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Cherish_Ying

吃動物性食品是否合適?歡迎進來探討(附相關影片、著作與報告推薦)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30-3-2014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覺得人吃肉是天性。

我相信人心裡都有樂於助人、幫助其他生命的傾向。每個人都有自己關心、關懷的事物,比如說對某者的歧視或不公平對待。

性別、種族主義,我們耳熟能詳,但物種主義,相信還很少人知道,或可以意識得到。

當我們認為非人動物是一種人類可以任意支配、利用的資源,理所當然的,而忽略這些動物也有自己的生存與生活自由權利,就是一種近乎人類至上的物種主義。

如果性別上的同工不同酬、種族上的同人不同對待,是一種不公平的表現——前者違反性別平等,後者違反人權,為何物種上的同命不同對待——違反生命與生而自由權,就該被我們人類視為理所當然?

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自然規律本然如此。但這種規律,真的能我們的世界帶來好的發展嗎?

如果是,為何我們人類文明走過數千年,到如今可以上宇宙下深海,還是會有貧窮、貧富不均和戰爭?

弱肉強食是自然加諸於這個大地生物的限制,我們不能不吃、不能不殺,不能不犧牲他者的生命以存活。

有時我很好奇,為何我們不試著反抗,還要遵從上天/自然的安排?

但我不得不承認,不是不想反抗,而是很難,或無從反抗。

但即使如此,我還是不想就這樣認輸,不能完全反抗,也要去做出一部分的努力。

我嘮叨了,但我要重申

弱肉強食是自然規律,但自然規律不代表就是全對的。

燦爛星空、峻拔高山、壯闊大海,這自然界的美麗常讓我陶醉、崇敬得無法自己,但為何自然規律卻如此殘酷——大地生物不得不互相殺害以求存?這世界不該是這樣的。

Earthlings(地球上的生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4-2014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奶是給小牛,而非專門製造給人類的。。。

一個影片:

The Dairy Industry in 60 Seconds Fla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4-2014 10: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關於植物倫理,推薦閱讀:

MICHAEL MARDER AND GARY FRANCIONE DEBATE PLANT ETHIC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14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確定植物是否有任何跟動物一樣的情緒感受能力。

關於動物與植物,以下學者之說與學界宣言,可供大家做參考。

"...The whole point of Darwin's position was to indicate homological resemblance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 behaviour, and it followed that is was no more absurd to speak of a higher mammal showing fear, reasoning power, or pleasure than to call the structure on the end of a chimpanzee's forelimb a hand. The difference was one of degree not of kind. There was one continuous 'thinking principle' throughout the animals which Darwin viewed as being contingent on the presence of an organized nervous system, and consequent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llect of man and animals is not so great as between living thing without thought(plants) and living thing with thought(animals)'(T i.66)"

引自Jonathan Howard,<Darwi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原版於1982年出版)
中譯本:《達爾文與進化論》,趙凌霞與何竹芳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出版)。

*Jonathan Howard為德國科隆大學遺傳學研究所細胞遺傳學教授,皇家學會研究員。

-----

"Speciesism occurs when the interests of a being are accorded less or no weight solely on the basis of species. To say that a being has interests is to say that the being has some sort of mind—any sort of mind—that prefers, desires, or wants. It is to say that there is someone who prefers, desires, or wants. You cannot act with speciesism with respect to a being that has no interests, such as a plant.

Your entire argument rests on your confusing a reaction with a response. If you put an electrical current through a wire that is attached to a bell, the bell will ring. The bell reacts; it does not respond. It is as absurd to say that a bell has a “nonconscious response” as it is to say a plant does. "

引自Gary Francione/全文:
MICHAEL MARDER AND GARY FRANCIONE DEBATE PLANT ETHICS

Gary L. Francione is Board of Governors Professo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Law and Nicholas deB. Katzenbach Scholar of Law and Philosophy at Rutgers University.
來源:Gary L. Francione Facebook

-----

科學界終於正式宣稱動物也有意識

「劍橋宣言的最後一段宣稱:「缺乏大腦新皮層似乎不表示生物沒有經歷情感狀態變化的能力。各類證據皆不約而同地指出:非人動物擁有構成意識所需的神經結構、神經化學及神經生理基礎物質,以及有能力展示帶有意圖的行為。因此,證據充份表明人類並非唯一擁有產生意識的神經基礎物質的生物。非人動物,包括所有哺乳類及鳥類、以及其他生物,包括章魚,也擁有這些神經基礎物質。」(“The absence of a neocortex does not appear to preclude an organism from experiencing affective states. Convergent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non-human animals have the neuroanatomical, neurochemical, and neurophysiological substrates of conscious states along with the capacity to exhibit intentional behaviors. Consequently, the weight of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humans are not unique in possessing the neurological substrates that generate consciousness. Nonhuman animals, including all mammals and birds, and many other creatures, including octopuses, also possess these neurological substrates.”) (The Cambridge Declaration on Consciousness, 2012, P.2)」

摘錄自:http://pansci.tw/archives/239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14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ig2me 发表于 4-4-2014 05:30 AM
谢谢分享。

请问 道友 是否清楚哪里有 比较不错的素食介绍, 自己做也行, 吃饭吃到腻了。

請問你是哪裡人呢?

