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1-4-2009 0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1-4-2009 01:13 AM 发表 ![](http://cforum6.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了解你的资料,但是这个原始佛教形态是根据什么传承流传下来的呢?这个问题,正是我要请教的。难不成这些学者直接回到2500多年前从佛陀处得到正法而直接成立原始传佛教的吧?
现在有南传,有北传。
在推前点就是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之前就是佛陀还在世界的年代。
简单的说,原始佛教,就是佛陀在古印度弘法的年代。
这个时期的佛法是最纯正的,因为所有的佛法是由佛陀亲口所说。
现在若有人说他信奉原始佛教,
一,他是来自佛陀时代的古人。![](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二,就是他把南传佛教等同于原始佛教。
[ 本帖最后由 山野草夫 于 21-4-2009 01:29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1-4-2009 0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野草夫 于 21-4-2009 01:25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现在有南传,有北传。
在推前点就是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之前就是佛陀还在世界的年代。
这个年代,所有的佛法,都是佛陀或上座弟子亲口所说,这个年代的佛教,学者们称之为原始佛教。
现在若有人说他信 ...
我只想说,每个人当下都绝对有决定性的选择权力,无论他认为他能透彻过去一切有多少百分率,这毕竟是现在发生着的事情,这是如何否定也不能改变的事实。
而当下发生着的事情就是从南传或北传,我们又见到许多新的佛教传承出现,这个所谓的原始佛教,就是一个例子。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1-4-2009 01:35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1-4-2009 0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1-4-2009 01:34 AM 发表 ![](http://cforum6.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只想说,每个人当下都绝对有决定性的选择权力,无论他认为他能透彻过去一切有多少百分率,这毕竟是现在发生着的事情,这是如何否定也不能改变的事实。
而当下发生着的事情就是从南传或北传,我们又见到许多新 ...
放心这绝对不是什么新传乘,只不过是学者们用以定义佛陀时代的佛教罢了。
当然不排除有心人士,会以原始佛教之名开创新佛教传乘。
不过也有人称南传佛教为原始佛教。
不过我所说的原始佛教,只不过是学术界称佛陀时代的佛教的名称而已,非传乘,非南传佛教。 |
|
|
|
|
|
|
|
发表于 21-4-2009 08: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野草夫 于 21-4-2009 01:52 AM 发表 ![](http://cforum6.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放心这绝对不是什么新传乘,只不过是学者们用以定义佛陀时代的佛教罢了。
当然不排除有心人士,会以原始佛教之名开创新佛教传乘。
不过也有人称南传佛教为原始佛教。
不过我所说的原始佛教,只不过是学 ...
有人信仰,就有宗教。
所以我说对轮回路上真正学佛的人,佛教第一殊胜就是以佛法僧为皈依。 |
|
|
|
|
|
|
|
发表于 21-4-2009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示疾
这一年,佛陀不得不承受重病的折磨,剧烈的疼痛使他难以忍受。但他的意志,正念,省思使他坦然地面对一切,毫无怨言。
此时,佛陀己意识到不久将入涅槃,但他又想,没有向他的随从弟子话别,没有对僧团作最后指导之前,不应圆寂。所以,他决定以意念战胜疾病,常寂于体验阿罗汉的乐趣之中。
佛陀康复后,阿难陀尊者立刻来到跟前,对他的康复表示由衷的高兴,他说,在没有对僧团作最后开导之前,佛陀是不会圆寂的。每当想到这些,他就稍微得到一点安慰。
佛陀对此作了回答,这些苦口婆心,意味深长的话语,明明白白地揭示了佛法僧独一无二的观点。
佛陀的劝诫
“阿难陀,僧固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我讲授佛法,没有显密之分(3)。在真理面前,佛陀没有一般老师捏紧的拳头。有人也许会认为:‘我将领导僧团’,或‘僧团应依附于我’,或‘我要对僧团事务有所指导’。”
“阿难陀,如来不认为应领导僧团,或僧团应依附于他。因此,如来为什么要对所有的僧团事务加以指导呢?”
“阿难陀,我现在已经80,人老体弱,已经到了人生终点。如同一辆破车,只有在皮带的捆绑下才能移动。同样的,如来的身体也只有在搀扶下才能行走。只有当如来深入无形的意念,一心不乱,断除受念和散乱,身体才能得以安隐。”
“因此,阿难陀,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估,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难陀,比丘怎样才能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估,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难陀,于此世间,应精进、善思、警醒、无贪,恒常正念身,受,心,色之法。”(4)
“今生乃至后生,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估,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恢止,更不外求依止。此人为持戒最胜者。”
佛陀在这里特别强调,个人应努力从生命之苦中解脱的重要性,祈祷或依靠他人将一事无成。有人也许要问,佛陀清清楚楚地教诫他的弟子们不要依止于他人,佛教徒为什么还要皈依佛法僧呢?佛教徒皈依三宝,仅仅把佛陀看成是指明解脱之道的导师,佛法为解脱方法,僧伽是生活之道的现实榜样。佛教徒认为,形式上的皈依三宝,不能使人由此而得到解脱。
资料来源: 觉悟之路
有了学习的对象、有了学习的方法、有了学习的榜样,学佛才不至于迷失。
共勉之!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4-2009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0-4-2009 08:09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你这听说来的,不要信以为真。
我确定。原始佛教这个传承比南传佛教还来得比较晚些。
所以原始佛教的依据都是来自南传佛教的,
所以原始佛教比较接近南传佛教咯!两者渊源就是如此而来。
话说回来,你到底皈 ...
