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花非花

为什么非恶即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2-2013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網友 发表于 26-2-2013 05:59 PM
整個戒律的大提綱集中點在 “戒惡” (從 -100 到 0),不是在 “修善” (從 0 到 100)。

什麼是 “ ...

戒律就类似像是世俗的法律, 以普通人来说法律起的作用不大 ,所以不觉得有约束。。对戒律来说是一样的道理,不犯律仪,戒律对他来说如同虚设。。

从来没见过有一个人从他出生到他死都只做恶不做善,从来没见过有一个人从他出生到他死都只做善不做恶。。。   所以我们普通人是善跟恶都有份。。

善因遇到善缘就会得善报, 相反的恶因遇到恶缘就会得恶报,不过善因遇到恶缘是不会有结果的,这是因果的定理 。。  而戒律是把恶因断了,远离恶缘。。 自然只剩下善因,但何时得善报就要看自己了。。【希望这样解释大家能明白】,至于报应大家应该会很清楚,有分现世报,三世报及共业。。

世尊涅槃是说过;以戒为师,以苦为师。   以戒为师是为了断我们的恶因, 以苦为师是为了断我们的习气毛病。世尊的用心良苦,希望大家能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2-2013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非花 发表于 27-2-2013 09:52 AM
我并非真的预设答案,我其实更希望看到各种不同的答复。
毕竟这里是讨论的地方,大家愿意就互相讨论,切 ...

切磋,不是我的功课之一,因为我不修辩论.
印象中是要和修行程度差不多的,才有练习的空间.
再来要有个老师指点印证,辩论要有经书做reference或明确的理由。不是自己讲自己爽或口气硬就赢。
辩论.最怕是很像遇到带你去荷兰的,像做直销的道理(虽然本人抗拒直销,相信各位有遇到这样的情况),讲到好像很有道理,回家想一想才觉得全部不行的。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2013 07: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杏仁粉 发表于 27-2-2013 12:43 PM
不是这样的

不杀生 = 不做恶事。。。但是要放生 才能是善事。。

所以想讨论为什么十‘善’业的第一条是不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2013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hirosora 发表于 27-2-2013 05:46 PM
切磋,不是我的功课之一,因为我不修辩论.
印象中是要和修行程度差不多的,才有练习的空间.
再来要有个老师 ...


钟鼎山林,各有所好,我不强人所难。
不管双方程度如何,只要真心想讨论,总会各有收获的。
讨论可以突破自己的盲点,这是我最看重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2013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27-2-2013 11:50 AM
那我写错了,我纠正。意思是一样,都是二分法。
学佛最好依据经论,或是听取大德对经论的释义,一般的学佛人的知见作为参考是可以的,但是不适合据此为证,除非有师承也有师证,他确实开悟了,那就不同。
我觉得他分析的有理。而且大乘经典有类似的比喻。比如圆觉经的削金喻。
我不认为每个讲经论的大德都是开悟的。
破四见的人,自然超越二分法,行善之中不被善恶的对立所束。
我相信破四见的人也超越三分法。
无记(没有觉察到自己的心念
无记是不能记为善或恶。
如果你仅是想学习一般人的知见,自然从一般人的水平去思考问题就够了;但是认真要学佛法的话,必需提升自己的高度,从更高的层面来切入问题。这也是一般人认为经论难读难懂的原因,因为经论谈的不是一般人的水平和知见,而是从圣者的智慧来看众生和世界。
大部分早期的经典都比较平实,既是来自圣者,亦适合一般人看。
善恶二性论是大乘法对民间利化众生的方便说(如果研究佛教历史,大乘法和印度佛教大众部具有密切的关系)
佛说十恶与十善,在上座部的cunda sutta也有。这样二分,显然不是大乘专有。

大乘法的粗分有两个次第,安乐道和解脱道
大乘法如何分? 我不认为净界法师的区分法可以获得大乘佛教一致的认同。

这样反驳你,希望你不会认为我是在挑衅。真的喜欢讨论而已。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3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非花 发表于 27-2-2013 07:52 PM
所以想讨论为什么十‘善’业的第一条是不杀生。

不杀生 =不是十善业 = 是止恶业
放生 = 才是十善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8-2-2013 06: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網友 发表于 27-2-2013 11:16 AM
當你說: “基督说人性本恶。佛说人性本善。” 的時候,請出示證據,不然只是你的印象中以為。

圣经说人生来就有罪。
佛说人人本来是佛。
当然,断恶已是善。再行善,就善+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3 07: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住相 发表于 28-2-2013 06:14 PM
圣经说人生来就有罪。
佛说人人本来是佛。
当然,断恶已是善。再行善,就善+善。

断恶就是善 ? 怎樣是善?

你什麼都不做就是等於善?為什麼不說你什麼都不做就是等於惡?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konglong + 3 佩服!佩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2-2013 07: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網友 发表于 28-2-2013 07:32 PM
断恶就是善 ? 怎樣是善?

