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8-2011 07: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者。不悦意语。数数常闻。"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
昨天我们拜读过了《佛说箭喻经》之后,我们自己内心里面也应当要像经文里面的鬘童子一样,不要再追究一些我们能力范围有限的知识,而是更应该解决当下我们所面对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出离六道轮回。
我们要知道,我们人类的寿命十分短暂,古人有句话说“学海无涯”,这些知识我们如果穷我们一生的生命去学习当然也学习不完,更何况人生无常,可能下一秒我们就已经离开这世界了,所以更应该把握光阴学习我们用得上的佛法,这个才不至于浪费我们的时间。
今天我们学佛我们一定要认知到,我们学习佛法首先要修正的并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我们从什么地方来修正自己呢?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从我们的思想观念,一定是把修正自己当做是最主要迫切的事情来做,这个次序绝对不可以搞乱了。今天我们要是学佛首先就想到要导正别人的思想观念,别人的一言一行,这个叫攀缘,叫强求,这个就错了。
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人所修所学纵然是偏斜了,但是这个是他自己本身的因缘果报,他相信他那一套,我们要知道世界上绝对没有一件事情是偶然的,他既然相信一定是有他自己本身的因缘果报在其中,纵然是佛菩萨阿罗汉声闻缘觉来到也没有办法改正他的想法看法,我们又何必自寻烦恼呢?
所以对于这桩事情,我们要有耐心,多长的耐心呢?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当然不是。我们应当学习诸佛菩萨的耐心,他们的耐心是多生多世,譬如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忍辱仙人,他也是等了多生多世以后成佛了才来帮助伤害他的歌利王,这个是我们应当要作为榜样的做法。而今天我们稍稍有少许言语上、意见上的不合我们就与别人起口角,就在那边生气吵架,我们想想自己还真的是凡夫啊,跟忍辱仙人比起来我们真的是一等一的凡夫,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凡夫啊!别人连生命被伤害了都不起嗔心,我们才一点言语上的不合就不高兴了,我们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凡夫呢?
所以喜欢戏论的人就是如此,他们不了解戏论的过失,不了解学习佛陀的慈悲心,他们天天在那边辩论争吵,纵然吵赢了别人,却输掉了自己的慈悲心,输掉了自己的清净心,我们自己想想这个交易划不划算呢?自己要会想啊,不要等别人来告诉我们,老实说也不会有人来告诉我们的,因为我们自己不相信别人的批评,为了面子也不会可能接受别人的批评的。
所以今天这个过失,听到别人的话心里不好受,心里难受,这个都是不明白佛法的道理,所以迷惑才会产生烦恼,我们认识了这一点当然不然一下子改正过来,但是也要朝这个方向前进,这才是真学佛,真精进。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8-2011 07: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者。在在所生。多诸疑惑。"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戏论的过失。
今天这一句经文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假如我们还是喜欢戏论,放不下戏论,那么所得到的结果就是不单是这一世,生生世世我们都会对于佛法有疑惑。那么我们要问了,为什么戏论会带来疑惑?真理不是愈辩愈明吗?
我们华文字可以说是智慧的符号,我们看看“道”这个字,这个字是一个走字边加上一个“首”,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修道最重要的是在实践,而修佛道也一样,不是叫我们用嘴巴来修,是要身体力行去实践来修学啊!
而今天我们学佛为什么没有成就呢?就是嘴巴用得太多,言语文字用得太多,虽然学习了不少佛学知识,但是一点都用不上,所以我们学佛这么多年都感觉不得力,就是因为没有好好的去做啊!就好像我们学烹饪,看了很多烹饪的书籍,但是我们却根本没有去煮过,那么纵然看完了全世界的烹饪书籍,我们自己却一道菜都不会煮,今天我们就是这样子,虽然所学到的佛学知识可能超过阿罗汉了,但是连初果的利益我们都得不到,就是因为没有身体力行去做啊!
譬如我们不说多了,我们同学相信都读过金刚经,但是对于金刚经的教诲我们都做到了没有呢?譬如说忍辱仙人,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他老人家都身体力行的给我们做榜样了,我们却连别人的一点言语上的刺激都经不起,那真的是要觉得羞愧啊!再来佛都告诉我们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是我们今天却一直在这边争吵,坚持自己是最好的,我们读了金刚经会不会觉得惭愧呢?
还有金刚经也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其实连佛法都应该放下,但是今天我们却在这边辩论哪一法才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我们自己想想,纵然是真的佛法都应该放下了,我们何必在这边瞎搅和呢?更何况我们自己是什么身份呢?有没有资格批评佛教经典呢?我们要知道自己是凡夫,纵然已经证得四果阿罗汉,当年集结经典的时候都是五百阿罗汉来一起集结,而且当中假如有一个人反对,这部经典就不能承认。那么我们想想,自己有没有资格来批评经典呢?
真的我们学佛千万不能狂妄自大,纵然是别人批评经典,我们也不能随波逐流,要知道每一部经典都是古人辛辛苦苦传下来的,我们现在不但不感激还在那边批评,我们自己想想我们还是人吗?所以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怀着感恩的心,虚心学习佛经,也关怀爱护我们学佛的同学,这才是学佛正确的态度。
所以总结一句,我们如果喜欢戏论,这个话说多了当然自己能够实践的就少了,这个道理我们从金刚经上面可以看出来,证果的圣人绝对不会到处告诉别人,“我证果了!”所以话说很多的人我们就知道,这个人能够实践佛法的就很少了,这是金刚经上给我们的启示。
所以喜欢戏论的人由于都是跟着自己的成见在讨论佛法,当然自己的疑惑就会愈来愈多,而且不但是自己疑惑,别人也跟着他疑惑,所以生生世世他都疑惑了。
所以最后还是希望我们大家学佛都能老老实实的学,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批评毁谤,这样我们学佛才能够像本经前面说的,安安稳稳的学习佛法,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8-2011 06: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面包说 于 23-8-2011 05:45 AM 编辑
"十八者。常生难处。不闻正法。"
"十九者。修行白法。多有障碍。"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看戏论的过失,希望我们看了这些过失之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真能改过,这样的话我们学佛才会一帆风顺,吉祥如意。
今天这两个过失,第一个就告诉我们,喜欢戏论的人常生难处,不闻正法。那么这个难处指的是什么呢?也许很多同学都知道了,但是今天我们在这里复习一下,【八难(梵as!t!a^v aks!an!a^h!,巴at!t!hakkhan!a^,藏mi-khom-pa brgyad)】指不得遇佛、无法听闻教法的八种障难,又称八难处。即︰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边地、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
今天我们很幸运,我们对于其中的七种障难我们都没有遇到,而且也听闻了佛法,但是其中一项是我们现代这些自以为聪明的学佛人常常遭遇到的障难,那就是世智辩聪了。
什么叫世智辩聪呢?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佛法还是不老实,不肯真正修正自己,不肯遵守佛陀的教诲,那就是世智辩聪。为什么呢?觉得自己了不起了,纵然好像对佛陀表面上恭恭敬敬,但是前面经文我们学习过,如果没有真正落实老师的教诲,遵守老师的教导,这个人纵然看到佛像也顶礼三拜,我们知道这只是表面功夫,骗人的。
那么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世智辩聪呢?我们仔细反省自己如何对待别人就可以知道了。尤其是对我们学佛的同学,我们有没有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呢?有没有觉得自己对别人都错呢?有没有看不起别人呢?如果有的话,我们想想,我们是不是世智辩聪呢?
