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9-2008 10: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江百虎 的帖子
不用担心。
我将成为第一个用技术分析来帮忙顾客分析的代理。
哈哈!
所以请多多指教。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7-9-2008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雷曼兄弟」倒閉 投資人要撐住!
「雷曼兄弟」倒閉 投資人要撐住!
( 2008/09/25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歐陽姚 )
前二天好友在銀行親眼目睹了一個故事,叫我一定要寫進文章裡。
一位在市場賣豆腐維生的中年婦女,靠著賣一塊豆腐賺幾塊錢的方式,幾十年下來存了100萬元。近年來由於理財機構不斷呼籲「要投資,不然錢會縮水」,年初將100萬元的定存解約,經由理專介紹投資了一檔「連動債」,其實婦人對於什麼是連動債根本一竅不通,只是理專說得天花亂墜,糊裡糊塗就投資了。沒想到踢到雷曼兄弟這塊鐵板,當婦人得知所購買的連動債可能會變成壁紙,自己的老本將要血本無歸時,一時間無法接受,在銀行內一會兒嚎啕大哭,一會兒又失神的來回走著,口中唸唸有詞「怎麼辦?怎麼辦?」讓人聞之鼻酸!
買到雷曼公司商品的投資人,此時心情大概都很「惡卒」也很無奈,不過還是要請投資人撐住!
雷曼兄弟是以發行債券聞名業界,誰也沒有想到公司會破產倒閉,由於投資人遍及全世界,損失金額可觀,以國內50檔雷曼公司相關連動債,每檔規模至少一百萬美元起算,損失本金即高達二十億美以上,金管會也透過銀行財富管理通路,統計出約有5萬1千人,購買到雷曼兄弟發行的連動債。
無奈的是「雷曼」聲請的是「破產保護」而非「宣告破產」,如果是宣告破產,投資人持有的連動債,可依清算結果分配所得;但是,雷曼聲請破產保護,依照美國破產法第十一章規定,企業如果聲請破產保護,聲請人擁有「120天」的保護期,這段期間內聲請人可以不接受債權人追討債務。這代表連動債的投資人,在未來的 120天內,可能都無法贖回,就算想要認賠殺出,也無人願意接手。
目前日本和韓國的金融監理單位,已經展開凍結雷曼公司在當地的資產,希望保障投資人的權益。但國內因投資方式不同,台灣投資人並沒有直接持有台灣雷曼公司所發行的金融商品,所以也沒有辦法跟子公司求償。換句話說:必須等到子公司把資產減去負債,將盈餘拿去貢獻給母公司時,母公司才會去分配剩餘價值。
所以台灣投資人,包括銀行、證券商、投信、保險業,以及一般投資人,都得向美國雷曼母公司求償。即使目前已有公司蒐購雷曼,金管會也表示,會協助投資人跨海集體求償,但大家心裡還是要有所準備,因為跨海求償與打官司是一條漫長的路,什麼時候可以結案,到最後能拿回多少,都是一個未知數?
目前受傷的投資人能做的一個是將資料備齊;另一個就是重新檢視投資項目,多保留一些現金在手上,才能靈活運用!
