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15-11-2008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1-2008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财源广进 于 13-11-2008 10:23 PM 发表 
虎爷你的帖很有道理哦!但是小的是新人,向借问下每月投资200跟每年投资2400会有分别吗?放长线钓大鱼是不是等于死守一条鱼呢?(比如说由始至终都守着同一只基金而不转换)谢谢虎爷!
如果时间拉长 20 年的话。。。每月投资 200 跟每年投资 2400 是没有分别的。。。
自己要学会看趋势。。。跟着趋势进出场就不必死守一条鱼拉。。。
要不然放个 10 年才有可能保证赚钱。。。放个 20 年才有可能大赚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11-2008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期定額平均扣款金額創34個月新低
定期定額平均扣款金額創34個月新低
中廣 更新日期:2008/11/26 13:35

台股這一波下殺又急又兇,一度還跌破四千點關卡,民眾投資行為跟著保守,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公佈的資料,民眾定期定額基金停扣的比例提高,同時,每個月扣款的金額也隨著股市下跌而降低,由今年一月份的平均每月扣款5459元,降到十月份的5010元,是34個月以來的新低。保德信投信協理詹千慧表示,這一波股市下跌得太快,基金投資經驗一年的新手最容易受到影響退出市場,反倒是投資經驗長的基金投資人較能持之以恆的扣款。(張佳琪報導)
股市行情不佳,台股基金投資人定期定額停扣的情況增加,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一月份時,每個月扣款筆數還有七十二萬四千多筆,到今年十月份,每個月定期定額扣款筆數降為六十萬筆,同時,平均扣款的金額也明顯減少,一月份時,投資人每個月定期定額平均每一筆扣款金額是5459元,十月份每一筆平均定期定額扣款金額降低為5010元,是34個月新低。
保德信投信協理詹千慧表示,投資人對當前經濟情勢缺乏信心,可能會優先停扣或降低扣款金額較大的基金,而基金投資經驗才一年的新手投資人最容易受到影響而停扣。她建議去年才開始扣款的新手投資人,這時候才更要繼續扣款,詹千慧說:「如果你由去年就加入扣款,當然是坐溜滑梯下來,那麼低點一定要扣完,因為扣愈多,才能把高點扣的單位數做分散」。
詹千慧說,以保德信的客戶來說,基金投資經驗較長的投資人儘管擔心景氣衰退不知道要持續多久,但停扣的比例並不高,甚至還有不少人積極扣款,或是尋求單筆進場的買點。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1-2008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你推薦定時定額的人自己飯碗都不保了~ 你還相信定時定額真的不會賠!!!
勇敢跟愚昧~
一線之差~
美共同基金公司裁員潮漸起
2008-11-14 14:23:58
自次貸危機去年爆發以來,美國共同基金公司一度自詡在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中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它們繼續從所管理的資產中提取費用,獲得大筆收入。迄今為止,這些基金公司的日子仍比銀行、券商和其他金融機構要好過得多。
然而,在披露令人失望的三季度業績之後,裁員風波終于波及到美國的基金公司。日前,富達、美盛和傑納斯資本等基金公司紛紛宣布了裁員或基金合並計劃,以施削減成本。
[ 本帖最后由 江百虎 于 28-11-2008 11:27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8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职交易的一些心得
全职交易的一些心得
http://www.fxway.com.cn/forex/chaohuijiqiao/2/2885.html
要成为一个难长期生存和获利的专业交易者,必须能让自已树立在市场上生存的正确理念,并坚持恰当地运用它。
我所关注的重点只是与趋势有关的一切因素,正确的把握趋势后,整个投资理论的胜算都已大大提高了。不要试图预测白云明天的形状和今天有何不同,你只需看到乌云浓重时带一把雨伞出门就行了。金融市场上的语言就是——趋势真正突破时跟进!输家不但从数量上还是资金量都要远远超过赢家,便成为股票市场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所以美国华尔街流行这样一句话:市场一定会用一切办法来证明大多数人是错的。
