面包感到母亲的恩德不是一般人能够比较的。因为在这一段期间,面包要吃什么,要喝什么,母亲都是尽心尽力的为面包弄来。而家务事都是母亲在做,从简单的扫地抹地,洗衣服洗碗,都是母亲一手包办。这短短的几天令面包回忆起过去的十几年来在家里其实母亲都是任劳任怨的这么做,而且从来没有怨言也没有要求回报,真的是只能用感恩两个字来形容面包的心情。
所以我们学佛也好,学其他任何宗教都好,一定要把父母摆在第一位,就是感恩的名单里面的第一位!面包很感叹,有些人到外面求学以后,接触了一些宗教,好像也是强调做好人的宗教,但是回到家里却指责父母亲的宗教是迷信,或者强求家里人跟着自己的宗教制度来走,这一点就太令人觉得感叹了!为什么呢?我们要知道啊!我们做人第一个要感恩的对象是谁呢?自己的父母亲啊!假如连自己的父母亲都不感恩了,这个人说他感恩上帝,感恩天神,感恩众生,我们自己都要打很多问号在上面啊!为什么呢?给予自己最大恩惠的人都不感恩了,他说他感恩你的话,你会不会心寒呢?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恩人都不感恩了,他反而来感恩你,那么我们自己冷静的想想,这个人一定有什么企图啊!所以做人不要本末倒置,做人最根本的就是感恩父母,这个才是做人的根本。我们学佛要是舍弃了这个根本,我们自己想想,我们人都做不好了,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成佛呢?这个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次由于在家没事情做,所以睡眠的时间比较长,所以面包对于睡眠的过失也一一的验证了。睡多了真的是四肢无力,而且脸上还长了痘痘,又一直做梦。虽然不是噩梦,但是就胡思乱想静不下心来。所以真的佛陀的教诲是真的不是假的。大家如果不信可以自己去试试看。
所以前面说过有了这些睡眠的过失以后,我们知道自己懒惰懈怠,看到别人精进,我们就会嫉妒啊!嫉妒之下我们就喜欢挑别人毛病了,这个是过度睡眠的过失。
说到挑别人毛病,这个真的是我们最大的毛病了。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很大的问题就在这个地方,我们总喜欢看别人的过失啊!其实我们仔细观察,当一个人说别人的过失的时候,首先受害的是谁呢?就是那个说是非的人啊!我们看看一个人说是非的时候,他的样子会如何呢?如果那个人说的很坏的事,那么那个人的脸部表情就会变得有多难看,这个是我们自己不能不知道的。我们都知道“境随心转”,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最密切的环境。当我们的心变得丑陋的时候,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很丑陋,所以第一个受影响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不单是样子变得丑陋,我们身体的健康肯定也会受影响,这个是肯定的。所以生理要健康,我们的心理一定也要健康。
所以嫉妒是什么呢?伤害自己的傻事情啊!为什么我们要做傻事呢?既然知道这是傻事情了我们要改正过来啊!我们知道嫉妒是我们自己的毛病很难改,所以佛陀交给我们一个方法,就是随喜功德。什么叫随喜呢?看到别人有成就我们为别人高兴,甚至于是帮助别人成就,这个是随喜啊!这个才是学佛啊!假如看到别人做错了就在那边一直批评一直骂,不但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我们要想想自己学佛学到哪里去了?佛陀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吗?我们自己感到惭愧啊!
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自己要对自己发一个愿,希望自己能够努力的帮助别人成就,欢喜别人成就,这个就能帮助我们自己克服嫉妒这个毛病了。当然不过度的睡眠也是一个帮助我们克制嫉妒的一个做法,我们要好好来遵守。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6-2011 07: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者了其过。常离于睡眠。愚人增见网。无利损功德。智者常精进。勤修清净道。离苦得安乐。诸佛所称叹。"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长辈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过度睡眠的过失。
今天这一句可以说是一个总结,前面释迦牟尼佛已经为我们说了种种过度睡眠的过失,所以虽然我们听了佛这么说了,也已经知道了,那么如果我们有智慧的话,那么我们要听话啊!怎么听话呢?要远离过度的睡眠啊!
