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德源

Ehipassiko - 正见 - (帮助我们得到一果的其他要素)- 完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4-3-2009 04: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learing the Way


http://www.vbgnet.org/download-tracking.asp?ItemId=23141&Download=audio/DV/Eng+Adv/Clearing+The+Way+-+mp3.zip

(德源:这讲座被列为Advanced。在我的能力范围来讲,我是不够格来翻译的。不过,这里面真的有很多很好的教导。现在,我把第一段“错误的概念”翻译过来,顺便介绍BHANTE所推荐的一篇文章。其余的,再看看吧。希望任何人想要帮忙的,也可以帮忙翻译。)

Minfulness的错误概念

两天前,我想应该是星期一,BRO HOBROLAU跟他们的妻子一块来。他们问我一些关于禅修的问题。我回答他们,然后我把一篇Dr. Alan Wallace的文章给他们看。这篇文章是刊登在Tricycle杂志,今年春季刊。他谈到Mindfulness,他说很多人对于Mindfulness有错误的见解。他说他跟菩提比丘,Analayo比丘,以及Rupert Gethin讨论过这问题。从这些讨论,他写这篇文章说,现在,很多人对于Mindfulness有错误的概念。而他们所学习的Mindfulness并非佛陀的Mindfulness,而现在普遍被学习的Mindfulness是一种被用于心理治疗的。也是因为如此,它在美国很普遍。他说,如果没有定的Mindfulness,而当你的心是搅动,你尝试去观,去清楚了知。但是,你的心充满着骚动,你是不可能清楚了知的。这就是为什么经文中常常在强调“定”。当我们的心平静,稳定,没有被任何“盖”所干扰,然后我们去观,那么你就可以清楚的观。他也说,现在很多人学习Mindfulness然后认为Mindfulness就是全部,然后轻视其他的东西如佛陀的经典和佛陀教导的其他重要项目如三十七道品。他说这些都是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他尝试把人们拉回佛陀真正的教导。我建议你们上网找这篇文章,你可以找Dr. Allan Wallace或者找Tricycle今年春季刊。

A mindful balance: What did the Buddha really mean by "mindfulness?" by Dr Allan Wallace


(德源:现在,不需要你们自己去找了,我已帮你们找来了。这篇文章真的很不错。

在最后的部分,Dr. Allan也说了为什么我们需要僧团的存在和在佛法上的领导。他说,你会把你的牙齿交给一个学了几个小时的牙医吗?还是你会找Full Time接受训练的牙医呢?他还说,如果西方国家里的科学家都是Part Time的,你认为他们的科学发展会有现在的情况吗?前一阵子,有人问为什么出家人不去自己做工赚钱养活自己。但是,想想,如果科学家、艺术家都是兼职来养活自己,那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会有很好大成就吗?)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17-3-2009 09:5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3-2009 09: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自己顶一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6-2009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见

这是翻译自福建讲经的“正见”。以下是它的连接。

http://vbgnet.org/download-tracking.asp?ItemId=25274&Download=audio%2FDV%2FChi+Adv%2FRight+View+%2D+Hokkien+%2848Kbps%29%2Ezip

什么是正见

优婆塞,优婆夷,今晚我要讲福建话,对吧。今晚的题目是正见。在我还没有讲正见前,我要讲一段很短的经文,有一天,佛陀跟他的弟子走在森林里面,他们到了一个很深的悬崖,几百尺深的悬崖。佛陀问他的弟子,比库们,你们看这悬崖危险吗?他们说这很危险,因为如果你跌下去一定是死,是不是?但是,佛陀说,有一个悬崖比这个更危险,那是什么呢?佛说,那就是轮回。我们掉入这悬崖,我们只死一次而已。但是我们掉入轮回,我们会死几次呢?难以计算。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死多少次并不可怕。我们怕什么呢?我们怕生为鬼、生为畜生、生为地狱众生。那个才可怕。如果说我们死后再回来出生为人,或出生在天界,那也不要紧,不是吗?不出苦海也没有关系,做人也不是很坏。上天堂当然更加好。但是我们怕会出生为鬼。现在我们普通人没有看到鬼,我们不知道他们会有多痛苦。但是有一些可以看到鬼的人说,鬼在夜晚走来走去在哭。哭不是像我们这样流眼泪,而是流血,血流出来,有一些孩子可以看到。有一些很难看。畜生也是很痛苦,因为互相残杀,捉到就是活生生的吃直到你死,怕吗?地狱更加惨。因为我们害怕出生在这些苦的道,所有佛陀说我们应该努力的脱离这苦海。但是如果你去其他信仰学习如何脱离这苦海,你是学习不到的。佛陀说就只有在佛教里教导我们八正道,就只有八正道才可以脱离这苦海,有时侯有些人喜欢说,佛教导很多法门,八万四千的法门。其实这是不对的,佛陀没有这样说。佛陀只教导一个法门,就是八正道以使我们脱离这苦海。