技术分析只是研判趋势是否能持续,是否会改变而已! 我的最大原则就是避开风险而不是赚多少钱。在下跌浪时,找支撑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下跌的速度比上涨的速度大3倍,因为,恐惧比乐观还可怕。我的自信来自于我的失败,策略的目的在于让我们可以控制风险,而不是获取最大利润。
金融投资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不要追求暴利,因为暴利是不稳定的,我们追求的是稳定的交易。做交易的本质不是考虑怎么赚钱的,本质是有效地控制风险,风险管理好,利润自然而来,交易不是勤劳致富,而是风险管理致富!杰出人物如牛顿、爱因斯坦、罗斯福都在证券投资中遭受挫败。牛顿在事后说:“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
“策略重于预测”的观念,非常非常重要,策略可以在你预测不准的情况下挽救你的小命。
要有好的心态,信自己的理念和模式(当然是被证明正确的),不为暂时输钱而随便改来改去,我们终究能慢慢向罗马爬去。 势不变则守,势变则动。在一个下降趋势没有改变的时候,要坚守住自己的现金;在一个上升趋势没有改变的时候,要坚守住自己的股票;
所谓“趋势”者,乃众缘和合而生。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如此而已(缘:各种促使、生成趋势的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因素)。趋势来时,应之,随之;此趋势去而彼趋势来时,亦应之,再随之;无趋势时,观之,待之。
投机市场生存的两个基本原则:顺势交易、严格止损 事物的发展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就像船的转向一样,越庞大的船只,转向的过程就越缓慢,也越艰难。
趋势一旦露出苗头,就会延续下去,即使是再次转向,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这就是惯性——趋势的本质!在一个大范围内,走势具有极强的惯性,或者说连续性。
当中长期均线开始转向的时候,庞大的体系惯性将使它延续这种趋势。这就是市场中的确定性。精明的交易者就是利用市场的惯性来赚钱! 真正的利器是自己的感悟与思想,跟随趋势交易---永远不被市场淘汰的技术。
尽快地终止错误和有办法尽量地延伸正确。 听说过技术分析误区吗?多数人过于关注细节的研究,以致忽略了大图形的踪迹。
日常运动的预测不可能达到起码的精确度,但是长期趋势是可以判断出来的。时间越长,趋势越肯定,秘诀虽简单,但多数人极难做到。
不是他们不知道,而是因为人性的弱点。 你的意思是趋势向上就无坚不摧吗?是的,做投资讲究的是恰当,而不是精确。
|
|
|
|
|
|
|
|
发表于 8-12-2008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的中华趋势是否为逐渐上升。。我看他的指数是慢慢上回。。。疑惑。。大马的市场好像死鱼。。没什么会动了。。老虎大,你的货币使用那个平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8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12-2008 08: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2008 03: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搭火車去掏金
搭火車去掏金
( 2008/12/08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黃逸強 )

在美國的掏金熱時期,有一個流浪漢想去西部掏金,但是他不知道要怎麼去。聽別人說,只要順著太陽下山的方向一直走,就可以到達西部。於是他到火車站去等,看見有一列火車朝著夕陽的方向慢慢移動,他就跳上火車,剛開始他還不敢確定火車是不是真的向西行,等到火車開始加速前進,他就放心的讓火車把他載到目的地。
這是美國一個股票操作員史洛門所講的故事,他提出一個觀念叫「亞當理論」。任何分析工具都有其盲點,市場未來是不可測的,亞當理論講的是不要去預測市場怎麼走,只要順應趨勢去操作就好。
股市在盤整時進場是很難獲利的,因為那個時候在一個區間漲漲跌跌沒有方向,要等到突破盤局,趨勢形成後再進場,掌握一個波段行情,就比較容易獲利。就好像在月台上看到火車,就急着上車沒有用,要確定是往你要去的方向,火車啟動了再上車。
技術分析派的理論基礎是,歷史會重演,所以常用過去曾發生的型態,去預測未來的行情。但史洛門著重市場「現在」發生什麼事情,現在是多頭趨勢就進場買進,現在是空頭趨勢就出場。但是要如何判斷多頭還是空頭,建議可以用移動平均線來做參考。
平均線代表的是投資人持股的平均成本,周線代表的是周平均成本,月線代表的是月平均成本,季平均線表彰的是一個中長期的趨勢。若股價站在平均線之上,表示大多數人都處於獲利狀態,大家因為看好未來前景,願意用更高的價錢買進,你追我買,因惜售而沒有賣壓,股價逐漸墊高,股票易漲難跌,就是屬於多頭市場。
反之若股價跌落在平均線之下,表示大多數人都套牢,上檔層層賣壓,對未來有疑慮,反彈就想找機會賣出,賣方站上風,股票易跌難漲,就是屬於空頭市場,所以用平均線的排列來判斷趨勢的方向。