若問素/蔬食餐館,問當地人最合適了。

或在臉書群組做詢問:


The Malaysia Vegetarian
Penang Vegetarians
檳城的Sushi Kitchen也很不錯

你可在網絡搜尋更多資料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4-2014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I see shining fish struggling within tight nets, while I hear orioles singing carefree tunes. Even trivial creatures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reedom and bondage. Sympathy and compassion should be but natural to the human heart.

—Tu Fu

◆ 我看到闪耀的鱼在紧紧的网内挣扎,而我又听见黄鹂在枝头上无忧无虑地歌唱。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生物,一样都晓得自由与囚禁之间的差别。同情和怜悯是在人类心灵中本来就俱足的。

——涂芙

參考和摘錄自:默雨的網站——<世界蔬食語錄> http://www.mo-yu.idv.tw/index-vege.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8-4-2014 1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告訴我,

“我有個朋友說:每一種生物有它天生的使命,有的家畜是天生給人吃的。

加上這些朋友沒有輪迴的觀念,崇尚唯物主義,實在很難說服他們選擇/至少理解/尊重素食啊。”

我覺得,每一種生物固然有ta天生的使命,但這種使命是達成自己的生命目標,而不是給他者利用。我也沒有輪迴觀念。不食或不支持利用動物,只是覺得非人動物如同人類(也是一種動物),也有自己的生存和自由權利,我們該予以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4-2014 05: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從尊重動物生存與自由權論不食/利用動物
作者:殷志偉

從小我就習慣吃肉,直至四、五年前,我看過一部稱為“生命的呐喊”紀錄片,覺得屠殺動物殘忍,才開始慢慢不食用肉、蛋和奶。

很奇怪,從前我不覺得屠殺動物是殘忍,為何那時看過紀錄片後會那麼覺得,我也不解。如今回想,我覺得這可能是回歸本性。

從小開始,我就跟隨周遭親人、朋友吃肉,彷佛吃肉就是一個理所當然的行為。

但事實上人食肉真的是理所當然的行為嗎?不是的,我在後來才慢慢思透。

雞、豬、牛、羊、魚、蝦、蟹等動物,跟人一樣,都是生命。如果我們不想自己被囚禁、獵捕、屠殺,想必動物們也不想受到這樣的對待。

雞蛋是母雞為孵育小雞而生,牛奶是母牛專為小牛而產的奶水,就如同人奶。我們人類確實沒什麼理由吃雞的蛋、喝牛的奶。

在很長的歷史裡,動物被我們視為一種資源。牛用來耕田、狗用作守門、馬用作騎乘、駱駝和驢子用作運載物品、雞和豬等動物則用來食用。。。深入思考,我們真的有利用這些動物的權利嗎?

我常聽說弱肉強食,對於某些情況可能有理,但對於我們與其他非人動物的關係而言,卻不是這樣。如甲因工作沒努力,被比較勤勞的乙給替換了。這是一種競爭性的弱肉強食;但一隻雞,我們不能說牠沒努力,所以應該被人類吃。生做雞或人,非自己可選。面對強勢的人類,雞無法為自己說話,也幾乎沒有努力抗爭的機會。起始點的不公平,不能合理化強勢者利用相對弱勢者的行為。

在大自然的眼裡,無論一個生命以什麼形態降生於世,都一樣。比如說,生做男性或女性,都是人,於大自然而言,沒有差別。但性別若落在父權社會/體制內,就出現了差異。在這個社會脈絡或情境裡,女性權益被忽略,同工不同酬、職場上的玻璃天花板等等,都是性別歧視的再現;同樣的,一個人無論生做黑人或白人,于大自然眼裡,都一樣是人。但種族若落在某些特定的社會體制裡,如在過去白人為主的社會,黑人就變成了次等民族(所以才引發了後來的種種抗爭);一個人若生做同性戀或異性戀,於大自然而言,也都一樣是人。但性取向若落在以異性戀為主流的社會,同性戀可能就成了大眾眼裡的異數。從以上例子可見,讓性別、種族或性取向出現差異的,不是大自然本身,而是人類社會的特定文化和制度。回到人類(也是一種動物)與非人動物的關係之討論,兩者在大自然界裡,並無地位上的高低差異,而是人類社會的文化——一種追隨弱肉強食的文化,讓相對弱勢的非人動物,成了人類的囚鳥、受宰製者。

我相信,在大多數,甚至是全部人心中,都有一種善的天性。在有能力時,我們會想去幫助別人。這種無私的付出,對於提升自己的社經地位無所助益,而是在自己付出時,從心底的感到開心、充實。在弱肉強食、物競天擇的環境裡,一個人可能需要某種程度的自私,為自己著想,以取得較大的成就。但如果這就是我們遵從的自然規律,又如何解釋我們在無私助人時由衷感到的快樂?後者或許才是我們真正的本性。