我们来到了佛教,我们可以做几样东西,普通人喜欢做布施,可以持戒,可以念经,可以禅修,可以听经。但是最要紧的,我们来到了佛教,我们至少要得到一果。因为我们得到一果后,我们就很稳固了。佛陀说如果一个人得到一果后,他不可能出生在苦的道了,这三个苦的道,鬼、畜生和地狱。我们在佛教里可以得到最有价值的,就是得到一果。很多人不知道,来到了佛教,念经那么多,又或者做布施,这些都很不错。但是这些都是很初步而已,并非很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来到了佛教,我们如果能得到一果,我们就是得到了最有价值的东西了。就算你成为全世界的王也比不上这个,就算你出生在天界,有几千万年的好命,也比不上你得到一果。因为就算你出生在天界也好,你还是没有出这轮回。如果你还没有出这轮回,我保证地狱还在等着你,你还是会遇到阎罗王,还是会下地狱,还是会生为鬼,还是会生为畜生。所以我们要得到一果是很重要的。根据我迟一点会解释的经文来讲,要得到一果并非那么的困难。很多人不了解,所以觉得很难。所以有时候,好像佛陀那样,当他开始修行的时候,他不了解这八正道,所以他修种种的苦行,修得如此的苦。佛陀说,不能找到任何人的修行会比他更苦。过去、现在和将来,佛陀说没有可能找到一个人的修行会比他更苦。种种的苦行他都经历过了。甚至他一天吃一粒米而使到他的眼睛陷下,骨头都露出,肚腩完全没有了,甚至当他压他的腹部都可以直接接触到他的脊骨,臀部是完全没有肉了。因为他只吃一粒米不够营养,当他摸他的手时,手毛都会掉下。他甚至差一点死。他修这么多的苦行而使他完全没有力气,甚至当他掉入一个只有几寸深的江水里面也没有力气推自己上来而差一点淹死。那时他想,他修了这么多的苦行根本没有用,如果今天他死了,这些苦行都白白浪费了。然后他又想,什么才是这解脱的道路。然后他走中道,一天吃一餐。然后当他培养回他的力气后,他修禅,从禅修中,他回想起他以前是谁,他以前跟迦叶佛学习过佛法,他也回想起这四圣谛和八正道。然后他跟随这道路走才得以脱离这苦海。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来到了佛教,最好的道我们可以行的就是这八正道。

这八正道有八样东西在里面,第一是正见。正见是最重要的,它在八正道里是最重要的,所以今晚我将要解释这正见。

什么是正见?在佛教中有两种的正见,一个是世间的正见,还有一个是圣者的正见。世间的正见就是说一个人了解因果,就是说我们行善,以后我们得到快乐,我们行恶害其他众生,以后我们会吃苦。如果你有世间的正见,你了解人死后还是会轮回,不是说死后什么都没有了,死后还是会再出世,还会根据我们的业而得到其他的身体。佛陀说我们可以出世的地方有五道,最早的经只说五道,后来的经才开始讲六道轮回。五道就是两个快乐的道,就是天界和人间,三个苦的道就是鬼、畜生和地狱。如果你有世间的正见,你了解有圣人的存在,有人可以修行而成为圣者脱离这苦海。这些都是世间的正见。

圣者的正见就是八正道里面第一的正见。圣者的正见就是说一个人要了解四圣谛才可以算是得到圣者的正见。四圣谛是什么呢?我们华人爱说,苦、集、灭、道。是不是?讲是很容易,但是要了解不是这么简单,要接受也不是那么简单。所以有些人不喜欢来听经因为他说我们常常在说苦而已。