在今年六月中台股跌破季平均線,並且月線穿破季線,形成空頭市場(下圖A點),其間雖然有小反彈,但趨勢並未改變,一直到現在,用季平均線來看,趨勢仍是往下,但跌深總會反彈,短線將進入盤整期,就好像火車要進調度場,一會兒前進,一會兒後退。真正的多頭列車啟動,要等到季線反轉向上,或是與月線黃金交叉才算確定。
台股加權指數走勢圖

現在一般投資人都很用功,都學會如何利用各種分析工具來研判行情,但大多數人在操作習性上都是低買高賣,喜歡上升線型,當行情反轉時大家不但不會停損,也不會空頭操作。
事實上各種金融商品會漲也會跌,只要知道趨勢往那裡走,就順着趨勢操作。空頭市場可以買認售權證,做空 ETF,或是放空股票。保守的人就空手,等待趨勢反轉向上的訊號出現了再進場。
如果會判斷趨勢,照道理要賺錢似乎並不難,但投資人往往又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像明知道趨勢往下,一聽到政府基金護盤、國際股市大漲、或是投顧老師的建議,就冒然進場,想要炒個短線,但往往很容易受傷。
所謂滾石不生苔、短線不聚財,投資還是以中長期較好,把趨勢線當成你的老師,它往上就做多,它往下就做空,遵從趨勢的方向,讓你的投資立於不敗之地。
[ 本帖最后由 江百虎 于 9-12-2008 03:19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12-2008 03: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3步驟加碼 回本才會快
投資人應該要訂一個標準,當報酬率掉到「負」多少時,要開始單筆加碼。趁口袋有錢時繼續扣款,才能執行「定期定額」的精髓:在景氣差時繼續扣款,等景氣好的時候,停利贖回。
小檔案_蕭碧燕 [ 隱藏 ]
◎學歷:淡江大學管理研究所
◎經歷:安泰投顧理財諮詢部副總安泰投部副總投部經理安泰投部副總投部經理光華投部經理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第四組淡江大學講師
◎現任:中華民證券投資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祕書長
「請問蕭老師還在定期定額扣款嗎?」在美股、日股先後跌破萬點、台股同樣慘跌之際,公會接到一位投資人來電詢問我個人的進出狀況。
是的!我還在定期定額扣款,只不過我比大部分投資人幸運的是,今年3月、5月停利點到的時候,我已經獲利落袋一次,目前是新一輪定期定額扣款的初期,跌這麼慘,對我來說,反而是撿便宜的好時機!
金融大海嘯來襲,投資人信心已被沖垮,此時,任憑誰出來喊話,提振士氣,效果都非常低,所以9月定期定額扣款人數比上月減2萬2,363人。但是,投資環境雖然詭譎多變,我卻深信:投資要成功,不能只靠專業或看懂趨勢,重要的是要有方法,先控制風險,再談獲利。
目前投資氣氛悲觀、前景不明,提醒大家:你必須用一個有紀律的投資方法,在這裡,我提供一個方法給大家參考,這個方法能讓投資人在股市出現反彈時,比較快速回本。趁著行情走低之際,我來把這個說法講個透徹。
Step1: 設定跌幅,決定單筆加碼時機
假設A小姐,每個月8日扣款5,000元投資基金,1年半後已經扣款9萬元,現在基金淨值為22元,報酬率是-36.12%。

正常扣款,淨值32元時才能轉虧為盈(試算)

正常扣款,淨值32元時才能轉虧為盈(試算)
[ 本帖最后由 江百虎 于 12-12-2008 03:16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12-2008 03: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紀律投資法準則第1條:投資人應該要訂一個標準,當報酬率掉到「負」多少時,要開始單筆加碼。建議各位,當報酬率達-35%以上時,就可進行加碼。因為根據歷史經驗,定期定額報酬率-35%,通常已經達到相對低點了。
既然報酬率已經達到加碼的條件,如果A小姐,在淨值22元時加碼3萬元,根據試算,報酬率將縮小至-27.09%。

運用單筆+定期定額,加速轉虧為盈(試算)

運用單筆+定期定額,加速轉虧為盈(試算)
[ 本帖最后由 江百虎 于 12-12-2008 03:18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12-2008 03: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tep2:按投資規模以固定比率加碼
至於應該要加碼多少金額呢?我認為,不要用「固定金額」加碼,而要以「固定比率」加碼。如果是固定金額(比如說每一次都單筆加碼1萬元),那攤平成本的效果將相對有限,應該隨著投資金額愈大,採用固定比率,如原投資金額的1/3或1/4進場攤平。
舉例來說,A小姐已投資9萬,應該加碼3萬元(9萬元的1/3)。到下個月時她持續定期定額扣款,總投入成本為12萬5,000元(9萬元+單筆3萬元+定期定額扣款5,000元),此時基金淨值若再跌到17元,她若想再度單筆加碼,那加碼金額應該約為4萬元(12萬5,000元的1/3,非整數時,依自己財力抓一個接近的整數即可),報酬率則會從原先-35.55%,縮小至-26.93%。
