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4-6-2008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4-6-2008 03:29 PM 发表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黄金非我,但是黄金的纯净就是解脱的必经之路。
黄金和污垢也是非我,但是我们需要分开他们才能离苦。
留在想的框框,或者不在想的框框都是非我的污垢和黄金。
黄金不知道污垢有多少,但是修行人知道污垢如 ...
神秀说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贤友想学神秀把黄金炼的纯净,莫使惹污垢? |
|
|
|
|
|
|
|
发表于 4-6-2008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4-6-2008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名汉 于 4-6-2008 11:22 PM 发表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原来阿E是佛陀哦~ 你又不直接说
只要我还无法证明阿弥陀佛不是佛,阿弥陀佛是佛。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4-6-2008 11:17 PM 发表 ![](http://chinese3.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神秀说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贤友想学神秀把黄金炼的纯净,莫使惹污垢?
个人觉得:
神秀的观点可以分成两种:
第一种:认同心是我,所以要净化心意识
第二种:认同心非我,但是,为了离苦,依然会主动净化心意识,
但是却不会看到有一个我在净化任何属于我的身心。
然而,对于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个人反而不认同,
原因:
1)隐藏了断见
2)尘埃不能因为一个概念而消灭。不是我们要认同无我,就不会惹尘埃。
这个本来无一物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尘埃。
尘埃属于第一箭,我们不能说:没有了第二箭,就不会中第一箭。
更何况,第二箭不是建立在任何观念,而是一种贪欲。
[ 本帖最后由 y973 于 5-6-2008 12:45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08: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的言论充其量也不过是世智辩聪。
没有戒、定,就没有慧。
你有精进地守持戒律?没有定力,慧是不可能产生。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co 于 5-6-2008 08:43 AM 发表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没有戒、定,就没有慧。
你有精进地守持戒律?没有定力,慧是不可能产生。
很直接的法語,讚嘆!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思维佛法都是被佛陀鼓励的。
佛陀从来没有说过你们只要戒,不用思维佛法。
盲目的戒只会让自己生起慢心。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4-6-2008 09:38 PM 发表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刚才写了一大堆。删了。现在止住不发。
大家高兴就好。哈哈哈哈哈 ~~~~~~~~~ !
恭喜恭喜,又一念被降伏了。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5-6-2008 09:35 AM 发表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研究/思维佛法都是被佛陀鼓励的。
佛陀从来没有说过你们只要戒,不用思维佛法。
盲目的戒只会让自己生起慢心。
感同身受。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5-6-2008 09:35 AM 发表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研究/思维佛法都是被佛陀鼓励的。
佛陀从来没有说过你们只要戒,不用思维佛法。
盲目的戒只会让自己生起慢心。
怎麼才會知道非盲目的戒?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5-6-2008 11:55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0# 佐竹 的帖子
非盲目的戒
就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戒。
盲目持戒的人往往会说:我的戒律比你清静,我的智慧就会比你高。
或说:有本事就来比谁的戒律高。
或说:“你们的言论是儿戏,我的戒律高,定力当然比你高,自然智慧比你高。
以上就是盲目的戒。
甲和乙被吩咐扫地,
甲毫不思维的在扫地,
乙不断专心扫地,同时又再思维为何扫地能觉悟?
扫地犹如戒
甲扫地久了,心里就是想着,我要听从师傅的话,专心扫地。。。
到最后,甲永远只是知道自己要听从师傅的话 = 盲目的戒。
乙从扫地的戒律中终于悟出了解脱道。
这就是非盲目的戒。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5-6-2008 12:20 PM 发表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非盲目的戒
就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戒。
盲目持戒的人往往会说:我的戒律比你清静,我的智慧就会比你高。
或说:有本事就来比谁的戒律高。
或说:“你们的言论是儿戏,我的戒律高,定力当然比你高,自然智慧比你高。
以上就是盲目的戒。
甲和乙被吩咐扫地,
甲毫不思维的在扫地,
乙不断专心扫地,同时又再思维为何扫地能觉悟?