四圣谛里的第一个,佛陀说“苦”DukkhaDukkha是说不满意。你如何的欢喜快乐,它只是一段的时间而已,它会变。苦和乐就好像我们的手心和手背,它需要一起到来的。你有快乐,那么以后你就知道苦了,因为快乐是无常的,是不是?你就算有多么快乐也好,当它消失的时候,苦就到来了。例如说一个人工作,做生意,每个月都有三十千的入息,经济不好的时候,他只可以得到三千而已。三千也是可以生活,但是当他习惯了三十千的时候,他得到三千的入息就会使他觉得很苦。是不是?所以,当快乐消失时,苦就跟着来了。所以是因为无常的缘故,无常带来苦。当我们习惯任何东西,而当它消失,每一个东西都是无常的,它需要变迁的,它会离开我们的,当它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不甘心,我们不甘心它离开我们,所以就有苦。尤其是我们疼爱的人,我们的丈夫,我们的妻子,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父母,有一天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会苦得说不出来,尤其当他们死的时候。当我们了解佛理后,我们可以接受,当我们可以接受后,当苦来的时候,我们知道,就算我们哭到眼泪都干了也是没有办法的。就像我的母亲才刚过世,两星期前,但是我母亲是以104岁的高龄去世,我没有苦,我高兴,因为如果她再活下了,她会更苦,她去世会更加好。因为她现在老了,瞎了,又不能走了,睡在床上,所以她去世,我们也觉得高兴。104岁真的是很足够了,还要活多久呢?所以当我们了解佛理后,我们可以接受这些。佛陀说,苦有两种。心的苦和身体的苦。身体的苦是所有人都拥有的,所有的众生都有的,是不是?因为我们会生病,会老。但是,心的苦并非每一个人都会拥有的,圣人没有心的苦。因为他了解这世间就是这样的,我们哭也是没有用的,是不是?所以我们接受,我们接受后就不会去想那么多。我们心的苦就是因为我们把这些拿来想,拿来想后,它就使我们更苦。所以当我们不拿来想,我们就没有心的苦,当我们接受后,就可以在那里结束了,没有去想那么多了。所以,第一个,佛陀讲这世间是苦。第二是苦的原因就是tanhatanha简单来说就是贪爱,贪爱世间的享受,爱我们的命。第三的圣谛就是说有一个情况是没有苦的就是涅盘。涅盘并非一个地方。这个事世间是我们的六个精神所造出来的。虽然这世间看起来是如此的真,但是它就好像一个梦那样。我们晚上做梦的时候,我们不知道那是梦而已,当我们醒来后才知道那是梦。同样的,这世间就好像做梦那样,虽然我们还没有醒,我们觉得它是真的。但是好像佛陀那样,佛陀是觉者,就是醒了的人。所以他出这梦了,他不会回来了。但是我们还没有醒,所以这世间对于我们来讲是这么的真。但是,涅盘的境界就是这六个精神停止了。停下来后就没有这世间了,没有这个假的世间了。也可以说有真的世间,而这个真的世间,佛陀说是一种光和无限的精神,也是无我的。佛陀说涅盘的境界是最快乐的。这涅盘的境界就好像我们睡得很深的那种睡眠。什么都不知道的。当我们进入很深的睡眠时,是很舒服的,早上人家叫醒我们,也不想醒来。你醒来后,这世间有这么多的问题,这么多的东西使你害怕,担忧。你睡后什么都不需要担忧。所以如果可以不用醒来,我们也不要醒来。是不是?涅盘就是这样。它是很快乐的。因为它没有一个我。当我们醒来后,我们就有一个我。当我们有一个我的时候,我们就烦恼要如何保持这个我了。我们出生到死亡都是在照顾这个我而已。害怕这个我会得到苦。所以这就是涅盘的境界,六各精神停止运作。但是六个精神停止运作并非那么简单。它们习惯了在运行,这就是心的漏。心的漏就是这精神习惯的漏。就算我们没有做什么的时候,心的漏也使我们想东想西。心的漏是这么的厉害就算我们在睡觉的时候,它也不给我们休息,它使我们做梦。是不是?这就是心的漏。一个解脱后的阿拉汉已经灭心的漏了巴利文就叫Kinasava灭心的漏。灭心的漏后,他才可以解脱。所以这就是涅盘的境界。第四圣谛就是这灭苦的道路,也就是这八正道。当一个人了解这四圣谛,他就变得不一样了,他了解这世间的情形,他知道这世间是苦,他知道这世间并不稳。就算你出生在那里也好,就算你是天人,你有几百万,几千万年的寿命也好,一天也是要死。当你死后就要下来了。如果你没有得到一果,你还是可以去苦道。如果你已经得到一果了,你就只可能在天界和人间出世而已,直到时间到后进入涅盘。这样很不错,是不是?所以,我们要得到一果成为一个圣人。这就是世间的正见和圣者的正见,我刚解释了。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12-6-2009 08:2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6-2009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有看到德源了。希望您能大量散播正见,来平息论坛的纠纷。
虽然,偶偶尔也到处捣蛋一番,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6-2009 10: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正见重要?