對於「連動債」這項商品,我幾次試著想弄清楚,費了老半天功夫只知道國內金融機構並沒有發行這類商品,在市場上販賣的「連動債」,都是外國機構發行,台灣金融機構只是代銷,連結的標的十分多元從單一個股、太陽能類股、農業類股、連布希鞋都有持股,有些連結的標的甚至聽都沒聽過;再加上計價幣別包括了美元、澳幣、港幣與台幣,太過複雜,根本無法評估風險。另外閉鎖期長,以及經理人可以自行更換持股,停利或停損,投資人把錢拿出去了,卻只能任人擺佈,所以我一直跟「連動債」這項商品「保持距離」。
我在Yahoo!奇摩理財 8/21的專欄「不懂的商品不要碰」一文中,不斷提醒投資人「投資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工作,道聽塗說或是賭博式的投資,十有八九都會落入虧損的下場」。「如果投資人覺得太過複雜,或實在弄不懂該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碰,與其賠錢,還不如不要投資來得好」。
有人說:不投資不行通膨會讓錢縮水。但是貿然投資,落得血本無歸,還不如保住本金來得好。尤其是快接近退休或靠退休金養老的族群,還是保本為上。至於年輕族群,最好也搞清楚、弄明白再進場,才能將損失減少。
最後以我自己的投資心法「先問風險、再談獲利、不懂不買、保本為上」與投資人共勉! |
|
|
|
|
|
|
|
发表于 28-9-2008 03: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那家银行或基金有牵连。。。。。。。。。??![](static/image/smiley/default/3shakehead.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8-9-2008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溫故知新。。。來看看專業的分析師他們的建議。。。
市場震盪免驚,先確認自己繫好安全帶
( 2007/10/29 17:03 林奇芬 )
![](http://i495.photobucket.com/albums/rr311/kbh_list/2008Sep-MSCITaiwan-900x407-1.png)
網友推薦:共有 73 人推薦 (有 85 人投票)
走入2007年後,投資市場像是在高空飛行碰到亂流,先是2月底來一個小震盪,接下來7月底又碰到一次中型震盪,但是飛行途中的天候看來還未轉晴,許多人不禁擔心,不繫好安全帶,真能挺過這場巔陂旅程嗎?
9月18日美國聯準會在全球矚目中,做出降息2碼的決定,此舉一出,國際股市大漲歡慶,但此降幅超出原先市場預期,也令許多人疑惑?聯準會是從2006年中停止升息,僵持一年多後,首度採取降息措施,因此令人擔心是否次級房貸的風暴並未完全解除,或是景氣走緩已成事實,這是投資市場的潛在變數。
就在聯準會降息前一天,卸任的前Fed主席葛林斯班回憶錄上市,而葛老對於未來經濟環境發出不少警語。葛老認為次級房貸風暴雖然減緩,但房市空頭修正行情仍將持續。他特別對於聯準會即將展開的降息行動提出警告。他認為目前通貨膨脹的隱憂更甚於他任內,因此建議降息行動必須非常的謹慎。而在近期,國際油價突破了每桶80美元的高峰,也再次預告通膨的壓力如影隨行。
這一次各國央行面臨兩難的挑戰,一方面經濟活力減緩,想降息刺激景氣,但另一方面通膨壓力上升,應該升息因應。從這樣的困境來看,這次美國Fed的降息空間應該不會太大,想靠大幅降息刺激經濟活力可能性大大降低。
這次次級房貸的風暴首先吹向美國與歐洲,過去只要這二個市場感冒,全球就傷風,但近年新興市場逐健成長、內需市場擴大,全球財富潮持續往新興市場移動,或許這次衝擊不若以往,但投資人仍應做好安全防護,才能確保理財成果。
面對接下來仍然震盪的市場,投資人應先衡量手上的資產配置,建議可以將現金的比重拉高,接下來就是準備布局,未來最有成長潛力的資產。以全球的發展趨勢來看,新興市場、亞洲市場、天然資源產業,都是長線的題材,我認為接下來最佳的投資策略,就是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持續投資,既分散投資風險,又不錯失機會。而我認為的安全帶,就是有足夠的資金,可以在市場震盪時持續投資,以等待財富大浪潮來臨。
[ 本帖最后由 江百虎 于 28-9-2008 10:18 P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8-9-2008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亞股分析》先鋒投顧:市場動能不墜,亞股將繼續挺進
2007/10/14 16:42 時報資訊
![](http://i495.photobucket.com/albums/rr311/kbh_list/2008Sep-MSCITaiwan-900x407.png)
