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面包说

srO 顶礼佛经一部 Orz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2-9-2011 06: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于乘得清净。业障尽无余。摧伏于魔军。勤修忍辱行。"
"诤论多诸过。无诤具功德。若有修行者。当住于忍辱。"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也是中秋节,顺道祝福大家中秋节快乐。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的教诲。今天这一句告诉我们只要离开了戏论、争论,那么我们在佛法中学习才能得到清净,清净之后自然而然我们的业障就消除了。那么此地再一次为大家报告什么是业障呢?业障其实就是我们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还有错误的言语行为,这些错误的行为和想法障碍了我们自己,这个叫业障,并不是很玄妙的东西,常常我们就是把业障看得太玄了结果把佛教看做迷信了,以为念几部经就是消业障。

其实业障有没有消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言语造作就可以看出来了,假如一个人稍微有点不如意就要跟别人斗嘴,跟别人争论,我们就可以肯定这个人业障重啊,为什么呢?因为不能忍辱啊!那么这个人不能忍辱肯定嗔恚心很重,嗔恚心很重的话当然业障就重,因为嗔恚心障碍了这个人自己的清净心了,而没有清净心就没有智慧了,所以对于外面的境界相,或者说是外面的环境就没有办法抵挡,就产生烦恼了,而这个烦恼佛陀就用魔军来形容。

那么我们常常看到这个时代也好像很多学佛人啊!佛法也好像很兴旺啊!那么其实我们知道,这个时代是末法时代,其实真正修行人并不多见,那么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是不是学佛人呢?从今天这一句我们就可以知道了。

我们知道这部经是基础的一部经典,假如这部经的教诲都没有做到,那么这个人纵然佛法说得多么的高超,多么的好,那么我们知道这个人不是真正学佛人。就拿最明显的例子来说,这部经佛陀已经教导我们不与人争论了,那么假如我们看到这个人还是喜欢处处与人争辩,而且一点都不能忍辱,稍微有点不如意就与人争吵,那么这个人无论说什么我们都不要太相信了,为什么呢?这个人都不是修行人,我们怎么可以跟他学习,怎么可以相信他呢?

所以这个时代学佛我们不要相信什么“学术界”,因为我们要知道,所谓学术界的论点都是凭空想象,大家一起讨论觉得“好像”有道理的就成为了一个论点。而佛陀教导我们的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论点,佛陀要我们学习佛法了以后去亲证那个境界。用什么方法去亲证呢?禅定的方法。

那么今天我们有没有亲证到佛法的境界呢?其实大家也不要想得太玄妙,就拿争论来说,今天我停止争论了,那么我回过头来再看看昨天的争论,我的心比昨天争论时候要清净多了,怎么我昨天就跟人家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呢?想通了以后就其实已经亲证到这个争论的坏处了。

那么如果每天都有小悟,那么累积小悟慢慢就变成了大悟,久而久之就变成大彻大悟,这个就是学佛。假如今天我们还是不舍得放下争论,连最基本的教诲都不遵守了,我们就连小悟都没有,那么我们想想自己学佛还会有什么成就呢?所学习到的佛法其实都是什么呢?难听的说就都是戏论而已。所以学佛没有侥幸,都是要老实的从基础做起而已。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9-2011 05: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

"希有世尊。乃能善说。如是过失。令诸菩萨。生觉悟心。世尊。于后末世。五百岁中。颇有菩萨。闻说如是。诤论过失。能生忧悔。离烦恼不。"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的教诲。

今天到这里是弥勒菩萨听闻了前面佛陀的教诲以后就想到了一个问题,也就是虽然佛陀为我们说了那么多,但是到底对我们这些人有没有用呢?因此他老人家非常慈悲,就为我们向佛陀提出了这个问题。

首先弥勒菩萨先赞叹释迦牟尼佛,这个赞叹是衷心的赞叹,因为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些方法、教诲如果真正去做了,绝对给我们带来真实利益。但是前提是我们自己一定要觉悟或者说了解,这些过失我们自己有没有违犯,知道自己过失了才能改过啊!改过了才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啊!

那么弥勒菩萨又问了,如果五百年后那些佛法末期的佛弟子,听到这些诤论的过失,会不会忧虑?会不会忏悔呢?会不会远离这些烦恼呢?

这个问题我们先不要看佛陀怎样回答,我们看看眼前的情况我们自己心中应该就有一个大概了。而我们自己也不要去看别人听到这些教诲会不会觉悟,我们学佛首先要问的是自己有没有觉悟呢?有没有觉得自己犯了这些过失呢?有没有觉得自己应该舍弃这个诤论的烦恼呢?

最后我们总得要知道学佛是为了什么?修正自己而已。纵然全世界都错了,但是我们自己不可以错,纵然全世界都诤论,我们自己不可以诤论,这个才是学佛的好样子。

所以今天我们好好思考弥勒菩萨的这个问题,明天我们才看看佛陀怎么样回答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9-2011 06: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告弥勒菩萨言。

"弥勒。于后末世。五百岁中。少有菩萨。能生忧悔。舍离烦恼。"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释迦牟尼佛给弥勒菩萨的回答。

昨天我们学习到弥勒菩萨代我们向释迦牟尼佛提出问题,问我们这个末法时代的佛弟子听到了佛陀前面的这些教诲,能不能悔改?相信佛陀还没说出答案我们自己心里面都已经清楚了,果然佛陀答复的是很少有佛弟子能够悔改。

从这个地方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真正慈悲啊!我们自己想想,假如我们是一个老师,带领班上五十个学生,而真正听课的学生只有一两个,那我们进课室了我们教不教呢?还会很认真的教吗?相信如果有经验的老师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而真正能够教下去的相信没有几个人了。

而且不但肯听课的学生少,剩下的学生还怎么样呢?吵闹甚至破坏班上的秩序,希望大家都一起来吵,一起来闹,相信更加不会有老师愿意呆在课室里面上课了。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佛法,我们要知道,无论修学的是什么传承的佛法都好,释迦牟尼佛已经为我们说出,一定要“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所以无论是甚么传承都好,离不开戒律啊!

我们今天学佛我们知道,无论什么样的理论道理,纵然我们说得很高明,说得很巧妙,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建立在戒律的基础上面,这里所说的戒律大家不要误会,不是把戒律背诵出来,是我们自己要身体力行把戒律做出来,真正把戒律做出来了,剩下的佛法道理我们才可能体会到,否则的话说句难听的话,没有做到戒律就说高深的佛法,那些统统都属于魔说了。我们自己想想看有没有道理呢?

我们自己用心想想,为什么要制定戒律?因为智慧从定中生出来的,而定从哪里来呢?从戒律中生出来。假如一个人不喜欢戒律,不遵守戒律,那么这个人的心会得定吗?心定不下来还会生智慧吗?没有智慧的佛弟子能够了解佛法吗?细细想想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呢?

就拿最明显最普通的一个例子来说,当我们与别人争论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心里面已经充满了成见了,我们还能体会到诸法无我这个道理吗?肯定不能,为什么不能呢?因为吵架的人心里面要没有一个“我”他怎么还吵得起来?所以这个吵架的人心里都“有我”了,他来跟你说“诸法无我”你说我们可以相信吗?表现出来都“有我”了,还来跟我说“诸法无我”,大家想想看可以信得过吗?