你什麼都不做就是等於善?為什麼不說你什麼都不做就是等於惡?

‘不做’也是‘做’。
比如,有人没理由的骂你。你不回应。就是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3 07: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住相 发表于 28-2-2013 06:14 PM
圣经说人生来就有罪。
佛说人人本来是佛。
当然,断恶已是善。再行善,就善+善。

聖經的原罪論絕對不會嚴重過佛教的前世論。至少基督教徒沒有把什麼事情都歸咎於原罪,佛教徒可是把什麼事情都歸咎於前世。

----------------------------------------

別跟我說你斷惡就是等於善,別跟我說你做到 0分就是等於善。你做到零分還是等於惡, 只要你沒有善的作為就是等於惡。

為什麼? 你以為你保持無作為, 對社會什麼干涉都沒有, 你保持沒有接觸沒有交流, 你就是善啦? 想得美。

你以為不做惡就是等於善? 詳細跟你計算加加埋埋扣除了你對地球資源消耗而不貢獻, 你就已經是惡棍了。

哪有 “斷惡就是等於善” 那一回事? 斷惡還是惡,只有行善才是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3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住相 发表于 28-2-2013 07:49 PM
‘不做’也是‘做’。
比如,有人没理由的骂你。你不回应。就是善。

別人無理取鬧罵你而你不回應就是等於養奸破壞社會公義,你就是養惡棍的惡主。
在你有能力擺平惡棍的時候你選選擇養奸,就是作惡。除非你沒有能力擺平惡棍的時候,你選擇逃避,那才叫做逼不得已。

不回應,只有兩個可能, 那就是成為養奸的惡主或者成為逼不得已的逃避者。裡面根本就沒有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2013 08: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ituo 发表于 27-2-2013 01:09 PM
戒律就类似像是世俗的法律, 以普通人来说法律起的作用不大 ,所以不觉得有约束。。对戒律来说是一样的道 ...
世尊涅槃是说过;以戒为师,以苦为师
以戒为师我听过,可以解释一下‘以苦为师’是哪一部经典说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2013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網友 发表于 28-2-2013 08:01 PM
別人無理取鬧罵你而你不回應就是等於養奸破壞社會公義,你就是養惡棍的惡主。
在你有能力擺平惡棍的時候 ...

你的反应真快,来,

佛说:人家送你礼物,你不收,送礼的人只好自己拿回去。又,向天吐痰,痰会掉回自己的脸上。意思大概就接近自讨没趣。
中国人说:以德报怨。
据说耶稣说:人家打你右脸,你就送上左脸。

这些算不算姑息养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2013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網友 发表于 28-2-2013 07:51 PM
聖經的原罪論絕對不會嚴重過佛教的前世論。至少基督教徒沒有把什麼事情都歸咎於原罪,佛教徒可是把什麼事 ...
佛教徒可是把什麼事情都歸咎於前世。
这个不可以‘以偏概全’。
应该加上‘一部分’或者‘大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3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非花 发表于 28-2-2013 08:09 PM
你的反应真快,来,

佛说:人家送你礼物,你不收,送礼的人只好自己拿回去。又,向天吐痰,痰会掉回自 ...

我不明白 “送礼物不收” 你的含義是什麼?

“以德报怨” 是嚴重的誤解,孔從來沒有叫人 “以德报怨”:
http://cforum.cari.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45933

“打右脸送上左脸” 也絕對是錯:
第一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x2Se5JeILE
第二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HXeSxSCxWM


我不是在亂說,我給你全部的論據和證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3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網友 发表于 28-2-2013 08:01 PM
別人無理取鬧罵你而你不回應就是等於養奸破壞社會公義,你就是養惡棍的惡主。
在你有能力擺平惡棍的時候 ...

因人而异。
凡所有相,皆是虚幻。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2-2013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說 “以直報怨”, 那就是說別人無理取鬧的對待你, 你要訴諸於正直的途徑, 那就是於法律還是公理的把它理了。 孔子說不可以 “以德报怨”, 如果你以德去报怨,那麼你以什麼去報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3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惡的,應該要對付就要對付。
善的,應該要獎賞就要獎賞。
別把善惡混亂就當著是沒有分別心的高水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3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住相 发表于 28-2-2013 08:24 PM
因人而异。
凡所有相,皆是虚幻。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別在扮高人。等你见诸相非相的時候才來說。也別以為 “见诸相非相” 就可以等於 “善惡不分”。





本帖最后由 新網友 于 28-2-2013 08:31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2013 08: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網友 发表于 28-2-2013 08:18 PM
我不明白 “送礼物不收” 你的含義是什麼?

“以德报怨” 是嚴重的誤解,孔從來沒有叫人 “以德报怨” ...

我举的佛教的比喻都出自‘四十二章经’,节录给你看: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2-2025 05:15 AM , Processed in 0.10572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