【時報-台北電】根據全球主要地區的基本面和題材來看,先機總代理先鋒投顧認為,亞太國家高度的經濟成長與持續增長的內需消費仍能在第四季提供亞股未來上漲的動力。先鋒投顧認為,2007年第四季最具潛力的市場,非亞太地區莫屬。亞股自2005起每年漲幅皆逐年增加,今年尚未過完,漲幅卻早已超越去年,可見這五、六年來亞股的整體漲幅雖較新興東歐和拉丁美洲有所落後,但由於漲幅較低,反而有急起直追的態勢。近期甚至在經過美國七月底開始的次級房貸風暴的衝擊後,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亞太股市即再刷新紀錄高點。
對於此次風暴來源的次級房貸,亞太地區反而順利地擦身而過,其中緣由就在於亞太地區企業依賴的是傳統的融資形式,也就是銀行融資,而非西方企業偏愛的債券和短期商業票據市場且亞洲國家幾乎沒有持有來自美國的次級房貸債券,使得在此次風暴後,反成安全的投資區域,成為市場資金匯流齊聚之所,與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後資金奔逃撤出大相逕庭。
先鋒投顧分析,從專業調查機構IBES的預測中,可以發現到2008年各國家或區域企業獲利都有明顯下滑的現象,僅亞洲地區整體的企業獲利尚能維持二成的成長,與2007年相去不遠。時值第四季,不少投資機構都將為第四季甚至明年佈局,股價是會反映未來企業獲利成長的,就這個觀點來看,亞股無疑最具有投資潛力。
從資產配置的觀點來看,先鋒投顧表示,除了納入積極型的亞股之外,成熟穩定的歐洲股市也是另一選擇。歐洲股市一向最吸引人之處就在於其物美價廉,歐股目前本益比低於13倍,為已開發國家中最便宜的區域,今年以來投資機構也不斷調高歐洲企業盈餘成長預測,自9.2%上調至13.3%,穩定的企業盈餘成長加上偏低的股價,歐股可說極具投資價值。
在債市佈局上,投資人也不可偏廢。先鋒投顧指出,由於美國景氣趨緩,先前為聯邦準備理事會高度警戒的物價,有機會持續緩和,且美國房地產景氣不振已是不爭的事實,為避免擴大到其他經濟部門,聯準會最有效直接的做法就是降息以減低房貸戶負擔,並刺激房屋需求,因而在美降息循環未明確結束前,美債價格尚有上揚的空間。此外,新興債市也可以部份佈局,新興國家財政和經常帳近年來已見明顯的改善,償債能力大幅增強,提供新興債券價格上很好的支撐且目前殖利率水準較美債為高,投資人可享有更高的收益。
總而言之,先鋒投顧建議可將亞股做為核心配置,投資人可將亞股做為第四季的核心配置並以歐股、美債和新興債等市場為輔,讓第四季投資享受高收益之餘又不失穩健。
(編輯整理:張裕斌)
[ 本帖最后由 江百虎 于 28-9-2008 10:16 P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8-9-2008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月涵:選舉行情啟動 立委選前台股飛越萬點 首選6檔個股
2007/10/10 14:39 鉅亨網
![](http://i495.photobucket.com/albums/rr311/kbh_list/6.png)
【鉅亨網記者賴筱凡╱台北.10月10日】 花旗環球證券所舉辦的「台灣投資人論壇」將於明 (11)日登場,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谷月涵先行發表對台股 看法,他表示,儘管多數法人持續減碼台股,但隨著選舉行情啟動,台股落後亞股的局勢可望在未來幾個月扭 轉,看好台股在立委選前就可飛越萬點大關;而立委席次減半也恐怕成為變數,因此建議投資人「現在買,年 底賣」。
看好立委選舉前,台股將飛越萬點,谷月涵欽點 6 檔個股作為佈局首選,包括國泰金 2882(TW) 、中信金 2891(TW) 、群創 3481(TW) 、日月光 2311(TW) 、遠百 2903(TW) 和瑞軒 2489(TW) 。
谷月涵指出,台股之所以會被多數法人列為「落後 亞股」的市場,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台灣資金外流嚴重 ,光是第 2季資金外流就高達 170億元,幾近去年全年 的 50%,成長速度之驚人,今年資金外流勢必攀上高峰 ;其次則是過去 7年來,政策搖擺不定;第三是法人與散戶投資台股的比重改變。
其中,又以資金外流速度加快的問題最顯著,他表 示,造成資金外流速度激增的推力大致有三:央行升息 致使新台幣與美元匯差加大是其一;另一項推力是政治 因素,但由於總統大選在即,先前反中的強硬態度可能 有所軟化;第三項推力則是「最低稅負制」。
儘管如此,谷月涵認為,台股落後亞股的局面在未 來幾個月可能出現改變,而背後的大動力正是選舉行情 ;他表示,選舉行情可能已經啟動,將激勵台股在立委 選前飛越萬點大關,進一步為明年達陣 12000點作暖身 。
