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ombenzasatohung 于 23-3-2016 02:51 PM 编辑
念弥陀 发表于 21-3-2016 07:13 PM
嗯!想楼主比较偏向南传佛法修学,大乘佛法是讲实相,教理上深度还是有点不同,小学有小学的课程,中学有中学的课程,大学有大学的课程。
譬如這數學老師你現在講歐姆定律,你給初中講,就是代數式子,電壓電阻之比等於電流,代數式子,這是常數。你要到了高深之後實際上就不是這(樣)了,是微分的式子了,微分的電壓除微分的電阻等於電流,都是變化的,瞬間時時在變。但是你把這個要給那個剛開始的學生,沒法兒懂啊,這種矛盾是必然的,這是教師的巧妙。所以你不可以根據我這個初中學的代數式,大學念的你那個不對,你這個跟我不一樣。)(念老大德的话)
「佛法」這兩個字連起來用,就是對於一切法都能明瞭,沒有一樣不明瞭、沒有一樣不通達,這就叫做「佛法」。所以「佛」這個字是能覺,大智大覺是能覺,「法」是所覺。也就是「智、覺」的對象。雖然講一個能、一個所,但是在佛法裡面,能所是一不是二,這是比較上難懂的地方,不容易體會。如果把能所分開,能則不是所,所則不是能,我們容易懂,但是實在講,佛法確實是說人生宇宙能覺、所覺是一體,絕對不是分開的,這是佛法不同於世間的學術,也是與哲學不相同的根本所在。(上净下空老法师)
嗯!末学看到这段的讲解,忽然有所了解南传佛法的禅修,好比阿罗汉证人我空,但法我空还在,是不是如阿姜甘澎禅师所说都只是自然现象(四大地,水,火,风)。
嗯!末学的浅见,如有错请多多包涵!
能观的是“心”,所观的是“身”,对分为二,最后能观所观都是生灭,里头没有一个“我”,都是四大和合而成,不再执着这身是我,能思维想象的心也不是“我”,而得解脱自在。
嗯!楼主误解末学的想法,好比一个人没有去过法国,听人说法国巴黎有埃菲尔铁塔,末学也附和去过的人说法国巴黎有埃菲尔铁塔,这有错mei?!
当然实修里证得的实相,也要有经书来印证,比较稳妥和安全,譬如有人到达法国巴黎后看到是风车而不是埃菲尔铁塔,这就和经书完全不相同了,以为自己来到法国,未证言证,这下真的把我们带去荷兰看风车了。
问题是我在讲的是黑风洞啊!![](static/image/smiley/onion/onion (27).gif)
阿姜甘澎这里讲的自然现象是缘起。不是法我空人我空啦。![](static/image/smiley/onion/onion (9).gif)
身心也不全是四大和合的。![](static/image/smiley/onion/onion (12).gif)
能觉可以叫心,但所觉的对象,可以是单一的色法,也可以是任何名法,十二处,十八界,一朵花到虚空,到过去未来现在,到内外,到大小,到粗细,到好坏,最后到五蕴,四圣碲,三法印,你知道有多少分别吗? 又復依於七種清淨,漸次修集,為得無造究竟涅槃,應知宣說隨順如是緣性、緣起甚深言 [P86] 教。云何名為七種清淨?一、戒清淨,二、心清淨、三、見清淨,四、度疑清淨,五、道非道智 見清淨,六、行智見清淨,七、行斷智見清淨。云何名為如是清淨漸次修集?謂有苾芻,安住具 足尸羅,守護別解脫律儀,廣說應知如聲聞地[url=](2)[/url]。彼由如是具尸羅故,便能無悔,廣說乃至心得 正定,漸次乃至具足安住第四靜慮。彼既獲得如是定心,漸次乃至質直調柔,安住不動,於為證 得漏盡智通,心定趣向,於四聖諦證入現觀,斷見所斷一切煩惱,獲得無漏有學正見。得正見故 ,能於一切苦、集、滅、道,及佛、法、僧永斷疑惑,由畢竟斷,超度猶豫,故名度疑。又於正 見前行之道,如實了知是為正道,由此能斷見所斷後修所斷惑;又於邪見前行非道,如實了知是 為邪道。於道、非道得善巧已,遠離非道,遊於正道。又於隨道四種行跡,如實了知。何等為四 ?一、苦遲通,二、苦速通,三、樂遲通,四、樂速通。如是行跡,廣辯應知如聲聞地[url=](3)[/url]。於此 行跡,如實了知最初行跡,一切應斷,超越義故,非由煩惱離繫義故;如實了知第二、第三,苦 速、樂遲二種行跡,一分應斷。如是如實了知初全,及二一分應當斷已,依樂速通,正勤修集。 從此無間,永盡諸漏,於現法中獲得無造究竟涅槃。身壞已後,證無餘依般涅槃界。如是七種清 淨,為依漸次修集,乃至獲得諸漏永盡,無造涅槃。當知此中,由於如是七種清淨,一切具足, 漸次修集,方乃證得無造涅槃,非隨闕一。是故應求如是一切,於世尊所熟修梵行,非求隨一。 又佛世尊由此因緣,亦具施設如是一切,為令證得無造涅槃,非隨捨一。又於此中,依一一說, [P87] 非唯由此,亦非離此,能獲無造究竟涅槃,如是應知此中緣性、緣起甚深。 註【34-001】『論』義,依『中部』(二四)『傳車經』,『中阿含經』(九)『七車經』,『增壹阿含經』(三九 )『等法品』一0經。
註【34-002】『瑜伽師地論』卷二二(大正三0‧四0二上──四0三上)。
註【34-003】『瑜伽師地論』卷二六(大正三0‧四二六下)。
别乱套了,先把基础理论打好吧。 我是看好你的。
你认为三藏里那部经有提到宇宙的?随佛法师就问,你离开过地球到全宇宙过mei?不然你怎么确定宇宙的实相。。。不要又出现什么宇宙大觉者了啦。佛陀有十种名号,其中就叫世间解了。
佛陀在4部nikaya就定义了什么叫世间。。。。。![](static/image/smiley/onion/2crtl.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