也许大家听了又不服气,那个佛弟子真的是邪知邪见,我去纠正他你还说我是世智辩聪,你根本就是冤枉好人。
但是大家冷静想想,佛陀教导我们末法的弟子如何对待邪知邪见呢?
佛陀叫我们要默摈啊!假如今天我们没有遵守佛陀的这一条教戒,那么请问现在是谁搞邪知邪见了?是我们自己啊!我们自己连佛陀的教诲都违背了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说别人邪知邪见呢?这个我们自己一定要懂啊!否则就真的是无知了,就像三岁小孩什么规矩都不懂,给人闹笑话而已。这就是自以为聪明了,这个就叫世智辩聪了。
而当我们的心里面都充满了自己的成见,都喜欢随着自己的烦恼好恶来学佛,那么当然我们自然就见不到正法了。我们要知道,佛法跟世间学术有什么不一样呢?世间学术是靠记忆理解来学习,佛法不一样,佛法修学的目的不是在于我们学习到了多少知识,而是要我们断烦恼,所以如果烦恼一点都没有断,还在那边天天搞佛学辩论,那么这个人当然闻不到正法了,简单的说就是已经违背了学佛的目的,当然不能了解正确的佛法了,正确的佛法一定是断烦恼。
所以喜欢戏论,当然这个人学习白法,也就是善法,这个人会有很多障碍啊!为什么呢?因为还是那一句话,喜欢依照自己的成见和烦恼习气去修去学,当然会有障碍啊!
所以今天我们已经很幸运的能够学习到佛法,我们要好好珍惜啊!这八难我们已经很幸运能够免除了其中的七种障难,我们也勉励自己千万不要遭到世智辩聪这个灾难,否则真的是辜负了佛陀的教诲,也障碍了自己学佛的机会,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真正的学习佛法,不要再搞世智辩聪了。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8-2011 06: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者。于所受用。多诸怨嫉。"
弥勒。是为菩萨。耽著戏论。二十种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时间可以说是很快的我们已经学习到了戏论的最后一个过失,也希望我们在这段期间真正学习到戏论的过失,能够真正的放下戏论这个东西。
今天这一个过失实在说也是人之常情,就是所谓的遭到别人的嫉妒埋怨。我们知道,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我们看到别人好的时候心里面都是酸溜溜的,这个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毛病习气,就是喜欢嫉妒障碍别人。轻微一点的嫉妒障碍就是譬如说看到别人做好事就会用言语说“这个人做好事一定是为了名誉而做!哼!有什么了不起?”,再严重一点的嫉妒障碍就是去破坏别人的好事,这个就是我们凡夫经常做的事情。
所以佛陀看到我们这个毛病也非常慈悲,我们这个毛病要用什么方法来对治呢?要用随喜功德来治疗啊!看到别人的好事我们要多多赞扬,如果有能力的话甚至我们有钱就出钱,有力就出力,绝对不会去破坏,绝对不会闲言闲语来毁谤,这个才是佛弟子的好榜样。
而今天我们知道了众生或者说别人都有嫉妒障碍的毛病,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我们就知道,要是一个人天天在那边搞戏论,那么这个人肯定也会遭到别人的嫉妒障碍和埋怨。怎么说呢?所以我们读佛经真的不能粗心大意,粗心大意的读就好像把佛法变成迷信了,其实每一件事情都会有道理存在,我们自己一定要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了才会老老实实去做。
我们自己想想,一个搞戏论的人他真的是在讨论佛法吗?那么什么是佛法呢?其实佛法最大的一个目标就是帮助别人和自己减少烦恼、断烦恼。但是今天一个搞戏论的人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喜欢炫耀自己的才华知识,然后贬低别人,这样的人当然最后都会搞到看到的人都不爽了。因为什么呢?他们说那些话都不是为了利益别人,不是安慰别人,不是帮助别人,而是在那边冷嘲热讽、批评毁谤,纵然是讨论佛法也是一些不着边际对于别人和自己都没有太大帮助的谈玄说妙,我们想想别人看到了会怎样?所以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多诸怨嫉了。
所以最后佛陀就向弥勒菩萨说了,以上就是二十种我们喜欢戏论的过失了。今天我们已经很幸运的学习到了佛法,希望诸位同学大德能够好好的珍惜这个机会,千万不要再让这一生学佛的机会又空过了。而佛陀所说的这些教诲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的来遵守,这才是真正值得人尊敬的佛弟子。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8-2011 05: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现生常苦恼。离忍多嗔恚。怨仇生害心。是名戏论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前面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出了戏论的二十个过失,而今天我们学习到的是释迦牟尼佛用偈颂的方式重复我们前面所学习过的内容,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复习前面的教诲也方便我们用偈颂的方法把这些教诲记下来。譬如我们每次烦恼习气起来的时候,想要投入戏论的时候就会想起这首偈,那么我们自然而然就不会去说戏论了,这个是佛陀的善巧方便,也是佛陀的大慈大悲,我们一定要体会他老人家一番苦心。
那么在这里佛陀为我们说到,喜欢戏论的人不用等下一生,现前这个喜欢戏论的人就已经非常苦恼了,这个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例子来看。而苦恼是形容,苦恼的原因在哪里呢?都是因为不能忍啊,不能忍什么呢?不能忍受别人的言语,不能忍受别人的意见跟我们不一样,不能忍受别人的信仰跟我们不一样,所以就在这个言谈当中产生了嗔恚心,怨恨心,甚至是想要害别人的心,这些都是戏论的过失啊!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佛法了,我们也知道佛法是往内求,不是往外求,往外面求的话老实说是甚么都求不到的。这句话大家或许听了很难明白,那么面包就为大家举一个例子,譬如有一个小孩子不喜欢吃青椒,那么每次看到青椒出现在餐桌上的时候他就生烦恼啊!因为他的母亲会强迫他吃青椒;那么这个小孩子的妈妈特别喜欢吃青椒,所以每次煮青椒的时候都很开心,因为马上可以吃到自己喜爱的食物。
那么好了,从这个例子来看,我们看到什么呢?外面的人事物不过是一个缘,或者说是一个条件啊!开不开心决定权在哪里呢?还是在那个人自己本身啊!譬如说我们要让妈妈不开心,我们拿青椒给妈妈吃妈妈会怎样?妈妈不会不开心啊!那么同样的我们拿青椒给那个儿子吃,儿子会不开心吗?儿子不喜欢吃所以会不开心啊!那么好了,请问青椒这个条件有没有改变呢?没有啊!那么不一样的是什么呢?两个人的心态不一样啊!所以外面的缘分条件虽然一样,但是生不生烦恼的决定权在哪里呢?在我们自己手上啊!