所以,當有人問,為何老虎獅子可獵捕羚羊,而人類不能吃雞、豬、牛、魚?我或許只能這麼回答,弱肉強食不是我們的全部、唯一可遵從的規律,自願放棄作為相對強勢者的優勢,也是一種選擇。

有人提出疑問,植物不也是生命?我不十分確定植物是否如動物一樣,有痛感神經和意識、感受能力等,但偏向覺得沒有(注一)。因此,直至目前為止,不讓動物因我要食其而受苦,還是有值得堅持的理由。

我們需要對動物王國裡的非人動物,予以更多的尊重——尊重牠們異於我們人類的珍貴特質、尊重牠們生而自由的權利。

我真誠懇請大家重新思考人類與非人動物的關係。從同理心出發——我們愛護自己與身邊人的生命,也會愛護同樣沒有危險性,不會危害我們的雞、豬、牛、羊等動物的生命;從公平正義角度出發——在違反他者意願的情況下,囚禁與剝奪一個人的自由與生命是不合理的;同樣的,非人動物有自身的生存與自由權,侵犯與剝奪牠們的權益,亦不合理。如果我們反性別、種族、性取向等任何不合理的歧視,沒有理由不反物種歧視/主義(Speciesism)——一種基於同樣的生命體天生不能自主之特質,而給予差別對待的態度。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真的是自然界唯一的真理嗎?如果是,為何人類文明走過幾千年,到如今得以遊宇宙潛深海的當兒,依然會有貧富不均、貧窮、戰爭?

也許我們不能做得很好,不能在建構社會與維生時,完全避免傷害到其他生命。但不能做到完美,我們總能做到自己可以做的那一部分。在飲食這一塊,如同錢永祥在《深層素食主義》導讀所言:

“如果你可以百分百吃素,那當然太好了;可是如果你只能一天吃一頓素,那也比每週吃一頓素來得好;如果你家的餐桌上只有一盤肉食,當然要比有兩盤肉食造成的傷害少。我們應該減少吃肉,至於減少到什麼程度,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處境、能力、感覺和良知去調整。要點是:不要踏入肉食者的陷阱,只因為成為素食的聖人太困難、成本太高,反而完全放棄了你的素食努力、素食的心願。”

當我們投入一個國際組織,不會去分自己和他/她人來自什麼國家,大家都歸屬於同一個大家庭下;同樣的,當我們將自己投身於自然界裡,亦不再關注自己和其他生命的物種差異,大家都來自同一片大地。從較廣的視角出發,我們都是同類、夥伴。我們沒什麼理由會去食用、利用同類和夥伴,是嗎?


注一:關於動物與植物,以下學者之說與學界宣言,可供大家做參考。

"...The whole point of Darwin's position was to indicate homological resemblance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 behaviour, and it followed that is was no more absurd to speak of a higher mammal showing fear, reasoning power, or pleasure than to call the structure on the end of a chimpanzee's forelimb a hand. The difference was one of degree not of kind. There was one continuous 'thinking principle' throughout the animals which Darwin viewed as being contingent on the presence of an organized nervous system, and consequent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llect of man and animals is not so great as between living thing without thought(plants) and living thing with thought(animals)'(T i.66)"

引自Jonathan Howard,<Darwi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原版於1982年出版)
中譯本:《達爾文與進化論》,趙凌霞與何竹芳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出版)。

*Jonathan Howard為德國科隆大學遺傳學研究所細胞遺傳學教授,皇家學會研究員。

-----

"Speciesism occurs when the interests of a being are accorded less or no weight solely on the basis of species. To say that a being has interests is to say that the being has some sort of mind—any sort of mind—that prefers, desires, or wants. It is to say that there is someone who prefers, desires, or wants. You cannot act with speciesism with respect to a being that has no interests, such as a plant.

Your entire argument rests on your confusing a reaction with a response. If you put an electrical current through a wire that is attached to a bell, the bell will ring. The bell reacts; it does not respond. It is as absurd to say that a bell has a “nonconscious response” as it is to say a plant does. "

引自Gary Francione/全文:
MICHAEL MARDER AND GARY FRANCIONE DEBATE PLANT ETHICS

Gary L. Francione is Board of Governors Professo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Law and Nicholas deB. Katzenbach Scholar of Law and Philosophy at Rutgers University.
來源:Gary L. Francione Facebook

-------

科學界終於正式宣稱動物也有意識

「劍橋宣言的最後一段宣稱:「缺乏大腦新皮層似乎不表示生物沒有經歷情感狀態變化的能力。各類證據皆不約而同地指出:非人動物擁有構成意識所需的神經結構、神經化學及神經生理基礎物質,以及有能力展示帶有意圖的行為。因此,證據充份表明人類並非唯一擁有產生意識的神經基礎物質的生物。非人動物,包括所有哺乳類及鳥類、以及其他生物,包括章魚,也擁有這些神經基礎物質。」(“The absence of a neocortex does not appear to preclude an organism from experiencing affective states. Convergent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non-human animals have the neuroanatomical, neurochemical, and neurophysiological substrates of conscious states along with the capacity to exhibit intentional behaviors. Consequently, the weight of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humans are not unique in possessing the neurological substrates that generate consciousness. Nonhuman animals, including all mammals and birds, and many other creatures, including octopuses, also possess these neurological substrates.”) (The Cambridge Declaration on Consciousness, 2012, P.2)」