前面面包也为大家报告过,佛陀时代佛弟子睡眠的时间是那时候计算的时间单位“中夜分”,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但是面包参考了现代学佛比较有成就的人,他们说我们现代人的身体不如从前人,所以需要多一点的睡眠时间,但是最迟也要在凌晨四点就醒了。而面包也正努力做到这一点。很惭愧自己身体没有那么健康,需要多一些的睡眠时间。
那么下来佛陀又说道,“愚人增见网”,就是没有智慧的人喜欢增长自己的成见,我们千万不要笑那个人没有智慧,我们要看看自己啊!因为我们常常犯这个过失啊!怎么说呢?今天我们在佛法里面还与不与人争论呢?假如还是的话,那么我们自己学佛就学错了。
我们学佛之前与别人争世间法,学佛了以后我们知道要放下了,所以放下世间言论也不和人争论了,但是学佛以后,习气毛病还是改不过来,虽然不与人争世间法了,但是还是与人争论佛法,这里面还是喜欢争论,只是争论的对象换一换,这个真的是旁边的明眼人看到我们学佛学成这个样子只能摇头啊!
所以有没有智慧我们自己要认识清楚,如果自己连自己做错了都不知道,这样学佛我们很难会有成就,而且后面佛陀形容我们“无利损功德”,不但没有利益,而且还损我们自己努力学佛得到的功夫。
后面佛陀又劝我们,如果我们真的懂了,我们自己要精进啊!努力干什么呢?努力做到佛陀的教诲啊!佛陀前面教给我们的守则都是清净道啊!做到了这些守则,我们自自然然就可以离开苦难得到安乐,而且明白人看到都赞叹我们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6-2011 06: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诸伎艺。及出世工巧。皆由精进力。智者应修习。"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这一句是佛陀勉励我们学佛的弟子要努力的一句话。今天这一句是佛陀告诉我们,就算是世间的各种技术,技能乃至于出世间的工巧,都是靠努力而得来的。我们学佛如果要想有成就,我们不努力怎么可能会有成就呢?
我们要知道,佛法是什么?佛法是出世间的大法,就算是天人都要来学习的法门。我们今天学佛没有成就都是因为把佛法看得太轻了。我们都以为我们比古代人聪明,资讯也丰富,所以读经乃至于听法师讲经还要“验证”经上讲的对不对,法师讲的对不对,这个就错了。一点恭敬心都没有学佛怎么可能会有成就呢?为什么呢?因为我慢心重啊!自己太傲慢了,念念都是自己比别人强,这个早就与佛法的道理相违背了怎么可能会在佛法里面成就呢?
所以要知道佛法真难,知道了以后才会死心塌地认真努力不敢懈怠的来学习佛法。这里佛陀慈悲提醒我们这些末法弟子啊,要认真看待学佛这件事,因为世间要有成就都得努力才会成功,何况是佛法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6-2011 05: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人趣菩提。了知睡眠过。安住精进力。觉悟生惭愧。是故诸智者。常生精进心。舍离于睡眠。守护菩提种。"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活着多一天就继续来多学一天的佛法,听一听释迦牟尼佛的教诲。
今天释迦牟尼佛慈悲的为我们开示,如果我们真的学佛了,真的想学习佛法,真的想得到佛法的利益,那么我们就真的要认识清楚过度睡眠的过失。不但要减少睡眠,而且还要精进不懈的学习佛法,落实佛法在日常生活之中。
我们真的要觉悟啊!觉悟什么呢?觉悟自己目前学佛还有许多不如法的地方啊!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自己的睡眠时间,要跟佛陀当年的睡眠时间比一比,我们真的惭愧啊!我们末法学佛弟子行持真的不如释迦牟尼佛啊!
