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大国民

潘朵拉宝盒(业余养蜂技术分享与真假蜜的简易辨识法)第30页 #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31-7-2014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鼓励更多人养蜂,就是要大家一起散播正确的资讯,因为大马国民对蜂蜜的知识太过贫乏,以致一直以来都给有心人误导

140303092391334862f5689bf0_zps25be695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2014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楼上的资料在网路信手拈来,但就是有报章的记者懒惰做功课,写的文章使人啼笑皆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014 08: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国民 发表于 31-7-2014 09:41 PM
你去找几群野蜂,我们现场交流最好


就怕找到野蜂在雪兰莪,然后又是收而养不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4 08: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民兄这是什么蜜蜂 体形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014 09: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sephkhiu 发表于 2-8-2014 08:33 PM
国民兄这是什么蜜蜂 体形不大

本地土蜂,你发现的 ? 收下来养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014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国养意大利蜂试用土方法,经过三个月的试验,失败 !

我有十多群本地蜂,还有三群意大利蜂,业余玩,没什么时间照看了。
大约三个月前,有群意大利蜂自然分封了,突发奇想,收回将之土养。
本来三脾蜂量,自然发展三月后,只剩下两脾的蜂量了,只得将之转回框养。

20140728_170648_zpse72e8e8d.jpg

20140728_170737-1_zps46c305f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8-2014 09: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国民 发表于 2-8-2014 09:17 PM
本地土蜂,你发现的 ? 收下来养呗 !

在我家后院的树上
晕。。。我没收过蜂也没收蜂的工具现在要怎么做,从你的教导学会了一点常识但常识不代表经验现在有点措手不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014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sephkhiu 发表于 2-8-2014 09:43 PM
在我家后院的树上
晕。。。我没收过蜂也没收蜂的工具现在要怎么做,从你的教导学会了一点常识但常识不 ...

找一个厚纸皮箱(不要有异味,如洗衣粉的纸合不要用),宽,高,长,一尺半就行,倒扣在蜂团上,轻敲树干,让蜂慢慢爬入箱,过程可能会有一些蜂乱飞,等蜂安定了再敲。蜂基本入完后,小心,安稳的拿下来,将纸合底部黏合,将之放在一个理想(阴凉,防雨水)的地方。
过一会儿,听蜂箱里的蜂声渐小,就说明蜂已安定,就可用利器将纸合中部割开几个像筷子般粗细,或稍大一些的小孔,让蜂出入。
不要随意移动箱子,往后的事让蜂自己来
箱的位置,巢门的方向,不要对着灯源。
明儿赶早,不然蜂群找到自己理想的地方就要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8-2014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国民 发表于 2-8-2014 11:34 PM
找一个厚纸皮箱(不要有异味,如洗衣粉的纸合不要用),宽,高,长,一尺半就行,倒扣在蜂团上,轻敲树干 ...

我打算把它们安置在芭里大概需要1个小时的车程我该如何载送,途中会震动到蜂群这样会刺激到它们去攻击人吗?
我在做着蜂箱要等蜂箱做好后才去移置它们,依照你的指示蜂箱的尺寸是16 x 16 x 30 现在我有现成的板做出来的尺寸是16 x 17 x 22 可以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8-2014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sephkhiu 发表于 4-8-2014 11:12 PM
我打算把它们安置在芭里大概需要1个小时的车程我该如何载送,途中会震动到蜂群这样会刺激到它们去攻击人吗 ...

要远途运蜂,须有特制蜂笼,或蜂箱,震动了蜂跑不出来,又可以透气。
如你要用木板箱,可以先将蜂收在小纸合,封闭,用粗针刺几十个小孔,然后用最快速度到达芭场,摆好箱子,再开纸合抖蜂入箱,过一会等蜂安静了才开巢门。
蜂群遇干扰骚动是当然的,过程须动作利落,冷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8-2014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 杉养蜂园
完熟蜂蜜,成份除了葡萄糖和果糖此類不需人體再分解的單糖,並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可以不用經消化,食用後可迅速的被人吸收,補充能量。豐富的礦物質與維生素可提供飲食上不足,是對人體最有益、高營養的天然保健食品。

h_13.jpg

什麼是純粋完熟蜂蜜?
蜜蜂採集到花蜜後會存放於蜂巢,但剛採集回來的蜂蜜水份含量高達40-80%,為了使花蜜熟化,蜜蜂會鼓動雙翅,不斷進行吹吐與搧風的工作,促進蒸發降低水份,經蜜蜂長時間辛勤的勞動,加速蜂蜜的熟化,將水份含量降至21%以下,即可達到長期保存的程度,熟化完成的蜂蜜會被蜜蜂以蜂蠟密封在巢房,這樣自然熟化的蜂蜜才可稱之為『完熟』蜂蜜。  