所以这个时代我们细细观察,能够听到佛陀教诲真正奉行的人太少太少了。假如今天我们能够听到了这些教诲就依教奉行,那么恭喜你了,你就是班上那几个真正肯学习的好学生了,释迦牟尼佛说这部经就是为你而说了,真正感动,真正感恩佛陀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9-2011 06: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有菩萨。其心刚强。不相尊敬。怀增上慢。互相是非。"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佛陀的教诲。

昨天释迦牟尼佛已经为我们说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真的是要找一个真正听话的佛弟子都很难,而接下来今天为我们说出的就是大多数的佛弟子是什么样子。那我们今天读到了这段经文,千万不要再往外面去指责别人说“某某某,就是这样的佛弟子!”我们千万不能再这样做,其实当我们指责别人的时候,我们已经就是错误的示范,也是行为错误的佛弟子了。

那么佛陀告诉我们,现在我们这个末法时代,佛弟子的心都很刚强,刚强所表现出来的样子是什么呢?其实大家如果冷静看看我们四周都会发现,好胜不认输就是刚强的表现啊!那么今天我们也不要再看别人了,我们看看自己是不是佛陀所说的刚强佛弟子呢?我们是不是不认输?是不是好胜呢?这些其实都是心刚强的表现。

那么心刚强的人会产生什么结果呢?不相尊敬、怀增上慢、互相是非。

一个好胜不认输的人当然既然都不服输了当然不会尊敬别人,不尊敬别人的结果之下当然心里面都觉得别人比我差一等,我的见解高明,所以就傲慢了。傲慢之下当然就互相各自说对方的是非,什么是非呢?譬如说我是对的,你是错的;甚至于佛弟子还在那边比较我所学习的佛法是正宗,你所学的非佛说;这些都是互相是非。那么这些是非到底谁对谁错呢?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

那么在此地面包也为大家引一段对话,供大家做一个参考,我们读了之后看会不会有一些体悟:

有位信徒請教趙州禪師說:

「禪師,像您這樣有修行、有慈悲心的大善知識,有沒有煩惱?」

「不瞞你說,我有許多的煩惱。」趙州禪師回答。

「您這麼一位有悲願的高僧,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煩惱?」信徒納悶再問。

「因為你有許多煩惱,所以我也有許多的煩惱。如果我沒有煩惱的話,那麼我們彼此之間又如何交流呢?」


好了,最后这里面包也深深希望我们佛门弟子要珍惜彼此之间的缘分,毕竟在这个时代我们还肯接受释迦牟尼佛的教诲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既然那么难得才有机会一起学佛,纵然大家学习的不一样,但是都不应该彼此合不来,彼此对立,这个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情。我们要知道佛法是不定法,针对不同的人佛陀都会有不同的教诲,这个事情大家看看超级市场的产品都可以知道了,为什么一种汽水都会有这么多种不同的口味供选择?大家口味不一样嘛!佛法也一样,佛法也是大开方便之门,最后的希望都是希望大家断烦恼,脱离六道轮回而已,这个是我们佛弟子一定要认识清楚的一件事。

那么我们学佛就好像一家人一样,“家和万事兴”嘛!所谓“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一家人假如自己都能够自己责备自己,那么大家看了都举得我也应该时时反省自己,那么整个家庭就安宁了;假如一家人都各自指责对方,那么整个家庭就鸡犬不宁了。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够好好的来反省,好好的来学习,这样佛法才会兴旺,佛门才会安宁。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9-2011 07: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闻说如是。甚深义趣。殊胜功德。虽复受持。读诵。演说。由是菩萨。业障深重。不能得生。殊胜功德。便于是经。疑惑不信。不复受持。为人演说。"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看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的回答。

前面说到我们这些佛弟子的心都是刚强的,而且因为刚强不肯听佛陀的教诲,接着就不互相尊敬,甚至于还互相说对方的是非,这个都是我们这些末法的佛弟子要警惕的事情,我们千万不能成为这些刚强佛弟子中的一位。

而释迦牟尼佛也为我们说出,这些刚强难化的佛弟子虽然听到了佛陀殊胜的教诲,也受持、读诵、演说,但是由于业障深重,所以虽然读佛经却得不到佛经的利益,结果自己也产生疑惑了,不相信了,就不再为人演说佛法了。

那么这里的业障指的是什么呢?是不是常常生病叫业障?或者常常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叫业障?其实都不是的,我们学佛一定要把道理搞清楚搞明白,否则的话我们绝对得不到佛法的利益。

常常生病或者事情不顺利那个不叫“业障”,那个其实叫“消业障”!真正的业障是什么呢?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行为障碍了自己的清净心,障碍了自己的智慧,那个叫业障。“业”指的就是身、语、意,三中造作,而这三种造做如果不善的话就会障碍我们自己的清净心和智慧了,所以叫业障,大家千万不能误会了。

所以常常我们都听说去拜经拜忏可以消业障,我们自己想想有没有道理?其实古人去拜是有效果的,因为拜的时候他们对于经教里面的道理都清楚都明白,那么拜了之后的确他们的身语意三业都清净了,或者说他们都知道自己错的什么地方然后回头了,悔改了,这个业障自然就消了。

而我们现代佛弟子拜是为了什么?为了“消业障”而拜,经文在说什么自己也不清楚,拜完以后看到自己不顺眼的人事物还是一样不顺眼,还是一样刚强难化,一样贡高我慢,一样互说是非,那么我们这样子就算天天拜我们觉得自己的业障有消除掉吗?我们自己要好好的想一想这个道理。

所以所谓的业障我们了解了以后,那么我们要消业障如何消起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要依教奉行佛陀的教诲才能消业障啊!错误的行为改正过来那个叫消业障,不是去捐钱不是去拜佛,这个业障捐钱消不掉,佛陀再慈悲也没有办法帮我们消的,还是要靠自己去消,换句简单的话说我们错误的思想行为一定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改正过来,这件事情别人帮不上忙啊!

那么这部经典前面已经为我们列出了我们这个时代佛弟子常常犯的错误,譬如说不说法师过失,不说别人过失,不争论,这些都是业障,而我们自己要消业障的话一定要遵守这些教诲,否则我们绝对得不到佛法的利益。而我们看到有些人佛法说得高明,甚至于我们都觉得自叹不如的时候,我们也不要被人迷惑了,我们仔细对照一下那个人与本经的教诲有没有冲突,假如有的话我们自己要清醒,这个人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来处事待人,这个人业障重啊!业障重的人说的话我们怎么可以相信呢?所以千万不能被迷惑啊!

那我们发现别人不遵守佛陀教诲要怎么办呢?我们能做的只有“提醒”,千万不能指责起冲突,我们要知道这个时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自己能够尽本份就已经很足够了,别人怎么样做还是别人的事,我们绝对不干扰不干涉,这是我们自己的本份事情啊!

所以要在佛法里面有信心,我们要知道一定还是遵守佛陀的教诲,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这样才是真正学佛的好样子。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9-2011 05: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魔波旬。见是事已。为诳惑故。作比丘像。来到其所。说如是言。"

"此诸经典。皆是世俗。善文词者。之所制造。非是如来。之所宣说。何以故。此经所说。功德利益。汝皆不得。"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今天我们学习到这里,可以说是我们这一生的福德因缘还算不错,因为今天的这一句开示实实在在说对我们学佛的信心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什么呢?因为佛陀为我们解开了许许多多学佛的疑惑,所以只要知道了这件事情,那么我们学佛就不会有那么多疑惑,也不会退失信心了。

昨天我们学习到,一个佛弟子由于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错误,所以障碍了自己的智慧,障碍了自己的清净心,那么对于佛法当然就不能明白,不能实践。当然我们知道,佛法如果没有真正去做,纵然我们学习佛法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实际上是一点佛法的利益都得不到了,不但得不到反而有害,为什么有害呢?增长自己的傲慢心,觉得自己懂得很多,因此轻视其他的学佛人,这个是我们现代人一个很大的毛病。

所以当我们对于佛法没有实践,不能理解,不能得到利益而产生怀疑的时候,这时候妖魔鬼怪就来了,告诉我们这些佛经都是后人做的,不是佛说的,而且这些人不单单是学者专家,甚至于还有法师在那边说很多的佛经非佛说,这个现象的确现在都发生了,而这些事情佛在两千多年前都已经看得清清楚楚为我们说出来了,我们还能不信吗?

我们要知道,佛经是古人辛辛苦苦为了利益后人而流传下来的,甚至于冒着生命危险到印度去取经回来,而世世代代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德行为我们印证这些经典的真实性,可靠性,我们现在不但不感恩还在那边毁谤,我们想想自己还是人吗?忘恩负义啊!

