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light0

佛教历史 ~ 娑婆佛教史 (各宗各派必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南宋对佛教的政策
  北宋灭亡后,宋高宗在临安(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
  宋高宗对佛教采取了控制僧人人数的政策,停止出售度牒,并向僧道征收“免丁钱”(清闲钱)。
  另外,为了使政权巩固,南宋又推行佛教,以求护佑。南宋孝宗皇帝曾请法师入宫行“护国金光明三昧”,并建立护国金光明道场。当时的僧人也提出“保国护圣,国清万年”的口号。
  南宋时期,峨嵋山、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都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受到民众的信奉,对当时佛教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在这期间,汉地佛教的发展趋向平稳。
  
(二十)白莲宗佛教的形成
  南宋时期,茅子元慕东晋慧远结白莲社的遗风,劝导士庶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念阿弥陀佛五声以证五戒,并编成《莲宗晨朝忏仪》,代众生礼佛忏悔,愿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后来,茅子元在平江淀山湖(江苏清浦县西,昆山县南)建立白莲忏堂,自称白莲导师,撰《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弥陀节要》等,倡导往生净土之义,形成了白莲宗,为净土宗的一支。
  白莲宗主张弥陀即为众生本性,净土即在众生心中,只要信愿念佛,即使不断烦恼,不舍家缘,不修禅定,命终后亦可往生净土,一时宗风大盛。
  后来,小茅闍梨继承茅子元之教,盛行于南宋。其宗渐渐风俗坏乱,成为一时之弊。
  

(二十一)达波噶举派佛教的建立
  达波拉杰大师,又称冈波巴,被和为是密勒日巴大师如日的心传弟子,原为噶当派佛教的著名法师,三十二岁时,拜密勒日巴大师为上师,受金刚亥母灌顶。
  达波拉杰大师随密勒日巴大师修法得到成就以后,修建冈波寺,广弘密勒日巴大师的法教,建立了达波噶举派佛教。
  噶举派,意为口传学派。达波噶举派尊玛尔巴大师为始祖,密勒日巴大师为二祖,达波拉杰大师为三祖。由于玛尔巴大师和密勒日巴大师说法时,常穿白衣,所以达波噶举派又称“白教”。
  达波噶举派的知见属中观宗,宣缘起性空,灭心境,善恶的差别,而即生成佛的法义,以大手印传承而为特点。
  后来,达波拉杰大师的四大弟子,又建立了达波噶举派的噶玛噶举、蔡巴噶举、跋戎噶举、帕竹噶举四大支派。后来帕竹噶举又分出八个小支派。这样就形成了达波噶举四大八小的十二个支派。




[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27-5-2009 10:5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达波噶举派佛教的四大八小
  达波拉杰大师的四大弟子都松钦巴、玉扎巴、达玛旺秋、帕木竹巴,在公元十二世纪分别建立了达波噶举派的四大支派,分别为噶玛噶举、蔡巴噶举,跋戎噶举,帕竹噶举。
  噶玛噶举,为都松钦巴创建,以大手印、拙火定为根本法,以昌都的噶玛丹萨寺和堆隆的楚布寺为中心,弘扬达波噶举派的教法,后来成为了达波噶举派的主流。此派是藏传佛教中第一个以活佛转世之法化度众生的教派。
  蔡巴噶举,为玉扎巴(向蔡巴)创建,以拙火定、俱生和合法等为根本法,以蔡溪卡的蔡巴寺和其附近的贡塘寺为中心,弘扬达波噶举派的教法。
  跋戎噶举,为达玛旺秋创建,以显密大手印为根本法,以昂仁地区的跋戎寺为中心,弘扬达波噶举的教法。
  帕竹噶举,为帕木竹巴创建,以俱生和合法、大手印为根本法,以帕木竹地方的丹萨替寺为中心,弘扬达波噶举的教法。后来此派又分出了八个小支派,分别为:止贡噶举,为义敦贡布创建;主巴噶举,为白马多吉创建;达隆噶举,为达隆塘巴钦布创建;亚桑噶举,为耶协僧格创建;超浦噶举,为仁布齐杰刹和兖丹热巴创建;修赛噶举,为结贡楚臣僧格创建;叶巴噶举,为意希孜巴创建;玛仓噶举,为玛仓喜饶僧格创建。
  这就是达波噶举四大八小的十二支派。
  

(二十三)日本净土宗的形成
  公元十二世纪,日本僧人源空依善导的《观无量寿佛经疏》,深信弥陀本愿理论,造《选择本愿念佛集》,建立了日本净土宗佛教。
  源空弘扬善导派净土宗教义。后来,他的门下弟子又建立了五支流派,分别为:圣光建立镇西派;证空建立西山派;隆宽建立长乐寺派;觉明建立九品寺派;幸荣建立一念义派。这五支流派,在日本称为净土五流。
  

(二十四)日本临济宗佛教的形成
  公元十二世纪,日本僧人荣西两次到宋朝,学习天台宗和临济宗黄龙派佛教。
  荣西回国后,在博多(福冈)建圣福寺、报恩寺,弘扬临济宗黄龙派佛教,建立了日本临济宗佛教。
  日本临济宗佛教,以即心是佛为宽示,心无所著为业,诸法空为意,又强调参禅问疲乏,戒律为先。
  日本临济宗佛教,受到武士阶层的欢迎,在日本有一定影响。
  

(二十五)高丽曹溪宗佛教的形成
  公元十二世纪,高丽僧人知讷建立定慧社,宣扬禅宗,造《劝修定慧结社文》,主张“自修佛心,自成佛道”,弘扬“狂心歇处,即是菩提,性净妙明,非从人得”的法义。
  后来,知讷建立了高丽曹溪宗佛教
  知讷为弘扬曹溪宗佛教,造有《修心诀》、《圆顿成佛论》、《看话决疑论》、《真心直说》等著作。
  高丽曹溪宗佛教,主宣心为觉悟之本,成佛不假外求的法义,以顿悟渐修和定慧双修为修行方法,在高丽影响很大,超过禅门九山。