摘錄自:http://pansci.tw/archives/23959


推薦影片/書籍:

Factory Farming: Cruelty to Animals



Baur, Gene, 2008, Farm Sanctuary: Changing Heartsand Minds About Animals and Foo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Fox, Michael Allen著、王瑞香譯,2005,《深層素食主義》。臺北:關懷生命協會。
Kowalski, Gary著、劉佳豪譯,2006,《我的靈魂遇見動物》。臺北:柿子文化。
Singer, Peter著、孟祥森、錢永祥譯,1996,《動物解放》。臺北:關懷生命協會。

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2014/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4-2014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們人類可以更為友善的對待動物

沒有什麼偉大理由

生命本來就值得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5-2014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消費選擇拒絕不人道對待動物

共有20籠
每一籠內擠有約九或十隻
白色的羽翼 或躺或站 極少發聲
籠外色彩鮮豔的土雞 或走或跑 覓食 做土浴 放聲鳴啼
兩者形成極大對比

一排六層
最高一層的 排泄 落到下一層
下一層的 排泄 再落到下下一層

約下午四時半 牠們被送到這家住宅式屠宰場
隔天清晨四到五點 牠們向這世界告別
無飲無食 只得被淋水以降溫
生命的最後12個小時 在飢渴 擠迫 難受中度過
沒有麻醉 在疼痛裡結束生命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牠無法告訴你
因為牠的出生 注定為別人犧牲

生而自由 平等公義
人類社會的美好價值 怎麼在牠身上自動失效?

牠的羽翼散亂 困住牠的籠子粘附塵埃
但挺直的身軀 明亮的眼神 正映照出牠靈魂的純粹

只是
一籠又一籠 一批又一批
漫長黑夜的盡頭 總是等不到的黎明。。。

以上是在我住所附近,某住家式屠宰場(檳城)的見聞。相信很多人都不會知道,原來雞隻在被屠宰前,還要忍受那麼大的痛苦。

作為消費者,當您知道一隻雞被屠宰前,還要忍受約12個小時的飢渴、擠迫和難受,您還會買嗎?如果不會,就是一個明確傳達給生產商的訊息——您不支持這種不人道對待動物之舉。

如果您會,而且還有很多人會,那我們需要認真思考,是什麼原因讓大家覺得囚禁動物,即使屠宰前讓牠不吃不喝約12個小時,在擠迫的牢籠中難受度過也無所謂?

價格是一個考量因素,但不是全部東西都能以金錢作衡量。

如果您覺得馬來西亞可以成為一個更友善、更公平及良好對待弱勢者的國家,那麼我誠摯懇請您,向任何一家您熟悉或陌生的販肉地方,無論是超市或攤販,向對方傳達您不支持不人道對待動物的行為,以及願意分擔為改善動物福祉,而可能增加的飼養成本。或者,選擇不再消費或食用畜產品。

作為被人類作食用而繁殖的雞、豬、牛、羊,可能還有魚、蝦、蟹等動物,牠們的命運,從來不為自己所掌控。但是,您,可以改變牠們的命運。

(圖片已拿下。)

補充(2014513日):今日我經過該屠宰場,已見籠子變大和更為清潔。希望以上圖片所示景象,會永遠成為歷史。對於政府官員和業者所做出的改變與努力,我深為珍惜。但我仍不確定雞隻在被屠宰前,是否有被供應食水以滿足基本生理需求,以及是否有做麻醉。同理心讓我們對雞隻的處境有所不忍。沒有需求就不會有供應和屠宰。消費者在這方面還可以做出更大的努力。

--------------

约清晨四时,屠宰时间开始。我可以从屠宰场听见鸡隻的声音,听见无助生灵发出的声音。





本帖最后由 Cherish_Ying 于 19-7-2014 10:31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5-2014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佛教徒,但我觉得证严上人的思想观很棒!分享:

【素食最前線】

“不見得說人是萬物之靈,所以我吃牠是應該的。等待著你再到了另外的輪迴,人家吃你也是應該。這種的輪迴因果,應該人人要自我警惕。

佛教說『眾生』。『眾』就是很多種生命體的生命,就是說我是人類,牠是牛、牠是羊、牠是雞、鴨等等,不同樣的形態,可是牠跟你我都是一樣,都是生命,所以這叫做生命共同體。我們愛自己也要愛牠們,所以佛教都是要提倡素食。盡量你不要去殺牠,你要疼愛牠,我們要尊重牠的生命。不只是愛人類,我們要愛一切的生命。

你不吃,他就不會殺。常常都說『鼻下橫』,這一橫永遠都填不滿的。可是鼻下這一橫,造了多少的惡業。

父母生我們的身體,天地養我們的生命。我們有米吃,有五穀雜糧等等。我們的生命會活得很健康。

所以既然同樣活得那麼健康,我們為什麼要去看血淋淋的生命被殺?