今天那些批判佛经的专家学者,我们冷静的想想,他们是怎么来研究佛法佛经的?都是依着自己的烦恼来批判分析,有没有一个专家学者是真正修行证果的人呢?我们自己要冷静想想,千万不要被骗了。甚至于法师的话如果有毁谤批判佛经的,我们都不能相信,为什么呢?纵然有真的伪经,有德行的人绝对也不会公然去批评,这是我们从古人身上可以看到的。

那我们应该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那些经书呢?我们可以劝人读佛经选择那些入藏的佛经,这些入藏的佛经都是有修有学的高僧大德为我们印证的佛经,我们信得过啊!大家冷静想想,我们要把自己的慧命交给烦恼没断的专家学者还是慈悲为怀有修有学的高僧大德呢?相信大家现在都清楚了吧?

那么我们回到根本的问题上,为什么我们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我们没有做到佛法,自然就没有办法得到佛法的利益了。就拿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来说,我们常常听说念佛有许多的好处,所以我们也称佛名号,但是念着念着,发现很多年过去了,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为什么呢?

其实佛法很慈悲,一开始就已经告诉我们念佛的条件而我们自己却疏忽了,佛经上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善男子,善女人“,那么我们自己想想,我们自己是善男子善女人吗?如果不是善男子善女人,那么我们念佛怎么可能会得利益呢?所以不是佛法有问题,是我们自己误会了疏忽了,自然得不到佛法的利益。

大家或许又不服气了,说我难道不是善男子善女人吗?就说一个我们最明显的过失,我们还有没有看不起别人,还有没有觉得别人比我差,还有没有说别人过失,讽刺别人?还有没有批评别人?有没有孝顺父母?有没有友爱兄弟姐妹?有没有常常为别人着想?如果里面其中一条我们没有做到,那我们根本就不是善男子善女人嘛?既然都达不到这个条件了当然得不到利益,这个可以怪谁呢?怪自己啊!

而且前面面包举的例子还是属于世间善人,如果是出世间的善那个标准就更高了,要达到《金刚经》里面破四相,那才是佛法善的标准,举个例子就是虽然做了许许多多善事,但是心里面一点痕迹都没有,这个是上善啊!我们自己想想我们做到吗?做不到的话怎么可以称自己善男子善女人呢?根本边都沾不上啊!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知道,学佛一定是从学做善人开始学习,等我们达到了善的标准以后才有资格学佛啊!绝对不是说今天我们展开佛经读了几遍之后我们就得到佛经中所说的利益了,没有这回事情,假如真是这样,佛法就属于往外求的外道了,我们学佛一定要知道,佛法是往内求,向自己求的法门,改正自己的法门,绝对不是外面有什么神力来帮助修行,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否则就给人骗啦!

所以如果真正肯真干的话,我们一开始学佛,绝对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就拿本经的教诲来说,如果我们真能不恶口伤人,能够以尊重别人的口气说话,那么我们首先肯定得到大众的尊重,因为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个是真理啊!你尊重别人,别人当然尊重你,所以得不到本经所说的利益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到嘛!没有做到当然得不到佛法的利益。

所以佛陀慈悲的为我们开示了这么多道理,我们深深感激啊!如果没有为我们说得那么明白,我们怎么可能会知道这么多事呢?所以除了感恩还是感恩,感激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演说佛法,也感激这么多的前人为我们留下这么多的智慧典籍。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8-9-2011 06: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由魔波旬。如是诳惑。于此空性。义利相应。甚深契经。心生疑惑。起诸诤论。不复受持。读诵。演说。"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看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的开示。

昨天我们学习到,一个人由于对于佛经佛法没有办法深入了解,也没有去实践,然后这个人就没有办法得到佛法的利益,得不到利益自然就不相信佛经的这些道理了。而今天这一句更清楚的把我们这个时代的现象说出来了,由于魔王波旬看到了我们自己对佛法产生疑惑了,因此就很开心的来破坏佛法,怎么破坏呢?告诉我们那些佛经都不是佛说的,都是后人制造的,这个现象现在的的确确是发生了。但是我们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件事情,那么我们就不能上当啊!怎么说上当呢?不相信经典,不相信祖师大德的话,那就上了魔的大当了!

我们自己想想,佛陀在这么多年前就把现在这个现象说得这么清楚了,这个现象可不是现代发生了才有人说的,我们自己心里面想想,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大家如果冷静的思考一下,我们确实要相信佛经,相信佛陀的教诲啊!

而现在是个什么样的现象呢?大家对于甚深的佛经产生了怀疑,为什么怀疑呢?昨天也为大家简单的解释过,原因还是在于自己没有做到佛法的标准,所以得不到利益啊!

而我们今天看到由于资讯的发达,我们学习佛法可以说已经没有时空的限制了,大家都接触了种种不同源流的佛法,因此大家更要记住,不可以在佛门里面起诸诤论啊!

我们想想,学佛是为了什么?很多人学佛都是因为佛门是清净之地,大家学佛心里面安定平静,所以学佛快乐啊!但是今天怎么样呢?我们都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喜欢批评这个批评那个,结果搞到佛门一团乌烟瘴气,真的错了,大错特错了!

我们常常也看到一些现象,不同传承的佛弟子在那边自赞毁他,其实都是因为什么呢?因为无知啊!真的是无知,为什么无知呢?以为自己学的法门比别人好,这个是真无知,不是假无知。《金刚经》已经告诉我们,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却还在那边争谁比较高明,那么我们想想是不是真的无知呢?所以就是因为迷惑无知,所以才会起争执,起争论啊!

我们知道自己学佛就好像前面所说的,自己一定要谦虚,虽然向别人赞叹自己所学的法门,但是也绝对不可以毁谤别人的法门。怎么说毁谤呢?说别人的法门不如自己的法门,这个就是毁谤了!

其实我们学佛要冷静观察啊!其实大家都有长处,如果互相学习那么大家在道业上就都会进步。那么此地就为大家再举一个例子,譬如南传佛法,我们看到我们尊敬啊!为什么呢?戒律精严,我们自己想想,我们的戒律做得如何?单单说睡眠时间我们就已经很惭愧了,人家睡眠时间跟我们的睡眠时间比,我们怎么比都比不上啊!当然面包所说的是真正的南传佛教弟子。

那么再看看北传,那个发心我们比得上吗?北传佛法着重在对一切人的发心,发什么心呢?救度的心,希望帮助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虽然自己现在没有能力,但是一定是先发了这个心,然后才慢慢的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这个愿,我们想想,我们今天对人存的是什么心?我们还能看不起北传佛弟子吗?

所以左看右看前看后看以后,我们自己惭愧啊!嘴巴说得那么多,其实都不如别人,所以还有什么好争论的呢?

再来就是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学习佛经,那么对于别人的佛经是不是真的,我们要不要去批评呢?不需要啊!这个是常识啊!

我们知道佛陀的教诲很多,就好像一所大学一样,很多科系,无论是什么传承的佛法,里面都分很多科很多派。那么今天我们学佛就好像大学里面读书一样,譬如说我读法律的,我还要去批评医学系的书籍吗?大家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假如我读法律系的人家跑来说那个医学系的某一本书是假的,那我们自己想想那个人是不是脑袋有问题?假如我们要跟那个人一起毁谤那本书的话,那个真的是应该进精神科看医生了,大错特错了!

所以我们学习佛法,还是希望大家多专注自己的学习就好,纵然别人所说的佛经与我们的有出入,那我们要知道,那个是佛陀对他说的,是适合他而已,我专心学我这一部就好了,这样才对。绝对不是说那部佛经跟我的不一样,我想尽办法就是要毁谤他,那就错了!大家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呢?

否则大家都在佛门里面闹成一团,那么谁还会愿意来学习佛法呢?如果大家都不来学习佛法,我们要背因果责任,为什么呢?破坏人家学习佛法,破坏人家脱离六道轮回的机会,我们要负责啊!