现在要讲为什么正见重要。如果我们得到这世间的正见,我们了解因果定律的运行。当我们了解后,我们就不敢造恶业,我要造善业。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我们造恶业,以后我们就会出生在苦的道。如果你了解因果,你了解说我们的命运就在我们的手中。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们的。佛陀说,真正的没有一个人可以祝福你,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诅咒你。你的善业祝福你,你的恶业诅咒你。所以我们要看好我们的业。看我们是在造善业多还是在造恶业多。如果你了解世间的正见,你就会照顾你的业,你也不会去苦的道。这就是世间的正见的好处。

而如果你得到圣人的正见,那么你就是得到一果了。在佛经里有谈到,所有的圣人都有正见的。所以,如果你得到正见,你就是圣人了。在中部117经里,佛陀说八正道里,以正见领先。你只有得到正见才是进入八正道。当你得到正见后,它就可以带你得到第二的正思维。这第二的就带领你得到第三的正语。第三的带领你得到正业。正业带领你得到正命。正命带领你得到正精进。正精进带领你得到正念。正念带领你得到正定。所以这八正道不是乱乱修的,如果你要行这八正道,第一你就要先得到正见。而你进入了这道后,它才能带领你得到第二、第三、第四。所以有些人不了解,他有心要修行,但是他不了解这经,他来到了佛教,他就开始先禅修。这不对了,禅修是最后的正定,是不是?这颠倒了。佛陀说你应该开始先修正见。所以有一相应部的经里,有一天,一位比库弟子来找佛陀,他说,世尊,我想要离开这里去一个幽静的地方禅修,恳请世尊指点我。佛陀想要教导他四念处。但是佛陀告诉他说,有两种的基本法你需要先修。佛陀说第一的就是戒律,第二的就是正见。所以你要先修戒律和得到正见后才开始禅修,而并非你开始先修禅定。所以我们要看好来,我们应该要先得到正见而不是一开始就修禅定。有了正见后,我们的禅修才会走在对的道路上。还有一增支部经,920的经里,佛陀说在很久以前,他出生为一婆罗门,那时他做了很多的布施,如八万四千桶的金、八万四千桶的银、八万四千桶的宝石、八万四千对的牛猪羊鸡鸭等等的。他布施的食物饮料可以说河流般的那样多来利益这么多人。但是佛陀说就算他在那一世布施那么多也好,他的功德并非很大。为什么呢?佛陀说因为那时没有一个人有正见,他那时布施的人们里没有一个有正见的人。他的意思就是说那时没有一个圣人在世间。所以佛陀说如果他布施一个有正见的人,他的功德将会比他布施这么多东西给这么多人来的大。在这里,佛陀的意思就是说一个圣人一个一果的人就是一个拥有正见的人。所以,如果你得到正见,你就是圣人了。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12-6-2009 01:2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6-2009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得到正见

现在我们谈谈如何得到圣人的正见。这个在中部第四十三的经里,佛陀说,有两个条件使我们得到正见,就是两个而已。一个就是听到别人的声音(Another Person’s Utterance。就是说别人教导你佛理。以前没有佛书,所以说听到别人的声音来教导你佛理。现在包括看书。看书就好像是他跟我们讲但是在黑白记录在书里。也是其他人跟我们讲。第二的条件就是yoniso-manasikara,就是我们好好的注意。100%的精神在注意。所以我们听经的时候要好好的注意。就是这两个条件而已。这个第一的条件,我们要看它的意义就是说要其他人教导我们佛理,我们才能得到正见。如果没有人教导我们佛理,我们没有机会听到佛理,我们是没有机会得到正见的。你修禅定到你得到神通也好,你还是没有得到正见。例如说,耶苏,耶苏禅定是A1的。他很会禅定。他在沙漠里不吃不睡四十天四十夜,一直禅修。对于魔王看来,他甚至于要到达解脱了。魔王因此而觉得椅子都坐不稳了而到来干扰他。魔王是这样的,他的“我”很大。所以当有人修得神通之类的。他就感到担忧了。觉得你会比他厉害了,所以他就来干扰你。但是我们还没有什么神通,我们也不需要担忧魔王,我们心中的魔王就可以搞定我们了。所以要记得,要得到圣人的正见,只有两个条件而已。听佛理,还是别人教导我们佛理,再不然就是看早期的经书。第二就是好好的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2-6-2009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须陀洹(一果)的特征

怎样知道我们得到正见而成为一个圣人了呢?佛陀说一个圣人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对佛、他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对法、他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对僧团。他有圣人的戒。圣人的戒,有时侯人们说是他的戒圆满,清净圆满。他的戒圆满并非说他有如比库那样有227个戒。不是这样的。在八正道里面,有三样东西算是戒的。一个是正语、一个是正业、还有一个是正命。正语有四个戒就是不说谎、不两舌使人们吵架、第三不说恶语、第四不说是非。所以正语有四个戒。正业有三个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正命是说我们的职业不会伤害其他众生,这个不算一个戒。所以你看这三样里面只有七个戒而已。正语有四戒,正业有三戒,正命不算戒。当你有了七个戒,你已经有资格成为一个圣人了。所以并非那么的困难。要成为一个圣人,你要好好的照顾这七戒。口的戒和身体的戒。你有对佛、法、僧不可动摇的信心,你有这七戒,你就拥有圣人的其中之一的条件。