我們平常人說你造了多少業,人與人之間,平常的人。真正的跟人造業,結怨結仇且結怨結恨,倒是不會太多。其實大部分都是與所有的眾生,結的恨、仇,這都是結很多的怨,結很多的仇。

你不吃,他不養。他不養,就沒得殺。所以惡性循環,說來都是因為人貪口味。為了口欲,放不下。這種貪吃、貪什麼,光是為了一個口感,殺了多少生命。所以,這不只是殺生的人,這樣在造業,是食眾生肉的人在造業。

身體的諸多疾病,都是累積來的。我們何必去吃那些動物,來讓我們的身體,什麼時候讓我們病痛,去招惹了一些病痛。為什麼沒有肉吃不下飯,為什麼呢?眾生都共住在這一個地球。地球上眾生都有權利,住在這樣的地球裡。這個地球就是有眾生才會美啊!我們不要去殺牠。

佛陀教我們要尊重生命。所以現在國際間都在提倡,我們若要使地球降溫,唯一的方法就是人人素食。

素食才是真正的美食。我們如果用心,真正了解素食是最自然。

天下那麼多人,就是不能少你一個人就對了。

我們要人人心素,心靈要素。心素就是說心要乾乾淨淨的,不要有貪、嗔、痴、無明、傲慢的或者是懷疑的。

現在素食不是宗教的事情,是天地的事情。

為什麼要素食?因為眾生平等、因為蠢動含靈皆有佛性,所以我們不忍心吃牠的肉。

齋戒就是要尊重生命。為什麼要大家戒殺、齋戒,我一直在說,那一些動物是因為業力,是六道輪迴,由不得自己,生到了這樣的畜生道。牠不是要來供應給人吃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父母生,天地養,所以我們要敬天愛地。人是萬物之靈,我們應該疼惜眾生、疼惜萬物。

唯有人能救眾生,所以人不應該再吃動物類。

同樣是生命,佛陀所說的所有眾生,是包括很小的動物,說『蠢動含靈皆有佛性』,所以佛陀教育我們是慈悲,不忍去損害到哪怕是小生命。

現在慈濟很大力的推動素食,不只是為佛教在素食,是為地球、為氣候在素食。起慈悲心是最重要的。我們人人如果有這個慈悲心,心開闊,我們就能擁抱天下蒼生。這樣我們結好緣。我們若可以人人結好緣,這樣就是叫人間菩薩。

人生來,沒帶來;去,有帶去。帶著什麼呢?業隨身啊!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現在我們在吃的動物,未來是不是我們的身體,變成被人吃的動物,我們也不知道。

這輩子我們做得到的,我們盡量付出。

總而言之,我們一定要做。用大慈來鋪路、用大悲來搭橋、用大智來牽引、用大慧來安樂人生。若可以做到這樣,我相信這就是最好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5-2014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互相殘殺,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我們無法做到完美,完全不傷害到生命,但可以嘗試去做。哪怕一分也好,也是一份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5-2014 08: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吃蛋奶素仍然不够?
由 PETA Asia实习生Iris Pajarito撰写,实习生Chessie Liu翻译
May 8th, 2014 亚洲善待动物组织

"。。。

然而,在许多方面,乳制品工业和鸡蛋工业同肉类工业一样不人道。鸡蛋和牛奶看上去像是无残酷的产品,因为它们呈现出来的形式看起来比肉类要无害,比如牛奶巧克力、奶酪和酥皮点心。人们很难把它们和一个活生生的动物联系在一起,因此也就更难产生同情心。看到这些产品,我们不能马上理解这是在利用动物,但并不表示这些事没有发生。

奶牛在乳品业中被人工受精,并且经常被喂饲生长激素以维持稳定的供奶量。农夫不但偷走本应属于小牛的牛奶,还把小牛也从母牛身边带走。若是小母牛,则像她们的母亲一样被当做产奶机器,而小公牛则被关在板条箱里运往小牛养殖场,或养肥了做成牛肉。在自然环境下,奶牛最多可以活到25岁。但是长期在肮脏和狭窄的生存环境中,不断怀孕及化学品的摄入,使奶牛场里的奶牛在四、五岁时就被宰杀,做成汤、宠物食品或劣质的汉堡肉饼,原因是她们已经饱受摧残,无法另作他用。因为重复且过度的产奶,许多奶牛在痛苦的条件下饱受乳腺炎的折磨。