所以说了这么多,希望我们好好反省,从今天起,要依循佛陀教诲,老实学佛。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9-2011 06: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弥勒。彼诸愚人。不能了知。由自业故。不能获彼。殊胜功德。"

"自业消已。决定当得。如是功德。"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释迦牟尼佛的教诲。

今天这一句经文是佛陀对于弥勒菩萨发问的问题所做的最后一个总结,弥勒菩萨在前面很慈悲的为我们向世尊发问,我们这个末法时代如果听到了佛陀前面的这些教诲能不能生忏悔的心,能不能舍掉我们自己的烦恼呢?那么虽然前面我们知道能够真正回头的人不多,但是我们自己今天如果有心要得到学佛的利益,那么今天这一句我们不得不注意看了!千万不能马虎的读过就算了。

那么学佛不得利益原因在哪里呢?前面已经为大家报告过,还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思想行为错误,因此造成了障碍,这些由我们的身语意三种行为造作而产生的障碍就叫业障。这一点我们绝对要知道,什么是业障呢?就是自己错误的思想行为言语所造成的障碍,这些业带来了烦恼,而烦恼就障碍了我们的智慧。

因此佛陀在此地也很无奈啊,他老人家告诉我们这些人都是由于自己的错误思想行为言语,所以不能得到学佛的利益,但是如果这些人能够真正把自己的错误行为思想言语改正过来,那么这个人一定能得到学佛的殊胜利益。

那么大家还记不记得前面经文所告诉我们具体消业障的方法呢?因为不知不觉我们学习这部经典已经一年了,大家可能不大记得,那么在此地面包就再为大家报告一次,前面佛陀也十分赞许消业障的方法就是前面那六十位真正忏悔的菩萨所发的十三个大愿: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见有违犯举露其过。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戏弄讥嫌恐惧轻贱。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见在家出家菩萨乘人。以五欲乐游戏欢娱。见受用时。终不于彼伺求其过。常生信敬起教师想。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悭亲友家及诸利养。恼彼身心令其逼迫。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以一粗言令其不悦。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昼夜六时不勤礼事。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为欲护持此弘誓故不惜身命。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声闻及辟支佛。以轻慢心。谓于彼等不胜于我。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不善能摧伏其身。生下劣想。如旃陀罗及于狗犬。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自赞叹于他毁呰。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不怖畏斗诤之处。去百由旬如疾风吹。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持戒多闻头陀。少欲知足一切功德。身自炫曜。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所修善本不自矜伐。所行罪业惭愧发露。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我们今天清楚了业障的意思以后我们再看回去这些大愿,那么我们就清楚的知道,原来这些大愿的目的是在哪里呢?就是在改正我们错误的行为,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言语。

譬如说”怖畏斗诤之处。去百由旬如疾风吹“这一句,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这一句呢?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功夫不够啊!怎么叫功夫不够呢?我们虽然清楚道理,了解佛陀的教诲,但是看到别人侮辱毁谤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还是要跟别人骂架,所以退而求其次,我们就要远离这些斗闹争论的场所,这个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啊!而这一离开原本我们本来应该跟别人争论的我们就没有机会争论了,所以这个大愿是真正消业障的方法。

那么争论的过失在哪里呢?大家想想一个人为什么会争论?当然是觉得自己对,别人错嘛!当一个人觉得别人错的时候已经产生什么样的心态了呢?产生傲慢心了,这个难道还骗得了人吗?我们能够骗自己说我跟那个人争论可是我并没有觉得他不如我吗?相信没有一个思想正常的人会相信这一番话,太离谱了对不对?所以争论就错了,争论就增长了我们多生多世傲慢的这个毛病习气,所以一定不能争论,这个与佛陀的教诲绝对是相违背的。

所以大家仔细看,这十三个大愿其实目的都是消除争论的好方法,如果我们真正做到的话,佛陀在前面为我们打包票,保证我们这一辈子一定能够安安稳稳学佛,没有烦恼,而且可以在这一生解脱,这个是佛陀金口所说,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啊!

所以今天面包有点啰嗦,因为这是戏论的最后部分了,也是我们烦恼习气过失最多的地方,所以希望我们大家看到了这一句经文,能够放下傲慢,放下争论,好好的来学习佛法。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9-2011 06: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

"世尊。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部经的最后一个部分,这也是弥勒菩萨非常慈悲怜悯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末法佛弟子而向释迦牟尼佛发问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好好认真的来学习。

首先在这个时代我们知道,末法时代,那么批评毁谤佛法的人处处都是,处处都有,但是我们自己学佛我们要冷静,我们应该相信谁的话呢?是相信祖祖相传的教诲还是别人的一句话,这个我们要想清楚。因为我们如果在佛法里面相信别人的话就等于是把自己的法身慧命交给别人了,我们想想这件事情是很严肃、严重的一件事情,我们自己一定要知道,所以一定要慎重再慎重的选择自己修学的法门。

佛陀在经上已经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属于难信之法,也就是说本来就很难令人相信,而既然难相信,所以当然批评毁谤的人就很多,这个是自然现象,所以我们纵然听到别人批评毁谤也不要生烦恼。而且前面经文也告诉我们了,这个时代确实会有很多人说佛经佛法是后人伪造,这个我们已经知道了就不生烦恼了。就好像天气预报已经告诉我们今天会下雨了,我们就不要把衣服往外面晒,那么衣服就不会湿了,就是这个道理一样,对于自然现象不生烦恼。

那么我们再看看净土宗历代祖师的德行如何?面包举一个例子来说,印光法师,他老人家吃饭是如何吃的呢?他老人家吃完了饭菜以后还要把碗碟用水清洗一遍然后把那些水再喝下去,单单从这一点我们就看出来,老人家惜福的态度,我们看了敬佩啊!

而历代我们看看往生传都有很多的人往生的实例,这些人预知时至,还没有往生之前的几年就已经知道自己该往何处了,我们能说这件事情是虚妄的吗?而且不但古代有,近代也有很多。如果说这些人是说谎,我们自己想想,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死亡时间吗?我们能够死了以后还站着、坐着吗?而且往生的时候往往那些亲朋好友都会看到往生的瑞相,听到音乐,闻到香味,甚至于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难道这些人都是联合起来骗人的吗?

所以我们看看这些祖师大德的德行,我们再看看那些批评毁谤的人的德行,我们自己想想我们要相信谁呢?这个我们自己一定要想清楚啊!千万不要被人几句话就给搞糊涂了,这个就浪费了我们这一生遇到净土的殊胜因缘了。

我们再看看为什么弥勒菩萨到最后会向佛陀发问这个问题呢?我们要知道,就拿我自己来说,这一生学佛能不能证初果?不能啊!不但初果我得不到,初禅都得不到!如果连初禅都得不到了,那么这一生寿命到了以后我会往哪里去呢?给诸位说,我小时候杀过很多小动物,这都要偿命的啊!所以为什么有句话说“三途是故乡,人天是客旅”,因为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啊!堕入三恶道再想得人身,再想得佛法,这个就更加难了!

所以弥勒菩萨非常慈悲,在末后向佛提出这个问题,其实是希望我们听到了以后能够发心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继续学习佛法,在那个地方寿命是无量寿,可以慢慢学习,不会退转,这个妙啊!而且往生的条件可以说是十方世界的佛国土里面最低的,只要伏烦恼不必断烦恼,带业往生啊!我们想想自己断烦恼没有这个能力,伏烦恼还有希望,所以欢喜接受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为面包这种业障深重的人,下下根人开的,念佛求生净土,往生学习佛法的方便法门啊!

所以弥勒菩萨这一问还是希望我们听了之后发心来学习,那么我们也就好好的恭敬听,恭敬学,希望大家都能依教奉行,同生净土。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9-2011 06: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尊。何等名为。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

佛告弥勒菩萨言。

"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弥勒菩萨与佛陀的这一番对话。

弥勒菩萨非常慈悲,他知道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业障重,烦恼重,纵然学佛我们这一生很难有成就,什么成就呢?我们要知道学佛最低的一个成就就是证初果,如果初果没有办法证得那么我们这一生完结了以后我们还是要搞六道轮回,根本就出离不了生死,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的大问题啊!

诸位如果要是不信,那么我们自己想想自己学佛多少年了?有没有一点证果的消息呢?纵然是烦恼好像少了,想东西比以前清楚了,做事情也没有那么急躁了,但是我们知道自己距离禅定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世间禅定都得不到了,我们想想自己能得到出世间的禅定吗?