我不是听说来的,我是看书得来得,话说回来你又是从哪确定来得?
我未返依
[ 本帖最后由 kkk_0 于 21-4-2009 12:22 P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4-2009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0-4-2009 08:11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哦。。。僧团才是僧宝,是有佛和法在他们之上作向导和指南的。
说到底他们还是六根未尽的凡人,凡人怎有能力教人悟道?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4-2009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4-2009 1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20-4-2009 10:23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来到这世上就一定会有“有缘人”,佛陀的弟子也不乏亲戚。
如果无法让最少一人解脱,就是小乘。
这就是分别心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4-2009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20-4-2009 10:26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佛陀也有不少亲戚为比丘,比丘尼。
人生在世界,必然有一堆有缘人。
最少能度化一人解脱,就不再是小乘。
到底大小乘是佛的看法还是人的看法? |
|
|
|
|
|
|
|
发表于 21-4-2009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k_0 于 21-4-2009 12:17 P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说到底他们还是六根未尽的凡人,凡人怎有能力教人悟道?
你认为佛陀在世教人佛法的时候他的六根已尽?
其实清净和合的僧团和凡人还是有所不同的,千万不要轻易将两者画上等号,那只会是你的损失罢了。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4-2009 0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始佛教的形态是以佛陀(释迦摩尼)为教主。原始佛教并没有菩萨思想,没有佛性论,没有十方诸佛(只有过去七佛),没有如来藏思想,更没有成佛论。神,在原始佛教中属于天人,也就是六道轮回之一。原始佛教以阿罗汉为主要证悟方向。教理也以四圣谛为主。并非现在的成佛,往生极乐世界等等。 |
|
|
|
|
|
|
|
发表于 21-4-2009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k_0 于 21-4-2009 12:08 P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不是听说来的,我是看书得来得,话说回来你又是从哪确定来得?
我未返依
那你不要因为书是这样说,你就信以为真。
我从哪里确定得来?我就根据佛的教义,法的教义,和僧的教义中确定得来的。 |
|
|
|
|
|
|
|
发表于 21-4-2009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k_0 于 21-4-2009 01:01 P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原始佛教的形态是以佛陀(释迦摩尼)为教主。原始佛教并没有菩萨思想,没有佛性论,没有十方诸佛(只有过去七佛),没有如来藏思想,更没有成佛论。神,在原始佛教中属于天人,也就是六道轮回之一。原始佛教以阿罗汉 ...
其实原始佛教什么都没有,就只有一样东西罢了,那样东西如果我告诉你之后,就没有意义了。自己好好实践佛陀的教育,你就会发现了。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4-2009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1-4-2009 12:58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你认为佛陀在世教人佛法的时候他的六根已尽?
其实清净和合的僧团和凡人还是有所不同的,千万不要轻易将两者画上等号,那只会是你的损失罢了。
你认为六根和悟道是两回事?六根不用清静佛祖也能悟道?
我不是不听僧的教导只是会以小心的态度来衡量他们所说的法。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4-2009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1-4-2009 01:02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那你不要因为书是这样说,你就信以为真。
我从哪里确定得来?我就根据佛的教义,法的教义,和僧的教义中确定得来的。
你说得如此广就只有你自己听得懂。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4-2009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1-4-2009 01:04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原始佛教什么都没有,就只有一样东西罢了,那样东西如果我告诉你之后,就没有意义了。自己好好实践佛陀的教育,你就会发现了。
我知道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biggrin.gif) |
|
|
|
|
|
|
|
发表于 21-4-2009 0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k_0 于 21-4-2009 01:11 P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你说得如此广就只有你自己听得懂。
或说,只有真切皈依了佛法僧之后,你才会遵循佛法僧的足迹去学佛,不会因为传承差异而产生迷惘。
要知道虽然学佛研究佛学的人虽多,能够真正敢自称是佛法僧三宝弟子的人,买少见少了,更不用说真心以佛法僧为皈依。 |
|
|
|
|
|
|
|
发表于 21-4-2009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k_0 于 21-4-2009 01:19 P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知道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不要忽略了“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其实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是众善奉行的事。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4-2009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1-4-2009 01:54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或说,只有真切皈依了佛法僧之后,你才会遵循佛法僧的足迹去学佛,不会因为传承差异而产生迷惘。
要知道虽然学佛研究佛学的人虽多,能够真正敢自称是佛法僧三宝弟子的人,买少见少了,更不用说真心以佛法僧为皈依 ...
形式上的皈依三宝,不能使人由此而得到解脱。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