[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27-5-2009 10:5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日本曹洞宗佛教的形成
  公元十三世纪,日本僧人道元入宋求法,在宁波天童寺,随如净禅师学习曹洞宗禅宗佛教。
  道元回国后,在京都的建仁寺、兴圣寺弘法,后又到越前(福井)建立大佛寺(永平寺),弘扬曹洞宗禅宗教义,建立了日本曹洞宗佛教。
  日本曹洞宗佛教,重默照禅,抛却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只管打坐。日本曹洞宗佛教,主张修禅者应在山林一心坐禅,“不近国王大臣,不贪檀那施主,轻生而隐居山谷,重法而不离丛林,不以尺壁为宝,寸阴是惜,不顾万事,纯一办道。此乃佛祖之嫡传”。
  日本曹洞宗佛教,主要在农民中流传,所以在日本有“曹洞土民,临济将军”的俗语。
  

(二十七)日本净土真宗的形成
  日本僧人亲鸾,二十九岁时随源空修行净土宗佛教。后来,日本政府下令禁止专修念佛,亲鸾被流放。
  公元十三世纪,亲鸾到京都,造《教行信证》,建立了日本净土真宗佛教。
  日本净土真宗佛教,对印度的龙树菩萨、世亲菩萨,中国的昙鸾、道绰、善导,日本首先提倡念佛往生的源信、源空,特别崇敬,尊为七祖,称昙鸾为本师。
  净土真宗以他力回向的信心为往生净土的正因,以信心相续的称名为报谢佛恩的行业。净土真宗允许僧人娶妻,讲究伦理纲常。
 

(二十八)日本时宗佛教的形成
  公元十三世纪,日僧一遍学习西山派净土宗教义,致力称名念佛的修行。
  一遍依据善导的《观无量寿佛经疏》中两河白道一段,绘出两河白道图,自己潜心修行称名念佛的法门,建立了日本时宗佛教。
  日本时宗佛教,不重视身、语、意的一切修行,只承认称名念佛,认为只要一心不断地念佛,就可以往生净土。日本时宗强调行者应舍弃家室财产,断除一切世俗欲望,专心念佛,并强调绝对尊师,因为师可决定信徒能否往生。
  一遍也受到日本传统神道教的影响,常祈求神佛护佑,他是在熊野神社得到“神谕偈颂”后,决定建立日本时宗的。神谕偈颂为“六字名号一遍法,十界依正一遍体,万行离念一遍证,人中上上妙好花”。
  

(二十九)佛教在其他地区的发展
  两宋时期,佛教在各个地区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于北宋同时期的辽国,佛教兴盛,各地大建寺塔,举行佛事活动。僧侣在辽国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辽国境内的华严宗佛教和密宗佛教非常发达,五台山是这两个宗派弘法的重镇。另外,辽国还开始印刷《契丹藏》,这是继宋初的《大藏经》以后的又一部完整的《大藏经》。
  在中国北方,女真族建立了金国。金国和宋朝联合消灭了辽国。金国也进入了兴盛时期,佛教和儒教在境内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金国流行三教合一的思想,提倡“穷理尽性莫尚佛乘,济世安民无如孔教。”金国也曾经印刷过《大藏经》。
  在高丽,佛教也十分兴盛,在两宋时期,印刷了《高丽藏》。
  在缅甸,南传佛教也非常兴盛,小乘上座部尤为兴盛,是缅甸佛教的主流。
  在吴哥王朝(柬埔寨),佛教也兴盛起来,当地的高棉人把观世音菩萨视为自己的保护神。在两宋时期吴哥王朝完成了吴哥窟的修建。
  在越南,禅宗十分兴盛。在两宋时期,形成了越南禅宗草堂派佛教,崇尚即心即佛,以“反观自己本份事,不从他教”为宗旨,在当地有一定影响。
  藏传佛教在两宋时期非常兴盛。在藏地除宁玛、噶当、萨迦、噶举这些大派以外,还有觉朗、觉域、希解等小派。两宋时期,藏传佛教迅速地向外传播。噶玛噶举派传入西夏。宁玛派传入西康(四川甘孜一带)。噶举派传入不丹(此前已有宁玛派传承)。如此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章 元朝时期的佛教
  

(一) 萨班贡噶坚赞
  藏传萨迦派佛教,自贡却杰布开创法统,经初祖贡噶宁布、二祖索南由摩、三祖扎巴坚赞的弘扬,发展很快。
  公元一二〇六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成吉思汗率兵到达青海时,曾写信给扎巴坚赞,表示愿意皈依佛教。从此,蒙藏关系开始越加密切。
  萨迦四祖贡噶坚赞是扎巴坚赞的侄子,是公元十二、十三世纪的佛教大师。他自幼随扎巴坚赞修学萨迦派佛教,精通萨迦派、希解派的教义。
  贡噶坚赞曾造《正理宝藏论》、《分别三律仪论》、《萨迦格言》等论著。
  由于他博学多智,被尊称为“萨迦班智能达”(萨迦博学的大智慧者),世称“萨班贡噶坚赞”,简称“萨班”。
  萨班曾成功地破除外道的邪见,名噪一时。
  公元一二四四年,住在凉州的蒙古王子阔端写信给萨班,请萨班到凉州弘法。萨班应邀带领他的两个侄子八思巴大师和恰那多吉到凉州,与阔端会晤,并为阔端治愈了疾病,受到阔端的信仰。
  萨班在凉州时,广宣萨迦教义。他所说的法义,后来被翻译成了蒙、汉、唯吾尔等语言,广为传播。
  萨班在凉州与阔端商谈后,写信给卫藏的僧俗势力,晓以利害,劝说他们一起归顺蒙古。在他的劝说下,西藏成为了蒙古汗国的一部分。萨迦派也成为了西藏占统治地位的教派。
  萨班七十岁时圆寂。
  