Step3:準備加碼預備金,至少分5次攤平
當然,單筆加碼的金額比率,應該要隨每個人手上有多少可投資資金來作調整,無論是1/3或1/5都好。不過,根據我的經驗,你至少要讓自己有5次可以加碼攤平的機會。
因為任憑你再厲害,想要抓底部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你最好不要把所有資金一次加碼,要給自己預留多一點後路,即使這次加碼,基金淨值持續下跌,你還是有資金可以繼續逢低承接。
像A 小姐,如果她不逢低加碼,當基金淨值來到17元時,她的報酬率掉到-46.10%,報酬率接近-50%,這般情景在2000年到2002年間,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從5,000點跌到1,200點時曾經發生過,但歷史上並不多見。此時,如果她能嚴守紀律,看到報酬率超過-35%時,就逢低按照固定比率加碼,報酬率將拉高至-26.87%。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12-2008 03: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沒有逢低加碼,當股市開始反彈時,基金淨值必須回到32元,A小姐的報酬率才會剛剛好返正。但她若能遵循紀律投資法操作,只要淨值回升到23元時,就已經回本,如果當淨值真的來到32元,報酬率將高達41.84%!
「那如果像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講的,景氣要壞4年呢?」豈不是要賠很多錢嗎?關於這點,我認為你得先衡量你的風險承受度,沒有人說要把全部的錢都拿去投資,投資人還是要量力而為。
口袋有錢才能繼續扣款,才能執行「定期定額」的精髓:趁景氣差時繼續扣款,等景氣好的時候,停利贖回。([email protected])
只有單筆
怎麼設定加碼點?
有些朋友跟我說,他以有定期定以前有定期定期定額,無法知道何時是適當的加碼時機。沒關係,建議投資朋友拿已經投資的單筆基金,利用投信投顧公會理財百寶箱的基金試算專區(www.sitca.org.tw/FUNDINF/fund.htm),試算過去1年半到2年定期定額投資,是否已經來到設定的加碼點,來掌握加碼時機。
[ 本帖最后由 江百虎 于 12-12-2008 03:22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2009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 年河东。。。1 年河西。。。蛮有趣一下下的。。。
1 年河东。。。1 年河西。。。蛮有趣一下下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1-2009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1-2009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1-2009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能相信財經媒體嗎?
147 你能相信財經媒體嗎?
http://tw.myblog.yahoo.com/solonwang/article?mid=2303&prev=2336&next=2272&l=f&fid=5
分類:投資心法
2008/08/31 23:01
<147你能相信財經媒體嗎?>
關於投資,你能相信財經媒體上的投資資訊或報導嗎?
如果你要問我這個資深媒體人這個敏感的問題,我的答案是:"不能!至少在此時此刻的台灣,沒有財經媒體是可被信任的!"
為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置入性行銷太嚴重,媒體經營者放棄了公正辦報的媒體公器立場,轉而向錢看,直接開放讓業者可以"買廣告送新聞",那麼,廣告業者只要花點錢,就可以讓廣告資訊堂而皇之的登上新聞版面的大雅之堂,作為讀者的平民大眾,該如何判別一則新聞的真假呢?又該如何信任財經媒體的專業度呢?
不只是薄薄一張紙的財經報紙有此問題,每週或每月出刊的雜誌也有這種問題。至於便利商店或書店架上不定期出刊的投資專刊,廣告業者直接砸錢包下整本專刊製作費用的比例,更是高到讀者難以想像的嚴重程度。
平面媒體的置入性行銷氾濫,電子媒體也不遑多讓,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只要是內行一點的媒體圈內人,都可以在每一台、每一時段,號稱"客觀報導"的新聞畫面裡,尋找到置入性行銷的影子。
如果置入性行銷是一種利用魚目混珠方式來讓廣告內容置入於仿真的"假新聞"裡的話,那麼,只要一份刊物裡頭出現一則"假新聞",99%的真新聞也毫無用武之地。因為讀者無從辨別真假,而在根據一堆真、假新聞而做出的投資判斷中,只要有一樁投資誤踩到"假新聞",可能就會造成前面99樁成功投資的獲利,全部葬送在一項錯誤的投資失誤上。
所以,財經媒體裡的置入性行銷問題,嚴不嚴重呢?