佛陀说第二的就是说一个人听到和了解佛理而得到正见了。也就是说他看到法了。Dhammacakku法眼,有时侯我们华文书要讲他得到法眼了。得到法眼的意思就是说他看到法了,他了解法了。而一个人了解法后,他变得不一样了。他不会去追求世间的享受了,他知道世间的享受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不久我们的老和死就要到来了。而现在这么多人得到癌症,所以我们并非一定要老了才会死的。是不是?有时你看一些小孩子出世不久,一岁两岁也得到癌症了。是不是?有时是血癌。所以不是说一个人要老后才会死的,有时四十多岁就中了。有的五十多岁。所以不要好像很多人这样想说我到八十岁才来修行。八十岁,也不知道你能活到八十岁吗?一个人当他看到法后,他就知道做人是很不稳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会去世的。所以为了不要入苦的道,所以我们要修行。修行就是说听多一点早期的经典。如果我们可以禅修就更加好。如果我们可以修禅,我们就可以把心捉牢。当我们把心捉牢后,心比较清明了后,我们听经也比较容易了解。所以这两个很重要,听经和修禅。但是还有一些其他的条件,迟一点我会解释,例如戒律。当一个人得到圣人的正见了,他的朋友看他不一样了。他不要去卡拉OK了,他不爱去赌马了,他不爱去云顶了,不喜欢去喝酒了,不喜欢去花天酒地。不想去享受这么多了。他要禅修,要听经,要修他的戒,一个星期一次修八戒等等的。圣人,一果的人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他不会出世在苦的道了,他不会出世为鬼、畜生、和下地狱了。但是这些是在这一世看不到的。还有一个就是佛陀说一个一果的圣人最多可以出世七次而已。这七次将会是出世成为人还是入天界。七次过后,他就进入涅盘。

佛陀还说一个人得到一果后,他在佛法里是不需要依靠他人了。他没有依靠他人了。就是说他不会去追好料的师傅了。很多人没有什么听经,一直要追好料的师傅。去外国,去这边去那边,听到有那一位好料的师傅,他就去拜去学。但是最好料的师傅在那里呢?就是在经里面。因为佛陀有说过,以后当他不在时,我们要拿经和戒律做为我们的师傅。不是跟那一个好料的和尚,而是跟这经和戒律。所以我们的佛陀,我们华人说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不是?最早的师傅,最真的师傅。不是别的,最真的师傅就是我们的释迦牟尼佛。有的人不了解,还想要等弥勒佛的到来。以后他遇到弥勒佛也好,他讲的经也是跟释迦牟尼佛讲的是一样的。是不是?现在有机会研究释迦牟尼佛的经,为什么要等到弥勒佛的到来?以后你出世为鬼,你就不记得了,你发什么愿也没有用了。以后你出世就不记得了。好像现在,你记得你前世发什么愿吗?不记得了。我们前世是谁我们也不清楚,是不是?所以现在我们可以遇到这正法了,我们就要用这机会。所以一个人得到一果后,他不去追求任何师傅了,他知道真正的师傅就在经里面。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15-6-2009 08:41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6-2009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得到须陀洹(一果)并非很难