大家或许会觉得,我们自己怎么可以跟佛陀来比较呢?关于这一点我们要清楚,现在这个睡眠是我们可以控制得到的一件事情,假如说是要我们在天上飞行或者现什么神通我们当然做不到,但是今天不但是释迦牟尼佛是这个睡眠时间,佛陀当年的弟子也是这个睡眠时间,也就是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这段时间,我们自己想想,我们学佛了还睡那么多,我们会不会觉得惭愧呢?因为不是我们自己做不到,而是我们自己爱惜这个身体,贪睡啊!在自己能力范围里面做到的事情我们不肯去做我们自己要觉得惭愧啊!这才是真正的觉悟了!觉悟并不是说读了一段高深的经文悟到了什么高深的道理以后对我们自己的生活一点作用的没有的这个叫觉悟,这个不叫觉悟,这个说好听一点是增加佛学常识,所难听一点是增长自己的傲慢心而已。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了解到这一点,所以他真正肯精进,肯减少睡眠,就因为怕这一生学佛的这个机会又白白浪费掉了,所以这个人真有智慧啊!
我们今天读了这部经我们也得自己做个选择,选择做个有智慧的人还是自己骗自己的人。面包说话真的是不好听,也不会巴结奉承,我们读佛经如果没有老实做到的话,我们根本就没有信佛,所以真正信佛了,我们就真的会遵守佛陀的教诲,因为我们知道佛陀不会害我们的,而且是真正为我们好。假如今天有什么佛法是教导我们懈怠,譬如说睡觉也可以修行的这类说法,那么我们自己要好好想想,真的会有这种事情吗?否则我们很容易给人骗啊!骗人的东西都是利用我们贪念来欺骗我们的,就拿刮刮乐类似的例子不就很明显了吗?所以学佛要老实啊!没有所谓的取巧,都是学一句做一句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6-2011 06: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弥勒菩萨。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乐著睡眠。乃有如是。无量过失。若有闻者。不生忧悔。厌离之心。发起精进。当知是人。甚大愚痴。"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这一句是弥勒菩萨为我们所做的一个总结,主要是说明我们听了佛陀所说的睡眠过失以后,要知道悔改啊!
前面佛陀告诉我们过度睡眠的二十类过失实在讲是属于略说而已,如果真的要细细去数,睡眠的过失就太多了。
所以我们学佛要如何学起呢?主要是在听懂了佛陀的意思以后我们真正去落实佛法,真正把佛陀的教诲去做到,这个叫真学佛!假如我说我今天读了很多佛经,我明白了很多佛法高深的道理,但是我自己的日常生活行持却一点改变也没有,那么我们这个就叫做“假学佛”,假的不是真的。假如真正明白了佛陀的意思,怎么可能还会不遵守佛陀的教诲呢?
所以弥勒菩萨也很感叹啊,他说如果我们听到了佛陀的教诲以后还是不能生惭愧心,不能精进学佛克服睡魔,那么我们真的是太愚痴了!这个是真的愚痴不是假的愚痴啊!
所以我们学佛要真正去体会佛陀的意思。如果我们怀疑,还有疑惑,或者是根本都不相信,那么只能说我们根本得不到佛法的好处,因为要得到佛法的好处一定是真正落实佛法了以后,这个利益我们才能够得到。所以佛法不怕别人来学,就怕别人学不懂,看不明白啊!真正明白看懂了,真正体会到佛陀的慈悲啊!真正体会佛陀是为我们好而劝导我们!所以我们要信佛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6-2011 06: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有菩萨。为欲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闻说如是。真实句义。功德利益。于诸善法。而生懈怠。不起精进。住菩提分。无有是处。"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这一句也是弥勒菩萨为我们所做的总结。
前面弥勒菩萨告诉佛陀,弥勒菩萨感叹的说,如果有人听到了佛陀的教诲还不觉悟还不悔改,那么这个人真的是没有智慧,说难听一点就是愚痴啊!而弥勒菩萨这么告诉佛陀,佛陀怎么会不知道呢?所以表面上弥勒菩萨是说给佛陀听,实际上我们要知道是在告诉我们啊!我们听了如果真正肯信的话,我们真的要改过来,减少我们的睡眠时间,听从佛陀的教诲啊!