個人覺得,非常嚴重,而且嚴重到多數媒體經營者難以想像的地步。當報老闆、媒體大亨躲在媒體背後數鈔票時,可曾想過,成千上萬的讀者投資人中,只要有一兩個人誤信假新聞而購買了錯誤的投資商品時,很可能是全家受害,誤人終身呢!
升斗小民的錢不多,買了錯誤的商品,虧損了泰半的工作血汗錢,可能就是全家一輩子的幸福全部都葬送掉,而且,也許日後再怎麼努力工作也賺不回來,只好鋌而走險,增加了社會秩序的混亂機率。
所以,小小一則媒體的置入性行銷都不應該了,更遑論當前多數財經媒體全部都門戶洞開,讓廣告業者只要花錢,就可以為所欲為,直闖媒體版面之上,怎能不說可惡!可恨!加該死呢!?
作為一個媒體工作者,我知道99%的媒體工作者都是認真、忠實且客觀的在報導新聞事件,但問題是,只要媒體廣告部的門戶洞開,讓"假新聞、真廣告"可以從廣告版面,肆無忌憚的跨越到新聞版面上時,那些同樣掛著記者真實姓名的報導,就可能讓幾粒老鼠屎給壞了整鍋報紙的公正客觀性了。
就我所知,問題明顯不是出在記者身上,而是出媒體經營者的心態上,當"唯利是圖"超越"公正辦報"而成為當前媒體經營的最高指導方針時,媒體工作者在顧飯碗、顧巴度的無奈選擇下,也只好屈服於報老闆願意開放置入性行銷的壓力,配合報社做些拿了廣告業者油水而不得不報導的黑心新聞了。
媒體屢屢愛踢爆黑心商品,殊不知,在我個人看來,當前台灣最大的黑心商品,就是媒體自己呢!
台灣媒體政治選邊站的老問題就不論了,藍、綠媒體卻有志一同的向鈔票、向廣告置入性行銷看齊,才是我認為當前媒體最大的亂象與莫名奇妙的現狀。
所以如果你要問我台灣的財經媒體可以信任嗎?我也只好很誠實告訴您,我好像沒什麼看到哪家財經媒體沒有置入性行銷的?(比例不到一、兩成吧?)所以,讀者們只好睜亮眼睛,學會自行鑑定一則新聞真偽的能力,而不要太相信財經媒體的報導是比較好的。
王志鈞 資深媒體人
2008/08/31
~~~~~~~~~~~~~~~~~~~~~~~
大家都只是出来混一口饭吃的。。。
还是相信自己最好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1-2009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41股票啊股票,請發給我薪水!
分類:投資心法
2008/08/02 17:25
<141股票啊股票,請發給我薪水!>
最近一位媒體朋友想離職,委託我轉介紹工作。
我說:"你能力那麼好,何不自己接案子,稿酬也不差呀。"
朋友馬上回答說:"不行!這樣會沒有安全感!"
安全感?
如果我能夠在家工作,工作內容與到一家公司上班的流程一模一樣,只少掉上班打卡、下班刷卡的形式,以及一間有牆壁的辦公室樣貌,那麼,為何一個知識工作者要因為少了一間高級監獄的裝潢外觀而頓失安全感呢?
我自己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是過著沒辦公室的生活的,因此,對於現代職場的工作型態,以及體制內外工作者的心態,益發感覺趣味。
不過我還是要先來談談股市。
最近不少人對台股的走勢大感悲觀,並且大發牢騷,認為新政府上台後,股市不但沒有"馬上好",反而"馬上"急轉極下,形勢大逆轉,重挫幾達三成。
有一次,在一個公開場合碰到一位剛認識的業務新朋友,他也跟我抱怨說:"為什麼台股會跌這麼慘呢?誰該負責任呢?"
這種牢騷心態,我覺得,徹徹底底反映出一個上班族的思維模式。
"老闆,我每天朝九晚五,認真工作,不遲到早退,還認真加班,怎麼月底過了,你沒有馬上發薪水給我呢?"