而且这个还不是问题,我们知道也许我们努力修行总有一天会成就吧?但是我们自己想想,我们自己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我们一天里面如果说静坐就好,那么纵然给我们每天静坐一小时,那么其他的二十三个小时我们在做什么呢?老实说,其他的时间我们还是依着自己的烦恼习气在过日子啊,而且我们自己要清楚自己要知道,当我们的烦恼习气还是没断的话这一生终了以后往哪里去呢?纵然我们修福,我们往三善道去,福报享完了还是堕落,这个是我们自己一定要知道的。

所以弥勒菩萨非常慈悲,我们这一生如果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学佛除非真的是昼夜精进,否则要想修行证果就太难太难了,而我们这个时代有几个人有这个好的环境条件来昼夜精进呢?因此在此地就代替我们向佛陀发问,往生的条件是什么?所以希望有缘的众生听了以后能够发愿求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再继续学习佛法,否则我们这一生的寿命那么断,障碍又多,学佛要有成就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了。

而释迦牟尼佛听了弥勒菩萨的发问以后也不马上告诉弥勒菩萨这十种心是什么,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知道,这十种心是大善之心,而学佛一定是先断恶,断恶了以后才能修善,这个是我们学佛修行的次地,一定是先断恶后修善,我们可不能颠倒了。

因此佛陀先告诉弥勒菩萨也就是告诉我们,这十种心不是烦恼习气很重的人所能发出来的。所以我们听了以后才了解到,前面经文的教诲是多么重要的条件,不单单是往生极乐世界需要遵守前面经文的教诲,其实无论学习什么样的法门都一定是从断恶开始,所以我们今天读了这一段就不能够再误会了,误会什么呢?以为念几句“阿弥陀佛”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了,这个是迷信啊!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我们自己想想我们没有断恶修善我们能去得了吗?去不了啊!

所以前面经文已经教导我们如何降伏烦恼了,只要遵守前面的教诲佛陀告诉我们,就能安安稳稳没有烦恼的在这个末法时期学佛,所以只有先做到前面的教诲,后面这十种心我们才发得出来,发得出来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9-2011 06: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如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需要发的十种心,第一个是对于所有的众生起大慈心,没有损害的心。

前面佛陀已经教导我们,如果要想发这以下的十种心,那么我们首要的条件是先断我们的烦恼,而我们今天学佛最严重的烦恼是什么我们自己知道,傲慢啊!所以前面的经文希望我们要好好复习,降伏自己的烦恼,这才是真学佛,否则佛学知识学得很丰富了,却一点点刺激都经不起,那我们学佛还谈得上什么成就呢?我们要知道,断烦恼是学佛的基础,没有基础的话我们谈什么佛法都是假的,骗人骗自己而已。

那么断了烦恼以后绝对是对一切众生要生慈悲心,不能够有损害众生的心。那么我们今天面对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没有慈悲心啊!怎么办呢?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其实这个问题实实在在讲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大家有没有发觉其实现代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慈悲心可言,无论学佛不学佛,无论什么宗教,大家普遍上都没有什么慈悲心,这个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那么慈悲心的根本在什么地方呢?

其实我们华人有着十分优良的传统文化,大家看看古代的中国,虽然属于泱泱大国,但是从来没有去侵略过其他国家,甚至还常常送礼与其他国家进行邦交,这个就是慈悲心、无损害心的一种表现。就拿马六甲好了,我们在历史上还读到,中国皇帝还进贡来马六甲进行友好的邦交,这个都是得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教育。所以我们在古代看到许许多多学佛有成就的人,他们也都得力于这些优良文化的薰习,所以成就都非常大,因为他们都有慈悲心啊!

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到底教导我们什么?为什么慈悲心没有了?反而都是损害别人伤害别人的心呢?这个问题我们自己有没有想过呢?

我们如果细细去观察,慈悲心的根本在什么地方呢?其实就在一个“孝”。

我们要知道,一个人要是连对他自己有恩德的父母都不能孝顺的话,那么这个人对别人恭敬,甚至于对佛陀恭敬,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合乎逻辑吗?大家想想看是不是呢?

假如今天我们学佛了回家对父母的宗教有意见,甚至还批评还指责,那么我们想想,这样做对不对呢?如果对于父母都是损恼的心,损恼的行为言语,我们想想,我们有可能对别人有慈悲心吗?纵然表面好像有,告诉各位,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大家想想看有没有道理?

所以因为孝道没有人教了,慈悲心的根本没有了,这个心佛陀教我们发,我们发不出来,也不懂得如何发啊!

实际上这个慈悲心如何从孝道上来发起呢?道理不难懂,佛陀告诉我们,无量劫来我们轮回里面,所有众生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那么大家想想,看到父母在三恶道受苦,能不有慈悲心吗?

但是今天难在什么地方呢?孝道没有了,大家看看报纸报道,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很多都被儿女抛弃了,我们想想,我们跟那些儿女是受同样的教育,同样的环境长大,我们自己能不受影响吗?自己有没有孝顺父母呢?

也许大家觉得,我还不错啊!那么其实慈悲心可以从言语看出来,大家想想,我们讲话有没有咄咄逼人,有没有让人难堪,纵然是对方错,我们如果咄咄逼人令人难堪,这个就是没有慈悲心,这个是损害心啊!今天这个第一个心不能发,我们想想自己学佛能往生极乐世界吗?给诸位说老实话,不但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三善道都没份啊!

所以今天把根本找出来了以后,希望我们要从根本去学习,认识我们自己优良的传统文化,这对于我们个人修养甚至学佛还有家庭幸福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9-2011 06: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面包说 于 23-9-2011 06:05 AM 编辑

"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往生极乐世界所应该发的第二种心。

对于一切众生,我们应该起大悲心,怜悯一切苦难众生,当然就不会去逼迫让他们起烦恼了。有这种心我们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呢?我们要往生无论去哪一道,我们都需要与那一道相应才去得了啊!譬如说三恶道,我们也需要造恶才去得了,因为造恶才与三恶道相感应,所以发心是十分重要往生的一个条件。

讲到了这里,我们今天既然说到慈悲,那么我们也来探讨一些素食的问题。

记得面包还没有学佛以前,因为还没有学佛,对学佛刻板的印象就是吃素念佛经,所以面包全家都是这个想法。当然我们这个时代吃素的人不多,因此面包的家庭也是一般家庭,当然也免不了吃肉。而因为吃肉,佛经佛书都不大敢去翻去看,因为害怕有过失啊!

后来面包升上中学,班上一位学佛的同学告诉我,学佛是可以吃肉的,不过要吃三净肉。什么是三净肉呢?就是眼不见杀,耳不闻杀,不为我杀,只要是具足了这个三个条件,这个肉可以吃。那么面包听了当然很欢喜,所以就开始学佛了,并且也告诉母亲,学佛是可以吃肉的!我们知道,很多父母不喜欢小孩吃素,所以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很欢喜,就也赞成小孩学佛了。

所以讲到这个地方,我们想想看为什么佛陀当然反对提婆达多制定素食这一条戒律呢?我们想想,如果真的佛陀制定这一条戒律的话,多少人会愿意学佛?就拿面包来说好了,肯定不会学佛了!而如果那时候就制定素食的戒律的话,那么相信佛法也传不到今天了。

所以我们佛陀看到了提婆达多的用心是要破坏后人学佛的机会,所以当然反对。而提婆达多提出这个建议也是出发点是为了破坏佛法,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呢?不然我们就会误会了许许多多善良发心吃素的人了。

譬如说梁武帝,我们可不可以把他老人家说成是提婆达多呢?不可以啊!

老实说今天我们华裔子弟十分可怜,对于民族自信心已经丧失了,所以学佛也不学祖先留下来的,喜欢往外面学,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而更让人痛心的是,对于自己的祖宗不但不尊敬,还毁谤批评,这一点我们看到日本人韩国人我们真的惭愧,为什么呢?人家对于我们祖先的东西都尊重,都有信心,而反而我们自己不但不尊重反而还批评毁谤,我们想想自己像话吗?

我们知道看一个人要看他的发心,当年提婆达多是为了破坏佛法而提出素食的建议,而今天我们看到梁武帝我们可不可以用这个来批评他老人家呢?我们要看用心啊!梁武帝也是读到佛经自己感动了而提倡素食的,我们怎么可以把这两个人相提并论呢?就好像父母亲打小孩是为了改正小孩的坏脾气坏习惯,而拐带小孩的劫匪打小孩是为了让小孩安静听话,可是我们看到父母亲打小孩就把父母亲当做劫匪来看,你们说冤枉不冤枉呢?冤枉啊!!!!

