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8-9-2006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9-2006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学螳螂拳的会因为一些古谱的影响,而只在追究理论上的发展和了解,并不会实际的运作,当面临一些状况也只会用本意去觉得合理,并不懂得内在的变化和含义。只认为懂一些理解就很高级,我想那是不对的,一般而言,先学基本,再学套路,后学劲路,再拆运用,才至理论。这是我自己想的,不知各位有什莫看法? |
|
|
|
|
|
|
|
发表于 18-9-2006 0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pin_2000 于 18-9-2006 09:55 AM 发表
蹦步只属螳螂拳中的初级套路而已,并不是个门派。
请问有多少个门派? |
|
|
|
|
|
|
|
发表于 18-9-2006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nmono 于 18-9-2006 02:21 PM 发表
请问有多少个门派?
你如果上网找的话,有很多个(超过10个有吧)
但是当时王郎传给徒弟时便只有分成3派。 |
|
|
|
|
|
|
|
发表于 18-9-2006 06: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宾哥,十月如无意外,我应该会抽空来槟城,到时要向你讨教太极梅花螳螂拳,让小弟这螳螂白痴开开眼界。还有,你应该不会向我收几块钱吧?
到时也希望看到独狼兄的独门螳螂拳法。
[ 本帖最后由 太极小旋风 于 18-9-2006 06:06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8-9-2006 07: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9-2006 10: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9-2006 10: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9-2006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9-2006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ffee-ping 于 18-9-2006 05:48 PM 发表
你如果上网找的话,有很多个(超过10个有吧)
但是当时王郎传给徒弟时便只有分成3派。
王郎是创造人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9-2006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ffee-ping 于 18-9-2006 05:48 PM 发表
你如果上网找的话,有很多个(超过10个有吧)
但是当时王郎传给徒弟时便只有分成3派。
王郎下来还没分家,升霄道人后才开始分成七星和梅花两派。六合是又之后的事了。六合是螳螂混合了其它拳种,如劈挂,通背,形意等而成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9-2006 09: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pin_2000 于 18-9-2006 01:18 PM 发表
当初你跟张老师学了哪些套路啊?
八卦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9-2006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极小旋风 于 19-9-2006 12:00 AM 发表
好啊!到时别笑小弟了。
时间允许的话没问题啊。我也想看一看你的太极呢。 |
|
|
|
|
|
|
|
发表于 19-9-2006 03: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onely_wolf 于 19-9-2006 09:36 AM 发表
王郎下来还没分家,升霄道人后才开始分成七星和梅花两派。六合是又之后的事了。六合是螳螂混合了其它拳种,如劈挂,通背,形意等而成的。
原来是这样
请回答在下在前面的问题
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19-9-2006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onely_wolf 于 19-9-2006 09:36 AM 发表
王郎下来还没分家,升霄道人后才开始分成七星和梅花两派。六合是又之后的事了。六合是螳螂混合了其它拳种,如劈挂,通背,形意等而成的。
升霄道人相传只传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是在赵珠后才有称号。
王郎 -- 大盗 -- 李秉霄(李二钩)-- 赵珠 -- 梁学香 -- 姜化龙
郝宏
李坤山
王玉山
崔壽山
宋環亭
趙石亭
孫元昌 等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9-2006 07: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pin_2000 于 19-9-2006 04:51 PM 发表
升霄道人相传只传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是在赵珠后才有称号。
王郎 -- 大盗 -- 李秉霄(李二钩)-- 赵珠 -- 梁学香 -- 姜化龙
郝宏
...
我的意思就是李秉霄之后才有人分成七星和梅花,就是和你说的一样咯。 :-) |
|
|
|
|
|
|
|
发表于 19-9-2006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9-2006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9-2006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合螳螂拳的传承