所以今天我们生气别人的言语的时候,我们自己想想,是谁的错呢?老实说,我们自己生嗔恚心,自己伤害自己的情绪,过失在哪里呢?哈哈,相信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对吧?就是我们自己啊!怎么可以怪别人呢?怪别人这个叫“心外求法”啊!所以学佛还是要向自己求,这样我们才不会生烦恼啊!往外面求绝对是不可能断得了我们的烦恼的。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8-2011 06: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魔及魔眷属。皆生欢喜心。丧失诸善法。是名戏论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复习戏论的过失。
今天这一句实实在在的说我们常常会误会,误会什么呢?误会“魔”就是魔鬼,一种怪物,而且一定是很丑陋很难看很恐怖的生物,对于这一点我们一定不能误会。因为假如我们把魔当做是这种生物,那么其实佛陀说这个魔出来对我们帮助就不大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遇到这种生物,那么佛告诉我们这个魔对我们的人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譬如说我们住在热带国家,而且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到寒带去,那么如果要有人一直给我们解说在寒带国家要注意什么要准备什么,那我们想想这不是很多余吗?所以我们常常读到“魔”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魔呢?魔其实就是当我们自己的一念心不正的时候我们就是魔了,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所以魔从哪里来呢?魔就在我们自己的心态上面的转变。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这个“魔”我们千万不要想到别人是魔,我们今天学佛了知道外面境界的确是“无佛亦无魔”,都在我们自己一念心的转变,当我们自己的心里面看别人不顺眼,这个时候我们就已经是魔了,当我们无论看到谁都恭恭敬敬的那我们就是佛了,因为佛对一切众生都恭敬嘛!所以佛和魔只是在一个转变而已,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啊!
所以这里说道喜欢戏论的话魔及魔民都生欢喜,这里的魔在哪里呢?这里的意思其实指的就是我们的贪嗔痴慢疑种种的烦恼都会很“欢喜”,换句话说就是烦恼统统都生起来了,而善法就丧失掉了。
什么是善法呢?善法就是无贪、无嗔、无痴啊!就是戒定慧啊!因为喜欢戏论结果烦恼都起来了,当然这些善法统统都丧失掉了,这个道理我们要知道啊!
所以我们看看佛法教学多生动,大家如果真的仔细去体会的话,那我们知道这个里面充满了智慧和慈悲啊!大家想想看,为什么佛不直接说“魔就是你们自己的烦恼习气!”为什么佛不这么说呢?因为假如佛这么说的话我们自己想想,一般人不能接受啊!为什么不能接受?不喜欢别人来说我的毛病,而佛还特别喜欢说我的毛病,我就不学佛了!所以我们看看佛法教学多么具有高度的智慧,假如这个人粗心大意或者不能接受自己有错,那么他当然就把“魔”看做另外一个人、另外一种生物,这样他也就不生烦恼了。
也许大家又不服气了,说面包在这里胡说八道。那么假如大家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去查一查四种魔在佛法里面的解释,大家或许就能相信了。所以我们要知道,佛陀教学真的是高度智慧,高度慈悲,我们不得不佩服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8-2011 06: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未生善不生。常住于斗诤。造于恶趣业。是名戏论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一起复习戏论的过失。
前面面包已经为大家报告过很多次,我们学佛的目的是在哪里?我们今天学佛绝对不是要学知识技能,不是要学文艺艺术,也不是要博学强辩,我们要学的是佛的行持,佛陀他老人家如何过日子我们就如何过,佛陀他老人家如何待人处事我们就如何待人处事,因为我们知道唯有跟着佛陀的脚步走我们才能断烦恼,俗话说就是才有好日子过,这个是我们学佛人绝对要知道的一个大方向,大目标。
所以今天假如我们都喜欢“谈”佛法,“讨论”佛法,那么我们就很难做到佛法了,为什么呢?因为说了很多却做不到,我们当然就退转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常常遇到到一些人,尤其是工作上所遇到的,他们说话真的可以说是天下无敌,但是我们等着看他们的表现时却常常是不及人意,甚至是让人十分失望,大家有没有这种经验呢?这就是所谓的说起来是天下无敌,但是做起来却有心无力,就是形容这个现象了。
而且往往我们在说的过程当中自己都会迷失了,迷失在哪里呢?迷失在自己的成见当中。而迷失了以后当然就更做不到佛所教导的佛法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已经不知道日常生活该如何去做了,这个就糟糕了,因为这样子的话我们就“不善”了。
另外一方面我们自己也要认识清楚,今天我们已经是学佛的弟子了,那么佛陀的家业我们要承担起来,怎么承担呢?第一桩我们要注意的事情就是不能批评毁谤佛法,不论是哪一宗哪一派,纵然他批评我侮辱我毁谤我,我都要赞叹他,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才能保持佛法长久不衰啊!我自己个人荣辱并不重要,纵然他今天将我杀害了,只要佛法能够传下去利益后人,那么我们自己死了又有甚么关系呢?何况还只是小小的侮辱,这个算得了什么呢?
我们要知道,魔如何来破坏佛法呢?就是用这个方法来破坏啊!混进佛门里面然后造谣生事,这个是魔弟子,不是佛弟子。那么如何分辨佛弟子和魔弟子呢?魔弟子绝对是批评毁谤其他宗派的佛法,这个是魔弟子的做法,为什么呢?佛弟子自己批评毁谤佛法,那么佛法就衰了。我们要知道啊,外面的力量是破坏不了佛法的,因为外面那些人都不了解如何来破坏呢?所以破坏佛法的绝对是披着佛弟子名义的人,这是真可怕。
那么假如今天我们发现有佛弟子批评毁谤其他佛门同修的我们应当如何呢?前面已经为大家报告过很多次,默摈啊!假如我们也跟着一起毁谤,那么我们也中计了,成了魔子魔孙,我们自己想想学佛竟然还学成了魔子魔孙,我们就真冤枉了!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啊!
所以无论今天佛门四众弟子有什么过失,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没有资格来批评来毁谤,而且我们要爱护我们自己的同学,这才是学佛真正的责任啊!假如不爱护同学,还在那边分党分派,我们自己要知道,我们连世间普通善人都不如了,还谈什么学佛,人都做不好了啊,哪有资格学佛呢?