所以讲到这里我们就看出来了,佛陀制定学佛可以吃肉是慈悲啊!为什么呢?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来欢喜学佛,因为这个世界上吃肉的人多啊!这个是真正慈悲!

而梁武帝提倡吃素是不是慈悲呢?也是慈悲啊!对于一切动物慈悲,希望人人都吃素就可以减少动物被宰杀,这个也是慈悲啊!都是慈悲一片啊!

所以我们学习到这里我们发现,人人都是一片慈悲心,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好争论的呢?

那么我们要不要再去探讨吃三净肉有没有罪过呢?老实说,如果再要去探讨这个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自己探讨思索,不需要去找人来认同自己,为什么呢?如果说吃三净肉有罪过的话,那么我们已经有罪过了,因为障碍吃肉的人来学佛,我们想想这个罪过严重吗?

那么要说吃三净肉没有罪过的话又怎么看待呢?老实说我们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哪一样不是罪过呢?想法错误都有罪过了何况是吃众生肉,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我们想想还是在于轻重缓急因缘时节的方面,我们想想先吃素才学佛的人会比较多还是先吃肉才学佛的人会比较多,想通了以后我们自然就不会再去说了!

所以关于素食的问题,如果大家还是在那边看不开,争论不休,那么老实说我们已经在破坏佛教徒的和谐,等于在破坏佛法了!希望大家都能警惕到这一点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在此也通知各位尊敬的同学,末学将出席弘法大会,接下来两天将不为各位做报告了,还请各位多多原谅,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9-2011 06: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回来学习往生极乐世界所应该发的十种心。

我们要知道,佛的法运有一万两千年,正法、像法、末法,那么此地告诉我们,要守护着正法,那么我们如何去守护正法呢?

那么要守护正法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正法、像法、末法。那么我们一般上都有一个错误观念,就以为我学的就是正法,跟我不一样的统统是邪法不是正法,其实这个观念是有一些偏差的,并不应该是这个观念,有这个观念的话我们已经落入了自赞毁他的坏毛病里面了怎么还谈得上是正法呢?

其实我们要从道理上来看,根据《仁王经》的说法,正法时期是什么呢?有讲经的人,有学习经教的人,有证果的人,这个就是正法时期。

像法时期有讲经的人,有学习经教的人,有真正修行的人,但是没有证果的人,这个叫像法时期。

末法时期有讲经的人,没有学习的人,也没有证果的人,这个叫末法时期。

而佛法灭的时候就是连佛法都没有人讲的时候,那么佛法就灭了。

所以我们要护持正法我们应该要如何护持呢?我们绝对不是消极的为自己定位在末法时期而已,我们应该要从这个道理上面去真正的护持正法,那就是发心出来弘扬佛法,真正学习遵守佛陀的教诲,真正的做然后才有可能证果,这个就是护持正法了。

所以我们看看,护持正法难不难呢?老实说如果不从依教奉行开始做,就很难了。尤其是我们学佛的人如果不以戒律为我们的老师,我们想想看,我们能够说是护持正法吗?譬如说今天佛陀教导我们不能够说别人过失了,我们还是依旧喜欢批评别人,那么我们就不是护持正法了,因为什么呢?没有真正依照佛陀的教诲啊!纵然批评得很对,我们想想我们是护持正法吗?这个道理前面面包为大家解释过很多遍啊!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好好去思考这个问题,否则纵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里告诉我们,没有发这十种心,我们去不了啊!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去不了啊!更何况我们连一万声佛号都没有,更不必说了!

所以上面这个愿告诉我们,不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很生命,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因为身体累了,懒散了,就不肯花时间的来落实佛法,一定要时时努力落实佛法,守护佛法,那么我们才去得了极乐世界啊!

所以读到这个地方我们知道,发心重要啊!对于发心的理论方法我们也要搞清楚搞明白,才能落实到生活当中去,绝对不是口里面读过几遍就是学佛了,没有这种事情的!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9-2011 05: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四种心愿。

今天这一句对我们学习佛法的人来说特别的重要,也是我们常常犯的毛病,这都是因为什么呢?我们现代人的确道德的根基不够深厚,因此学习佛法也是摇摇晃晃根基并不牢固。但是我们知道学习要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知道自己错了要知道勇敢的去承认,去面对自己的错误,知耻近乎勇啊!这才是真学佛!

那么今天这一种心是什么呢?对于一切法,要发生殊胜的认可,不可以有丝毫执著的心。上面已经为大家报告过,我们道德的根基不好,因此学习佛法以后,学习的佛法也把基础丢掉了,因此我们知道一个法门好以后总是要排斥别人所修所学的佛法,这个都是自己道德学问不足的一种表现,我们自己一定要认识清楚啊!

就好像今天我们学佛,我们知道佛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平等的,这是《金刚经》上已经清楚的为我们说出来的,但是我们却常常都犯了一个毛病,总觉得自己学的好,别人学的不好,这个就错了!这样来学佛,无论学什么法门都很难有成就,为什么呢?我慢心没降伏,他学习法门怎么会有成就呢?

那么如果别人来批评我应该如何呢?《金刚经》上面也教导我们了,忍耐啊!我们知道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要忍耐心啊!假如别人几句话我们都不能忍耐,那我们学的是什么佛?老实说如果学佛没有忍耐,对别人不能忍耐,那我们学的佛不是释迦牟尼佛,那个叫学烦恼佛,学的是贡高我慢佛,大家想想看是不是呢?假如都是看到自己不爽的东西就大大声的批评,听到不顺耳的话就大大声的反击,这样子就是随顺烦恼来待人处事,哪里算是学佛呢?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境界,假如能够忍耐,这个人就提升了,真正学佛呀!

那么我们要问了,假如那个人是邪教,我们难道就不去批评指责吗?那么在此地我们就看看经文,经文这里说的是“于一切法”,并没有说“于一切法除了邪法”,所以我们要知道啊!邪法也包括在里面了!既然佛陀都叫我们不要执著了,我们难道不信佛吗?假如不信佛了,那么我们学佛来干什么?学佛不信佛,我们学佛还会有成就吗?五根第一条“信”都没有了,我们接下来的四个根,“信、进、念、定、慧”怎么可能得到呢?所以学佛一定要把佛经看清楚,千万不能粗心,否则的话学佛学到最后没有得到利益我们要怪谁呢?只能怪自己而已啊!

所以既然连邪法都不能执著了,那么我们想想自己还需要去批评别的法门吗?不需要啊!为什么不需要呢?大家想想,需要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9-2011 06: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往生极乐世界所应该发的第五种心。

今天这一句经文的意思实在说跟前面所说的断烦恼的经文意思相同,而前面已经为大家做过报告,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存心,这个是我们学佛人应该学习的存心,不单单是要往生极乐世界应该存这个心,无论学习哪一宗哪一派,我们都应该存这个心,我们的道路才不会走歪了。

首先我们学佛人绝对不能贪利养,这里的利养指的是利用佛法来赚钱,这个是绝对不可以的。我们要知道,财是属于命里面所有的,我们如果想发财,我们一定是遵循佛陀的教诲来求财,也就是所谓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有方法,要有道义,绝对不能发无道之财。

为什么说利用佛法来赚钱是无道义之财呢?我们想想,如果一个宗教团体每天来向你化缘。向你募捐,你对这个宗教团体会有好印象吗?绝对不会是吧?所以如果利用佛法来赚钱,那么大家对于佛法就会产生误会了,觉得这个佛教好像是生意买卖,那我们就侮辱了佛陀教育,我们想想这个就错了,这个是无道义之财了。

那么如何发财呢?我们要知道,发财一定是自己本身有因,这样才会赚到钱,并不是说我做什么样的生意就会发财,我们要知道,假如命里头没有财,那么纵然去打抢也是会失败的。就好像大家翻翻报纸看到,有些抢匪抢了钱之后逍遥快活去了,有些就被警察击毙了,这个都是个人命里的财富不一样啊!我们一定要认清楚这一点,所以佛陀教导我们布施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如果我们这一生还是贪著财富,那么我们想想自己去得了极乐世界吗?到时候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了,我们想想自己银行户头还有多少存款,那时候我们就去不了极乐世界了!所以不是阿弥陀佛不肯带我们去,是我们自己贪恋那些钱财所以去不了啊!