今天这一句话实在是提醒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也学佛了很多年,许许多多人很多都是误会了学佛本来应该要有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以为我读了多少佛经,念了多少咒语,做了多少好事,捐了多少钱,发了多少愿,很多人以为这些是学佛,其实我们想想这些是学佛的目的吗?
今天这一句经文也是弥勒菩萨慈悲的开示我们,学佛要立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是无上正等正觉。那么今天我们学佛人那么多有几个人真的是求这个呢?所以学佛那么多年,我们还是要重新反省,自己学佛的目的是不是正确,否则就是浪费了这一生学佛的机缘了。
所以弥勒菩萨接着告诉我们,如果真的想求正觉,那么要是对于这个经文里面的教诲,这些真实的教诲,真正的功德利益,对于这些经文里面佛陀的教诲不肯努力去做,那么我们学佛就不是真的学佛了。
所以弥勒菩萨真的大慈大悲,在此地为我们说出了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来的误区,就是我们学佛的目的要正确啊!所以知道了这个误区我们还是要从这个误区走出来,不可以辜负弥勒菩萨的一番苦心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6-2011 06: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
"世尊。云何名为。众务中过。若观察时。令诸菩萨。不营众务。勤修佛道。"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前面的经文里面其实已经为大家报告过,经营造作种种众多的事务对于学佛来说其实是一种障碍,是一种过失。那么弥勒菩萨知道,我们学佛要是没有把这个里面的原因想通我们就不会遵守佛陀的这个教诲,因此弥勒菩萨非常慈悲,深怕我们真的没有智慧看不到这个里面的过失,因此在此地非常明确的为我们向释迦牟尼佛请教,希望我们这些学佛的弟子听了佛陀的解释以后真正能遵守这一条,所以我们要认真好好的来洗耳恭听佛陀的教诲。
而弥勒菩萨也非常非常的直接把他老人家发问的目的说出来,是希望我们知道了经营众务的过失以后能够改正过来,不再经营造作这些事情,能够好好的修行学佛,这个是他老人家一番苦心啊!
所以我们今天读了这一段佛经,千万不能再懈怠再疏忽了。如果真正信佛的话,对于佛所教我们应该做的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做,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想都不敢去想,这才是真学佛,真信佛。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6-2011 05: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言弥勒。
"初业菩萨。应当观察。乐营众务。二十种过。若观察时。能令菩萨。不营众务。勤修佛道。"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佛陀告诉我们乐营众务,或者说是喜欢在佛门里面管人管事所带来的二十种过失。
今天这句经文我们绝对不能含糊笼统的读过去,尤其是佛陀所说的对象是谁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否则我们读经就很难得到真实的利益了。面包在前面已经多次为大家报告过,这部经的对象是末法时期我们这些还有一点善跟福德能够学佛的弟子,但是因为业障深重,往往学佛就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障难。
但是我们自己虽然知道自己学佛不得力,怎么说不得力呢?学了很久还是一样烦恼不断,日常生活中坏习气还是改不过来,所以我们日子并没有过得好一点,甚至学佛就了还可能生起傲慢心,觉得自己所学超过其他宗教学说,甚至还超过自己学佛的同学,有些甚至还觉得自己超过法师,超过古来高僧大德,这个都是障碍啊!