六合螳螂拳的创始人魏德林(1780—1873年),山东莱阳城西魏家沟人。因其先天一只手五指相连,故又称“鸭子巴掌魏三”。少年时期学艺于河北沧州,据说拜在金、龙二位六合大师门下为徒,因其资质聪颖、悟性极好并勤学苦练而深得老师厚爱,练就一身绝艺,对拳脚、器械样样精通,尤以轻功最为卓绝,他飞檐走壁,翻墙越沟,有“飞毛腿”称号,传其晚年尚能日行八百里。受教数年后便代师授艺。24岁出师回乡途中,为增长技艺,到处访友。曾闯过七十二处“功夫屋子”,未遇对手。回到莱阳后与当地名师李某(绰号李二巴狗子,据传为王郎三代正传)相遇,二人多次交手,未分胜负,后二人结为好友。李邀魏教其子孙,并与其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丰满自我,交流技艺,串换拳法,使李的螳螂、魏的六合各自增进了一些技法。一段时间后,魏便开始闯荡江湖,主要游历于东三省,专与贪官污吏作对,劫富济贫,一生杀伤无数,被官府通缉,闯荡江湖六十余载,誉满长城内外。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晚年的一天,魏栖身于沈阳一家商铺二楼仓库内,结识了当时为富商当更夫的山东黄县(今龙口)北马镇人李维琪,并由李供其吃住和保密,后二人由老乡变为朋友,由朋友变为师徒。李后回黄县以授徒为生。时招远川林家村有一批习武者,以林世春、林佩道为代表学艺于李。一年冬天,魏从东北返乡,在龙口下船,途经北马来到李维淇家中,谈起晚年生活,魏说前业已洗手不干了,欲安度晚年,李建议其教徒颐养天年,魏同意。后由李带林世春、林佩道正式拜魏为师。事后,魏提出去川林家定居,二林说北马生活比较富裕,怕川林家山瘦地薄安排不好老师的生活,魏说只要地瓜、豆腐充饥即可(时魏已满头白发、口无颗牙),二人当即表示能办到,魏随迁居川林家。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魏一生浪迹江湖,为人怪癖,侠气极重,警惕性高,从不让人近身,晚上和衣而睡,平时少言寡语,高兴时教武也能讲解不休,只是从不言师名,有问者必遭其斥责,其早年是否传过艺,已无法考证。魏是否有难言之隐确实令后人犯疑。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到川林家后,或三五日即去,或年半载回,或朝见其卧床,午却不见其人,来无踪去无影,前后十余载。期间,曾到山东栖霞县教过拳,当魏最后回到川林家物色衣钵传人时,林佩道因家境富裕而抽上大烟,只有出身贫寒的林世春仍苦苦练功,遂承其衣钵。年余后,魏无疾而终,享年九十三岁,灵柩由林世春等弟子护送回莱阳故土安葬,一代宗师被深埋黄土。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六合螳螂拳的第二代传人林世春(1826---1912),山东招远市川林家人,其祖父养有传授“罗汉拳”师,林自幼习之,酷好至极,不耻下问,见魏之拳法优于罗汉拳,后拜魏学艺十余载,仍舍不得所学的“罗汉拳”,出师后结合所学改编,揉以六合真意,将其改编为“六合单捶”,即“罗汉短打”取名“短捶”,成为很重要的一块看家拳,是六合拳原有的九套成为十套“金不换”绝技,林师祖卓绝的武功自然成为招远六合拳的奠基人。武功造诣为当时东三府(即登州府、莱州府、胶州府)第一把手,威震武林,名扬鲁省,其德艺智堪称为一代武术大家。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林以务农为主,一生没有去过大城市,后被黄县大财主“丁百万”家聘为护院武师,在众多武师中首屈一指,令盗贼闻风丧胆,无人敢近。林在黄县丁家期间,苦苦练功二十余年后,功达纯青,七十岁方回故里。在其传人中,多是至亲族人,不轻易传人。林师祖晚年曾在招远县城北关赵同书(关门弟子)处居住,回川林家数年后无病而终,享年八十七岁。爱徒为其树碑立传,以示致哀。六合螳螂拳发源地为招远川林家村,现有民国初期(1917年)林祖师先生的后代和徒弟们为其立的墓碑。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1869---1939),招远市招城镇北关东村人,早年习长拳,因与林文蔚是朋友关系,28岁时得到其推荐拜在林祖师门下为徒,嗜武如命,坚持不懈,勤学苦练,受教十余年。至林师祖八十四岁(时年赵同书四十一岁)时,赵将其接至招城家中居住,尊师如父,早晚伴其左右,深得林师惜爱。赵为学艺家境渐贫,连祖上留下的数亩好地都卖光了。林祖师在招城期间精化了早年教拳拳路,去伪存精,倾心教授。赵更是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得其全部精髓,这就是招远拳法更精练,更实战的重要的原因。林师说赵有三宝,即“三捶、铁刺和单刀”,并评说“北有林文蔚、丁子成,南有赵同书”。赵一生以开餐馆和授徒为生,为人艺品俱佳,出师后武功超群,多次遇上门访友者,未曾负过。其武功已达炉火纯青地步。赵好打抱不平,在黄县(今龙口)惩过地霸“十虎”,被当地人送一绰号“神拳赵同书”,在招远捉过飞贼,为百姓除过害,被县长奖赏。七十一岁不幸因病逝世。(台湾张祥三先生著的六合螳螂拳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1910---1994年),招远市招城镇北关东村人,十六岁学艺于祖父赵同书,得其真传。二十八岁开始授徒,1937年,正逢抗日战争爆发,赵师在游击队王性初部当武术教官,为游击队培养训练了大批杀敌勇士,后因鬼子疯狂扫荡,游击队转移,赵回乡后以开武馆为业。赵师练功刻苦,历经战乱,文革仍坚持不懈,直至晚年还刻苦钻研拳术,为维护地方治安发挥余热。写有《六合门拳法和器械》小册子,留下了六合拳录象带一盘,被众弟子视为珍宝,赵师思想解放,性格开朗,授徒打破旧传统,一生择善授徒二、三百人,为六合螳螂拳的发扬光大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今年五十六岁,招远市罗峰办事处北关西村人。为人性格开朗,正义感强,虽武功高强,但从不张扬,是个武痴,连金都招远行外的人知他底细的也寥寥无几。张十八岁从师温国襄师父,二十五岁又拜赵春合为师。嗜武如命,坚持不懈,三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精心揣摩,去虚承精,使得今天六合螳螂拳的拳艺更精练,更实战。二十多个得意弟子随其习武。他教拳以用为本,充分强调出手不狠艺不高,心狠手辣方为上。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
中华武术网 KungFu©版权所 Www.WuShu.Cc目前,张玉坤正与隋国仁、霍世文、刘洪志、李光彬、张玉海、李光绪、张玉军、冷大策、郭玉军、闫明山、王绍光、张万义、吴祥宝、江晓波、孙欣、李兆贤、张学庆、邵成果、王才善、温德贵、刁志敏、林洪权、孙国荣、刘清芳、尹明胜、李伟华、徐明敬、郑松合、郑志强、冷培暖、冷秀全、温传妮、温永梅等师兄师弟们,为继承和发扬光大六合螳螂拳进行积极不懈的努力,使这支武林奇葩永传不衰,流芳百世,使它在中华武坛上更加鲜艳夺目,永放光芒。 |
|
|
|
|
|
|
|
发表于 19-9-2006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pin_2000 于 19-9-2006 09:50 PM 发表
也不对!你看七星螳螂拳的传承:-
王郎--升霄道人--李三翦--王云生--范旭东--罗光玉
林景山 等等。
这是七星螳螂拳名家林伯炎的所著的 ...
我只知道这个源流而已。。。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