但由於此次立委選舉變數多,立委席次減半可能讓 市場看好的藍營勝利有所變化,因此,谷月涵認為,選 舉行情可能帶動台股在立委選前飛越萬點,但這波行情恐無法持續到立委選舉,建議投資人「現在買,年底賣 」;等至三月總統大選結束,塵埃落定,市場看好的藍營執政無虞,屆時再進場加碼都還來的及趕上台股狂奔 上 12000點的快班車。
至於台股飛越萬點前該如何佈局,谷月涵點名前波 遭到殺多的金融股,將是搶進的好標的。他表示,受到 次級房貸風暴波及,金融股遭到大量砍殺;風暴過後, 潛在的選舉行情加溫,金融股可望上演復甦戲碼,製造 出進場加碼的好時點。
花旗環球證券看好金融股從明日即將展開的「台灣 投資人論壇」也可略見端倪,多達 9檔金控股都名列在 受邀名單之中,陣容齊全又浩大,顯見花旗對金融股的 看中。
而電子股方面,谷月涵表示,從今年以來,電子股 無疑是所有類股中表現最優異的個股,其中又以IC設計 龍頭指標聯發科 2454(TW) 最受青睞;但他提醒,員工 分紅費用化制度明年即將上路,而IC設計向來身為員工 分紅配股最優渥的產業,這項制度勢必對其產生莫大衝 擊。
在非電子股部分,谷月涵則是認為空運和電通也是 投資人具高度興趣的類股,尤其是空運,大幅落後亞太 區其他同業。
[ 本帖最后由 江百虎 于 28-9-2008 10:32 P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8-9-2008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0-2008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江百虎 的帖子
你讲得一点也没错.我就是定期定額,所以收获没有这样多.
(要買在一個相對的低點。和賣在一個相對的高點)这个道理我会用在股票TRY看.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10-2008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財富管理市場急凍 理專年終獎金大縮水
財富管理市場急凍 理專年終獎金大縮水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8/10/19 09:56
-全球金融風暴衝擊暨因應專題報導系列之四(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十九日電)近幾年來大聲疾呼「人不理財、財不理你」的銀行業理專,在 9月初雷曼兄弟聲請破產之後,頓時成為失怙孤兒。由於雷曼兄弟破產重創連動債市場,讓銀行財富管理市場瞬間急凍,加上離領年終獎金只剩 3個月時間,理專只能望天長嘆「今年年關難過了」。
這幾年理專是最會幫銀行賺錢的寵兒,尤其是台灣因為資金氾濫,利率長期處於低檔,報酬率不佳,因此理專打著「穩定賺取比定存更好的報酬率」,大賣連動債產品,直至雷曼兄弟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後,這批「鑲金」的理專,瞬間從天堂掉入地獄。
以往銀行業界平均年薪約有14至16個月的水準,也就是說,非業務人員每年依績效保障有2至4個月的年終獎金,這樣的條件已經令人稱羨,但若業績前段班的理專,除了每月豐厚的業績獎金外,年終一次領到超過百萬元獎金的也大有人在。
只是財富管理市場受到重挫,理專領到年終獎金後,往年忙著訂房買車的盛況,今年將難以重現。
除了薪水、獎金大幅縮水外,理專到了年底還要面臨失業的危機。
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理財客戶賠錢者眾,加上銀行人力緊縮,理專受不了壓力而求去者也不在少數,一名理專就說,以前向客戶推理財產品,只要說得清楚且讓客戶有賺頭,有需求的客戶接受度相當高,但現在的市場買什麼賠什麼,有的客戶認賠出場後,乾脆連存款都搬到公營行庫去。
銀行主管也說,當初推銷連動債以保本保息為號召,不少退休族抱著老本期望保障退休生活,高資產族群也想利用連動債保本,但想不到雷曼兄弟這麼大的公司竟然也會破產,這讓客戶對於銀行的信任一夕破滅,未來銀行代銷金融商品要花更多時間及心力,還很難挽回客戶的心。
理專面臨的危機還不僅於此,連動債引爆客戶不滿案例時時可見。
許多在連動債大顯身手的銀行,雖然都已宣布將代表整體客戶委託律師跨海求償,但到現在為止,卻也都難從源源不絕的客戶申訴問題中脫身,理專更是直接面臨客戶質疑的心理壓力,在電話中狂吼怒罵都還只是小兒科。
在業界傳得沸沸揚揚的極端案例,包括某間財富管理業務做得很大的銀行,有名百萬元級的客戶因血本無歸直接找上門,給前來接待的專屬理專劈頭就是一腳。
也有理專被客戶押到山上,要求負責賠償因投資連動債造成的損失,理專在壓力之下也不得不從,也讓有些撐到現在的理專感嘆:「這個行業快要成為不是人做的了」。