(二) 八思巴大师
  萨迦五祖八思巴大师,原名罗追坚赞(慧幢),八思巴是大家对他的尊称,意为神童圣者。
  八思巴大师是萨班的侄子,是公元十三世纪的佛教大师。他幼时就以聪明博学著称,少年已获大成就。后来,八思巴大师应忽必烈之请,为忽必烈传授灌顶。
  公元十三世纪时,道教为抬高自己,再次流通《老子入胡化佛经》,一时老子化胡之争又起。公元一二五八年,忽必烈奉蒙哥汗之命,组织辩论会,以辨佛道二家之优劣。当时佛教一方以二十四岁的八思巴大师为首。辩论结果是佛教战胜了道教。道教自认失败后,许多道士落发为僧,道教也将原占佛教的寺庙归还了佛教。
  后来,八思巴大师又仿照藏文字母,创造了蒙古字母四十一个,被称为“蒙古新字”。]
  公元一二七一年,蒙古皇帝忽必烈定都大都(北京),建立元朝。忽必烈即为元世祖。八思巴大师被封为帝师。
  公元一二七九年,元朝灭南宋,统一了中国。
  元朝是自汉唐以来,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东到海岸,西到新藏,南到南海,北到西伯利亚。
  元朝政府自元世祖起,开始了历代皇帝都任命帝师的制度。八思巴大师是元朝帝师的起始。八思巴大师四十六岁时圆寂。
  以后,历代元朝皇帝都拜师专学佛教,并修建寺庙,免除佛教寺庙道场的税收,使僧侣能够安心办道。这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藏传佛教弘扬于汉地是元朝佛教发展的特征。




[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27-5-2009 11:0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噶玛噶举派佛教大兴于世
  噶玛噶举派佛教发展到元朝时期,分出了黑帽系与红帽系两大支流。黑帽系由噶玛拔希所创立。红帽系由扎巴僧格所创立。
  噶玛拔希,公元十三世纪噶玛噶举派佛教大成就者。噶玛拔希起先从学于噶玛噶举派的崩扎巴,后来到楚布寺出家,学成后回到西康收徒传法,有弟子五百人。
  八思巴大师传授忽必烈灌顶的同一时期,噶玛拔希也会见了忽必烈。后来,噶玛拔希在灵州(宁夏灵武)和甘州(甘肃张掖)一带传法。不久,噶玛拔希应邀会见了蒙哥汗。蒙哥汗赐给他一顶金边黑色僧帽,金印一颗。自此,噶玛拔希建立了黑帽系噶玛噶举派佛教。
  黑帽系噶玛噶举派佛教尊都松钦巴为初祖,尊噶玛拔希为二祖。噶玛拔希转世为黑帽系三祖攘琼多吉大弘黑帽系教义,也曾入京为元朝国师,对黑帽系噶玛噶举派的兴盛起到很大作用。
  扎巴僧格原是黑帽系三祖攘琼多吉的弟子,后又学习噶当派、觉朗派的教法,修成后收徒传法。后来,元朝政府封扎巴僧格为灌顶国师,并赐给他一顶红色僧帽。自此,扎巴僧格建立了红帽系噶玛噶举派佛教。
  后来,黑、红两系历代活佛往往互为师徒,代代祖传,兴盛于世间。噶玛噶举派在宗教和政治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四) 汉地禅宗佛教
  元朝时期,汉地佛教以禅宗为主流。在禅宗各家之中,主要以临济宗与曹洞宗为主。曹洞宗盛于北方。临济宗盛于南方。
  在北方弘扬曹洞宗的主要有行秀,造有《从容录》。他的弟子福裕也是当时弘扬曹洞宗的主力。
  南方盛行的临济宗主要属杨歧派法系,其代表人物有妙高、祖钦、原妙、明本、行端等。
  另外,在北方弘扬临济宗的还有印简等。
  元朝的禅宗比较强调儒、释合一的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天台宗与华严宗
  元朝的天台宗佛教主要在杭州、天台一带传授,其代表人物有性澄等。性澄所造的《天台四教仪集注》,成为天台宗的入门法本。当时的天台宗比较重视往生净土法门的修习。
  元朝的华严宗主要在五台山传播,代表人物有文才、了性等。
  

(六) 白莲宗转为白莲教
  白莲宗自小茅闍梨主持教务以来,宗风渐乱,成为社会的弊端。元朝时,政府下令禁白莲社。庐山东林寺的普度作《庐山莲宗宝鉴》,阐明茅子元所提倡的白莲宗法义,致力于恢复白莲宗的运动。后来终于得以恢复。
  白莲宗有夜间集合的惯例,一些反政府人物借机潜入,以谋推翻政府。所以不久,白莲宗又被政府禁止。
  后来,白莲宗渐渐与民间的弥勒信仰及摩尼教相混合,形成了白莲教,在民间秘密流传。
  白莲教并非佛教,但依托佛教,常以推翻政府为目的。元未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建立红巾军,成为当时的反政府力量,后被镇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白云宗的兴衰
  宋朝从华严宗分出的白云宗,是清觉所创,因杭州白云庵而得名。白云宗宣扬儒、释、道三教一同之说,提倡躬耕自活,不事荤酒,不娶妻。白云宗将修行果位分为十地,即:第一须陀洹果,第二斯陀含果,第三阿那含果,第四阿罗汉果,第五辟支佛果,第六远行地,第七,不动地,第八善慧地,第九法云地,第十妙觉地。这称为“十地三乘顿渐二教”。
  白云宗只以华严为顿教佛乘,贬低禅宽示、法华等都是不了义的渐教。由于白云宗知见上的偏执,加之其排斥他宗的行为,所以自从在世间出现,就受到反对。尤其是禅宗,视白云宗为邪党。
  而在元朝时期,白云宗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汉地的一大教团。但由于其宗夺田损民,被政府禁止。加之明初政府也禁止白云宗,于是其宗绝迹不存。
  

