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9-3-2016 12:19 AM 编辑
谷成 发表于 7-3-2016 11:35 AM
等缘成熟了才能结果。有些人过去世已种善因,今世略为行善,即有善果,也不用等5年10年,好像很不公平,其实今世的善念和善行,种因同时也是助缘让过去的善因结果。例如我们读经让某些有缘众生得度,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功夫得力,未必,而是这些众生过去世已种善道的因,可是在于恶道受报苦没有善缘不能脱离。直到有缘人发心读经施食回向功德了,他们的善因才得助缘终于结果,于是升天了,或是投生人道。结果还是自己的业力在起用,而不是读经的人有什么了不起。
嗯!末学补充一些老法师的开示。
《地藏經》上,婆羅門女如何超度其母親?念佛。
她是真念,不是口念彌陀心散亂。她真念佛,心口如一,心口相應,念了一天一夜,在定中到了地獄。
地獄的鬼王見到她,還合掌問她:「菩薩因何而來?」鬼王稱她菩薩,我們就知道她至少達到事一心不亂,見思煩惱斷了,斷證功夫等於阿羅漢,才有資格去參觀地獄。
《彌陀經》講:「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至若七日」,念佛功夫就能成就。而她根利,一日就成功了。
地獄只有兩種人能見到,一是受罪的,一是菩薩到裡面去度眾生;除此之外,地獄在面前,你都見不到。所以,她能去遊覽地獄,我們就知道她一天一夜的念佛功夫是念到一心,至少是事一心,才有如此的感應。
她為何能念到事一心?母親在地獄受苦受難,她為了救母親,全心全力的念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成功了。
我們今天念佛為何不能成功?念阿彌陀佛時,腦中胡思亂想,把所有的功夫全破壞了。人家念佛時確實不夾雜妄念在其中,這就是功夫。
她的母親能離開地獄升忉利天,就是因為她證得菩薩果位,母親是增上緣!母親若不墮地獄,女兒豈會念佛?如何能證果?母親的福德就在此,所以才能升忉利天去享福,道理在此。
因此,超度要真有功夫,至少我們用念佛的方法要念到功夫成片,超度才真有力量,並不在乎形式。
《影塵回憶錄》有一段故事,倓虛老法師尚未出家前,與幾位朋友合夥開了一家中藥店,其中有一位劉居士,平常喜歡讀《楞嚴經》,《楞嚴經》念了八年。 有一天中午休息時,他在櫃台上打瞌睡,作夢看到兩個人來到店裡。
這兩個人是他的冤親債主,過去為了爭財物打官司,他打贏了,這兩人輸了就上吊死了。他為此事很難過也很後悔,害了兩條人命。
現在見此二人,他很恐懼,怕他們來報復。 但看他們似乎並無惡意,不是來找麻煩的,就問他們:「你們因何而來?」他們說:「是來求超度的。」他聽了此話,心就平了。
他說:「行,我幫助你們超度,如何超度?」他們說:「只要你答應就行了。」他說:「好,我答應你們。」這一答應,就看到鬼踩著他的膝蓋和肩膀升天了。過了一會兒又來了兩個,是他過世的太太和兒子。
他問:「來幹什麼?」她說:「來求超度。」他答應了,也看到她們踩著他的膝蓋、肩膀升天了。
所以,超度不需要形式,而是要有真功夫,他就是有八載寒窗讀《楞嚴》的功德。若無本事、無功夫,以什麼來超度、消災?
所以,消災要靠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真的培養此心,任何災都消了。超度的時候,自己真的有功德,才有能力超度,無須具備任何形式,點頭答應也能超度。確實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上是唱戲表演,給一般眾生看的,讓他們種善根。
這些理事都要明瞭,知道災絕對可以消除,業也絕對可以化解,只要懂得理論與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學不能記冤仇,這比什麼都重要,這是修行最根本的。別人對我有誤會,對我有傷害,絕不可放在心上。既有不愉快的事,自己也常常想著要把此不愉快化解,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要跟任何人結怨。不但不與人結怨,也不要與一切動物結怨,不要殺害小動物,非常重要。要用愛心、感恩的心,運用智慧,惡緣就能轉成善緣,惡事也會得到很好的善果。
http://www.amtb.org.tw/ans/ans.asp?web_choice=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