我们现在要谈谈,有些人觉得要得到一果很难。有的人觉得只有在佛陀的时代,人们听经才可以得到一果。现在的人得不到。这不是真的。在经和律藏里,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得到一果并非那么困难。不是说,博士得到一果,律师得到一果,工程师得到一果,不是的,在佛陀的时代,是那些普通人而已。例如说,有一次,佛陀要渡一个人,佛陀在解脱后,他要找人来渡。他要找特别的人,是那些特别的人?他要找一些得到禅定的人,因为一个得到禅定的人他的五盖减少。佛陀说,这五盖是五种遮盖我们使我们无明,没有智慧的东西。这五样东西是什么呢?第一是欲火,对于六根的爱,第二是脾气(嗔),第三是昏沉使我们懒惰和贪睡,第四是心烦躁,第五是怀疑心。所以这五样东西遮盖我们使我们看不清楚,你听经也好,这些东西遮盖你,你也不能了解。所以当人们修禅得到禅定后,他的五盖就会减低。当他的五盖减低后,他的心比较清明。像这样的人,佛陀喜欢找他们。因为这样的人,佛陀一跟他们讲佛理,他们即刻就成阿拉汉。有一次,佛陀看到一班的在江边的外道,他们有修禅定的。他们的领导应该拥有神通,所以他相信自己是阿拉汉。佛陀去找他们,跟他们一起住,但是佛陀没有说他觉悟了,佛陀就像普通人那样,但是他渐渐的显示神通给他们看。逐渐的,他们从佛陀的神通里看到佛陀的修行很特别。在这时候,佛陀才对他们的领导说,迦叶,你以为你是阿拉汉,但你其实并非阿拉汉。佛陀又说你也没有走在成为阿拉汉的道路上。而这人一听到就觉得好像有人打了他一把掌那样。从来没有人对他这样说的。但是,当他仔细想想后,他觉得佛陀有可能是对的,因为佛陀的修行比他还高明。就这样,他落发跟随佛陀出家,他的其他弟子看到后也全部跟他一样落发跟随佛陀出家。跟随佛陀出家后,佛陀就对他们讲经,佛陀讲的经捉住他们的心,因为外道在印度有很多是拜火的,拜火的神明。所以佛陀跟他们讲这世间在着火了,是怎么着火呢?眼睛着火了,耳朵着火了,鼻子着火了,舌头着火了,身体着火了,心着火了,什么火?贪、嗔、痴的火。然后慢慢的解释,解释到无我的时候,这一千个了解佛法而成阿拉汉。听一经而已就成阿拉汉了。我们可以听一经而成阿拉汉吗?我们听一百段的经也不能成阿拉汉,因为我们的心有污染。所以禅定的好处在这里,听一经而已就成阿拉汉了。过后佛陀就带领这一千位弟子去王舍城,去见频婆娑罗王。过后,频婆娑罗王布施食物给佛陀和他的一千位阿拉汉弟子。吃过后,频婆娑罗王叫王舍城的人民出来,据律藏记载有十二万人来拜见这些阿拉汉。佛陀吃饱后,就对他们解释四圣谛基本的经,根据律藏说的,这十二万人都得到一果。所以你看,就是普通的人如老阿姨听到佛经而得到一果而不是什么博士。

所以这是一个啦,还有一个是Sarakani的经,有一次,有一释迦族人名为Sarakani去世了。过后,人们来问佛陀,因为他们知道过后,Sarakani是佛陀的在家弟子。他们问这Sarakani已经出生在那里了。佛陀说,Sarakani已经得到一果了所以他有很好的转世了。这消息就传播起来,有一些人听到后对佛陀觉得很不高兴。他们说Sarakani是一个爱喝酒的人,我们马来西亚讲是Kaki Botol啦。爱喝酒的人,他们说,为什么Sarakani可以得到一果,如果他也可以得到一果,那么我们都可以得到一果了。所以他们不相信。过后,佛陀的弟子就告诉佛陀。佛陀说:“为什么他们认为Sarakani不能得到一果?Sarakani已经学习佛法一段长时间了。”
佛陀也说:“不要说Sarakani,就看看这树,如果我对这些树讲经而它们可以明白我讲的话,它们也可以成为一果,更不用说Sarakani。”你看,佛陀没有说这些树可以坐禅而我教它们坐禅就可以得到一果。不是的,得到一果不是从坐禅来的。得到一果是从听经得来的,所以佛陀说,如果它们可以了解我所说的话,可以分什么是善、什么非善,这样一来它们就可以得到一果。所以这个证明如果你要得到一果就只有靠听经这条路。听多一点经,听越多经,就越了解,你听经也不是说听一次就不要听了。不是像看香港的连续剧那样,看一次就不要看第二次了。但是听经不是这样的,我们一直听,就算到死也要听。因为你听第二次不一样了,你了解得更加多。当你听第三次,你就了解得更加多。因为佛陀说的话,它有很多意思的,它的背后有很多意思的。当我们的心不够清明的时候,第一次我们听的时候,我们捉到的可能是一两个意思,别的没有捉到,当我们听第二次的时候,却发现为什么之前没有看到没有听到这个呢?当你听更多次的时候,你就了解得越多。所以我们要听经更多次,这样我们要得到一果的机会就会更高。


第三我要讲的是,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个弟子名叫提婆达多。他要害佛陀,因为佛陀批评他。他要夺取佛陀的位置领导佛教,而佛陀在很多人的面前批评他使他很没有面子,所以他很恨佛陀而要害死佛陀。他尝试了一些方法都不成功,最后他去找阿阇世Ajatasattu太子,因为太子很信任他。他叫Ajatasattu太子给他几个人,他要谋杀佛陀。他吩咐第一个说,你去这森林里去杀乔达摩沙门(以前的人称佛陀为沙门,乔达摩沙门),然后从这条路回来。他过后又吩咐两个人去杀第一个杀手然后从另一条路回来,然后叫四个去杀这两个,叫八个去杀这四个,叫十六个去杀这八个。第一按照吩咐就去了,而佛陀有一种正气,当他到达佛陀的面前的时候,他自己感到害怕。他把武器丢掉后,跪下向佛陀忏悔。佛陀说,不要紧,你坐下,我跟你讲一些佛理。佛陀跟他讲佛理后,他得到一果。得到一果后,佛陀对他说,你不要走这条路,有两个人等着要杀你。你从其他路走,他就快快逃离。而那两个等到不能等了,就走到佛陀的面前。当他们到达佛陀的面前也发抖而放下他们的武器,佛陀叫他们坐下教导他们四圣谛。这两个也得到一果。同样的,四个来也得到一果,八个来,十六个来也都得到一果。所以从这里看来,要得到一果并非那么的困难。所以我们最要紧是听多一点经。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23-6-2009 01:4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6-2009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就难在读完这篇文章的人会不会说"看完过后, 得到须陀洹(一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6-2009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一些人不能证得一果呢?