(八) 日本日莲宗的建立
  公元十三世纪,日本僧人日莲因读《涅槃经》中“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一段,决定选择一部经典为自己的修行依据。后来,日莲开始对外宣说只有《法华经》才是成佛之法,建立了“日莲法华宗”,简称日莲宗。
  日莲宗在吸收了日本神道教的基础上,宣扬“三大秘法”的教义。三大秘法即是本门的本尊;本门的题目;本门的戒坛。以此概括戒、定、慧三学。
  本门的本尊即日莲宗所说的定学,是指“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祗劫,常住不灭”的佛,其形相为“十界曼荼罗”,在其所绘的“曼荼罗”中央,写“南无妙法莲华经”七字,作为十界曼荼罗的总体,周围画诸尊而为别体,横向表十方,纵向表三世。这就是日莲宗所奉的本尊。
  本门的题目即日莲所说的慧学,指日莲宗皈依本尊的修行方法即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七字。日莲宗认为此七字已代表一切法,只要唱诵此七字,不管是否懂得意思,也不管善恶之人,都能成佛。
  本门的戒坛即日莲宗所说的戒学,即是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七字,以此七字作为自己的戒坛。
  日莲宗贬低其他宗系,提出“四个格言”,即“念佛是无边地狱之业。禅宗是天魔的行为。真言是亡国的恶法。律宗是国贼的妄说。”以此挑起门户之争。
  虽然日莲宗知见偏执,又挑起门户之争,但由于其教义简单,在日本的农民、渔民、中下层武士、商人和手工业者阶层中,受到了不少人的信奉,而其内部的争执非常频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章 明朝时期的佛教
  

(一) 明初的佛教政策
  公元一三六八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定都北京,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朱元璋少年时曾在濠州(安徽凤阳)皇觉寺出家,成为皇帝后,对佛教也十分重视。但出于政治的需要,朱元璋更重理学,以强化封建专制统治,所以对佛教的控制也十分严格。
  朱元璋在金陵天界寺设善世院,任命慧昙管理全国佛教。在慧昙以下又设统领、副统领等僧官,以控制佛教教团。
  明朝政府废除了藏传佛教在内地的特权,但仍给予藏传僧人以优厚的礼遇。 此后,明朝政府又把国内寺院分成禅寺、讲寺、教寺三类。禅寺指禅宗寺庙。讲寺指华严、天台、法相诸宗寺庙。教寺专门从事瑜珈显密法事仪式,为死者举办追善供养、为生者祈福等活动。政府要求各类寺庙僧人专事己业;规定僧人不得以化缘为由,强索捐助,奔走市村;也不许僧人交结官府;禁止俗人无故进入寺庙。
  这些政策,影响和限制了佛教在民间的传播。
  

(二)宗喀巴大师建立格鲁派佛教
  宗喀巴大师,公元十四、十五世纪佛教大师,原名罗桑扎巴,出生在宗喀地方(青海湟中县),人们尊称他为宗喀巴。
  宗喀巴大师出身地方官员家庭,三岁从黑帽系噶玛噶举第四世噶玛巴乳多吉受根本五戒,七岁起随甲琼寺主持顿珠仁钦出家,修学噶当派教法九年,十七岁时入藏深造,广学佛典,二十五岁时,已完成了《现观庄严论》、《俱舍论》、《集量论》、《释量论》、《入中论》等经典的学习,皆能了悟其义趣,并在辩论中屡屡获胜。
  宗喀巴大师二十九岁时,从楚臣仁钦受比丘戒,此后开始收徒讲经。同时,宗喀巴大师系统修学密法。不久,他已精通萨迦、噶举、噶当派教义。
  针对当时一些寺院僧侣,尽同俗装;不习经典,乱受灌顶;不守戒律的流弊,宗喀巴大师决心建立新教。
  当时,西藏有两位以重视戒律而闻名的僧人,一个名叫喇钦贡巴饶萨,一个名叫喀且班钦释迦室利,二人都戴黄帽。宗喀巴大师也非常重视戒律,于是自己也改戴黄帽,并令弟子也改戴黄帽,以自警严持戒律。以后,戴黄帽成为了宗喀巴法系的特征。
  另外,宗喀巴还主张修复旧寺,提倡振兴纯正佛教。
  宗喀巴大师融通中观、唯识二派的教义,遵从中观宗应成派正理,摄唯识教义于中观之中,广为宣说佛法要义,并造《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菩萨戒品释》、《事师法五十颂释》、《中论广释》、《辨了不了认论》,广宣正理,得到大众生信仰。
  公元一四○九年,宗喀巴在当时西藏帕竹政权的支持下,在拉萨大昭寺召开了全藏规模的“祈愿法会”。通过这次法会,宗喀巴成了西藏公认的宗教领袖,宗喀巴的教法深入人心。
  法会后,宗喀巴在拉萨以东六十里处的旺古尔山旁建立了“甘丹南结林”,即甘丹寺。从此,宗喀巴以甘丹寺为本山,正式建立了藏传格鲁派佛教,格鲁派意为善律学派,由于其派行者戴黄帽,又被称为黄教。
  宗喀巴建立格鲁派佛教不久,派弟子释迦也失(第十世章迦大师)到汉地朝觐明成祖。明成祖封释迦也失为“西天佛子大国师”。格鲁派的地位得到了中央的确认。
  此后,宗喀巴又命弟子扎西贝丹在拉萨以西建“吉祥米聚十方尊胜洲”,即哲蚌寺;命释迦也失在拉萨以北建“大乘洲”,即色拉寺。
  格鲁派佛教以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三大寺为中心,迅速传播开来,成为藏传佛教中非常壮大的教派。
  格鲁派佛教,融中观、唯识教理,广宣缘起性空的法义,注重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三要,强调依次第修行,显密兼修,以显为基础,以密达究竟,并特重戒律。其根本经典有《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现观庄严论》、《释量论》、《入中论》、《俱舍论》、《十诵律》等。
  宗喀巴大师六十三岁时圆寂。他所创建的格鲁派佛教,在他的弟子嘉曹杰、克主杰(第一世班禅大师)、根敦珠巴(第一世达赖喇嘛)等的弘扬下,发展迅速,大兴于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格鲁派佛教的发展
  宗喀巴大师在世弘法时,其徒众都从宗喀巴大师的大弟子嘉曹杰受学。宗喀巴大师圆寂后,嘉曹杰接受了宗喀巴大师的衣帽,继承了法位,统领格鲁派佛教,宣说格鲁派的教法,造有《中论八大难义备忘录》、《中论八大难义释》、《入中论略义》、《中观宝鬘论释》、《中观四百论释》、《释量论颂释》、《决定量论大疏》、《集密妙吉祥金刚曼荼罗仪轨》、《时轮二次第道修法》等,后于六十九岁时圆寂。
  嘉曹杰圆寂前一年,传位于宗喀巴大师的另一位大弟子克主杰。克主杰一生弘扬格鲁派教义,造有《宗喀巴大师传》、《现观庄严论注疏》、《释量论大疏》、《续部总建立论》等,为格鲁派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于五十四岁时圆寂。
  宗喀巴大师圆寂后,他的几个大弟子,以拉萨为中心,分赴各地,弘法传教。根敦珠巴在日喀则修建了扎什伦布寺,该寺与前面所述的三大寺,合称黄教四大本山。绛钦却杰到蒙古传法,并将格鲁教义传到了汉地,在五台山建立了五座黄教寺庙。堆喜饶桑布将格鲁派佛教传到了阿里地区,他的侄子喜饶巴将噶当派名寺托林寺纳入了格鲁派。麦喜饶桑布在西康地区弘法,在昌都建立了著名的强巴林寺。喜饶僧格在拉萨建立了举麦扎仓(黄教下密院),他的弟子贡噶顿珠建立了举堆扎仓(黄教上密院)。
  到十五世纪中叶以后,格鲁派佛教以甘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四大寺为中心,已广泛传播,成了藏传佛教中最庞大的教派。
  

