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7-2014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鹌鹑,以为一个梁武帝之死就可以打击北传。
很多网友的回帖很精彩,可惜的是,楼主连回帖的反击能力都没有。
连唯一的回复都不敢直接引用别人的帖子
你知丑字怎么写吗? |
|
|
|
|
|
|
|
发表于 2-7-2014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網友 发表于 2-7-2014 09:50 PM
貪更多的功德而去做功德不應該被定罪, OK.
不管你心好還是心壞, 你丟下10萬給老人院, 那些老人一樣有飯 ...
认同。
最讨厌就是那种另类佛教徒,要做善事,就要100%真心。
要做善事,就不能祈求回报,不然会看不起你、教训你。
|
|
|
|
|
|
|
|
发表于 2-7-2014 10: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是很自我中心, 或唯我中心. 雖然提倡的是無我, 而洽實相反, 佛教的整個氣息是唯我中心. 你很少看到其他教徒比佛教徒那麼自我. 所以, 佛教的思考中心以 "我" 為中心.
這就為什麼佛教徒一直認為, 不求功德的布施才是有功德, 求功德的布施才是沒有功德. 因為你以你自己為中心去思考, 你沒有以別人的角度去思考.
以受惠者的角度去思考, 不管你是求功德而布施還是不求功德而布施. 你給受惠者越多, 受惠者就越得到救濟. 根本不管你布施者到底安什麼心.
而, 佛教徒被教導成為布施者, 就於自我中心成為布施者. 你們不像我, 我就算是布施者, 我的思想也在受惠者那邊. 所以, 你們自我中心思考者不明白我在說什麼.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7-2014 10:1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網友 发表于 2-7-2014 09:50 PM
貪更多的功德而去做功德不應該被定罪, OK.
不管你心好還是心壞, 你丟下10萬給老人院, 那些老人一樣有飯 ...
说的好!
如果可以一次给你50评分,我马上给!
那些说做心善事不求回报,别发心不正确的。。我觉得这样说会使他们自命清高,自我感觉良好而已吧。
学佛,要涅磐要解脱,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信徒要求的回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7-2014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旦你沒辦法把你自己從自我中心移開, 不論你佼裝到多麼的無我, 然後說到多麼的不求功德而布施, 你最後還是變成一個佼裝虛偽. 就是因為你需要佼裝虛偽的不求功德而布施, 所以你無法忍受梁武帝有求功德而布施. 我對受梁武帝有求功德而布施覺得很好, 因為他能施多少別人就得益多少.
只因佛教太提倡 "因果", "報應", "功德", "布施" 這四個妖怪, 梁武帝才會陷入其中而無法抽出來. 佛教放出四個妖怪害了他, 最後再訴他的罪, 把他打入地獄.
.
|
|
|
|
|
|
|
|
发表于 2-7-2014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2014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psprov 发表于 2-7-2014 10:16 PM
说的好!
如果可以一次给你50评分,我马上给!
那些说做心善事不求回报,别发心不正确的。。我觉得这样说 ...
"做善事不求回報" 必須要等到你忘記了你在做善事的時候才可能達到. 就是你完全忘記了你在做善事, 可是你卻做了. 這個時候才能夠真正的 "做善事不求回報".
壞就壞在佛教太提倡功德, 它把你變成要去思考正在做善事, 所以連帶刺激你的心念去浮起得到功德的念頭, 然後, 自己就覺得不應該求回報, 把浮起的得到回報的念頭用思想壓去, 虛假和虛偽就這樣產生了.
為什麼我一直反對去思考 報應, 功德 等等. 因為細節的心識上對你們無比的傷害. 一直以報應和功德的經文給你們洗刷下去, 最後, 你的靈性就消失殆盡. 只有報應和功德成為你們的趨使, 完完全全只剩下軀殼和思想, 沒有靈沒有命, 沒有靈命.
.
|
|
|
|
|
|
|
|
发表于 2-7-2014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善事不求回報" 是一個境界, 不應該是對自己的要求, 也不應該是對別人的要求.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道德經》
道德經說, 高尚的德行是已經沒有再去思考德行了.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3-7-2014 12:5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神教徒全部善终?道教徒全部善终?佛陀十大弟子全部善终?佛陀在过去世全部善终?善终已否不代表跟成佛有关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7-2014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akki88 发表于 2-7-2014 01:52 PM
楼主真是鹌鹑,以为一个梁武帝之死就可以打击北传。
很多网友的回帖很精彩,可惜的是,楼主连回帖的反击能 ...
首先, 請別以小人之心, 来度君子之腹. 我开这个帖並無打擊北传大乘之意. 倒是你, 言語充满刁难之意, 更用动物之名来嘲弄我. 看来没人教你什么是基本礼貌..