鸡蛋工业也是一样。母鸡们被拥挤地关在铁丝笼里,连伸展一边翅膀的空间都没有。因为太过拥挤,这些本来很干净的动物不得已互相排泄在对方的身上。她们敏感的喙一部分被切除,使她们不会因为被限制在非自然情况下产生挫败而互相啄伤。在身体被利用殆尽、产量下降时,她们便被送去屠宰场,并且因为肉有瘀伤,通常只能被做成鸡汤或者猫粮狗粮。每年有数百万只小公鸡因被视作无用而被活生生碾碎或弃之如敝。

。。。"

全文/来源:http://blog.china.petaasiapacifi ... etarian-not-eno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5-2014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沒有需求就不會有供應和屠宰。消費者在這方面還可以做出更大的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5-2014 10: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像奶和蛋的取得沒殺到動物,為何仍不食用?其實是因為動物飼養過程的不人道,以及把動物這種跟我們人類一樣有感受能力的生命,當成一種工具性的利用,從而忽略了牠們的權益。

"Given the chance, cows nurture their young and form lifelong friendships with one another. They play games and have a wide range of emotion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But most cows raised for the dairy industry are intensively confined, leaving them unable to fulfill their most basic desires, such as nursing their calves, even for a single day. They are treated like milk-producing machines and are genetically manipulated and pumped full of antibiotics and hormones that cause them to produce more milk. While cows suffer on factory farms, humans who drink their milk increase their chances of developing heart disease, diabetes, cancer, and many other ailments."

來源/全文:Cow’s Milk: A Cruel and Unhealthy Produc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5-2014 09: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我跟一位朋友說的話:

昨天我以走路會踩到螞蟻為例,說明有時我們難以避免殺生。但我忘了補充,這並不是說我們就可把傷到螞蟻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只是真要完全不傷到,不簡單。我們只能嘗試努力去做。

嘗試不傷卻不容易做到這件事讓我領悟,我們的生命其實有很多限制。活下去就要做飲食,但無論食肉或蔬果,都會傷到其他生命。我們只能遵循自己的心,選擇自己覺得可以做到的方式。對我而言,不吃食跟我們一樣有明顯感受能力的雞、豬、牛、羊、魚等動物,就是一種較少對動物造成傷害的選擇。或許這不完全對,但至少我覺得這是一種對動物比較好,自己也可以做到的方式。我們都不是完全自由的生命,沒有誰的選擇比誰好或高尚。

這一生陪伴自己最長時間的人,還是自己。而這段漫長旅程讓自己好過的方式之一,就是聆聽心的聲音。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分享,共勉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5-2014 09: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一位部落客布魯桑有關吃素的心得(已徵得對方同意做轉貼):

“如果每個人心中都多一點愛,世界是否會瞬間改變?

常有人問我『吃素後覺得最大的改變是什麼呢』
我的答案是:價值觀。

當我不願意再吃動物,我便開始了解原來牠們和我一樣有血有肉。頓時,我的同理心和愛心,便擴展到動物身上。
『原來他們會哭』、『原來使用雞蛋、牛奶,或是她們毛皮製成的物品,也是一種虐待呀…』、『原來,我可以選擇一種不讓任何母親掉眼淚的方式活著』

當我懂得愛動物,我也開始能愛更多的人,不管那個人我認不認識。
原來這個世界有很大部分的人活在赤貧之下,當我抱怨我買不起新的手機,有人卻連吃飽都做不到。我開始了解什麼是公平貿易,願意在能力所及之下資助各式各樣的弱勢團體,並跟無良的剝削企業說再見。

當我能愛更多的人,我發現心中的歧視和批判其實不該存在。不管遇見什麼樣顏色的皮膚、說什麼語言、喜歡男生還是女生、宗教信仰和我一不一樣、做什麼工作、一個月賺多少錢,這些都不是評量標準。

在這個教會我猜疑和競爭的社會之下,只要傾聽心中以愛為名的聲音,便能不被情緒影響,不受媒體煽動。看到需要幫助的人,給予援助。發現不對的事情,挺身而出,這是很單純又簡單的事。

我好奇,如果每個人心中都多一點點愛,真的只要多一點點,世界是否瞬間就會改變?可以成為Funky又Monkey的Family嗎?(好啦我最近剛看完最完美的離婚,這句台詞真的太棒了!)也許一個社會的好與壞,是取決在每個人身上的價值觀的。

所以,就算嘆氣也沒關係,抱怨社會也沒關係,但千萬不能失去愛和希望。大力微笑吧,給予關懷吧,這個世界需要多一點你我的愛,一切都會更好更好的!對不對?