"老闆,我當初選擇到貴公司上班,就是看上你的經營管理能力,以及公司有賺錢這件事情。怎麼年底到了,你沒有馬上發年終獎金呢?"
當一個體制內的上班族,花了時間、勞力與腦力為公司奉獻以後,我們可以理直氣壯的敲老闆的門說:"馬上給我發薪水!"
但是,股市假如也是一家公司的話,那麼,誰是這家公司的老闆呢?我們辛辛苦苦的研究經濟動態、研究技術線型,並把錢投入股市以後,一個月或一段時間以後,誰能保證發薪水給我呢?
No!No One!沒有一個股票交易所會保證發給每一個進場的買家或賣家,保證最低額度的獲利薪資;也沒有一個被買賣的上市櫃公司老闆,能夠保證讓每位投資該公司的大小股東都能獲利。
股市本就不是一家公司的經營管理型態,我們可以將它形容為一間賭場、一間拍賣場、一間買家、賣家坐下來議價交易的市場,但它從來就不是一間In-house的公司。股市投資人從來就不應該用拿著公事包去上班,然後等著領薪水的上班族心態來看待證券交易這件事情。
有人說,股市是個賭場,裡面充滿投機與賭博氣氛。
有人說,股市是個殺戮戰場,到處人殺人,大戶坑殺散戶,作手獵殺菜籃族。
我自己則認為,股市是個畜牧場或菜田,要花點時間把山林裡的羊兒養肥,把菜園裡的地瓜葉給灌溉長大,才有可能有機會獲利(而且期間還要小心颱風、大野狼等等不可預期的天災、人禍)。
但是,不論我們要如何形容股市,證券交易所就從來不是一個保證每月能獲利,如同上班族的公司老闆會保證付出最低基本工資給員工的經營型態呀?!
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散戶投資人要抱怨政府救災不力?要抱怨股市跌跌不休呢?
說穿了,這只是反映出我們的血液裡、腦袋裡,還是流著不折不扣的上班族思想--我們沒有辦法承受市場價格波動,以及波動中的不確定獲利,以及不確定獲利裡的可能損失。
簡單講,就是我們沒有安全感!上班族對於非In-house的工作型態,充滿恐懼,擔心努力了卻依舊沒有酬勞。
事實上,股市投資正是如此呀,它比較像作生意,比較像到生意場合上談買賣,而不是坐在電腦桌前努力工作就會有薪水。
只有開過商店、做過生意、擺過路邊攤的人,比較容易理解,不是工作辛苦努力就有飯吃的道理。有時看天吃飯,是生意上難免的事情。所以,進入商場的第一天,就要有把逃難準備金準備好的心態。
但可惜,上班族的投資朋友,老愛把股市當成業餘兼差打工的公司,因此面對風雲變色的市場,才會大發牢騷說:"為什麼沒有馬上變好?""為什麼沒有馬上讓台股上萬點?""為什麼沒有馬上發出股市薪水給我?"
"股票啊!股票!請發出薪水給我吧!"每次看到上班族朋友在證券市場上損兵折將時,我都彷彿看到他們臉上的表情在這樣吶喊著。這種表情跟關廠失業勞工,頭上綁著白布條吶喊:"老闆啊!老闆!請發出薪水給我吧!"有何兩樣呢?
如果一間工廠老闆蓄意捲款潛逃,留下廣大無助的勞工朋友靜坐示威,請求政府協助,這是有道理的。但是,現在是外資在證券交易所裡潛逃出境,我們能要求政府限制資金合法外流嗎?
任何一個人在股票市場上賣股票都是合法的,就像買股票,也是合法的。與其去抱怨股市重挫,讓投資人荷包失血,不如去想想,滿地外資留下來的便宜貨,該如何精挑細選,以待將來高價出售呢?
投資股票比較像是做生意,不是去上班。把證券交易所想成早上九點打卡、下午一點半下班的輕鬆工作型態,就可能完全搞錯了投資這件事情的基本遊戲規則了!
王志鈞 資深媒體人
2008/08/02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1-2009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39菜籃族應知的股票買賣訣竅
分類:投資心法
2008/07/26 12:52
<139菜籃族應知的股票買賣訣竅>
從來沒有一個市場,會像股票市場這麼有趣,因為它同時是一個批發市場,卻又是一個菜市場。
許多人在股票市場裡損兵折將、鍛羽而歸,多數是因為不了解這一個市場的本質面目。
我們今天去菜市場買菜,看到有許多菜色好吃,美味可口,看來能夠填飽我們的口腹之慾,因此開始進行大採買的行為。
請問什麼東西好吃啊?