971019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8-11-2008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11-2008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0-11-2008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海嘯後 5大布局術
金融海嘯後 5大布局術
中時 更新日期:2008/11/10 04:34 徐晨縈/台北報導
民眾若看過「明天過後」這部電影,能在險境中求得生存之道是最重要的,金融海嘯後期載浮載沈的投資人,更要利用浮潛術安全抵達財富彼岸。
過去兩年,不少投資人將結婚、買房和退休老本投入股市和基金,現在沒在股海溺斃,也可能僅剩半條命,在基金業界已有15年經驗的保德信投信理財中心詹千慧協理表示,跳海時機已過,不如積極正面等待Happy Ending,手上的基金與股票仍然有機會回本。
儘管市場均難以判斷全球景氣何時落底,後海嘯時期,提供五大浮潛佈局術:
一、逢高單筆贖回,拿回現金作定期定額:
匯豐中華投信認為,手上已沒有銀彈的投資人,可以試著趁股市回檔時,將當初單筆買進的基金先贖回一半,拿回現金,但不是放在定存裡,而是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利用平均低成本概念,等待股市回升趁早回本。
保守者則可定期定額全球平衡型基金,個性較為積極者則可關注波動度較大的全球新興市場基金。
二、定期定額堅持停利不停扣,讓虧損只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當前已有基金定期定額者,保德信投信建議應該將眼光放遠,現在的投資是在為未來3至5年的另一波多頭循環布局,而不是擔心哪個國家又要出問題,千萬別在這個時候,股市又下跌時貿然停止扣款。
三、每逢大跌,單筆不定期不定額買進,攤低成本:
由於當前股市波動大,手上多少還有銀兩的民眾,不建議將資金全部一口氣單筆投入進去攤平,凱基證券就建議,無論是股票或基金,每逢股市有大跌的時候,可以撥一部份資金進行不定期不定額投資,這也是一種攤平成本的作法。
四、資產配置概念,齊頭並進:
在危機當中,依然要有資產配置的概念,保德信投信認為,平日常接觸金融市場的專業投資人,可以採取較為積極的投資方式,平常利用基本面觀察全球景氣動向,並以股票及單筆基金調整投資比例,股票方面選擇自己較熟悉的市場進場操作。建議股票與基金的部位個別約維持在30至35%,現金則盡量保有20%以上的水位。
五、股市築底期,積極者、還有閒錢者可單筆分批進場投資:
群益證券認為,美股總在景氣復甦前4至5個月觸底回升,難猜的是景氣復甦是未來要發生的事。預測今年的低點可能已過,股市正在逐漸築底,建議手上還有閒錢的民眾,是可以分批作基金的佈局或加碼。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0-11-2008 04: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8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8 06: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基金只是一种跟着大市走的工具,那些想从大市起落中获利的才适合买。成本平均法是一种策略,至少不用烦何时买进。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8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資者減少購買基金,
金融公司不賣基金沒有手續費可以抽,
銀行快活不下去了,投資者趕快購買基金救銀行!(誤)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給想定期定額的投資朋友參考
「即使不是種田的農夫也知道,所有的好收成都需要必備要件是優良的種子、適當的施肥以及持續的灌溉。
栽種日本竹子更是奇特了,耐心不足的人是絕對種不成的。灑了種子之後,不但需常施肥,而且要勤灌溉。播種後,幾個月都不見動靜,不僅如此,其實入了土的種子整整7年都未萌芽。碰到這種情形,經驗不足的農夫大概會以為自己播了壞種。然而就在第七年,僅僅六個禮拜內,竹子不但長出來了,而且短時間內就長到三十公尺高!」
以上所述「日本竹子」的故事,是西班牙身兼管理學教授、經濟學家及暢銷作家等多重身份的亞歷士.羅維拉(Alex Rovira)在「這一生都是你的機會」書中,一則發人深省的小故事。
難道,竹子的成長只需要六個星期嗎?