想想自己能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吧!你我的意念,都對這個社會至關重要:)”

來源:布魯桑臉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5-2014 05: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雖然活著無法避免傷害到其他生命,但我們可以努力減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5-2014 05: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Cherish_Ying 发表于 9-5-2014 11:23 PM
以消費選擇拒絕不人道對待動物

共有20籠

约清晨四时,屠宰时间开始。我可以从屠宰场听见鸡隻的声音,听见无助生灵发出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5-2014 0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一篇我對其他網友的回覆:

吃植物也涉及殺生的。但植物是否跟動物一樣,會感到痛苦,我不確定。吃植物也會殺到菜虫等蟲蟻生命,但人不是為吃菜虫而刻意將之培育出來再殺之。人要生存得飲食,無論是否有吃動物,都會帶來其他生命的犧牲(對此我們得對犧牲之生命,常懷感恩之心)。因此,是否吃食動物,於品德沒有高低之分,只視個人如何理解與應對其身處世界。

若不嫌棄,請參考我寫過的一篇文章:

從尊重動物生存與自由權論不食/利用動物
作者:殷志偉

從小我就習慣吃肉,直至四、五年前,我看過一部稱為“生命的呐喊”紀錄片,覺得屠殺動物殘忍,才開始慢慢不食用肉、蛋和奶。

很奇怪,從前我不覺得屠殺動物是殘忍,為何那時看過紀錄片後會那麼覺得,我也不解。如今回想,我覺得這可能是回歸本性。

從小開始,我就跟隨周遭親人、朋友吃肉,彷佛吃肉就是一個理所當然的行為。

但事實上人食肉真的是理所當然的行為嗎?不是的,我在後來才慢慢思透。

雞、豬、牛、羊、魚、蝦、蟹等動物,跟人一樣,都是生命。如果我們不想自己被囚禁、獵捕、屠殺,想必動物們也不想受到這樣的對待。

雞蛋是母雞為孵育小雞而生,牛奶是母牛專為小牛而產的奶水,就如同人奶。我們人類確實沒什麼理由吃雞的蛋、喝牛的奶。

在很長的歷史裡,動物被我們視為一種資源。牛用來耕田、狗用作守門、馬用作騎乘、駱駝和驢子用作運載物品、雞和豬等動物則用來食用。。。深入思考,我們真的有利用這些動物的權利嗎?

我常聽說弱肉強食,對於某些情況可能有理,但對於我們與其他非人動物的關係而言,卻不是這樣。如甲因工作沒努力,被比較勤勞的乙給替換了。這是一種競爭性的弱肉強食;但一隻雞,我們不能說牠沒努力,所以應該被人類吃。生做雞或人,非自己可選。面對強勢的人類,雞無法為自己說話,也幾乎沒有努力抗爭的機會。起始點的不公平,不能合理化強勢者利用相對弱勢者的行為。

在大自然的眼裡,無論一個生命以什麼形態降生於世,都一樣。比如說,生做男性或女性,都是人,於大自然而言,沒有差別。但性別若落在父權社會/體制內,就出現了差異。在這個社會脈絡或情境裡,女性權益被忽略,同工不同酬、職場上的玻璃天花板等等,都是性別歧視的再現;同樣的,一個人無論生做黑人或白人,于大自然眼裡,都一樣是人。但種族若落在某些特定的社會體制裡,如在過去白人為主的社會,黑人就變成了次等民族(所以才引發了後來的種種抗爭);一個人若生做同性戀或異性戀,於大自然而言,也都一樣是人。但性取向若落在以異性戀為主流的社會,同性戀可能就成了大眾眼裡的異數。從以上例子可見,讓性別、種族或性取向出現差異的,不是大自然本身,而是人類社會的特定文化和制度。回到人類(也是一種動物)與非人動物的關係之討論,兩者在大自然界裡,並無地位上的高低差異,而是人類社會的文化——一種追隨弱肉強食的文化,讓相對弱勢的非人動物,成了人類的囚鳥、受宰製者。

我相信,在大多數,甚至是全部人心中,都有一種善的天性。在有能力時,我們會想去幫助別人。這種無私的付出,對於提升自己的社經地位無所助益,而是在自己付出時,從心底的感到開心、充實。在弱肉強食、物競天擇的環境裡,一個人可能需要某種程度的自私,為自己著想,以取得較大的成就。但如果這就是我們遵從的自然規律,又如何解釋我們在無私助人時由衷感到的快樂?後者或許才是我們真正的本性。

所以,當有人問,為何老虎獅子可獵捕羚羊,而人類不能吃雞、豬、牛、魚?我或許只能這麼回答,弱肉強食不是我們的全部、唯一可遵從的規律,自願放棄作為相對強勢者的優勢,也是一種選擇。

有人提出疑問,植物不也是生命?我不十分確定植物是否如動物一樣,有痛感神經和意識、感受能力等,但偏向覺得沒有(注一)。因此,直至目前為止,不讓動物因我要食其而受苦,還是有值得堅持的理由。

我們需要對動物王國裡的非人動物,予以更多的尊重——尊重牠們異於我們人類的珍貴特質、尊重牠們生而自由的權利。

我真誠懇請大家重新思考人類與非人動物的關係。從同理心出發——我們愛護自己與身邊人的生命,也會愛護同樣沒有危險性,不會危害我們的雞、豬、牛、羊等動物的生命;從公平正義角度出發——在違反他者意願的情況下,囚禁與剝奪一個人的自由與生命是不合理的;同樣的,非人動物有自身的生存與自由權,侵犯與剝奪牠們的權益,亦不合理。如果我們反性別、種族、性取向等任何不合理的歧視,沒有理由不反物種歧視/主義(Speciesism)——一種基於同樣的生命體天生不能自主之特質,而給予差別對待的態度。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真的是自然界唯一的真理嗎?如果是,為何人類文明走過幾千年,到如今得以遊宇宙潛深海的當兒,依然會有貧富不均、貧窮、戰爭?