所以今天我们学佛一定要把我们的基础奠定好,什么基础呢?本经所有的教诲我们都要牢牢记在心上,所以前面才说遵守这部经典的教诲才能安稳的学佛就是这个道理,希望我们同学不要好高骛远,这一生尽形寿都要遵守佛陀的教诲,这才是真正爱护自己,爱护佛法。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8-2011 06: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形多丑陋。生于下劣家。发言常謇涩。是名戏论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复习戏论的过失。
前面面包也为大家报告过,我们的心念会直接影响我们这个色身,或者说是这个身体,最直接最快我们最容易发现的改变就是我们脸部的表情。我们看看无论任何人一生气,这个连真的很难看,看了我们都不舒服,这个就是说明,我们的意念绝对会影响我们的身体。而这个不好的意念如果一直维持下去,我们想想,现在已经不好了,如果我们死了,又轮回了,我们想想我们的这个意念会让我们生到什么样的地方去呢?一定是与我们这个心念相应的地方去。
所以佛法教学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六道轮回的业因是什么,所以我们自己决定了自己的去向,绝对不是由第三者来决定的,不是上帝也不是佛陀也不是阎罗王,这个我们自己一定要懂得。因此我们看其他宗教,虽然他们以为信了上帝了就可以上天堂了,其实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呢?
佛陀告诉我们生天要修习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所以我们看看他们的经典里面教诲都是教导慈悲喜舍,如果那些教徒没有做到慈悲喜舍我们知道,这些人是不可能会上天堂的,这个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的事情,所以现代人可以说对于宗教都产生了严重的误会了,所以互相都不尊重,互相排斥,甚至于自己相同宗教的人都排挤,我们想想多么的可惜,其实我们根据的理论道理虽然形式上不一样,实质上是一样的。
所以今天无论这个人拜的是什么神,信的是什么宗教,只要他与四无量心相应,这个人才能够生天堂,这个是我们自己要知道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再执着于形式上的分别而生烦恼,这样的话我们就错了。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佛门也一样,无论什么样的形式,只要能够断烦恼证菩提,我们又何必在这个里面生烦恼呢?大家想想看是不是呢?
那么喜欢戏论还导致我们的说话愈来愈不清楚,说话往往辞不达意,这都是戏论的果报。为什么呢?因为喜欢戏论的人往往烦恼很重,烦恼很重的话思维就不清楚了。思维不清楚当然说话也没什么逻辑,没什么道理,所以就愈说愈困难了。
今天我们就复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8-2011 06: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闻法不能持。或闻不入耳。常离诸善友。是名戏论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复习戏论的过失。
今天我们学习佛法,常常会看到一种情况,什么情况呢?就是“闻法不能持”。最明显的例子,尤其是在戏论当中,常常会发生这个状况,那就是我们常常听佛说要断嗔恚,要对一切人生慈悲心,但是往往我们跟别人谈着谈着,一个意见不合就生嗔恚心了。也许这个人会嘴硬说“我没有生嗔恚心!”但是我们知道旁观者清楚啊!纵然我们嘴巴不承认,表现出来的都是嗔恚,别人看在眼里又怎么会不知道呢?所以我们想要骗人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个例子就是“闻法不能持”的一个例子。
那么“闻不入耳”也是常常我们会遇到的事情,很多时候就包括了我们自己。大家想想,我们今天如果自己的心里面已经充满了各种成见,那么对于佛经里面的教诲方法我们能不能听进去呢?绝对是不能的。所以假如佛经里面所说的跟我们的想法看法不一样的时候,往往我们就很喜欢拿一句很严重过失的话来说了,就是批判一部经书是伪经了,这个罪过严重啊!
我们要知道,佛法佛经是靠前人辛辛苦苦的流传下来的,也很多人依照经典学习得到了佛法的利益。今天我们这个社会知识份子提倡言论自由,而且什么样的知识份子都有,这些人根本谈不上是什么修行人,就依照自己的成见来批判经典,所以我们听到这些话我们要小心啊!千万不能以为人家是某某博士或者某某高僧就随便相信什么经是伪经,这个是很危险的。
我们要知道,纵然一部经真正是伪经,那么我们不学就好了,难道如果真的是伪经别人会看不出来吗?难道我们以为自己会聪明智慧过别人吗?对待伪经不闻不问的话这就是佛陀教导我们的默摈,这个默摈不单是对恶见比丘,也是对于我们不相信的佛经应该抱有的态度。我们来想想看为什么?第一个可能性就是我们的看法是错的,那默摈就救了我们一命啊!大家想想看是不是,如果那部经真的是释迦牟尼佛所说,我们却因为一时的意气用事说是伪经,那我们就是毁谤三宝,我们想想自己会下哪一层地狱呢?这个太可怕了。
第二个可能性就是假如真的是伪经怎么办?还是默摈。因为假如真的是伪经,难道我知道别人会不知道吗?况且如果我真的把这部伪经公告到天下都知道,那么以后纵然大家看到了别的佛经会不会打一个问号说“这部是不是又是伪经啊?”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有过失,因为我们想想,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一定有些佛经跟我们想的不一样,那么大家一人“认领”一部“伪经”,那么结果是什么呢?全天下没有真的佛经了,我们自己想想看我们要下哪一层地狱去呢?所以默摈才是正确的方法,这个方法高明啊!
所以闻不入耳的人不但对于佛法不能相信,对于别人的善意善言也不能接受,所以善知识都怎么样呢?没办法啊,只好离开了。而这个善知识的离开并不是善知识讨厌我们要离开我们,而是我们自己不听劝告不相信善言,所以实际上是我们自己离开了善知识,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不能够怪别人啊,过失还在我们自己。
所以戏论就是如此,过失太多了,我们一定要把这些过失改掉,洗心革面做个好人。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7: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值遇恶知识。于道难出离。常闻不顺语。是名戏论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很快农历七月已经过去了,今天已经是八月初一了。我们学习佛法的同学如果稍微敏感一些,我们会发现,时间不等人,生命是一分一秒的在消失,所以真的要好好把握我们的生命。如果没有好好把握生命,那么纵然我们活一百岁我们也是在浪费生命而以。希望我们同学从现在开始就好好的努力学习佛法,落实佛法。
昨天我们学习到善知识因为我们自己的成见,因为我们自己不肯听别人的劝告,所以这些善知识统统都离开我们,而这时候会怎么样呢?恶知识就来了!所以遇到恶知识我们要怪谁呢?我们可不可以怪恶知识教给我们不善的知识,恶知识害我们?不可以啊!为什么呢?我们今天学佛了要知道,外面的条件只是一个缘份,我们想想这个恶知识又不只是告诉我们一个人错误的想法看法,为什么别人都没有被他害只有我们被害而以呢?所以原因在哪里呢?如果我们被恶知识骗了,原因还在我们自己啊!简而言之就是: 因=我们自己的错误观念,缘=恶知识,果=自己做(身、语、意)错误的行为。不可以怪别人啊!要自己真认错啊!
