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3-12-2008 03: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多多向peggy姐学习![](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veliness.gif) |
|
|
|
|
|
|
|
发表于 23-12-2008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禅修主要是放下。很多人以为禅修会得到,这就是障碍的开始。
身心舒适的坐,这时心自然而然的会跑到呼吸上。不用刻意去找呼吸。
用一点精进的力量,让注意力停留在呼吸上,刚开始呼吸可能很粗,慢慢的,心越来越平稳,呼吸也越来越微细,这时还是注意着呼吸,慢慢的禅像就会出现了。
这时不要去注意奇妙的身体感觉,还是要专注于呼吸,慢慢禅像稳固了,就能入禅定了。
简单的说就是要时时刻刻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不管发生什么事。
至于如何入禅定就不分享了,因为我还没有入禅定的经验,只能维持短时间的禅像。![](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y.gif)
LZ可以看看这个链接
http://www.bhagavan.com.my/5.html
[ 本帖最后由 ah_pang 于 23-12-2008 05:4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3-12-2008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aymondlim 于 10-12-2008 09:27 PM 发表 ![](http://cforum6.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至于在佛教中,有观和止,在止(入定)越久,智慧会随着时间而延伸
请问网友们,有没有资料关于入定会训练右脑(可是却什么都没想)而导致提升智慧
还是入定会提升智慧,却是通过其他方法
还是入定根本不能提升智慧?
止禅(入定)是不能让我们获得智慧,只有观禅才能提升我们的智慧。
止禅的修习是为了加强观的力量,让我们更容易观无常、无我等实相,从而获得了脱生死的智慧。 |
|
|
|
|
|
|
|
发表于 23-12-2008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12-2008 10: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8# 咖啡豆 的帖子
道家不是道教,也不是方术。
其中,偶是依据道德经和易经作为标准的解说。 |
|
|
|
|
|
|
|
发表于 24-12-2008 1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o1j2m3 的帖子
方术不过是我举的例子之一,没说是全部。
经你这么说,大致去看了「道家」、「道教」的资料,确实不同。
但你说「道家」的「道」与佛陀说的「解脱之道」还是不一样,
佛陀说的「解脱之道」是涅磐,所以还是有别。
无论如何,感谢你让我有机会去了解「道家」、「道教」![](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veliness.gif)
[ 本帖最后由 咖啡豆 于 24-12-2008 12:23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4-12-2008 0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12-2008 0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12-2008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12-2008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_pang 于 23-12-2008 05:45 P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止禅(入定)是不能让我们获得智慧,只有观禅才能提升我们的智慧。
止禅的修习是为了加强观的力量,让我们更容易观无常、无我等实相,从而获得了脱生死的智慧。
就像一行禅师所说,如果你在快速行驶的车里尝试看清每个路边的人的面孔,是很难的。唯有站着某地不动,你才能看清所有东西。 |
|
|
|
|
|
|
|
发表于 26-12-2008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 Dharani 的帖子
嗯,谢谢分享。![](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veliness.gif)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08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12-2008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_pang 于 27-12-2008 02:17 P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入禅定也不会这么久,也不需要这么久,如果只是贪图禅定的止,那就是一种贪,这不是佛陀要的禅定。
佛陀要我们利用禅定的力量来观世间真相,而不是定在禅定里,那和一块大石头有什么分别呢?![](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
禅定是工具 ...
谁说没有,释迦牟尼树下连续静坐49天。达摩面壁禅坐,一坐就九年。虚云老和尚常常一入定就很多天。西藏的闭关者,连续三天三夜不起坐更是常事。
一个人静坐的时间久了,你不能因此就下定论说他们贪图禅悦。定力难得易失,如果不时常维持,以前的努力都会白白浪费,到时又要重新来过。失去定力,更加谈不上什么观了。不然定也不会列于“慧”的前面了。不入定,难道能在亢奋、焦虑、昏沉、迟缓中观到东西?
在1960年代,南传佛教学者之间有一些争议,有一边学者认为,成就第一层的禅定对于要走向解脱是必要的。而另外一边则认为,刹那定(时间很短的定)对于修行“观”,用于完全解脱,已经足够。
当代的缅甸大师柏奥大师以相当有权威性做出结论,他认为在三摩地方面,第一层禅定的入门,对于完美培养出禅定的洞察力,是一个必要而且充分的基础。
他还补充,即使只在第一层禅定得到成就,在当今世界中仍属非常稀有。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08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8-12-2008 04: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27-12-2008 08:11 P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禅定是圣者们的正受
.........
朋友你说的没错,但是请问圣者会贪图禅定而坐久久(比如好几天)吗?
至少在nikaya里头,我没有看见这样的记载。![](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y.gif)
再说佛陀每天也只是入禅定几个小时吧了,不是吗?
[ 本帖最后由 ah_pang 于 28-12-2008 05:16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8-12-2008 05: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0-12-2008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6# Dharani 的帖子
某个特定的时间脱离禅定状态:
进入深定的时候,会失去时间的观念,对于时间完全不晓得,鼻子的呼吸会逐渐变细直到消失。
褥疮的形成:
在深定中,不会形成褥疮的。如果,你只是在静坐,观察着呼吸,无法暂时摒弃一切烦恼,则有可能形成。不过,几率不大。褥疮的形成因素,不单只是一个原因。包括身体状况,血液循环,血液的质量,蛋白质的多寡等等。 |
|
|
|
|
|
|
|
发表于 30-12-2008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1-12-2008 09: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8# 花生包 的帖子
谢谢分享 !
不知道包大大有没有相关的网络资料可以和大家分享?
或者有什么相关的书籍可以参考?![](static/image/smiley/default/3sweat.gif) |
|
|
|
|
|
|
|
发表于 31-12-2008 1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9# 咖啡豆 的帖子
我有书与光碟,可却不便放上网,很费时。
你可以上网寻找资料---------七支坐法。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