通常市售蜂蜜多屬「濃縮蜂蜜」,因等待自然完熟的過程,通常需花費很多的時間,所以市售的蜂蜜多半是只採收3-4天的水蜜,利用機器設備進行脫水加工而成。100%完熟蜂蜜,是經過天然發酵與熟化,所以養份不會被加工濃縮破壞,能保留濃郁的植物風味與蜂蜜本身的活性元素跟天然的色澤,如此得來不易才顯得珍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8-2014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来源 : 杉养蜂园

h_1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8-2014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然蜜和甘露蜜(树蜜)有什么区别?甘露蜜或树蜜一类比较特殊的蜂蜜,它不像普通蜂蜜那样是由蜜蜂采集花蜜酿造的,而另有其来源。

 所谓“甘露蜜”,是首先由寄生在树木枝叶或枝干上的昆虫(蚜虫、介壳虫、木虱等)采食植物汁液后,排出糖类甜液,再由蜜蜂搜集酿造而成的一种蜂蜜。  

甘露蜜(树蜜)的气味特殊,喜欢人的很多,但不喜欢的也不少。虽然甘露蜜单糖含量比蜂蜜少,但所含矿物质却有两倍之多,最适合放入强悍涩口的红茶里泡成奶茶,不但添韵增香,又不改茶气,再契合不过。  

天然蜜就是蜜蜂采集花蜜酿造而成的。它们来源于植物的花内蜜腺或在外蜜腺,通常我们所说的蜂蜜指的就是天然蜜,又因来源于不同的蜜源植物,又分为某一植物花期为主体的各种单花蜜,如荔枝蜜、刺槐蜜、紫云英蜜、油菜安、枣花蜜、野桂花蜜、读上、椴树蜜等。 资料来源 :  http://www.horizonwine.com.cn/ganlumi.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8-2014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国民 发表于 31-7-2014 11:56 PM
我一直鼓励更多人养蜂,就是要大家一起散播正确的资讯,因为大马国民对蜂蜜的知识太过贫乏,以致一直以来都 ...

讲的好!
马来西亚人的却很缺乏正确的蜜蜂相关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8-2014 09: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股龙 发表于 5-8-2014 09:41 AM
讲的好!
马来西亚人的却很缺乏正确的蜜蜂相关教育。

期待你重出江湖,再次发力

我又发现了一窝蜂,工厂的业主让收,看看几时有空去搞回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8-2014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国民兄,是不是取蜂蜜就一定会有幼虫跌出了?
一定会杀了些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8-2014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DKLapo 发表于 8-8-2014 12:37 PM
请问国民兄,是不是取蜂蜜就一定会有幼虫跌出了?
一定会杀了些吗?

唔 ! 这是免不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8-2014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LZ,很好的贴。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大国民 + 5 感谢赏帖,点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8-2014 09: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国野外蜂群资源还可以,一年发现(没有刻意寻找)十来群是没问题,但不是每群都能收捕成功,有的是蜂巢结构问题难收;有的是业主不让收。
话说我新发现的一群蜂,昨天下午有空,去搞了回来。可能地处工业区的原因,群势虽强,蜜却不多,而且这群蜂出奇的温驯,收蜂不被蛰一针,反而不习惯了。

话不多说,上图,这次拍的比较详细,希望以后对新进的蜂友会有所帮助。

20140801_154922_zpsd7e30000.jpg

20140801_154901_zpsfebba091.jpg

20140801_154708_zpsafb8d091.jpg

20140801_154803_zpsb0e7ec84.jpg

20140808_144421_zpsa3947362.jpg

20140808_144748_zps1ac7101e.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8-2014 09: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国民 于 24-6-2015 11:56 PM 编辑

因为建筑物结构的问题,不能直接驱蜂上笼,可以手捧蜂脾轻撕慢摇,蜂脾脱落后才小心驱蜂上笼,过程动作须轻柔,别压烂子脾。
等子脾全部拿下后,剩余的蜂要用手轻捧入笼,七七八八了才割下蜜脾。
子脾蜜脾分开割,这是要避免割蜜脾的时候,蜜沾染到子脾,给蜜沾染的子脾,会造成蜜蜂弃子不护脾,对新收回蜂群的稳定是影响很大的。













20140808_155532_zpsfd97e75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2-2025 03:16 AM , Processed in 0.630028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