那么大家如果还不了解我就再为大家举一个经常发生的例子,就好像我们看到有人在批评毁谤佛门的法师,我们先不管这个法师是真的做错还是假的做错事,本经已经教导我们不可以批评毁谤法师,但是我们看到了竟然跟着一起批评毁谤,这就是跟这着恶知识的教导在做出错误的行为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怪别人毁谤先呢?绝对错误啊!假如今天我们有了正知正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听了别人的毁谤我们会跟着去毁谤吗?大家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呢?哪里可以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去呢?难道别人去杀人放火我们也跟着去杀人放火吗?这样的话就是愚痴了,已经不分善恶了!
所以遇到了这些恶知识自己的正知正见又不够,因为自己喜欢戏论所以没有正知正见,那么当然六道轮回是出不了了。而且由于心里面充满了成见,常常听别人所说的都不顺耳,为什么呢?原因还是在自己的心量不够大啊!
那么或许有人会问了,那如果真正碰到那些来惹事生非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就应该慈悲的来看待这些人。那怎么个慈悲法呢?我们其实可以想想这个里面的道理,这些人为什么来惹是生非呢?其实可恶之人都有可怜之处,这些人就是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又受到了可能别的佛教徒的侮辱刺激所以心里面愤愤不平所以才来捣乱的,这些人已经被自己的怒火折磨了,我们怎么忍心还来责怪他们呢?能够这样想的话我们就不会去跟别人计较这么多了。
所以戏论就有这么多的过失,以前我们不知道啊!今天既然已经知道了我们就不能再假装不知道了。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彻彻底底的把戏论放下,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啊!
今天我们就复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8-2011 07: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彼所生处。常怀疑惑心。于法不能了。是名戏论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复习戏论的过失。
我们今天学佛,尤其是现代人学佛,老实说真的是对佛法一点恭敬心都没有,全部把佛法当成什么呢?都喜欢把佛法当成学术研究来学习,怎么说呢?首先就是没有把佛陀当做是觉悟的人来看,所以对于佛法常常抱着怀疑的心,不相信,自己不相信的部分就会做出种种的推论来把那个部分给推翻掉,而过后还沾沾自喜,为什么呢?觉得自己比古人聪明,甚至于比佛陀还要有智慧,这个就是我们现代人学佛的通病了。
我们自己想想,假如现在我们真的比佛陀比古人聪明了,那我们何必还来学习佛陀的教诲呢?大家想想看是不是?因为我们翻开经本的时候,我们就会在那边选择,这个是迷信,那个是正信;这个理论好,那个理论不好;这个说法妙,那个说法是后人伪造的,结果学到最后都是什么呢?都是自己本来的意见了。那等于说什么呢?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我们是凡夫的话,我们学到头来还是凡夫,该怎么轮回还是该怎么轮回,因为学之前跟学之后根本没有太大差别,这就是现代人学佛的写照了。
而且不单是如此,我们更在佛门里面造罪业了。什么罪业呢?让其他学佛的人都对佛法产生怀疑,因为我们自己怀疑了还不够,我们还喜欢说给别人听我们的理论让别人也产生怀疑,那这个罪过就无量无边了。
我们知道,虽然佛法里面允许我们怀疑,但是这个怀疑的态度绝对是谦虚恭敬的怀疑。怎么说呢?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一个道理不明白但是我们绝对不推翻这个道理,而是应该认为我们自己现在的智慧能力有限不能理解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怀疑,但是绝对不批评,绝对不毁谤,这才是学习佛法正确的态度。
否则大家想想看,我们把自己不能了解的事情道理都推翻了,那学到最后会如何呢?就学之前跟学之后还是一样啊,没有改变啊!这怎么还叫修行人呢?因为并不是佛法修正我们,是我们自己修正佛法了,大家想想看这个多荒唐啊!
所以今天我们自己的疑惑为什么会这么多呢?还是在于自己喜欢戏论,常常用戏论来让别人疑惑,结果自己也疑惑了,这个就是戏论的过失。为什么戏论会有这个过失呢?我们想想看,什么样的人会喜欢戏论呢?都是些自以为是的知识分子啊,这样的人心里面有自己的一套成见,那么当然对于佛法的道理就不能融汇贯通了,不能融汇贯通当然心里面就会有疑惑啊!所以对于佛法就不能够理解了。
所以学习佛法我们应该抱着怎么样的态度呢?我们首先要承认自己是凡夫,要承认释迦牟尼佛是慈悲的圣人,这样的话我们对于佛陀的话才能够遵守,这是学佛的先决条件。假如今天学佛把释迦牟尼佛当做凡夫来看,觉得自己的学识很高,看不起别人,甚至看不起佛陀,那我们就不必学佛了,因为我们绝对得不到佛法的利益,纵然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来教导我们,我们也不会有成就的。
所以今天我们如果真要学佛,希望诸位同学还是回到本经的教诲,好好的遵守佛陀的教诲,要知道智慧都是从戒律里面得定了之后才会产生出来的,没有戒律我们就不可能会有智慧,这是学佛的基础啊!假如仗着自己多读了几年的书,多接触了一些知识就自以为是,那么这个人已经被“我慢”这个烦恼给盖着了,怎么可能会有智慧呢?就连世间法里面都教导我们“骄兵必败”,更何况是出世间法呢?
所以还是希望诸位同学我们都能回到基本的戒律里面,好好的来学,今天我们就复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8-2011 07: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常生八难中。远离无难处。具足无利益。是名戏论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复习戏论的过失。
前面已经为大家报告过八难是什么了,所以我们也体会到其中的其中障难我们都已经避免了,但是在此地我们特别容易遇到的就只有其中一个,那就是世智聪辩。
我们现代人学习佛法可以说是很难跟古人比,所以现在这个时代学佛的人有成就的可以说没有几个,那么当中的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就在我们的基础不好,这一点是我们自己一定要承认的。什么地方的基础不好呢?简而言之,我们学佛对佛的恭敬心不如古人啊!而对佛的恭敬心一定是从对老师恭敬表现出来的,这一些我们一点都比不上古人,所以我们学佛真的可以说是没有成就原因就在这裡了。
我们如果细细观察我们的上一辈或者上两辈,爷爷奶奶们如果到了学校看到老师都是怎么样的态度呢?恭恭敬敬的对老师,这是老一辈的人对老师的态度。但是现在没有了,现在人都喜欢西方的价值观,都把老师当朋友了,甚至于还在课堂上跟老师辩论,赢了还洋洋得意,这就是现代人学习的态度了。
那么有人或许会不以为然,觉得面包太古板,这些新潮的学习态度没有什么不好啊?但是我们自己想想,这种学习态度真的学到东西吗?如果说只是学习知识技能那面包也没什么话好说,但是对于佛法来说,这种不恭敬的态度真能学到东西吗?这就未必了。
譬如佛法最基本的一个教诲就是教导我们断“我慢”这个烦恼,其实对老师恭敬是断我慢的一个手段方法,一个人要是开始对老师恭敬了,久而久之这个恭敬心扩展开来就会对一切人甚至动物都恭敬,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都是未来的老师。但是今天我们对老师的恭敬心都没有了,那么这个恭敬心要从哪里开始呢?假如我们说对佛陀恭敬其实那都是假的,眼前的老师都不恭敬了更何况是看不见几千年前的佛陀呢?我们想想看对不对呢?