(四) 汉的善书、宝卷的流行
  明朝的汉地,由于佛教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佛法正理难以在民间传播,汉地民间三教合一的思想广泛发展,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教法。善书、宝卷的流行就是其代表。
  善书指劝善之书,是在道教的基础上,宣扬三教合一之说。当时流行于世间的主要有《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等。
  宝卷是由唐代佛教变文演化而成,也是以三教合一说为基本内容,其形式主要是宣扬三教合一的思想和佛教故事等等。当时流行于世间的主要有《香山宝卷》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明朝末年的“四大高僧”
  明朝佛教,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下没有什么发展,但到了明朝末年,却有了些复苏之势。当时佛教,以禅宗和净土宗较为流行。而在这一时期,对佛教的弘传起到重要作用的,是袾宏、真可、德清、智旭,当时称为“四大高僧”。袾  宏,别号莲池,公元十六、十七世纪净土宗佛教名僧,俗姓沈,杭州人,青年连遭丧父、失儿、丧母之苦,看破红尘而出家。后来,他一生专弘净土宗教义,又提倡教、禅并重,常以“老实念佛”劝导众生。他很重视戒律,提倡戒杀放生。另外,他还修定了《水陆仪轨》,以便于佛教在民间流传。袾宏八十一岁时往生净土。他的著作主要汇集在《云栖法江》中。
  真可,号紫柏,公元十六、十七世纪名僧,俗姓沈,江苏吴江人,少年远游,在苏州虎丘云岩寺闻僧诵八十八佛名号,心生欢喜而出家。他认为禅家只讲机缘,净土宗只知念佛求生净土,都是一种偏执,只有文字经教才是学佛的根本,于是专研经教。他曾听说袁了凡居士慨叹请经困难,于是发起刻经的活动,刻经流通。后他被诬入狱,六十一岁时入灭于狱中。
  德清,别号憨山,公元十六、十七世纪禅宗名僧,俗姓蔡,安徽全椒人,出家后随云谷学禅。后来,德清弘扬禅宗教义,提倡了悟心性,主张“禅乃心之异名,若了心体寂灭,本自不动,又何行住之拘?”他也提倡融通他宗教法,重视净土法门,主张“今所念之佛,即性弥陀,所求净土,即唯心净土”。另外,他也强调三教调合,主张“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德清曾因私创寺院被发配雷州,但他仍坚持弘法。后来,德清遇朝庭大赦,在九江、杭州、常熟等地弘法,后到曹溪弘法,七十八岁时圆寂于南华寺。
  智旭,字蕅益,别号八不道人,公元十六、十七世纪净土宗名僧,俗姓钟,江苏吴县人,先学儒教,毁谤释、老,后读袾宏的《自知录》、《竹窗随笔》,则不再谤佛,后出家为僧。后来,智旭主张弘净土宗教义,主张“若律、若教、若禅,无不从净土法门流出,无不还归净土法门。”智旭又将持名念佛分为“事持”与“理持”两种,宣说“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宏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智旭又宣说念他佛、念自佛、自他俱念三种念佛三昧。  智旭晚年时,更提出“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以悟道为先锋,念佛为后劲”的主张,对净土宗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智旭五十七岁时往生净土。
  袾宏、真可、德清、智旭四位名僧,对明末佛教的弘扬,作出了很大贡献。
  

(六) 格鲁派佛教政教合一统治的建立
  在明朝年间,西藏的佛教派系斗争和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公元十五世纪以后,一直到公元十七世纪,其斗争主要在两大派系之间进行。一派是噶玛噶举派佛教等力量。另一派是格鲁派佛教等力量。
  后来,噶玛噶举一派用武力占领了拉萨,禁止格鲁派僧人参加每年的祈愿法会,规定格鲁派僧人路遇噶玛噶举派僧人,必须让路致敬。但格鲁派在其他地区的发展仍然很迅速。
  到索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统领格鲁派时,他与蒙古土穆特部的俺答汗建立了联盟。俺答汗赠给索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称号。索朗嘉措赠给俺答汗转轮王的称号。达赖喇嘛的称号由此而始。
  索朗嘉措在土穆特部宣扬格鲁派教义,使格鲁派佛教传到了蒙地。俺答汗死后,明朝政府邀索朗嘉措进京。后索朗嘉措在进京的路上圆寂。
  索朗嘉措圆寂后,转世于俺答汗的儿子苏密尔家中,这就是第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云丹嘉措在世期间,格鲁派与噶玛噶举派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斗争。
  后来,支持格鲁派的帕竹政权被噶玛王朝推翻。云丹嘉措圆寂后,噶玛王朝的藏巴汗“疑达赖诅咒,致感多病”,就下令不准达赖继续转世。后经蒙古军队入藏征战和罗桑却吉坚赞(第四世班禅大师)的调解,藏巴汗收回了成命。达赖再次转世。这就是公元十七世纪时的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
  阿旺罗桑嘉措年幼时,由罗桑却吉坚赞掌管格鲁派教务。罗桑却吉坚赞借助于蒙古土穆特部击败了藏巴汗。后支持噶玛噶举派的蒙古喀尔喀部却图汗征服了土穆特部。罗桑却吉坚赞又借助蒙古和硕部的固始汗消灭了却图汗,保护了格鲁派的发展。固始汗赠给罗桑却吉坚赞“班禅博克多”的称号。班禅大师的称号由此开始。
  明朝末年,固始汗攻陷日喀则,杀死藏巴汗,结束了噶玛王朝的统治。从此,西藏进入了格鲁派政教合一的统治阶段。
  