扫地犹如戒
甲扫地久了,心里就是想着,我要听从师傅的话,专心扫地。。。
到最后,甲永远只是知道自己要听从师傅的话 = 盲目的戒。
乙从扫地的戒律中终于悟出了解脱道。
这就是非盲目的戒。
老實說,你這樣解釋很清楚也很容易明白,我非常的可以接受。
那當你面對考驗時,你是以護戒為主還是護心為主呢?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曾经举出7种对治烦恼方法,我大概记得有:
1)思考/正见
2)克制
3)避开
4)使用/借助器材
。。。
我忘了其余三种。
当我们面对考验时,可以使用以上方法。
当考验来了,我们要知道这些考验会带来苦,我们要使用种种方法,以便自己不要再中第二支箭。可以暂时躲开,避无可避,就坚忍克制,同时,多接触佛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正命,正业,正语)。。。
也要不断思考佛陀为何会解脱?四圣谛为何能导致解脱?十二因缘为何物?等等。
也要不断反观自己的成绩,什么情况下,自己的烦恼会被克制,什么情况下不能,以后要如何面对,等等
我们也要明白自己有哪些放不下,毕竟我们是在家居士,有些责任是无法放下,这是一个漏洞,要好好安顿自己的弱点。
共勉之。。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5-6-2008 12:45 PM 发表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佛陀曾经举出7种对治烦恼方法,我大概记得有:
1)思考/正见
2)克制
3)避开
4)使用/借助器材
。。。
我忘了其余三种。
当我们面对考验时,可以使用以上方法。
当考验来了,我们要知道这些考验会带来苦,我们要使用种种方法,以便自己不要再中第二支箭。可以暂时躲开,避无可避,就坚忍克制,同时,多接触佛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正命,正业,正语)。。。
也要不断思考佛陀为何会解脱?四圣谛为何能导致解脱?十二因缘为何物?等等。
也要不断反观自己的成绩,什么情况下,自己的烦恼会被克制,什么情况下不能,以后要如何面对,等等
我们也要明白自己有哪些放不下,毕竟我们是在家居士,有些责任是无法放下,这是一个漏洞,要好好安顿自己的弱点。
共勉之。。
你這樣說也蠻有道理,那你在克制煩惱時,是先看到自己煩惱了?還是煩惱生起了才起克制想?還是?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0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4# 佐竹 的帖子
在繁忙的在家生活,从睡醒到临睡,没有一刻不是为了责任。
白天努力找钱,放工要关心家人,不管你的烦恼什么时候出现,我都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观察。这种情况没有一刻停止,一年365天不让我有放下责任的一天。
我只能从实行工作和责任的当中学习禅修。
我的烦恼病也出现在我的工作之中。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着我执和烦恼。
出现在身旁的家人朋友也不是同道,只有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一切。
自己的人生观和他们都不一样了。
但是,还是为了责任,让自己的生活节奏可以不起冲突。
就这样的把自己的修行也要从这些节奏中找到平衡点。
所以,我的烦恼何时出现和我的对治方程式何时驱动,对我来说,好像股市办漂浮不定。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0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5-6-2008 01:50 PM 发表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在繁忙的在家生活,从睡醒到临睡,没有一刻不是为了责任。
白天努力找钱,放工要关心家人,不管你的烦恼什么时候出现,我都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观察。这种情况没有一刻停止,一年365天不让我有放下责任的一天。
我只能从实行工作和责任的当中学习禅修。
我的烦恼病也出现在我的工作之中。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着我执和烦恼。
出现在身旁的家人朋友也不是同道,只有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一切。
自己的人生观和他们都不一样了。
但是,还是为了责任,让自己的生活节奏可以不起冲突。
就这样的把自己的修行也要从这些节奏中找到平衡点。
所以,我的烦恼何时出现和我的对治方程式何时驱动,对我来说,好像股市办漂浮不定。
你的把佛法運用在生活裡了,有意思。那你也過得很實在嘛,挺羨慕的。
看來,你還挺勇敢的,敢作敢當,佩服。
那在漂浮不定時,你會如何自處呢?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佐竹 的帖子
漂浮因为我放不下家人,这是我修佛的一大漏洞。
接受自己的漏洞,至少我这个破瓶子还不至于完全破裂。
趁着有生之年,能学习多少佛法,就学习多少。
当生活的责任和修行产生冲突时候,我都要从这个观点看,才能站稳脚步。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5-6-2008 03:17 PM 发表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漂浮因为我放不下家人,这是我修佛的一大漏洞。
接受自己的漏洞,至少我这个破瓶子还不至于完全破裂。
趁着有生之年,能学习多少佛法,就学习多少。
当生活的责任和修行产生冲突时候,我都要从这个观点看,才能站稳脚步。
我想你說的都是很多人會遇到的問題,也是很切實的。
我覺得你的分享可以是一種法語,和樓主的一樣有啟發性。 |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6-2008 04: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5-6-2008 03:57 PM 发表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在修行的路上共同努力吧!
好的,下次有機會再向你多多請教。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