而这个学佛的恭敬心没有了,当然这个人又喜欢戏论的话,当这个人在与人谈佛法的时候当然就都依着自己的烦恼习气来说话,这个现象我们常常遇到啊!不说远了,其他宗教常常来我们这个版块“交流”的时候,我们看看他们是不是世智辩聪呢?这都是学佛的障难啊!
所以八难的其中七种障难我们都可以说避免了,那么这个世智辩聪我们自己就要小心谨慎了。所以学佛一定要承认释迦牟尼佛是慈悲的圣人,释迦牟尼佛的教诲都是要帮助我们的,对于我们的老师无论有没有成就都好我们都恭恭敬敬,这才是学佛正确的态度。而其他人也很伟大,为我们表现出来世智辩聪是个什么样子来给我们看,我们看了以后都要谨慎要反省,自己一定不能像他们那样来学佛,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复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2011 07: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善多障碍。退失正思惟。所受多怨嫉。是名戏论过。"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复习戏论的过失。
“于善多障碍”,我们学佛了对于这个“善”字千万不可以疏忽了,因为学佛假如没有达到善的标准,那么我们学佛了就等于说真的只是学习一种学术研究,就变成佛学了,纵然我们学到的许许多多的佛法,那也只不过是一种学术技能,和我们想出离六道轮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我们对于这一点一定要认识清楚。
那么善的标准是什么呢?首先我们不要只想到我捐了多少钱,帮助了多少人,这个叫善。其实善要表现出来第一个应该得到利益的是谁呢?我们自己啊!假如我们真的善了,那么大家看到我们肯定就生欢喜心,绝对不会生嗔恚心,换句话说也就是绝对不会讨厌我们,这个就是善的第一个利益了,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让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了。
所以善的反面是什么呢?喜欢与人斗嘴,喜欢与人争论,让人家看到了都回避你,这个就是恶了。而恶的第一个坏处就是常让一切众生生烦恼,而我们自己也生烦恼,这个就是恶了。
所以学佛学到最后还让一切众生讨厌,那么我们就要自己想想,我们学佛到底学对了吗?这个问题绝对值得我们思考,否则学到后来身边都没有半个朋友,没有人愿意听我们说话,我们想想我们学佛学到这个样子还像是佛吗?释迦牟尼佛的听众那么多,我们不但学习不到释迦牟尼佛的人缘那么好,还学到自己的人缘变得那么差,我们就真的不像是学佛了。
那么大家要注意的是“常让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句话里面,这里的众生并不是指佛教徒而已,我们学佛人的心量要扩大,对于其他宗教徒我们也要让他们生欢喜心才对,绝对不是说你侮辱我毁谤我的宗教,我就也要侮辱毁谤回你的宗教,这个就错了!大错特错了!当我们在那边斗嘴吵架的时候,两个宗教的关系都给我们搞砸了,我们想想自己已经是在破坏世界和平了,我们想想自己造的是什么业呢?破坏世界和平,不需要别人来说,我们自己要知道,果报一定是在三恶道,没有学佛不知道还情有可原,现在我们学佛了还犯这个错误,那就真的是罪无可恕了,我们自己一定要好好想想。
那么佛陀常常教导我们要保持正思惟,正思惟里面就包括了要保持我们无贪、无嗔、无痴的心态,但是我们自己想想,一个人与人斗嘴的时候心态是如何的呢?何必骗自己呢?与人斗嘴吵架的时候如果不是压不住心中那一口闷气会与人斗嘴吗?所以我们要调伏的并不是别人,学佛第一个要调伏的是自己的烦恼,这个才是学佛,这一点我们自己一定要知道。
那么前面也为大家报告过了,一个人要是喜欢耀武扬威的话,肯定会招来许许多多的嫉妒障碍甚至怨恨。这都是什么造成的呢?俗话说就是做人太高调了啊!而高调都是因为什么助长成的呢?都是戏论造成的。所以无论什么宗教都是教导我们要谦虚忍让,这个是真理,如果我们能够遵守的话就得救了!这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信者得救”!但是我们要搞清楚,并不是相信有佛陀这个人就得救了,无论什么宗教我们要知道,信是信什么呢?相信圣人的教诲这个才得救啊!相信了这些教诲了真正做到我们才能够得救,这个就是因果的真相,并不是说我今天信你了而我什么都不做,然后你就救我,这个是迷信而且违背因果了。所以学佛也要信上帝也好,一定要遵从教诲才能得救。
今天我们就复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2011 06: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面包说 于 2-9-2011 06:16 AM 编辑
"如是诸过失。皆因戏论生。是故有智人。速疾当远离。
如是戏论者。难证大菩提。是故有智人。亦不应亲近。"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戏论的过失。
今天我们这些人说实在的话,都是些什么人呢?《地藏经》上面形容得很贴切,刚强难化的众生。我们听别人说的,甚至是听佛陀说的话,虽然心里面觉得很有道理,但是我们就是不肯去做,就是不肯去遵守,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无量劫来的烦恼习气太重了,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啊!所以纵然是自己觉得有道理,但是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我们现在学佛就是这个现象。
大家或许觉得“没有这样严重啦,我知道该做的我还是会去做的!”那么面包不说远了,在本经佛陀教我们的睡眠时间从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我们做到了没有?单单是这个我们已经做不到啦!所以我们想想自己是不是很难教呢?
所以从最基本的生活起居我们都不能遵守,更何况是当我们嗔恨心起来的时候,我们更难控制自己的言语行为了。所以说学佛是真难,不是容易事情啊!并不说说我读了几部佛经,我的佛学常识增加了我就是学佛了,那个不叫学佛,那个叫佛学,甚至于说得更难听一些,那个叫学魔的佛学,大家或许会觉得面包说得太严重了,但是大家想想,前面已经为大家介绍过,学佛的标准是烦恼减少,现在学到烦恼增加了,那个不叫学魔叫什么呢?而且不但烦恼增长,还在佛门里面造罪业,我们想想自己是在学佛还是学魔呢?
所以今天假如真正认识到自己错了,我们真的应该要每天反省检点自己的过失,放下戏论啊!尤其是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掌握了一点的佛学知识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障碍,我们自己一定要提高警觉,不要被这些东西给害了啊!