也許我們不能做得很好,不能在建構社會與維生時,完全避免傷害到其他生命。但不能做到完美,我們總能做到自己可以做的那一部分。在飲食這一塊,如同錢永祥在《深層素食主義》導讀所言:

“如果你可以百分百吃素,那當然太好了;可是如果你只能一天吃一頓素,那也比每週吃一頓素來得好;如果你家的餐桌上只有一盤肉食,當然要比有兩盤肉食造成的傷害少。我們應該減少吃肉,至於減少到什麼程度,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處境、能力、感覺和良知去調整。要點是:不要踏入肉食者的陷阱,只因為成為素食的聖人太困難、成本太高,反而完全放棄了你的素食努力、素食的心願。”

當我們投入一個國際組織,不會去分自己和他/她人來自什麼國家,大家都歸屬於同一個大家庭下;同樣的,當我們將自己投身於自然界裡,亦不再關注自己和其他生命的物種差異,大家都來自同一片大地。從較廣的視角出發,我們都是同類、夥伴。我們沒什麼理由會去食用、利用同類和夥伴,是嗎?


注一:關於動物與植物,以下學者之說與學界宣言,可供大家做參考。

"...The whole point of Darwin's position was to indicate homological resemblance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 behaviour, and it followed that is was no more absurd to speak of a higher mammal showing fear, reasoning power, or pleasure than to call the structure on the end of a chimpanzee's forelimb a hand. The difference was one of degree not of kind. There was one continuous 'thinking principle' throughout the animals which Darwin viewed as being contingent on the presence of an organized nervous system, and consequent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llect of man and animals is not so great as between living thing without thought(plants) and living thing with thought(animals)'(T i.66)"

引自Jonathan Howard,<Darwi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原版於1982年出版)
中譯本:《達爾文與進化論》,趙凌霞與何竹芳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出版)。

*Jonathan Howard為德國科隆大學遺傳學研究所細胞遺傳學教授,皇家學會研究員。

-----

"Speciesism occurs when the interests of a being are accorded less or no weight solely on the basis of species. To say that a being has interests is to say that the being has some sort of mind—any sort of mind—that prefers, desires, or wants. It is to say that there is someone who prefers, desires, or wants. You cannot act with speciesism with respect to a being that has no interests, such as a plant.

Your entire argument rests on your confusing a reaction with a response. If you put an electrical current through a wire that is attached to a bell, the bell will ring. The bell reacts; it does not respond. It is as absurd to say that a bell has a “nonconscious response” as it is to say a plant does. "

引自Gary Francione/全文:
MICHAEL MARDER AND GARY FRANCIONE DEBATE PLANT ETHICS

Gary L. Francione is Board of Governors Professo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Law and Nicholas deB. Katzenbach Scholar of Law and Philosophy at Rutgers University.
來源:Gary L. Francione Facebook

-------

科學界終於正式宣稱動物也有意識

「劍橋宣言的最後一段宣稱:「缺乏大腦新皮層似乎不表示生物沒有經歷情感狀態變化的能力。各類證據皆不約而同地指出:非人動物擁有構成意識所需的神經結構、神經化學及神經生理基礎物質,以及有能力展示帶有意圖的行為。因此,證據充份表明人類並非唯一擁有產生意識的神經基礎物質的生物。非人動物,包括所有哺乳類及鳥類、以及其他生物,包括章魚,也擁有這些神經基礎物質。」(“The absence of a neocortex does not appear to preclude an organism from experiencing affective states. Convergent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non-human animals have the neuroanatomical, neurochemical, and neurophysiological substrates of conscious states along with the capacity to exhibit intentional behaviors. Consequently, the weight of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humans are not unique in possessing the neurological substrates that generate consciousness. Nonhuman animals, including all mammals and birds, and many other creatures, including octopuses, also possess these neurological substrates.”) (The Cambridge Declaration on Consciousness, 2012, P.2)」

摘錄自:http://pansci.tw/archives/23959


推薦影片/書籍:

Factory Farming: Cruelty to Animals



Baur, Gene, 2008, Farm Sanctuary: Changing Heartsand Minds About Animals and Foo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Fox, Michael Allen著、王瑞香譯,2005,《深層素食主義》。臺北:關懷生命協會。
Kowalski, Gary著、劉佳豪譯,2006,《我的靈魂遇見動物》。臺北:柿子文化。
Singer, Peter著、孟祥森、錢永祥譯,1996,《動物解放》。臺北:關懷生命協會。

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2014/4/12
本帖最后由 Cherish_Ying 于 30-5-2014 01:1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10-2024 09:02 PM , Processed in 0.09403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