(七) 其他地区的佛教
  在明朝时期,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一些佛教大宗都拥有强大的军势力量。日本战国未期的武将织田信长、丰田秀吉通过战争,消灭了包括佛教净土真宗、天台宗等的许多军势割据势力,后来德川加康把持朝政。在这一时期,日本要求佛教行者,安心办道,不得干预政治,但是,奖励佛学研究。日本佛教在这一时期比较平稳。公元十四世纪末,朝鲜进入李朝时期。李朝治国采取崇儒排佛的政策,政府将国内的佛教宗派合并为禅、教二宗。后来,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李朝联合明朝进行了抗日斗争,打退了日本军队。在这次抗日斗争中,李朝禅宗的休静率领弟子上阵抗敌,立有战功,被政府封为禅教都总摄。到此时,李朝的佛教稍渐恢复。
  在斯里兰卡,南传佛教非常兴盛。从公元十六世纪初开始,斯里兰卡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基督教国家的入侵,佛教遭到严重打击。公元十六世纪末,斯里兰卡政府先后到缅甸和暹罗迎请佛法,佛教又开始在斯里兰卡兴盛起来。




[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27-5-2009 11:0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清朝时期的佛教
  

(一) 清朝对格鲁派佛教的支持
  公元一六四四年,大清帝国的建立,取代了明朝的统治。清朝王族满族是女真族的后裔,原本信仰萨满教。女真的政权金朝建立后,佛教在女真人中发展迅速。满族自然也对佛教十分信奉,入关前就与藏传佛教有联系。清朝建立后,政府一方面引进汉族文化,以儒教巩固政权;一文面也大力推行佛教,同时也依照明朝的旧制,设立录司掌印、善世、阐教、讲经等僧官,以控制佛教。
  清朝政府对藏传格鲁派佛教非常重视。顺治九年(公元一六五二年),敬信佛教的清世祖邀请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进京,给予其殊厚礼遇,并为其修建西黄寺以作住所。后清世祖又封五世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又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确定固始汗为西藏地方政长官,达赖喇嘛为西藏的佛教领袖。公元一六五四年,固始汗在拉萨逝世。达赖喇嘛在西藏的政教领袖地位进一步提高。
  到了康熙年间,五世达赖喇嘛任命桑结嘉措为第巴,总管西藏政事,同时也安排了自己的转世等后事。不久,五世达赖喇嘛入寂。五世达赖喇嘛入寂后,第巴密不发丧,自己利用达赖喇嘛的名义掌握政权,并申请清政府封其为王。
  后来,清政府发觉了第巴隐瞒达赖喇嘛入寂一事,责问第巴。第巴被迫私自非法确立仓央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后第巴在与固始汗的后裔拉藏汗的政权斗争中兵败身死。清政府废黜了仓央嘉措,依法确立意希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另外,清政府又封五世班禅罗桑耶歇为“班禅额尔德尼”(放光大智慧者),与达赖喇嘛共同管理西藏。
  不久,准噶尔部以武力占领西藏,杀死拉藏汗,另立第巴,统治西藏。清政府派兵平定了战乱,驱逐了准噶尔军队。清庭就此废除了第巴总管西藏政事的制度,设立四噶伦总理地方行政。
  以后,西藏内部的政治斗争仍不断发生。直到乾隆年间,清庭正式下诏,令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掌管西藏政教。在清政府的支持下,格鲁派佛教在西藏的政教领导地位得到确定。西藏形成了组织严密的政教合一政权。
  

(二) 汉地佛教概况
  清朝的汉地,在靠近蒙藏的青海、甘肃等地,格鲁派佛教发展很快。康熙年间,格鲁派在甘肃夏河县建立起格鲁派的重要寺庙拉布楞寺。嘉木样活佛得到御封,准穿黄马褂。
  而在内地,佛教也受到政府相当的重视。康熙帝六下江南,造访各大名寺,迎请明末隐于山林的高僧入京。雍正帝颇好禅宗,以宗匠自居,自号“圆明居士”。雍正帝还组织了汉文大藏经的雕刻工作(龙藏)。另外,乾隆帝又组织人力把汉文大藏经译成满文。
  清朝内地的佛教主要以禅宗和净土宗为主。清朝初期,以禅宗较为流行。
  禅宗主要有临济与曹洞两家。临济宗以圆悟、圆修、圆信、法藏、通容、道忞等为代表。曹洞宗以元来、元贤、元镜为代表。
  雍正年间,雍正帝抨击禅宗的败落,又推崇明末名僧袾宏,宣扬三教合一、禅净合一,提倡念佛往生净土。乾隆帝在士大夫中推行佛教,也推行念佛往生净土。所以,自清初以后,净土宗渐渐成为内地佛教的主流。僧人行策造《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定》,是近代净土宗打佛七的开始。除行策外,当时净土宗的代表人物还有僧人省庵、印光;居士周梦颜、彭绍升、杨文会等。其中周梦颜、彭绍升、杨文会是居士佛教的杰出代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清朝的居士佛教
  由于佛教在中土的发展,尤其是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发展,使居士成为佛教的主要力量。清朝以后的居士佛教,在佛教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清初时期,居士佛教的主要代表是周梦颜、彭绍升。周梦颜曾著有《西归直指》等,提倡念佛往生净土,对净土宗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彭绍升,又名彭际清、彭二林,是清初最著名的居士,著有《居士传》、《二林居集》等,是提倡念佛往生净土,发展净土宗佛教的最有力的人物之一。
  而到了清末,最重要的居士名宿,当推杨文会。杨文会,号仁山,公元十九、二十世纪佛教名士,安徽石埭县人,因学《大乘起信论》、《首楞严经》而皈依修佛。杨文会积极进行刻印经像的工作,曾创立金陵刻经处。杨文会在世时,与日本、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交流甚密。杨文会还创立了佛学研究会,每周讲经一次,对当时的佛教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杨文会门下,出过许多著名僧俗弟子,主要有谭嗣同、欧阳渐、太虚、陈元白、张太炎、熊十力等。谭嗣同倡导变法被杀。欧阳渐曾建立支那内学院,传播佛教思想,尤以宣讲唯识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僧人太虚及陈元白、张太炎创立觉社,提倡佛教复兴运动。熊十力也在宣扬唯识上有一定影响。
  