所以到了这里佛陀还是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们要远离戏论,不但自己要远离戏论,连这些喜欢说戏论的人我们也要远离,这些都是佛陀对我们的一片慈悲心啊!
所以最后面包也是希望说如果真正想学佛的人看到面包所写的这些字能够真正放下戏论,找一个好的老师好好的学习,这就对了,佛法绝对不是靠自己的凭空想象可以学到东西的,也不是靠研究谈论来学习的。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最后也顺便告知各位接下来几天面包会参加一场法会,所以不会上来跟大家做学习报告,在此也希望有缘众生能统统跟面包一起到法会现场听经闻法,同沾法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9-2011 06: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戏论诤论处。多起诸烦恼。智者应远离。当去百由旬。"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佛陀的教诲。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相信我们大家都已经学佛学了不少年了,但是我们总还是喜欢在现实生活当中起烦恼,而这个烦恼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我们既然已经学佛了就要明白道理,我们一定要知道,烦恼绝对不是从外面而来的,外面的境界只是一个缘分,而起不起烦恼的根本决定权还是在我们自己,所以要消除烦恼一定不是去改变外面的环境,而是应该从我们自己本身下手,这个才是釜底抽薪的办法。就好像煮水一样,煮到沸腾的水如果没有先把下面的火熄灭了而一直想在上面扇风把水给吹凉,这个绝对不是一个好办法,这一点我们i自己一定要认识清楚。
而今天我们学佛最怕的是什么呢?我们一定要承认自己的智慧能力有限,没有德行没有才华甚至辩才去跟别人辩论,而且也没有办法让自己在戏论当中不起烦恼,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远离这个烦恼的缘或者说是远离这个不好的环境以免自己受烦恼所侵害,这个是最好的办法了。
在这里面包就顺便举一个例子看看大家有什么体会:前天面包参加法会的时候,也有大概是儿童班的学生也排队进来一起参加法会,他们就坐在我的前面一拜,人数大概有十多二十人,忽然在肃穆安静的环境底下就一位小朋友喊了另外一位坐得比较远的小朋友“合掌!合掌!”,面包看了不禁觉得无可奈何,真的是小孩子不懂事啊!
我们知道法会就是要保持安静,但是这位小朋友也是好心要提醒另外的小朋友合掌,结果反而破坏了法会的宁静,我们常常就是做这件事情啊!假如这位小朋友喊了合掌以后另外一位小朋友又喊“安静!安静!”,我们想想场面是不是更吵了呢?这就是小孩子不懂事的表现啊!
所以今天为什么我们喜欢戏论?为什么我们还是喜欢辩论争论佛法?我们看到小孩子的这个例子以后要警觉啊!自己其实是在护持佛法还是在破坏佛法,大家自己一定要清楚啊!假如今天还是喜欢顺着我们这一口气来跟别人争,跟别人吵架,那我们就错了,大错特错了。
所以对于这些戏论诤论的地方,佛陀告诉我们这些地方会让我们生烦恼,我们如果真的有智慧的话,我们应该要远离啊!不要看不要听,这些都是烦恼的缘啊,我们自己学佛一定要警惕自己绝对不干涉参与这些戏论争论。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9-2011 06: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亦不近于彼。造立诸舍宅。是故出家人。不应住诤论。汝等无田宅。妻子及僮仆。乃至荣等。何缘兴诤论。"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的教诲。
今天这一句是接着前面的而说,也就是说有人争论的地方我们不要在他的附近建立房舍,而我们读经要举一反三,古代的房舍,而现代科技已经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所以无论是在网络也好,在现实也好,我们都要远离争论的地方,这个是佛陀对我们慈悲的教诲,我们自己一定要遵守。
而佛陀在此地也提到出家弟子没有任何的财产,没有财产当然就不会有争论了,而我们在家弟子虽然有财产,但是也要不执著这个财产,我们要知道,钱财很多时候就是人们争的原因了,你看这个世间人为了钱财什么事都可以做出来,甚至于父母留下遗产还要跟兄弟姐妹亲戚在那边争,我们冷静看看这件事,所以才知道佛陀的教诲是多么的慈悲,都是希望我们能够远离这些事情而教我们的,都是希望我们有多余的钱财都可以跟有需要的人分享,这个教诲是多么的善良,多么的圆满。这个教诲叫什么呢?就是布施波罗蜜啊!
而除了财产以外,我们想想佛陀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呢?消除争论。那么我们今天学佛了还跟别人争什么呢?争佛法啊!那佛法怎么争呢?争谁的佛法是第一,谁的佛法是正法,现在的佛弟子就争这个,我们想想看这个多么可笑啊!佛法教人不争了,我们现在却还跟人争,甚至跟佛弟子争,这个多么矛盾啊!而这个做法就类似于我们常常听到的阿修罗,阿修罗也修福报,但是他修福报是如何修呢?就是要争第一,就譬如我们常常看到大年初一要上头柱香的那个人就是阿修罗了,虽然修福,但是总要做老大,争第一的心态重就是阿修罗啊!
所以我们今天学佛了还要跟人争,我们就是阿修罗了。而我们学佛的道场就变成什么呢?大家常常听到的修罗道场,就是这个意思了。
所以今天我们大家学佛了脑袋要特别清楚,我们要知道佛陀要我们不争我们就绝对不争,纵然是佛法我们也不争,这个才是佛陀教诲。假如还在那边争谁是老大,谁是正法,那我们就错了,就堕到修罗道去了,绝对不是佛道,我们自己一定要清楚明白。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9-2011 06: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家住寂静。身被于法服。诸仙咸敬事。"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佛陀的教诲。
我们学佛常常都会看到一些故事,譬如说天人恭敬礼拜大修行人,鬼神礼敬学佛人等等的事迹,但是我们却很奇怪,为什么我们学佛了不但天人鬼神都没有来礼敬,反而人道里面的同胞对我们都是敬而远之,难道是佛法有问题了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知道,佛法是不变的,纵然是几千年后的今天如果一个真正学佛人肯定是得到社会大众的爱戴,甚至于是天人鬼神都尊重的。那今天我们学佛不但没有人恭敬,大家看到我们都避而远之,这个都是我们自己学错了,我们对于这一点一定要承认,一定要懂,这个才能够改正我们自己的错误,否则的话就好像昨天所学习到的,我们不是学佛是在学修罗,那就糟糕了!
那么学佛了以后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心态上的转变啊!怎么转呢?最明显的转变就是以前喜欢与人吵架,喜欢与人争执,但是学佛了以后怎么样呢?学了以后就不争了嘛,我们看看佛陀哪里有喜欢与人争呢?大家如果来问佛陀就为大众解答疑惑,如果大家没有来问佛陀绝对不会带着满腹的经纶去跟大众辩论,这个就错了!