如果今天我们自己冷静下来,观察到自己学佛真的面对障碍了,那么我们才会想法子来挽救自己的过失,想办法克服自己的烦恼。因此弥勒菩萨非常慈悲,他老人家知道末法时期还是有一些佛弟子真的认真想改过,因此为我们向释迦牟尼佛请教要怎么做才能在这个末法时期稳稳当当的学佛,所以我们如果还真有学佛的心愿,那么我们就要好好的来学习这部经典的教诲了。
这里佛陀告诉我们“初业菩萨”,也就是说着我们这些还没有断烦恼的学佛弟子,我们应该要观察乐营众务有二十种过失,知道了这些过失之后,我们这些人才会死心塌地的遵守佛陀的教诲,能够“勤修佛道”,或者用浅白一点的解释就是断恶修善,改正自己的毛病坏习惯。
也许我们会不服气,觉得佛如果这样来说那么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在佛门里面搞种种的活动,搞种种的团体,假如佛这么说那么岂不是大家什么都不用做了吗?
所以在此地我们还是要看看佛说法的对象,对象是初业菩萨啊!我们现在承认不承认自己是初业菩萨呢?如果是的话自己就要遵守啊!假如不是的话我们就得听佛陀的话,好好的来遵守。
那么那些人在佛门里面搞许许多多的事情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法音宣流,希望佛法能够利益大众。所以我们看这些人都是佛菩萨啊!而我们自己要想出来帮助别人一定是要自己断了烦恼以后才行啊,否则就真的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都难保了还如何去帮助别人呢?所以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话是地藏菩萨才可以说啊,我们要是入了地狱可能就出不来了,还如何去救别人出来呢?
所以这个对象真的要搞清楚,不可以乱套啊!别人出来搞活动搞团体的都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了,所以别人可以做,因为自己的事情已经解决了,这个可以。我们今天自己的事情都搞不定了还要出来搞事,这个就真的是先后次序错乱了,不但自己不会有成就,而且也未必真的能帮助到别人,我们要自己好好想想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6-2011 07: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者。耽著世间。下劣之业。"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喜欢广营众务的第一个过失。
面包记得在很多年以前刚刚学佛的时候读到一篇文章,一位已经结婚的女士去见一位出家师父,师父看到了她就斥责她说:“你来这里干嘛?”
这位女士就说:“我来看师父。”
师父就回答:“师父有什么好看的?现在看完了就快点回去!”
因为这位女士天天赶佛教的法会,赶道场,常常到处跑,结果把家里的家务事都疏忽荒废了,因为如此就把家庭的关系搞到很不好,所以这位出家师父好像也知道就把她给批评了一下。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真的很感动啊!这位师父真的是一个好师父。我们想想,这位师父要是想多点人来道场帮忙,想多点人来供养的话,他怎么会叫这位女士回家呢?所以这位师父真的是一个好师父,总是为别人着想,知道这位女士因为赶法会赶道场把家里都疏忽掉了,所以才斥责这位女士。这是面包印象很深刻的一个道理。
所以今天我们学佛也常常犯了一个错误,我们以为学佛修行是在法会,是在道场,或者是在禅修营,其实都不是的。假如真的这么想法,那么真的可以说是在演戏。怎么说演戏呢?我们看看自己在禅修营或者在道场的时候都是很有礼貌,很有清净心,没有贪嗔痴,但是一回到现实,立刻烦恼就现前了,看什么都不顺眼,这个就是演戏啊!真正学佛哪里有看场所的?日常生活都是修行的所在处啊!
另外一点就是我们学佛常常就是觉得我应该怎样怎样才是学佛,结果把自己日常生活的小事都看轻了。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在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
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
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所以我们今天学佛常常以为在禅修营或者在道场的时候没有烦恼就可以了,其实错了。如果自己家里事情都做不好,平常跟朋友家人都相处不好,那么我们真的就是在演戏给我们学佛的同学看而已,让大家看我们学佛学得有多好。这个错了,大错特错了!