那么别人对我们的恭敬、尊重可不可以贪呢?也不可以。我们要知道,我们凡夫无始劫来的习气就是傲慢,骄傲,这是与生俱来的毛病,而且这个毛病绝对是一个大障碍。那么今天我们学佛,也许道理可能说得很了不起了,所以别人就也来给我们称赞,我们一被称赞也就昏了头,沾沾自喜,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个傲慢的习气一起来,我们就会开始犯错了。

那么我们学佛人一定要知道,外面的力量是没有办法破坏我们的功德利益的,只有我们自己能够破坏我们自己的功德利益,什么功德利益呢?戒、定、慧啊!

所以魔很厉害,他知道自己不能破坏我们的戒定慧,因此他就想方设法来破坏,怎样破坏呢?常常赞叹我们,称赞我们,久而久之我们就觉得自己还不错,那就糟糕了,魔就在那边拍手大笑了,这个人被我破坏了!

所以我们凡夫是颠倒众生,我们总喜欢常常称赞我们的人,讨厌批评我们的人,这个就错了。为什么呢?其实称赞我们的人增长我们的傲慢心,这些人才是魔啊!真正的魔!而批评我们的人才是善知识啊!他帮助我们成就忍辱波罗蜜,我们想想有没有道理呢?所以从今天起不要再颠倒了,这样我们才不会陷自己在危险之中,自己还不知道啊!

所以离开了对钱财和离开对别人的恭敬尊重,我们才能够保持自己清净的心,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快乐绝对不是从外面来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不要迷惑了!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9-2011 06: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六种心愿。

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我们知道学习一定要立志,假如没有立志的话,那么我们学习就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就好像我们现在随便抓一个中学生来问,很多时候他们会告诉你“我也不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妈妈叫我读我就读了!”。那么结果到了最后,因为没有目标,所以当然学习也不知道目的是什么,结果就浪费了十多年的时间在那边,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所以今天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一定要立志啊!那么如何立志呢?四弘誓愿啊!学佛老实说不要为自己啊!为自己就辛苦了,为什么?因为还有我执,我执是苦难的根源。那么今天要想拔除我执,所以我们要立下志愿,希望自己能够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而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靠什么呢?靠佛陀的智慧啊!

所以念念我们都不要忘记了,学佛是为了求智慧,有了智慧以后才能够帮助无量无边的众生。打个比方,譬如佛陀他老人家为什么能够说几句话就让一个人开悟,我们说破嘴了别人却还是依然故我呢?是不是我们说错了呢?

其实这里面的道理我们要明白,佛陀教导众生都是根据那个众生的根机而说,佛陀可以看到这个人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学过什么法门,因此在这一世佛陀就稍微点了一下,这个人就开悟了!所以帮助别人要靠什么呢?靠智慧啊!

那么在这里我们要问了,为什么往生极乐世界还要不忘记求佛的智慧呢?那么在此地我们就要明白,极乐世界并不是阿弥陀佛他老人家建立来让我们享福的啊!极乐世界的概念就好像是一所国际大学,我们在本地学习的障碍很多,因此要去极乐世界留学,希望学习到更好的知识技术能力,然后回来帮助这个世界的众生离苦得乐,是这个概念啊!不是叫我们去享受的。假如想去极乐世界享受,这个人去不了啊!所以念念要不忘我们去极乐世界是为了求智慧来帮助众生的,这个就是我们的目标、志向了!

所以立志重要啊!希望我们同学在这一生中都能立下志向,好好学佛,到最后一定能够有所成就。假如没有志向,学佛就是打发时间,那么时间打发完了,我们这一生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就浪费了这一生宝贵的机缘了。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9-2011 06: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往生极乐世界需要具备的第七种心。

今天这一句可以说是我们学佛最基础的态度,那就是对于一切众生都要尊重恭敬,这是学佛最基本的态度和原则。今天佛法为什么这么衰呢?我们在家弟子可不可以说是出家众的责任?出家众可不可以说是在家弟子的责任呢?其实互相推卸责任是错误的行为,佛法的兴衰这个责任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都逃不了责任,只要是佛门四众弟子都有责任把佛法给兴旺起来。

那么今天由于我们传统的文化丢掉了,我们这几代人学习的都是西方的学习模式,什么模式呢?处处与人竞争,所以我们已经不懂得尊重恭敬别人。不要说是别人,甚至于我们自己佛门弟子对于法师都不尊重恭敬了,更何况是其他宗教人士,所以佛法衰败就是我们没有把自己做好。

我们先不要看教义,不要看许许多多的那些宗教里面的道理与思想,我们首先看看自己对于别人有没有尊重恭敬。假如我们对别人没有尊重恭敬,譬如说我们拿着佛法批评别人是邪教,别人会怎么样来看佛教徒呢?他们会觉得,这些佛教徒完全都没有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每天拿着佛经来批评我,就算佛法真的很好,我也不会去学的!大家想想看有没有道理呢?

那么假如我们对其他宗教乃至于是邪教多尊重恭敬,当然我们不能赞叹因为是邪教,但是那些教徒看到了佛教徒对我都那么尊重,纵然他们一时之间还是不能改邪归正,但是他们如果有机会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他们第一个考虑学习的一定是佛法嘛!因为看到佛教徒的素质都是尊重恭敬别人,佛法教人变成这么善良这么有素质,所以学习佛法一定是没错的!

但是今天怎么样呢?我们太多太多的“佛教徒”喜欢批评毁谤别人,纵然别人做好事也往往被批评得一文不值,而这些批评的人又感觉上并没有做过些什么好事,所以大家对于佛教徒都产生反感,这都是我们自己要注意到的事情。不但我们自己佛门里面的人我们不能批评,外面宗教行善做好事我们不管他们是什么目的,传教也好,宣传也好,我们都欢喜赞叹,这就是佛陀教导我们的随喜功德啊!怎么可以说别人做好事了我们自己还在这边说是非,这个就错了,大错特错了!

那么今天我们虽然知道了这桩事情,对于一切众生都要恭敬,但是为什么我们这个恭敬心就是发不起来呢?老实说,孝道没有了啊!

我们看古代人,对于父母老师都是恭恭敬敬的,所以这份恭敬心能够扩展开来,因为每个长者都是别人的父母,而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孩子,那么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对于一切人就慢慢会有这份恭敬心了。

但是今天不一样,我们看看出来社会工作很多的年轻人领到薪水了第一个想到什么?买车买屋买衣服给自己,都是贪图自己的享受,父母已经抛到脑后了。面包更曾经听说还有一个老板对他的父亲说:“虽然你以前养我,可是现在我没钱养你,因为我要养孩子!”所以大家想想看,现在这个孝道还有没有呢?可怕的现象啊!

所以孝道没有了,我们想想我们这些佛弟子每天拜佛是为了什么?巴结佛陀,为什么巴结佛陀呢?因为佛陀可以帮我断烦恼,可以帮我证菩提,可以帮我升官发财,所以才拜佛啊!大家想想,假如连恩德最大的父母都不拜了,这个人来恭敬礼拜其他的人甚至于神仙上帝,我们知道这个人绝对是假的不是真的,都是另有目的别有企图的。所以没有孝道就不会对人恭敬了啊!