1. 我个人不反对公开討論, 分享每个人对佛教的看法. 但是, 我不认同也可憐那些因控制不了自身的习氣, 而用了攻擊性的言語来数落对方. 我相信不論南传或北传, 我们一致都认同善護口业. 用畜牲来稱呼对方, 有修养的佛教徒应該不会这么無礼.
2. 为什么我一再强調"Do it right in the 1st time"? 因为梁武帝就是最好的例子. 跟錯老師, 影响的不只自身, 甚至整个国家! 如果你能以寬大的心量去观察梁武帝的公案, 再看看各位网友对这件事的評論, 你就会察觉为什么我们劝不了别人来学佛? 你还好意思去"反擊"他们吗?
3. 我的舅舅長年住在澳洲, 从来没有接觸过佛法. 当我母親劝他行善修福来积功德时, 他説:"我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不是为了自己帮助他们后, 可以得到一些回報. 而是我觉得我有能力帮到他, 我应該这么做." 我舅舅不会看, 也不会講中文. 娶鬼婆, 長年浸于西方文化. 但是心量比那些貪求功德的人好多了~
4. 我当然知道"醜"字怎样写, 难道你"不知醜"吗?
|
|
|
|
|
|
|
|
发表于 13-7-2014 1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宣化上人评的梁武帝。
餓死臺城──梁武帝
◎西元五二O ~ 五四九年
南朝梁武帝,姓蕭名衍,字叔達。蘭陵人。篡齊為梁,建都建康,在位四十八年,勤政愛民,提倡學術,國勢大盛。曾受道法,後信佛教,十分虔誠,捨身同泰寺三次。為超荐亡后郗氏,而作梁皇寶懺,流傳至今。達摩祖師東來,帝問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計,有何功德?」祖曰:「並無功德。」帝不悅。祖北去少林寺,面壁九年,傳法與二祖慧可大師,創立禪宗。一日,帝問誌公國師:「朕壽有幾何?」公曰:「吾塔何日倒塌,帝何日往生。」初建木塔,後改建石塔。拆塔之日,侯景反,囚帝於臺城,無食而崩,此是前因後果之定業。
評曰
因果分明 餓死臺城 雖為帝王 難逃法繩
自作自受 莫怨天公 死人說法 生者聽經
又說偈曰
差之絲毫謬千里 善惡循環由自己
餓死猴精遭惡報 救活螞蟻培善根
貴為天子仍飢斃 貧如范丹樂壽增
寄語世人醒迷夢 臨渴掘井太嫌遲
白話解
梁武帝姓蕭名衍,字叔達。據說虛雲老和尚是梁武帝的後人,至於是不是就不管它了。他篡北齊,改國號為梁,定都於建康,在位四十八年。他很有治國的方法,而且勤於政事,注重民生,又提倡所有的學術。因為他提倡學術,所以國家就一天比一天興盛起來;因為他真正想把國家治好了,所以勤政愛民。
原先他信道教,以後又改信佛教。為什麼他信道教呢?因為他在因地時,先信婆羅門教,以後又修行佛法;因為他修苦行──即修福修慧,福修的有一點,慧就修得不夠,所以他先信道教,以後才改信佛教。他信道教的時候,沒有什麼建樹;信佛教以後,就十分虔誠,甚至於三次到同泰寺捨身修行。他的皇后郗氏好嫉妒,死後墮入畜生道,變成一隻巨蟒,為了超薦亡后,他延請高僧,作了《梁皇寶懺》,一直流傳至今。
他建了很多寺廟,又印了很多經典,來弘揚佛法,也度了很多僧人,那時很多人都出家。這時他自以為功德很大了,也就很驕傲的;看見菩提達摩祖師從印度來,就想要向他炫示,炫示自己的功德,所以就問達摩祖師說:「我做皇帝以來,建了很多寺廟,又印了很多經典,也度了很多人出家,我這有功德嗎?」他這個問法,意思是想向達摩祖師表示他有功德,令達摩祖師來讚歎、讚歎他。可是達摩祖師不會給人戴高帽子,所以就直話直說:「你這個樣子並沒有功德!」從來是忠言逆耳,所以他聽見人家說真話,就不太高興。於是話不投機半句多,達摩祖師就折蘆渡江,往北到了熊耳山,在少林寺的石洞裏面壁了九年,以後傳法給二祖慧可大師,繼續禪宗的命脈。
有一天,梁武帝問寶誌禪師說:「我的壽命還有多少呢?」誌公禪師說:「等我圓寂之後,你會造個塔。什麼時候這個塔坍塌損壞了,那時你的壽命就到了,應該往生了。」本來誌公祖師圓寂時那個塔是木造的,後來他一想到這樣的預言:「這個塔什麼時候倒了、塌了,我就什麼時候往生。好吧!我現在把它造成一個堅固的塔,用石頭造!」你們看看,這個塔大概永遠不會倒了?永遠不會倒、不會塌,那麼他就永遠都活著了?想不到他把這個木塔拆了,造石塔的時候,侯景就造反了,把他抓住,圈到臺城裏頭,在那裏餓死了。為什麼他會餓死呢?他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怎麼還會餓死呢?這是他始料所不及的。
