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3-6-2008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故事,适合一边看一边啖茶
谢谢啦,海神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6-2008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6-2008 1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6-2008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3-6-2008 11:25 PM 发表
人若只知自满于人,不知不足于人,那也是一种危险。
歷史會重演? |
|
|
|
|
|
|
|
发表于 4-6-2008 1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3-6-2008 11:42 PM 发表
歷史會重演?
历史不断重演,就好像众生不断的抡回。 |
|
|
|
|
|
|
|
发表于 4-6-2008 1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essearle2004 于 4-6-2008 12:07 AM 发表
历史不断重演,就好像众生不断的抡回。
智者所說的真是令人佩服。那歷史會重演了。 |
|
|
|
|
|
|
|
发表于 4-6-2008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6-2008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6-2008 0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海神之風 的帖子
还在慨念的层次, 就是离不开"想"的框框啊...
对吗, peggy ?! |
|
|
|
|
|
|
|
发表于 4-6-2008 08: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6-2008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4-6-2008 08:26 AM 发表
是的。他的回复已是他的概念了,是不太容易察觉的。
火兄的智慧果然有生长,继续努力~
察觉了就是摆脱了?
peggy_str是否已经摆脱了“想”的框框?
我的法语,又如何局限在“想”框框?
所谓没有局限在“想”的框框又是什么样的法语?
peggy_str 好像有大乘思想,这是好事。
[ 本帖最后由 海神之風 于 4-6-2008 10:49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4-6-2008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4-6-2008 10:08 AM 发表
察觉了就是摆脱了?
peggy_str是否已经摆脱了“想”的框框?
我的法语,又如何局限在“想”框框?
所谓没有局限在“想”的框框又是什么样的法语?
peggy_str 好像有大乘思想,这是好事。
察觉到就有可能明白,明白了就不会执著。
是否已经摆脱了“想”的框框,就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
基本上如果还要用到语言来表达的话,是不可能摆脱得了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6-2008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4-6-2008 10:57 AM 发表
察觉到就有可能明白,明白了就不会执著。
是否已经摆脱了“想”的框框,就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
基本上如果还要用到语言来表达的话,是不可能摆脱得了的。
peggy_str还没有逐一回复我的疑问呢。
从这样的角度出发 --> 见到某人发表文句,就质疑他的文句是否质疑局限在”想“的框框,是不正确的质疑。因为文句本身就是”想“的结果。
换另一个角度,质疑某人的思想是否局限在“想”,也是不正确,因为与“想”有关的境界,是属于不可思议的禅境。这样去质疑又不是正确的。
peggy_str理解的“想”,这里很多人都理解。
我不认同这种层次的理解,就是对“想”的理解。所以我不谈“想”就是这个理由。
[ 本帖最后由 海神之風 于 4-6-2008 11:18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4-6-2008 1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6-2008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客廳裡,妹妹要哥哥幫她畫彩色橘子。
中學生哥哥:阿妹,把O拎色拿給我?
小學生妹妹:哥,O拎色用完了。
中學生哥哥:紅色和黃色還有沒有?
小學生妹妹:有,給你。
中學生哥哥:我把他們參在一起就會有O拎色了。
小學生妹妹:不可以。。。不可以。。。
中學生哥哥:作莫不可以?
小學生妹妹:老師只有講過O拎色是O拎色,沒有講過紅色參黃色是O拎色,所以不可以。
中學生哥哥:但是,你老師也沒有講過O拎色不可以這樣參出來阿!
小學生妹妹:我不要,老師沒有講過就是不對的,我不要!
大學生叔叔:好了好了,你們都不要吵,最好的方法是我把橘子照相後洗出來,然後阿妹把照片拿去交給老師,一定不會錯。
小學生妹妹:錯。。。錯。。。錯。。。老師要的是畫出來的橘子,不是照片的,所以不可以!
教授伯伯:好了好了,阿妹,你明天帶我去見你老師,我要跟你老師一起畫橘子,你在旁邊好好學。 |
|
|
|
|
|
|
|
发表于 4-6-2008 1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4-6-2008 11:15 AM 发表
peggy_str还没有逐一回复我的疑问呢。
从这样的角度出发 --> 见到某人发表文句,就质疑他的文句是否质疑局限在”想“的框框,是不正确的质疑。因为文句本身就是”想“的结果。
换另一个角度,质疑某人的思 ...
很好。海神兄已理解这"想"的基本意思。
那就谈深入一点吧~
您当下有察觉到或看到你在"想"吗?
在您用这"想"时,是否有执著这"想"呢?
从书上所得到的知识或明白的道理,并不是真正的明白。真正的明白是要"看"到自己执著所明白的道理。我把它比喻成"想"执著"想"。
我的法语,又如何局限在“想”框框?
# 用概念或知识表达出来跟从本身的体验所看到的再表达出来是有分别的。虽然两者都还是需要用"想"。
所谓没有局限在“想”的框框又是什么样的法语?
# "法"的语言,不过还是需要用到"想"把它表达出来。但不需用到太多的文字,因大家都明白的话,一听/看就懂了。
现在我是在用"想"来表达我的文句,所以我已说了,[ 基本上如果还要用到语言来表达的话,是不可能摆脱得了的。] 不过,表达的不好,抱歉~ |
|
|
|
|
|
|
|
发表于 4-6-2008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森林里。
小S的手被一条十步蛇咬了一口,据说中了这种毒的人十步之内就会毒发身亡!而最厉害的是,这种毒无味无色,被咬了过后也没有麻痹的感觉。。
此事刚好有两个樵夫,一前一后地经过小S。
前樵夫:小朋友,我刚刚看见了一条十步蛇向你的脚咬了一口,中了这种毒的人十步之内就会毒发!所以你必须断手保命!
前樵夫好言相劝,小S看到他要拿起斧头,却自然地往后退了三步。。。
小S:真的吗?我不相信。。。
这时候后樵夫也到了,二话不说就举起斧头,"刷"的一声,一条中了毒的手臂掉到地上。
小S还没回过神来。
当小S被剧痛拉回来后,指着后樵夫骂道:沙滩的儿子!无端端砍我!@#$%&^xx。。。
一边骂一边回城,他已经走了五十多步。 |
|
|
|
|
|
|
|
发表于 4-6-2008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海神之風 的帖子
真正的"想"的意思很广,海神兄所了解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要明白的更多,必须放掉之前所明白的概念,才能理解的更多。
走在中道,不偏左,不偏右,这样才能看清楚前后左右的风景。看到是看到,不执著花树的美丽,再继续向前走,才有机会看到更美丽的花草。 |
|
|
|
|
|
|
|
发表于 4-6-2008 1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6-2008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v4820 的帖子
大羊本来也想把羊爸爸、羊妈妈、女羊和小羊一起救上来,但他们拒绝了。原因是他们觉得现在活得也蛮幸福快乐的。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