所以我们要想往生,恭敬心一定要有。那么恭敬心还是从孝道开始来做,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知道。假如今天我们布施供养佛陀,那么很好,但是我们先想一想自己有没有恭敬布施供养父母亲呢?如果没有的话就不要学佛了,为什么呢?对于父母没有恭敬心,对佛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恭敬心,对佛没有恭敬心,学佛怎么可能会有成就呢?所以还是要从根本学习起来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0-2011 07: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者。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往生极乐世界所应当发的第八种心。

在此地佛陀教导我们,对于世间言论,乃至于一切种种的爱好,我们都不能能执著,而对于菩提分却要生起决定心,这个决定心就是说不怀疑,精进的心。

那么我们读到这里我们要知道一个道理,不执著不是说你完全就不能做了,事相上还能做,但是我们要确保的是我们心里面已经把这些事情放下了,打个比方说,就是阿弥陀佛如果突然来接引我们去极乐世界的话,我们可以马上把这些东西统统放下,马上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这样的一个心态。

否则的话如果我们还是对这个世间有丝毫的留恋,那么我们还是去不了接了世界啊!譬如说如果我们是一间寺庙的住持,我们还留恋这个道场的话,我们死了往哪一道去投胎呢?很可能是投生到寺庙里面的壁虎蟑螂蚂蚁之类的畜生道去了,因为我们还贪恋执著这个道场啊!

那么是不是佛法就可以执著了呢?老实说如果我们的心没有觉悟,就是此地说的于菩提分没有生决定心,那么我们对于来说佛法也等于是世间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觉悟的话,佛法对于我们来说还是跟世间法一样,为什么呢?不能帮助我们断烦恼生智慧,那不就跟世间法一样吗?

所以我们学佛读《金刚经》我们了解,佛法是什么呢?金刚经上面把佛法比喻成船,不管是什么船,如果过了河那船我们就应该放下了。如果上了岸还一直背着那艘船,那不是把我们自己累死吗?

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要知道,个人有个人的船只可以渡河,所以无论是什么宗教,纵然渡河的工具不一样,我们看了心中也不起烦恼。而如果我们总是喜欢拿着自己所学的跟别人比较,那么就好像是过了河还一直背着船只一样,辛苦啊!放下就自在了嘛!

所以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对于一切世间法,甚至于佛法都没有一丝毫的留恋,如果还有一丝毫留恋,那么极乐世界就肯定是去不了了。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0-2011 07: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往生极乐世界所应该发的第九种心。

前面已经为大家报告过很多次,什么是善根呢?学佛的同学都应该很清楚,佛门里面的善根就是无贪、无嗔、无痴,这个是三善根。而除了善根以外,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也应该要无有杂染,清净之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极乐世界说实在话,还是我们自心变现出来的境界,这个极乐世界绝对不是从外面得来的,假如外面能够得来,就变成心外求法,就变成外道了,所以这一点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搞清楚,否则很容易被误会。

所以如果我们读过中峰禅师的《中峰三时系念》,那么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极乐世界是什么呢?引用三时系念里面的话说,总不出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也。

既然是唯心净土,那今天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这个净土呢?老实说,所有的烦恼恶果都是我们自己感召而来的。那我们要问了,我没有要这些烦恼习气啊!我也要极乐世界,我也要净土,那怎么都没有看到呢?那么今天这一句开示就很重要了,“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我们做到了没有呢?如果没有当然见不到净土了。

我们知道,阿弥陀经告诉我们,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那个世界都是上善的人才去得了啊!就好像地狱也一样,地狱我们也看不到,除非是地狱众生会看到地狱的景象,这个都是一样的道理,而地狱众生都是因为自己嗔恚心太重又造了许许多多的恶业,所以感召地狱的果报。那么清楚了这个道理,极乐世界和地狱我们也去哪一道,全部都是在自己的选择,与别人不相关啊!并不是说我天天给阿弥陀佛磕头就能去极乐世界了,还是要看我们自己有没有依照佛陀的教诲,放下自己的烦恼,修清净心,这个才是往生的条件。

所以前面已经为大家报告过,这一世修行想有成就,想脱离六道轮回并不是容易事情,而往生净土这一桩事情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其实跟其他法门比起来是容易,但是也并不是很容易的。所以古大德告诉我们,一万个念佛人,能够真正往生的可能只有一两个而已,所以我们也不能轻视了这个法门,以为真的那么容易,这就错了。往生最低的程度我们知道是功夫成片,什么是功夫成片呢?根据法师大德的说明,功夫成片就是用一句佛号把烦恼给伏住,所以一天当中如果有烦恼要起来了,马上就能转变成一句佛号,那么我们自己想想看,这个容易办到吗?所以说起来是容易,其实也并不是很容易,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啊!否则其他法门我们根本没有时间没有本事去修证啊!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0-2011 06: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面包说 于 3-10-2011 06:05 AM 编辑

"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

。。。待续


面包小语:

诸位同学,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往生极乐世界所需要发的最后一种心愿。而学到这里,也很快的就要跟诸位告别了。

那么今天最后这一项也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学佛了,我们自己想想,根据前面佛陀交给我们的标准来看,我们的烦恼是愈来愈少还是愈来愈多呢?这个我们自己一定要验证一下啊!假如没有验证我们自己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学偏,有没有学错?假如我们学错了那要赶紧改正过来,否则就白白浪费了很多的时间精力来学却没有得到好的效果,那么我们就冤枉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但是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听过下一句话,那就是“但是不一定会有好结果!”。面包听到了这一句话确实有点震惊,为什么呢?我们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学佛确实也很精进卖力的在学,但是结果怎么样呢?我们用前面佛给我们最容易验证的标准来看,结果这个人烦恼不但没有减少还与日俱增,还处处与人结怨,大家提到他都是恶评如潮,那这个人就验证了这一句话“努力一定会有结果,但是不一定是好结果!”

所以我们学佛也一样,要时时刻刻都反省观照一下,我们现在学习的情况到底是如何,要用佛陀的标准验证一下,马上我们自己就知道答案了。这个不用什么大师来告诉我们,我们自己可以看得出来的,只是改过需要无比的勇气,所以古人教导我们“知耻近乎勇”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现在我们学佛最大的毛病是什么呢?执著佛法!因此今天这一句教导我们要怎么样呢?舍离诸相,这个舍离不是叫我们舍弃佛法不学了,我们千万不能误会,假如不学佛了,我们怎么可能不堕落呢?这个舍离诸相是教导我们不要去执著表面的境界相,总得来说就是金刚经上面所教导我们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么佛法包不包括在其中呢?佛法也是缘生之法,当然也包括在其中,这个是我们自己一定要了解的。

那么今天资讯发达了,我们常常发现,“诶,佛怎么在这部经是这个说法,而在那部经又是那个说法?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面包记得在发音版看过有同学贴过一篇佛经上来,说道几个人去问佛陀到底有没有上帝,而佛给三个人的说法都是不一样的,一个说有,一个说没有,还有一个竟然连答案都没有。那么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联想到,佛其实那个答案重不重要呢?答案不是重点,而最主要的是要破这些提问者的执著而已。

大家或许不相信,觉得佛没有这个说法,这个是面包乱说的。但是我们读经要思考一下,我们学佛都知道,佛教导我们“无我”,并且常常教导我们要破除我执。那么今天提问题的人都带着我执来发问,而每个人的执著都不一样,那么佛陀主要的目的是破这些人的我执,所以当然答案就不一样了。

因此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佛陀在佛经里面的种种说法我们还要不要去执著呢?还要不要去一部一部的来对照说,这部经是假的,那部经是真的,这样就错了!而且错得严重,因为破坏了别人学佛的信心,我们自己想想,自己怎么忍心破坏人家的信心呢?而且一直说别人的不是,我们要知道,我们所说的每一句难听的话到最后都会怎么样呢?最后都会回到我们自己身上,这个是因果定律啊!学佛基本常识我们要懂啊!

所以学佛如果学到执著了,我们往往就自赞毁他,这个罪过就严重了。我们要知道佛陀一生有没有搞针对?有没有搞对立?没有啊!搞针对对立的是谁呢?提婆达多。因为他执著很重,总觉得佛陀跟他是对立的,所以一直要找佛陀麻烦。

那么我们学佛要学释迦牟尼佛还是提婆达多呢?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啊!如果我们有与人有对立有冲突,那么我们就不是在学佛,是在学提婆达多了。我们自己看看佛陀的一生有跟哪一个人搞对立冲突的?没有对不对?所以学佛要学得彻底啊!否则就变成提婆达多了!

所以今天这一句假如做到了,那么恭喜大家,极乐世界我们去得了了。不但极乐世界去得了,纵然不去极乐世界,我们学佛也会有大大的进步。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2-2025 08:11 AM , Processed in 0.11321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