所以今天这一句经文我们就能大概了解一些,“耽著世间。下劣之业”,无论我们在表面上做什么都好,纵然是好像非常佛化的表面,去做许许多多表面上的佛事,但是这些如果不能帮助我们断烦恼,那么这些还是统统属于下劣之业,也就是三恶道。如果不能出世间,那么纵然修的是生天的福报,在佛法里面来说,这些还是属于下劣之行,因为不能离开六道轮回,还是继续生死,这个事情麻烦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6-2011 06: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者。为诸读诵。修行比丘。之所轻贱。"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众务的过失。
今天这一句主要是说出家的弟子,但是前面面包也为大家多次报告过,我们读经要是都想着:“这句话是释迦牟尼佛对别人说的,跟我没有关系。”那么我们就得不到读经的利益了。我们读经要是不能想到释迦牟尼佛是对我们自己说的,那么我们这个经就等于是白读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读的都是“别人”的教诲,那么我们当然也不会去照着做,没有落实佛陀教诲当然也不会得到佛法的利益了。
今天这一句我们要想到什么呢?自己要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譬如说出家人如果还是汲汲营营的去做一些世间的事务,那么这个人就偏离了出家人的本份了,因为这些事情理当由在家人来负责的,出家人的本份就是弘法利生。所以如果没有坚守本份那么这个人会遭到别人的“轻贱”。
当然我们这里说“轻贱”并不会像我们世间俗人一样破口大骂,批评指责,这个太没修养了。真正“轻贱”是从心里面知道这个人所做的不如理不如法,但是心里虽然清楚,但是也不必说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就算不说别人又何尝看不出来呢?假如别人都看出来了我们还要去说那不就是等于跟别人结怨而已吗?所以做人要知道分寸啊!而且前面经文也教导我们纵然看到犯戒比丘我们也不可以批评,这个教诲我们要时时放在心上啊!
所以总结一句,我们要知道自己本身的责任在什么地方,如果我们偏离了自己的责任而去耽著别的事情,那么当然别人就会看不起我们了。譬如说一个母亲的责任是把孩子看顾好,但是这个母亲却每天不管孩子而去外面打麻将,那么我们左邻右舍看到了当然就看不起这个母亲了,这个是人之常情啊!所以今天我们作为佛弟子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份,老老实实的学佛,做一个好样子给社会大众看,这个是我们的责任。假如还是在那边吵吵闹闹,那么一些有修有证的佛弟子看到了我们这种行为当然会不耻我们,但是他们也不会来批评我们,不想跟我们结怨啊!所以我们时时观照自己才不会有过失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6-2011 06: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者。亦为勤修。禅定比丘。之所呵责。"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众务的过失。
今天这一句的意思跟昨天的类似,但是今天这一个“禅定比丘”指的是得禅定的学佛人,昨天指的是初学佛的人。但是无论是初学还是老修,这些人都是如理如法的好佛弟子,真正依照佛陀教诲来修学佛法,而不是口里面虽然说是学佛,但是外表上看起来一点都依照佛陀教诲来做,这个就错了。
我们要知道,这些人怎么“呵责”我们呢?这些人绝对不会大声的骂我们哪里不对!我们要知道,这些人绝对遵从佛陀在本经的教诲,前面已经为大家报告多次,这些人绝对不会当面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这个是真正修行人的样子。
那么我们要知道啊,这些人用什么方法来“呵责”呢?用默摈的方法啊!我们自己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真正被人瞧不起,尤其是有修行的人瞧不起别人是如何来瞧不起的呢?对我们敬而远之啊,这个是真正的瞧不起,因为连说我们批评我们他们都不愿意啊!我们想想看这个是多么大的侮辱?我们如果自己不知道还在那边沾沾自喜,那真的是可怜人啊!连自己被人看不起了都还不知道那真正值得可怜啊!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认识自己,要改正自己,绝对遵照佛陀的教诲,那么我们学佛才不至于被人看不起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