但是在经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听到同样的经却不能证得,为什么呢?因为有几样障碍可以阻止他。第一的就是他的恶业,如Ajatasattu太子为了继承王位而害死他的父亲。害死他的父亲后,他就登上王位。但是过后他的心很烦乱,每晚都不能睡觉。有一晚,他在失眠时来找佛陀,当时他问佛陀一些问题,而佛陀也回答他的问题。在佛陀回答后,他也高兴的离开了。佛陀过后跟他的弟子讲,你看这愚蠢的人,因为要得到王位而害死他的父亲,如果他没有害死他的父亲,今晚当我跟他解释四圣谛后,他就得到一果了。所以你看,有一些人因为他的恶业遮盖他,使他的心乱,当他的心乱,你跟他讲什么也好,他不能好好的注意,所以他不能得到一果。

第二种人是好像提婆达多,提婆达多跟随佛陀这么久,得到这么多的神通,为什么他不能得到一果呢?因为他的“我”,因为他的“我”,他要成为领导,他要名声,所以佛陀讲经的时候,他没有什么注意。因为他的目的并不是要解脱,他的目的是要炫耀,展示他的神通。这样的人如果在听经的时候有什么不了解的,他也不会想要问。当我们听经后,如果有什么不了解的,我们要问,又或者跟其他通晓的人讨论。听经和讨论经是同样的重要的。所以,因为他的“我”的缘故,听经也不能了解的。

第三的是有些人是贪,因为他贪,就算他来到寺庙、佛教会也好,他没有什么兴趣。他只是对钱有兴趣而已。这样的人就算他听经也好,也是不会怎么去注意的。

有些人听经是听一点过后就要跟人家辩论的。想要让人家知道他有多么厉害。这样的人听经也是不能了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6-2009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co 于 16-6-2009 02:26 PM 发表
难就难在读完这篇文章的人会不会说"看完过后, 得到须陀洹(一果)了


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是没有认真去看这篇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09 10: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这些文章值得打印出来与人分享.善哉 X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09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09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6-2009 0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听怎样的佛法呢?

接下来我们要谈谈,我们应该听那一种经呢?这问题在我的书“解脱”(按此连接“解脱”这本书)中有解释。最要紧是四部的经就是“长部”、“中部”、“相应部”和“增支部”。“小部”里有六本书。在“解脱”里有提到。这四部的Nikaya, Digha Nikaya, Majjhimma Nikaya, Samyutta Nikaya 和 Anguttara Nikaya。在中文里是阿含经。而现在人们爱讲三藏,但是佛陀的时代,他没有讲他教导三藏。佛陀常讲他是教导“法”和“律”。


什么是“法”呢?在增支部4。180,佛陀说将来有任何和尚说佛陀是这样教导的。佛陀说你不需要接受也不需要反对,你要拿最早的经典和戒律来做比较。如果他有根据经和戒律,你可以接受这是如来所说的话。如果它没有根据经和戒律,它就不是如来的话。但是戒律只关系跟出家人,在家人应该跟随最早的经而已。


在长部第16经里,佛陀要进入涅盘时,阿难尊者问佛陀因为他知道再过一两天佛陀就不在了。他问世尊,当你不在时,我们应该以谁为我们的师傅。佛陀说当我不在时,你们应该以法和律为师。所以我们真正的师傅就是法和律,也就是经和律。为什么佛陀叫我们以法和律为师呢?因为佛陀已经给我们警告了。在增支部5。88经里,佛陀说将来有可能有一些很有名的出家人,在世间有名的,他也哟很多的出家和在家弟子,他也很熟悉经典,他也出家很久了。就是这样有名的师傅也好,他也有可能有邪见。所以你不要认为那些很出名的师傅,他讲的全部是对的。不是的,他不是我们的师傅,我们真正的师傅是我们的经。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的师傅。没有别的师傅,就只有一个师傅而已。本师释迦牟尼佛。所以如果我们去最早的经典里去听佛陀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到一果。这世间如果没有一位三藐三菩陀来传佛理,是找不到圣人的。就是有一位三藐三菩陀来传佛理才会有圣人在这世间。没有圣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以种种不同的方法来修行,他们说有八万四千的法门。有的人修苦行,这个不可以吃,那个不可以吃。有的好像在印度,我们可以在报纸上看到,他这样的举他的手一晚,两晚,三晚,一年,两年,十年,十五年也是这样举着他的手,手也变僵硬了。要放下也不能了。这有什么利益呢?是不是?因为有些人以为我们要出这苦海是需要吃苦。不是的,当没有佛理的时候,我冲这样的路,什么样的路我们也冲,什么样的苦我们也修。但是现在有佛理了,我们都不需要吃苦了。是不是?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17-6-2009 01:5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09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16-6-2009 11:31 AM 发表