隔壁鄰居說:台積電不錯!
買了,結果,套牢!
請問什麼東西真的好吃啊?
報紙上說:中鋼!
買了,結果,也是套牢!
沒關係,再接再厲,認真做功課,看看菜市場上,到底什麼東西才是值得買入珍藏的股票呢?
電視投顧老師說:IC設計不錯!
買了,也漲了,結果,沒賣,套牢!
可惡,到底是要怎樣才會賺到錢呢?繳錢去參加投顧會員或股友社,付錢買一支明牌有用嗎?
我不知道有沒有用,但如果您對前述說法感到心有戚戚焉的話,我可以免費告訴你如何在市場上正確理財而又可以省下幾萬塊錢明牌費用的方法。
請想一想我ㄧ開始就說的,股票市場是一個有趣又特別的市場,它集批發市場與菜市場兩個市場於一身,等於是一個兩面人、雙面大怪獸。
你想想看,菜籃族拿著菜籃到菜市場買菜,菜籃族再會買、再會挑,價格能便宜得過批發商嗎?賣你青菜、蘿蔔、水果的人,怎麼可能賤價出售他們從批發市場上以低廉價格批來的蔬果呢?
賤價出售,不是不可能,但那是遇到市場突發狀況,才會有批發商人願意賠錢賣東西。正常情況下,菜市場上菜籃族所能買到的東西,再怎麼便宜,都會比前一手貴上一點。
問題的重點是,你為何要提著菜籃到菜市場買股票呢?你為何不開著小發財車,到批發市場去批貨呢?股票投資人一定要走對市場,才有可能從低買高賣中賺到股市的投資財。把目光從菜市場轉移到批發市場,才會是正確的投資手法。
我知道你現在已經聽得有滿頭霧水了。菜市場在哪?批發市場在哪?不就是同一個股票市場與證券交易所嗎?
嘿嘿,我就知道你沒有戴上賭神的德國製透視眼鏡,沒看穿市場的本質。
當菜籃族拿著菜籃、捧著鈔票,擔心指數要上萬點,急著進場買股票時,股票市場就是一個消費市場導向的菜市場。
當菜籃族因為某些因素而丟盔棄甲、紛紛在市場上拋售廉價的股票時,股票市場就是一個方便投資人進場的批發市場。
簡單來說,空頭市場就是一個批發市場,你可以開著自用小貨車搬走一堆好股票,但要記得,不要拿會腐爛的蔬果,最好批那種放久了不壞,甚至變成高麗泡菜,依舊越陳越香的股票來買。
等到市場轉入多頭,菜籃族紛紛進場時,我們就可以整車、整車的賣股票,一批、一批的把放久不爛、股價越墊越高的蔬果,紛紛拿出來叫賣!
最好請你叫賣時,越喊越大聲越好,你要喊:"2008,台股上萬點!""萬點行情來了!""把握難得買股好機會!"當你喊得越大聲,你小發財車上的蔬果就越容易被搶購一空,你也可以開心的回家數鈔票過年了。
股票市場是一個兩面人,懂得認識批發市場本質的人,會在夜闌人靜,菜籃族紛紛回家睡覺時,偷偷在成交量極低、價格極差的市場裡大撿便宜貨。
等到雞鳴破曉,股市回溫,股票價格開始上漲時,股市轉回到菜市場那一面了,那麼,大方的賣股票、大方的用更高價讓菜籃族來搶購,就是一件批發商人應該做的事情。
股票有兩個市場面向,這對投資人、投機客來說,都一樣。所以不論你採取什麼樣的投資風格來做買賣,都不要忽視股票市場的兩個面向。
如果你聽了這番話,還是無法判斷此時此刻的股票市場到底是屬於哪一個面向?那勸你回家吃自己,別來菜市場被人給坑殺了。
但如果你一拍腦門,豁然開朗,從此在股票市場上得心應手的話,那麼,就請記得賺錢之後要回饋社會,捐點小錢,幫助那些不會理財並活在貧窮線下的一群人吧!
感恩!
王志鈞 資深媒體人
2008/07/26
我要引用
我要回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2-2009 06: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