(四) 其他地区的佛教发展
  清朝时期,政府以“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的政策,加强对蒙古的控制。因此,在蒙古地区格鲁派佛教发展非常迅速。哲布尊丹巴活佛成为蒙古的政教领袖。
  公元一八六八年,日本政府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进行了变法,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三大政策。在宗教方面,明治政府将神道教定为国教,颁布《神佛分离令》,使神道教再次独立。另外,明治政府还下令,佛教要依附神道,对佛教压制很大。后来,日本净土真宗的梅上泽融等人游历欧洲,回国后上书朝庭,把欧洲宗教盛行的情况向朝庭作了汇报,要求政府实行信仰自由的政策。明治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把信仰自由列入了宪法,但规定“日本臣民在不防碍安宁秩序及不违背臣民义务的条件下”,方可享有信仰自由的权力。在这以后,日本的佛教有一定的发展,其中南条文雄、高楠顺次朗等对当时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斯里兰卡的佛教,也有长足发展。公元十九世纪,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访印参礼佛迹后,建立“摩诃菩提会”,致力于复兴佛教,并举行了国际佛教会议,斯里兰卡、印度、清朝、日本、缅甸等国出席了会议。摩诃菩提会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佛教组织。
  公元十八、十九世纪,缅甸的佛教也有一定发展。公元十九世纪后期,缅甸在曼同王的召集下,进行了由三名上座主持,二千四百比丘参加的经典结集,校订了以巴利文为主的南传经典,并刻在七百二十九块石碑上。
  公元十八、十九世纪,泰国的首都迁到曼谷,国家整顿佛教,校订经典。佛教有了一定发展。公元十八世纪的蒙固王,大力推行佛教,还创立了泰国的佛教大派法宗派。
  柬埔寨自公元十六世纪被暹罗(泰国)占领,到公元十九世纪,上座部佛教,占到了统治地位,在柬埔寨境内发展很快。
  在老挝和越南,佛教也有一定发展,成为爱国志士的思想主流。
  在公元十八、十九世纪,随着欧亚两洲的交流日渐增多,佛教对欧洲的思想家也有一定的影响。公元十九世纪,德国的叔本华首先宣称佛教是最高的宗教。而东方的致力于佛教复兴事业的杨文会、达磨波罗、南条文雄等,主动将佛法向西方传播(佛教西渐运动),使佛教在英国、德国等地传播开来。摩诃菩提会是其中影响最大的组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章 清朝以后的佛教概况
  

(一) 内地佛教概况
  公元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进入了新的时期。随后,中华民国取代了清朝统治。在中华民国时期,内地佛教的净土宗、天台宗、唯识宗等都有一定发展,谛闲、太虚、印光、元瑛、虚云、夏莲居等著名人物对此一时期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公元一九一八年,上海居士林成立,公元一九二三年改名为世界佛教居士林,聘谛闲、印光、太虚为导师。以后,上海居士林开设了讲经、皈戒、出版、图书、研究、宣传、利生等部。在其影响下,公元一九二九年,北京成立了华北居士林(北京居士林的前身)。天津、长沙、南京、重庆、成都、无锡等地纷纷成立了居士林。二战开始后,各地居士林先后停办,而北京、上海两地的居士林,一直在不断发展。
  另外,佛教也在这一时期,从中国向欧、美、澳等地区传播。
  

(二) 太虚和复兴佛教运动
  太虚,俗姓昌,法名唯心,别号悲华,十六岁出家受具足戒,后从学于杨文会。
  公元一九一二年,太虚创办了中国佛教协进会,宣传复兴佛教运动,建立新的僧团制度。
  公元一九二二年,太虚创办武昌佛学院。公元一九二九年,太虚创办中国佛学会,并往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美国宣传佛教,并在法国筹建世界佛学苑,这是中国僧人到欧美传教的起始。公元一九三一年,太虚在重庆创办汉藏教理院。
  二战结束后,太虚担任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公元一九四七年,在上海圆寂,享年五十九岁。
  太虚主要弘扬唯识学说,著有《真现实论》、《法相唯识学》、《起信论研究》、《整理僧伽制度论》等。他一生对当时的佛教复兴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法尊和藏传佛教在汉地的民展
  法尊,俗姓温,河北深县人,少年在五台山显通寺出家,后入武昌佛学院,从学于太虚,学法相、因明等学。
  公元一九二五年,法尊在北京从大勇法师学习藏传佛教。后来,大勇组织赴藏学法团,入藏求法。法尊随赴藏学法团,到西康甘孜,从昌都的安东格西学习藏文,后来,法尊入藏在拉萨哲蚌寺从东本格西学习藏传佛教。
  公元一九三六年,法尊从西藏经印度、缅甸等地回到重庆,代理太虚主持汉藏教理院。后来,又到北京进行译经等工作,七十九岁时圆寂。
  法尊将藏传格鲁派佛教的很多重要经典,译成了汉文,传到内地,其中包括《菩提道次第论》、《密宗道次第论》、《辨了不了义论》、《现观庄严论》、《辨法性论》、《集量论》、《释量论》等。
  