「當然不是!事實上,它需要七年的成長時間,只是集中在最後六個禮拜茁壯、長高了。」亞歷士.羅維拉說,前面7年的成長顯然是無形的,原來竹子在土裡7年時間,並非什麼事也不做,它默默地吸取養分、向下紮根,這片密實的根網,蓄積的能量終於在最後六個星期內爆發,奮力向上竄高,足以支撐又高又壯的枝幹!
投資也是如此,需要付出時間和耐心。定期定額投資就像栽種竹子一樣,選擇優良的標的,每月不間斷地扣款,所投資的單位數累積愈來愈多,在時間複利的效果下,以期追求累積財富的機會。
信念是成功的原動力,擁有信念,才能堅持想法、貫徹一致。投資人必先要有信念,堅信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定期檢視投資組合。但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並非所有基金都適合,然而,「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投資人必須擁有好的眼光和判斷力,挑選出適合個人投資屬性的基金。一般投資人投資時容易失敗,是因為沒有考慮到投資標的風險波動度與自身的風險承受度是否符合,以及堅守投資紀律;定期定額投資也要有紀律,持之以恆地扣款,不能因為短期的市場波動,而隨便調整投資或任意停止扣款。
由於一般投資人剛開始投資時,投入的金額並不多,換算投資單位數少,投資效果也不明顯,但是一旦拉長時間投資五年、十年之後,勝算的機率可望逐漸顯現,好比種竹子一樣擁有沈默實力,潛藏在土裡的時間愈久,蓄積足夠的能量,則愈容易成功。
在全球化浪潮衝擊日益明顯的時代,靠投資理財累積財富不僅成為不容忽視的趨勢,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在21世紀財富競爭力重新洗牌的潮流下,不妨借鏡竹子精神,效法竹子投資,只要投注時間和耐心,相信自己的眼光,有紀律地的每月投資,長期衍生價值的機率就愈大。
|
|
|
|
|
|
|
|
发表于 13-11-2008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虎爷你的帖很有道理哦!但是小的是新人,向借问下每月投资200跟每年投资2400会有分别吗?放长线钓大鱼是不是等于死守一条鱼呢?(比如说由始至终都守着同一只基金而不转换)谢谢虎爷! |
|
|
|
|
|
|
|
发表于 13-11-2008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江百虎 的帖子
我以为江兄一向不鼓励定期定额投资?![](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5-11-2008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基金業度小月 富達明年初將再裁員1700人
基金業度小月 富達明年初將再裁員1700人
中央社
( 2008/11/15 10:51 中央社 )
(中央社台北2008年11月15日電)作為全球最大共同基金管理公司的富達 (Fidelity Investments),在資產基礎日漸消蝕下,已於本週展開裁員行動,明年第1季更有1700名左右的員工將遭解雇。
富達表示,兩波裁員行動合計將有3千人工作不保,約佔公司總人力44400人的7%;至於哪些部門會進行裁員,以及基金經理人與研究分析師是否會列為裁員對象,公司目前仍未做出決定。
金融市場遭逢經濟大蕭條時期以來的最大損失,投資人贖回潮導致基金管理業資產大縮水,業界迄今裁員3500人,美盛 (Legg Mason)等同業也已準備精簡人事。
Financial Research統計結果顯示,今年1至9月的股票與債券共同基金業資產減少23%,降至7170億美元的水準。富達管理的資產規模今年則縮減13%至1.4兆美元。
~~~~~~~~~~~~~~~~~~~~~~
景气那么差。。。股市那么烂。。。![](static/image/smiley/default/funk.gif)
搞基金的也很难 A 到一堆傻瓜的钱了刮。。。![](static/image/smiley/default/mad.gif)
[ 本帖最后由 江百虎 于 15-11-2008 11:07 AM 编辑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