但是我们现在学佛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喜欢与人争,用什么来争呢?用佛经佛法来争,争个你死我活,结果争到佛法都衰了,为什么会衰呢?前面就已经为大家报告了,社会大众看到我们佛弟子都一直在争,一直生烦恼,嗔恚心很重,到最后谁还敢来学佛呢?我们想想看是不是呢?要冷静啊!否则争到最后以为自己是护持弘扬佛法,结果最后好心做坏事,佛法被自己灭了都不知道,那就糟糕了。
所以其实大众喜爱佛法尊敬佛法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大家知道佛弟子不与人争所以大家放心,所以不会害怕佛弟子,这个才得大众尊敬的原因。举一个例子大家好懂,譬如说不偷盗,假如佛弟子真正做到不偷盗,那么大家都欢迎佛弟子来我家住啊,为什么呢?他不偷盗嘛,所以大家放心给佛弟子亲近自己,这就对了。
那么现在大家想想看,社会大众会尊敬怎么样的佛弟子呢?是傲慢目中无人喜欢与人争辩的佛弟子,还是忍耐谦虚的佛弟子呢?大家想想看,其实佛陀已经演给我们看得很清楚了,当然是忍耐谦虚的佛弟子;佛陀在什么地方演呢?《金刚经》上的忍辱仙人啊!
所以今天这一句说实在话是在提醒我们,如果真的住寂静了,遵守佛陀教诲了,那么神仙都会尊敬这个佛弟子了,我们对于这一点一定要认清楚,否则就错了。所以学佛如果还学得大众看到我们就讨厌,这个提醒就太重要了,怎么说呢?如果学了佛法但是还是到处给人生烦恼,给人不喜欢,那么我们就绝对要反省,自己一定是没有做到佛陀教诲才会如此,今天这一句是佛陀婉转的提醒,我们一定要听出他老人家的意思。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9-2011 06: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修忍辱心。如是戏论者。增长毒害心。当堕于恶趣。是故应修忍。"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的教诲。
今天这一句可以说是针对我们现前众生的通病而说,就是没有忍耐的心。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最大的一个毛病也许就是没有耐心,稍稍有一点不如意就起嗔愤的心,因此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第一个带给我们的教诲就是忍耐,怎么说呢?我们看看释迦牟尼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梵文,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此当我们听到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字的时候已经上了第一课,那就是要忍耐啊!
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忍耐呢?对于别人的侮辱、陷害、毁谤等等为什么我们都会放在心上?说句实在话,原因还在我们自己学佛学得不像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十方世界最能忍耐的人了,今天我们要学佛,但是竟然还不能忍耐,那么我们觉得自己学习得像不像佛?这个答案不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我们自己要知道答案,知道了才能改正过来啊!
那么说句实在话,我们学佛纵然学了很多知识,理论可以说是一等一了,世间罕逢敌手了,辩才无碍,但是真正要说学佛有功夫我们要从什么地方来看呢?老实说,纵然学佛法学到了辩才无碍、佛学知识学富五车了,如果戒定慧三学没有增长,那么我们这个佛就学错了,为什么呢?戒定慧才是学佛进步的标准,假如今天我们学佛还学得嗔恚心很重,不能忍耐别人,那么这个学佛是假的,只是表面功夫,难听一点的说就是骗人的。
所以其实学佛容易不容易呢?对于老实人来说其实并不难,对于我们这些有点小聪明但是不老实的人来说就很难了。为什么呢?因为以为自己理解力强,对于佛法已经了解所以不肯老实去做,佛陀教导我们要做的事我们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就不去遵守,这样的人学佛就不会有成就了。纵然嘴巴说得高超,甚至于还超越阿罗汉了,但是我们知道,这些人连世间善人都比不上,怎么可能在佛法会有成就呢?
我们要知道,世间善人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都可以升天的,我们现在连升天的标准都没有我们觉得自己能不能脱离六道轮回呢?说句难听的话,不但六道轮回脱离不了,如果连世间的善都不达标,不但人身保不住,死后还要下三恶道啊!这是佛学知识不能帮助我们的,佛法只是一个教导,没有做到的话我们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所以佛法不是拿来说的,是拿来做的,希望我们诸位同学都能认识到这一点,认识清楚了以后自然戏论就放下了。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9-2011 05: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囚禁及系缚。刑害而捶楚。如是等诸苦。皆由诤论生。"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的教诲。
今天这一句教诲我们在古代或者现代这个社会都可以时有所闻,也就是喜欢诤论的一些人会制造一些言论结果得罪了有势力的人,最后被囚禁被捆绑,这些苦难都是从诤论而来的。
那么其实我们学佛人应当如何处理这种事情呢?此地说的事情就是看不过眼的事情,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呢?遇到这些事情我们学佛人要随顺业力,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事情表面上看起来很不公平,但是实际上这些种种的事情是最公平的了,因为什么呢?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啊!
打个比方,譬如说某个人贪污了,他为什么能贪污得到这些钱我们要知道,这些都是被贪污的人欠他的,如果这个人没有这么大的福报别人的钱他绝对是贪污不到的。而今天他贪污了别人的钱是一项罪名,而我们又在那边产生诤论了我们自己也造业了。这个道理如果放在世间法来看大家一定心里面会愤愤不平觉得不对,但是在佛法里面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再给大家做个例子,譬如说我们的钱被一个人抢走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钱抢回来呢?其实在佛法里面是不鼓励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把钱抢走了是他犯了偷盗,而虽然犯了偷盗但是那个钱就是属于他了,虽然是不法的手段但是钱终究是属于他了,不过他以后还要受偷盗的罪业所产生的果报。而如果我们又把钱抢回来的话我们自己本身本来没有罪的但是抢回来了以后我们自己也犯了偷盗,虽然钱又属于我们了,但是我们以后还是要受偷盗的果报,这一点我们自己要搞清楚。
所以搞了这么半天我们才明白佛法教学教我们什么呢?还是看破放下啊!恶人造恶自然会随着他的业力而流转,而我们自己就不要去插手了。我们插手了然后得到恶的果报,譬如说坐牢,那么我们这个是自讨苦吃,这又何苦呢?
而这个诤论如果真的给我们自己带来了灾难刑法,那么我们自己想想自己的心情会如何?嗔恚心会生起来啊!嗔恚心如果到死都放不下的话,我们自己想想自己会到哪一道去投生呢?这就错了嘛!
所以佛陀非常的慈悲,佛陀是真正爱护我们怜悯我们所以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说出了很多宝贵的教诲,虽然肯相信的人也不多,但是我们还是深深相信会有佛弟子从佛陀的教诲里面得到利益的。
所以最后还是希望诸位同学能在佛法中得到真实的利益,然后将这些教诲向更多的人弘扬,希望更多的人得到佛法的利益。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9-2011 08: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