所以佛陀跟他们讲这世间在着火了,是怎么着火呢?眼睛着火了,耳朵着火了,鼻子着火了,舌头着火了,身体着火了,心着火了,什么火?贪、嗔、痴的火。

(世间)常在烧,
为何还有欢笑?
为何还有喜悦?
当被黑暗覆蔽时,
为何不寻求明灯?

《法句经》第146偈

Sadhu!Sadhu!Sadhu!
感谢德源师兄的分享

豆 合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6-2009 03: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助我们得到一果的其他要素。

还有一样东西我要讲的是,除了听经,还有其他几个要素如果被守护好的话,可以帮助我们得到一果的。一个是戒、另一个是之前我所讲的禅修、另一个是听多一点经,研究多一点经、还有一个就是听后要讨论、要问,有时侯我们听经还是看经而有不明白的地方,如果有师父可以给你问,你就去问。如果没有,一些你认为比较熟悉经典的其他佛友,你也可以跟他们讨论。再不然,你们也可以邀一班的佛友一起在听经后讨论。最后我要讲的是,听经的机会不是这么容易得来的,很多人不了解。有一晚,佛陀没有休息整个晚上,他整晚用禅定来观,佛陀说他观了九十一劫只看到六位三藐三菩陀而已。六位佛要传佛理给世间。更多的佛是不想要传佛理的,更多的佛是辟支佛。这些辟支佛是能传佛理的,但是他们不想教,因为这世间的人很难渡,但是如果一个人一个人去问他,他可能会教你。他不想要走整个印度去传,去找徒弟,这要做很多工的。好像我们成立这寺庙十年,十年里面可说是很多东西要做,头发也白了。很多和尚都不想做的,是不是?我们做菩萨,呵呵。有一次,佛陀看王舍城外的Isigili山,佛陀说有一时,有五百个辟支佛住在那里。所以,你可以在一个时间看到五百个辟支佛,但是都不教佛理,不在这世间传佛理。

在九十一劫里才有六位三藐三菩陀,所以你看,要在这么久的时间,十五劫你才可以遇到一位佛要传佛理。但是我们的福气很大,在这一个地球,这一劫里,佛陀说有五位佛是要传佛理的。第一位是Kakusandha佛,第二是 Konagamana佛,佛陀说在Kakusandha佛来的时候,世间的人们的寿命有六万年。当Konagamana佛来的时候,我们地球人们的寿命是四万年。第三是Kassapa佛,当Kassapa佛来的时候,世间人们的寿命有两万年。佛陀说我释迦牟尼佛来传佛法的时候,世间人的寿命只有一百岁而已。佛陀说人的寿命还是会一直减少,因为现在的人们比较恶了,杀生,互相残杀,所以寿命会一直减,减到只有十岁。到了十岁时,人们开始觉得害怕了,害怕了就会守戒,守戒后,人的寿命就慢慢的在增加。一直增加到八万年的时候,弥乐佛就来了。但是弥乐佛并非是你看到那种肥肥的,所有的佛都是瘦瘦的,他们去乞食的。所以你们要知道,要遇到佛理是很困难的。现在我们遇到了,我们要快快去听,研究更多的经,如果能也要禅修。这样,我们得到一果的机会就会很大。当你得到一果后,你就知道作为一个人很有价值。不然的话,作人没有什么价值。来这里辛苦了这么多,受这么多的苦,死后去那里还不知道。是不是?

我今晚就讲到这里,如果你们有什么要讨论的,我们可以讨论。

~~分享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6-2009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6-2009 03: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没有完整的翻译一个讲座了。

怎么静静在这里分享,还是有人看了不高兴。

或许是另类的支持方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09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9# 德源 的帖子

是怎么着火呢?眼睛着火了,耳朵着火了,鼻子着火了,舌头着火了,身体着火了,心着火了,什么火?贪、嗔、痴的火。因为无明火烧的是自己,所以先看好自己的心避免自焚。

补充: 我有支持你啦

[ 本帖最后由 咖啡豆 于 17-6-2009 05:3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2-2025 04:05 PM , Processed in 0.69140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