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大 Android 手機製造商形勢比較
隨著智能手機的強勢掘起,令手機市場變得比以往更為繁盛。據報告指直到 2017年,每年將會有超過 20億部的手機售出,當中絕大多數屬於智能手機。今時今日,各大品牌都相繼加入 Android 智能手機的市場,在眾多的品牌中,大家較喜歡哪一間呢?現時各品牌間的形勢又如何呢?以下就來為大家分析一下各品牌之間的形勢及優劣之處! Samsung 優勢: - 某程度上領導了現時的手機市場
- 比其他廠商更快推出高規格手機
- 擁有 37萬員工,屬全球最大科技公司之一
- 壟斷了現時 97% AMOLED 顯示屏生產,比其他廠商領先
- 垂直方向的商業模式,生產自家的 Ram、顯示屏、處理器等,有效控制成本
- 願意花數以十億計美元投放於廣告及推銷其 Galaxy 品牌
- 工作熱情,且願意不斷創新
劣勢: - 過分熱愛塑膠機身
- 品牌平板電腦不被看好
- 太多的手機推出,令業務變得分裂
HTC 作為一間全力集中生產手機的品牌,旗下手機的銷情將直接影響到公司的收入及盈利。雖然 Samsung 的強勢令他們至今仍未回到當年最風光的年代,但可幸的是,仍然有不少對 HTC 不離不棄的粉絲默默支持他們。也許是艱難的一仗,但相信我們都希望看到 HTC 能再次領導市場。 優勢: - 縱使公司利潤微薄,但仍能帶來不少創新產品
- 願意聆聽用家的需要,推出與其他品牌不同的產品
- 在中國和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中增長最快的品牌
- 於全球各地擁有不少支持者
劣勢: - 暫時仍無法抗衡 Samsung 的領導地位
- 現在才開始認識到宣傳策略的重要
- 所有生產均交由中國及其他合作伙伴,增加成本
Motorola 在 Google 收購後,Motorola 終於推出了首部與 Google 合作的 Moto X 手機,為我們帶來了不少新功能,而且更讓買家自定義手機底穀,絕對是創新的表現。估計未來我們將會看到更多 Google 投入到 Motorola 的產品、服務等各方面,挑戰 Samsung 的地位。 優勢: - 能優先獲得 Google 的技術及支援
- 流動設備經驗豐富,特別是無線電等技術,僅次於高通
- 願意為產品帶來創新,如 Clear Pixel圖像傳感器、X8 Computing 及 Always On Computing 等
劣勢: - 太集中於美國市場
- 超過兩年未推出一款特別成功的產品
- 新產品硬件規格追不上消費者的追求
LG 作為另一家南韓品牌,LG 與 Samsung 之間的競爭非常顯著。而新推出的 LG G2,於功能及技術上甚至可說是超越了 Samsung Galaxy S4,縱使銷量可能連去年的 Galaxy S3 也追不上,但至少 LG 告訴了大家他們仍然有力成為世界頂尖的製造商。 優勢: - 先進的 LCD 顯示屏技術,並且投資數以億計美元作開發
- 與 Samsung 一樣,有能力自行生產手機的不同組件
- 手機每售零售價均比 Samsung 便宜
- 願意聆聽用家需要,並投放新技術,如24bit sound 及 GRAM 等
劣勢: - 資金與 Samsung 相差太遠,市場意識亦不及對方
- 用家對其手機信心遠不及 Samsung 或 HTC
- 缺乏國際性市場策略
Sony 優勢: - 手機及平板電腦設計永遠不負眾望,充滿時尚感覺
- 多款產品能取得 IP-57 防水防塵認證
- 手機大部分支援 MicroSD 擴充
- 加入了 Android AOSP 計劃,更有效優化手機 Android 系統
劣勢: - 久未發佈新手機,落後於其他品牌
- 於美國市場處於劣勢
- 某程度上沒弄清用家的需要
Lenovo 優勢: - 定價準確,了解用戶的需要
- 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腦生產商
- 於中國、印度及東南亞國家市場發展迅速
- 高性價比,能於價錢及手機質量上取得平衡
劣勢: - 在歐洲及北美地區處於非常弱勢
- 缺乏真真正正的高階旗艦手機
- 平板電腦發展疲弱
Oppo 優勢: - 具有採購高質量組件的經驗,不會偷工減料
- 總部設於手機市場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
- 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
劣勢: - 對比其他品牌,於手機市場仍然是新手
- 在中國以外地區的知名度低
- 缺乏財政預算及支持
華為 優勢: - 是現時全球最大的網絡設備製造商
- 產品以高性價比作賣點
劣勢: - 被美國國會議員批評為中國間諜
- 需要進一步向買家宣傳品牌
除了以上的幾個較知名品牌外,市場上其實還有不少具競爭性的品牌,如 Pantech、ZTE 及新興的小米等,都是潛在的巨人殺手。或許他們現時的國際知名度及地位仍然不及大廠,但當他們突圍而出的時候,相信我們將可以看更多大廠「發力」,為我們帶來更多新穎的產品。
|