(四) 中国佛教协会的成立
  公元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取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在宪法中规定: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公元一九五三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协会的宗旨是: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全国各民族佛教徒,发扬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
  中国佛教协会章程规定中国佛教协会有四条主要任务。第一,团结和倡导广大佛教徒参加各项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第二,在爱国爱教的立场上,维护教徒信仰自由的权力,推动教徒学习宗教政策和其他有关政策法令,爱国守法;支持教徒管好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第三,积极开展佛教教育和学术研究,出版佛教书刊,协肋政府保护佛教文物古迹。第四,发展各国佛教信徒的友好联系,增进中外佛教文化交流。
  中国佛教协会的创立,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藏传佛教的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和西藏的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进行了谈判,达成了《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西藏的佛教给予保护,使藏传佛教得以正常发展。
  公元一九五九年,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出走国外,寄居在印度,西藏佛教由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主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中国佛学院的创立
  公元一九五六年,在北京法源寺建立了中国佛学院。
  中国佛学院的学僧,来自全国各地寺院,分设本科、专科。公元一九六一年,设研究部。公元一九六二年,设藏语班。
  中国佛学院成立十年,培养了三百多名学僧,现在大部分在各地寺庙担任主持和管理工作,少数从事佛学研究。
  除中国佛学院以外,各地还有北京广济寺弘慈佛学院、开封的河南佛学院、安徽九华山的九华佛学院、安庆迎江寺的安徽佛学院、浙江普陀山的南海佛学院、杭州的武林佛学院、湖南宁乡的沩山佛学院、江苏常熟的法界佛学院、常州清凉寺的清凉学院、镇江的竹林佛学院、苏州的灵岩山佛学院、福州的鼓山佛学院,广东潮州开元寺的岭东佛学院、上海玉佛寺的上海佛学院、上海静安寺的静安寺佛学院等等。
  公元一九六六年,中国佛学院停办。公元一九八○年,又重新恢复起来。
  

(七) 佛教的低谷与复兴
  公元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的文化大革命进入高潮。佛教也随之被列入“破四旧”的行列,受到了严重冲击。许多佛教人士遭到迫害,汉藏寺庙遭到破坏,中国佛学院也被停办。佛教进入低谷时期。
  公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随着粉碎“四人帮”,宗教政策也逐步得到落实。佛再次迅速兴起。
  

(八) 其他地区的佛教概况
  公元二十世纪初,日本占领朝鲜。日本在朝鲜也大力推行佛教,朝鲜佛教受到了日本佛教的影响,在教团内部,也分出了独身派与娶妻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平壤设立佛教总教院。朝鲜南部的韩国,佛教非常盛行,其中以曹溪宗最为流行。后来,曹溪宗的娶妻派成立了太谷宗(强调参禅、念佛与读经相结合)。
  二战以后,日本颁布的《日本国宪法》对信教自由和政教分离作出了明文规定。政府废除了神道教的国教地位。佛教发展迅速,其中最为流行的是净土宗、禅宗、日莲宗。另外,真言宗、天台宗也比较流行。而法相宗、华严宗和律宗信徒较少。二战以后,佛教在西德发展起来,成立了德国佛教社团。德国佛教社团后演化为德国佛教协会,以后又改名为德国佛教联合会。上座部佛教及藏传佛教在德国都有传播。
  在英国,佛教也有一定的发展。公元一九四八年,佛教精舍协会在伦敦成立。到公元一九八○年,英国的佛教徒已在十二万以上,其中一半为藏传佛教徒。
  二战以后,大量的越南移民移居法国。一些佛教社团,在法国也成立起来,其中包括海外越南佛教徒联盟,灵山佛教文化联合会。另外,日本僧人也到法国传授佛法,在巴黎建造法国禅寺,在法、比边境附近,建立北法禅寺。另外,藏传宁玛派佛教在法国也十分活跃。在美国,佛教也有相当的发展,拥有佛徒二十万到三十万。其中上座部佛教集中在华盛敦、洛杉矶和加州的凯弥尔。大乘佛教集中在夏威夷、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藏传佛教分布在加州和新泽西、华盛顿、马萨诸塞、科罗拉多、佛蒙特等州。
  此外,在意大利、瑞士等地区,佛教发展也十分迅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摘于:http://www.zgxl.net/zen/spfjs.htm


愿此贴可以让各个不同派系门宗的师兄/师姐们可以更了解彼此而从中学习大家各有的优点。

无论南传,北传,藏传。。。
小乘,大乘,金刚乘。。。

大家都是"同门"
只是大家修行方式各有所好;无须太执着

愿各位师兄/师姐们与一切众生在菩提道路上一路好走,早登彼岸,以证涅磐!!!


誕生
藍毗尼城釋迦村,
無價珍寶之菩薩,
利益安樂生人間,
我等滿足極欣悅。
彼是眾生最高者,
眾生導師人中尊,
仙人林中轉法輪,
獸中之王獅子吼。



成道
我多生流轉輪迴,
尋而未獲造屋者,
生生相繼何其苦﹗
如今己見造屋者,
汝不再建造屋舍,
屋之椽桷皆毀壞,
屋之楝樑亦摧折,
我滅盡一切貪愛,
心證得無為涅槃。



涅槃
最後遺教:「比丘們啊﹗諸行皆是壞滅之法,應自精進不放逸,勤求出道。」





[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28-5-2009 09:0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5-2009 0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6# light0 的帖子

善哉. 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5-2009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尋夢人 于 28-5-2009 01:15 AM 发表
善哉. 感恩.


也感谢师兄捧场支持~
善哉。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09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真的希望大家可以更了解佛教演变史。。。
如果大家有更好更齐全的资料。。。请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6-2009 03: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这么齐全的资料!
感恩!感恩!再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2-2025 07:36 AM , Processed in 0.10957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