據說梁武帝在因地修道的時候,有一隻很調皮,也很通人性的猴子,他不入定時,牠不麻煩他;他剛剛一入定,牠就弄出一個什麼動靜,把他擾亂的不能入定。這猴子大概是怕他睡著了不念經,所以就給他做一個巡香的人;怕他睡著了不修行,就把他弄醒,令他不能入定。這個老修行心裏覺得很不高興的:「這猴子真是討厭!」於是就把這猴子圈到旁邊的洞裏。
圈到洞裏,也不過是想讓牠一時不麻煩他;想不到這回猴子不來麻煩他,不來叫他,他就入定了很多天。等他一出定的時候,想起猴子還在洞裏圈著呢,就去把洞門的石頭移開一看,這猴子已經餓死了。因為這樣,這猴子死的時候瞋恨心很重的,說:「你這個老修行,心裏這麼狠!這麼毒!把我餓死。我將來一定要報仇!」
因為這個老修行已經有一些功夫,所以圓寂之後雖然還沒修成,來生就做了皇帝──也就是梁武帝蕭衍。蕭衍做了皇帝,怎麼樣也想不到就有一個人來造反,造反的人就叫侯景;他把猴子堵死到洞裏,侯景造反也就是要來報他餓死猴子的仇恨,所以也把他圈到臺城裏餓死了。這是報應循環,絲毫不錯的;這種事情都是陰錯陽差,不期然而然,預想不到的。其實這都是給我們說法,這是一部活經,令我們世人看見這種境界,就能有一種反省,就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了。
贊曰
因果分明,餓死臺城:種因結果──種善因就得善果,種惡因就得惡果。殺人之父,人也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也殺其兄;這都是因果。總而言之,你對人家不利,將來也就有人對你不利。如是因,如是果;種瓜就得瓜,種豆就得豆。因為梁武帝以前無意中餓死猴子,現在就被這猴子把他關在臺城,好像關在一個洞裏,也把他餓死,這就是因果分明。
雖為帝王,難逃法繩:雖然他做了天子,也難逃法繩;這種法網,即使是帝王也是逃不出去的。這個法網就是一個定律,就是默默中一個最大公無私的法律,誰也逃不了的。
自作自受,莫怨天公:他是自作自受,不能怨天尤人。
死人說法,生者聽經:梁武帝是死了,他留下這個公案,是給大家說法的。我們大家現在都是活著的人,活人看見這種情形,應該好自為之,不要再做錯因果的事情。
又說偈曰
差之絲毫謬千里:開始的時候只差一點點,將來的果報就會離得很遠。
善惡循環由自己:種善因有善報,種惡因有惡報。為什麼這樣說呢?
餓死猴精遭惡報:因為餓死一隻通人性的猴子,所以自己也被這猴子餓死。
救活螞蟻培善根:反過來說,即使是救活一隻螞蟻,自己善根也會因而增長。
貴為天子仍飢斃:雖然他做皇帝了,還是被餓死。
貧如范丹樂壽增:范丹是春秋時代的人,乞食維生;孔子在陳絕糧時,曾經向他借米。他雖然貧窮,但安貧樂道,無苦無惱,反而增壽。
寄語世人醒迷夢:我現在給大家和世界上的人說一句話:「世界上的人,快一點把這個迷夢醒了!」
臨渴掘井太嫌遲:若平時不種善因,不修行,就好像等到口渴了才挖井,這是不能解渴的,來不及了。
◎宣化上人講述於一九八六年九月六日
|
|
|
|
|
|
|
|
发表于 14-7-2014 12:2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ari-ari 于 14-7-2014 12:48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14-7-2014 12:4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梁武帝没有学到释迦牟尼的真功夫。释迦牟尼为了解决人生的生,老,病,死而放弃王位苦修苦行,而梁武帝没有放弃皇位,却是跟随某禅师的指导。释迦牟尼为众生说法大功德,梁武帝做的是建寺庙执着我相的小功德。当释迦国亡国灭族时,释迦牟尼觉悟佛法而成就佛,而梁朝灭亡之际,,梁朝虽然受到大屠杀,可是并不完全灭亡,梁武帝却饿死,没有真正觉悟佛法,只能成就罗汉。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